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锌的逸出功W0="3.34" eV,试通过计算说明:用波长λ=0.2μm的光照射锌板时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108m/s)
已知锌的逸出功W0="3.34" eV,试通过计算说明:用波长λ=0.2μm的光照射锌板时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108m/s)
某种金属光电效应过程中的极限频率8×1014Hz,已知h=6.63×10-34Js,求:该金属的逸出功多大?
当照射光的频率1×1015Hz时,从该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多大?
已知锌的逸出功W0="3.34" eV,试通过计算说明:用波长λ=0.2μm的光照射锌板时能否发生光电效应。(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真空中光速c=3×108m/s)
一电子(m0=9.1×10-31 kg)以0.99c的速率运动.问:
(1)电子的总能量是多大?
(2)电子的经典力学的动能与相对论的动能之比是多大?
已知某金属表面接受波长为λ和2λ的单色光照射时,释放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30 eV和10 eV,求能使此种金属表面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极限波长为多少?(λ为未知量)
(8分) 氢原子从-3.4eV的能级跃迁到-0.85eV的能级时,是发射还是吸收光子?这种光子的波长是多少(计算结果取一位有效数字)?图中光电管用金属材料铯制成,电路中定值电阻R0=0.75Ω,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0.25Ω,图中电路在D点交
叉,但不相连.R为变阻器,O是变阻器的中间抽头,位于变阻器的正中央,P为滑动端.变阻器的两端点ab总阻值为14Ω.当用上述氢原子两能级间跃迁而发射出来的光照射图中的光电管,欲使电流计G中电流为零,变阻器aP间阻值应为多大?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eV.1eV=1.6×10-19J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两平行金属板A、B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有一波长为λ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板中央,使B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金属板B的逸出功为W,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e,求:
(1)从B板运动到A板所需时间最短的光电子,到达A板时的动能;
(2)光电子从B板运动到A板时所需的最长时间.
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直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4.27,与纵轴交点坐标0.5)。由图可知普朗克常量为___________
J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用图4所示电路测定光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两块平行金属板M、N相距为d,其中N板受紫外线照射后,将发出沿不同方向运动的光电子,即便是加上反向电压,在电路中也能形成电流,从而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若逐渐增大极板间的反向电压,可以发现电流逐渐减小,当电压表读数为U时,电流恰好为零。切断开关,在M、N之间加上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逐渐增大磁感应强度,也能使电流表读数为零。当磁感应强度为B时,电流为零。已知紫外线的频率为V,电子的电荷量为e,求:
(1)金属板N的逸出功。
(2)光电子的比荷。
用能量为7eV的光子照射某金属时,测量发射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5eV,求:
(1)该金属的逸出功?
(2)为使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到5eV,入射光的频率为多少?
已知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的光的极限波长为λ0=372mm.按照玻尔的理论,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一13.6eV,试通过计算说明利用氢原子光谱中的光能否使锌板发生光电效应(真空中的光速为c=3.00×108m/s,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
(本题供教学进度已超前的考生做)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初始时刻,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与固定接点Q都处于变阻器的中点。阴极K用金属铯制成,用波长的绿光照射阴极K,电流表有示数。调节A、K间的电压,滑动头P由中点和左滑动时,光电流逐渐减小,电流表示数减小到零时,电压表示数为0.6V;当滑动头P由中点向右滑动时,光电流逐渐增大,光电流达到饱和时,电流表示数为
。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5V。已知
,电压表零刻度在表盘中央,求:
(1)每秒钟从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
(2)金属铯的逸出功;
(3)如果把照射阴极绿光的光强增大为原来的3倍,每秒钟阴极发射的光电子数和光电子飞出阴极的最大初动能。
如图所示,相距为d的A、B两平行金属板足够大,板间电压恒为U,有一波长为λ的细激光束照射到B板中央,使B板发生光电效应,已知普朗克恒量为h,金属板B的逸出功为W,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e,问:
(1)从B板产生的光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多少?
(2)到达A板的光电子,其最大的动能又是多少?
(3)光电子从B板运动到A板所需的最长时间是多少?
如图13-甲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光电管。用波长=0.50
的绿光照射阴极K,实验测得流过G表电流I与AK之间电势差UAK满足如图13-乙所示规律,取
=6.63×10-34J· S。结合图象,
|
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