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物理量的表达式中,是用比值法定义该物理量的是
A.加速度![]() |
B.电功率![]() |
C.电场强度 ![]() |
D.电流强度![]() |
如图所示,电路中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二极管D为理想二极管,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开关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操中,油滴仍然能保持静止的有
A.只增大![]() |
B.只增大![]() |
C.只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 D.只断开开关S |
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并接到电源上,一个带电粒P位于两板间恰好平衡.现用外力将 P固定住,然后使两板各绕其中点转过α角,如图虚线所示,再撤去外力,则带电微粒P在两板间( )
A.保持静止 | B.向左做直线运动 |
C.电势能不变 | D.电势能将变少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是定值电阻,R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不带电.当用强光照射R4且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
A.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 |
B.R3两端电压降低 |
C.通过R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
D.通过R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小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极板M接地,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N与一个灵敏的静电计相接.将M极板向右移动,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电容C及两极间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A.C变大 | B.C不变 |
C.U变小 | D.Q不变 |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A、灯泡B原来都是正常发光的.现在突然灯泡A比原来变暗了些,灯泡B比原来变亮了些,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R1短路 B.R2断路
C.R3断路 D.R1、R2同时短路
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闭合开关S,增大可变电阻R的阻值后,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为Δ U.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的比值变大 |
B.电源两端的电压增大,增大量等于ΔU |
C.电容器的带电量减小,减小量小于CΔU |
D.电压表示数变化量ΔU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ΔI的比值不变 |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的方向就是电荷移动的方向 |
B.在某一直流电源的外电路上,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C.电流都是由电子的移动形成的 |
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是矢量 |
如图1所示的电路,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知( )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为1.40V |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为3.50Ω |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A |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V时,电流表的示数I′=0.20A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下滑动时,四个理想电表的示数都发生变化,电表的示数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电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分别用△I、△U1、△U2和△U3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U1|<|△U2|,|△U2|>|△U3| | B.|![]() ![]() |
C.|![]() ![]() |
D.|![]() ![]() |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
一太阳能电池板,它的电动势为0.8V,内电阻为20Ω,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60Ω的电阻器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0.10V | B.0.20V | C.0.40V | D.0.60V |
如图所示电路中,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内阻为r.闭合电键S,电压表显示有读数,调节可变电阻R的阻值,电压表示数增大量为ΔU,则在此过程中
A.可变电阻R阻值增大,流过它的电流增大 |
B.电阻R2两端的电压减小,变化量等于![]() |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减小,变化量小于![]() |
D.路端电压一定增大,变化量大于![]() |
如图所示,矩形线圈abcd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bc边匀速转动,磁场只分布在bc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线圈面积为S,转动角速度为ω,匝数为N,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原线圈抽头P向上滑动时,灯泡变暗 |
B.电容器的电容C变大时,灯泡变暗 |
C.图示位置时,矩形线圈中瞬时感应电动势最大 |
D.若线圈abcd转动的角速度变为2ω,则变压器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NBS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