磁悬浮列车是在车辆底部安装电磁铁,在轨道两旁铺设一系列的铝环.当列车运行时,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相对铝环运动,列车凌空浮起,使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减小到很小,从而提高列车的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 |
B.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有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 |
C.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通有电流,铝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同. |
D.当列车通过铝环时,铝环中通有电流,铝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相反. |
如图所示,一轻质细绳的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绳的上端固定于O点。现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位置(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松手后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在小球摆动过程中绳突然被拉断,绳断时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若想求出cosα的值,你有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结果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cosα值应为
A.![]() |
B.![]() |
C.![]() |
D.![]() |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飞行中一只飞鸟撞上了航天飞机的外挂油箱,幸好当时速度不大,航天飞机有惊无险.假设某航天器的总质量为10 t,以8 km/s的速度高速运行时迎面撞上一只速度为10 m/s、质量为5 kg的大鸟,碰撞时间为1.0×10-5 s,则撞击过程中的平均作用力约为( )
A.4×109 N | B.8×109 N |
C.8×1012 N | D.5×106 N |
回旋加速器是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其核心部分是分别与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连接的两个D形金属盒,两盒间的狭缝中形成周期性变化的电场,使粒子在通过狭缝时都能得到加速,两D形金属盒处于垂直于盒底的匀强磁场中,如图所示。设D形盒半径为R。若用回旋加速器加速质子时,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高频交流电频率为f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子在匀强磁场每运动一周被加速一次 |
B.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与加速电场的电压大小有关 |
C.质子被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不可能超过2πfR |
D.不改变B和f,该回旋加速器也能用于加速α粒子 |
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A、B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
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
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
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
质量分别为和
的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
和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撤去
、
后受摩擦力的作用减速到停止,其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
大小相等
B.和
对A.B做功之比为
C.A.B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D.全过程中摩擦力对A.B做功之比为
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A、B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A、B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静止.由静止释放B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时,滑块B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v,则连接A、B的绳长为( )
A. B.
C.
D.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 |
B.液体表面层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密集,分子间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
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 |
D.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沿液面分布的 |
一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
的振动方向在图中已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 |
B.该时刻![]() ![]() |
C.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 |
D.若![]() ![]() ![]() |
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如图为质谱仪原理示意图,现利用这种质谱仪对氢元素进行测量,氢元素的各种同位素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无初速度飘入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氢的三种同位素氕氘氚的电量之比为1:1:1,质量之比为1:2:3,它们最后打在照相底片D上,形成a、b、c三条质谱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氚、氘、氕 |
B.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 |
C.a、b、c三条质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为氚、氘、氕 |
D.a、b、c三条质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为氕、氘、氚 |
“嫦娥二号”是我国月球探测第二期工程的先导星.若测得“嫦娥二号”在月球(可视为密度均匀的球体)表面附近圆形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引力常量为G,半径为R的球体体积公式V=πR3,则可估算月球的( ).
A.半径 | B.质量 | C.密度 | D.自转周期 |
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
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钢球P,钢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钢球施加一个方向向右的外力F,使钢球缓慢偏移.若外力F方向始终水平,移动中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90°且弹簧的伸长量不超过弹性限度,下面给出的弹簧伸长量x与cos θ的函数关系图象中,最接近的是( )
一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t=0时刻,驾驶员采取某种措施,车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初速度方向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6s时车速为5m/s |
B.t=3s时车速为零 |
C.前9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
D.前6s内车的位移为9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