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依次选出7个计数点,分别标以O、A、B、C、D、E和F,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

(1)如果测得C、D两点间距s4=2.70 cm,D、E两点间距s5=2.90 cm,则据此数据计算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公式为__________,小车的速度值vD=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分别算出其他速度:vA=0.220 m/s,vB=0.241 m/s,vC=0.258 m/s,vE=0.300 m/s. 设O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3)由所做v-t图象判断,小车所做的运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几种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物体的位移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B.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C.物体的速度恒定,而加速度在变化;
D.物体的加速度恒定,而速度在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着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物体沿直线往复运动
C.物体加速度最大的时刻为1s,3s,5s
D.物体在1s,3s,5s时刻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点的距离d1、d2、d3分别填入下列表格中。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距离
d1
d2
d3
测量值/cm
 
 
 

 
计算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______m/s.通过计数点“4”的瞬时速度为 v4=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是a=______m/s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按照实验进行的先后顺序,将下述步骤的代号填在横线上           

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
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并连好电路
C.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做两次
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

E.使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运动
F.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边吊着合适的钩码
G.断开电源,取出纸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们知道,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 B.加速度 C.速度的改变量 D.位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求此质点

(1)开始运动后在前5秒内的位移
(2)5s内的平均速度
(3)第2s内的平均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同心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前1/3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3位移内平均速度为4m/s,则质点在全程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  ____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已知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为8.0m,在第3s内的位移为0.5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大小一定为3.75m/s2
B.物体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75m/s2
C.物体在第0.5s末速度大小一定为8.0m/s
D.物体在第2.5s末速度大小一定为0.5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个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较它在开始运动后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大小之比是12:22:32
B.中间时刻的速度之比是1:3:5
C.末速度之比是1:3:5
D.平均速度之比是1:2: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此处到青岛还有150km.上述两个数据表达的物理意义是( )

A.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位移
B.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路程
C.80km/h是瞬时速度,150km是位移
D.80km/h是平均速度,150km是路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校运动会中,某同学在标准的400米跑道上参加800米比赛的成绩是130秒,则该同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约为( )

A.0,6.15m/s B.0,3.33m/s
C.6.15m/s,0 D.6.15m/s,6.15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