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被测弹簧一端固定于A点,另一端B用细绳绕过定滑轮挂钩码,旁边竖直固定一最小刻度为mm的刻度尺,当挂两个钩码时,绳上一定点P对应刻度如图乙中ab虚线所示,再增加一个钩码后,P点对应刻度如图乙中cd虚线所示,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50 g,重力加速度g=9.8 m/s2,则被测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挂三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   c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得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7个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取g=10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原长为        cm;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保留2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中标出.(g=9.8 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1)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2) 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N/m.

砝码质量m×10-3 k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10-2 m
6.0
7.2
8.3
9.5
10.6
11.8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⑴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学生需要记录是:                    ,           ,接着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特别注意的是                 
⑵某同学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在弹性限度内),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列所示图线的哪一个?(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 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上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自然长度为           cm,其劲度系数为           N/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根轻弹簧(不计弹簧自重),长度是10厘米,用2N力拉时伸长1厘米,若两端各用1牛力压缩时,则此时弹簧的总长度为    厘米,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以下数据: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伸长x/cm
1.20
2.40
3.60
4.76
6.10
7.10

(1)由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F—x图像(坐标系在答题纸上)
(2)由此得出结论是                                 
(3)由图像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N/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
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3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弹簧的弹力为5N,弹簧的长度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物体时,测力计指针所指位置如图所示,这个力是  _N.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_,用这个弹簧秤称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   N.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或结果补充完整:在“研究弹簧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取一待测弹簧,将弹簧______________测出其长度,在其下端竖直悬挂钩码,稳定后测出弹簧的长度,并记录_____________.改变钩码个数,重复上述步骤.
某同学在右图坐标中,根据外力F与弹簧形变x的数据标出了五个点.请你在图中描绘出相应的F-x图像,根据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个实验小组认为用一只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和电阻箱,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比常规的伏安法更准确.若电流表内阻阻值为RA,则测量的方法与步骤是:

A.将电阻箱阻值R调到最大,闭合S后观察电流表示数,然后_____________,使电流表中的示数指到某两个恰当的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1R2及对应的电流I1I2
B.根据以上的数据及_________________定律,建立方程组,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与内阻r.该方程组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小组现在手头只有一个电流表,只知其内阻很小,却不知具体阻值.为了测出该电流表的内阻,她们找来了如图乙所示两节干电池等实验器材.请你用笔画线将图中的实物连接成能测出电流表内阻的电路.注意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起限流作用,开关闭合前其阻值应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将不同数量的钩碼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钩碼的重力G与弹簧的总长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        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关于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测量原长,后竖直悬挂
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原长
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
②为了探求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              .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甲弹簧为         N/m,乙弹簧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        (填“甲”或“乙”)。
③以下是一位同学准备完成的实验步骤,请你帮这位同学按操作的先后顺序,用字母排列出来是:                .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结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④下表是这位同学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0.5
1.0
1.5
2.0
2.5
弹簧原来长度(L0/cm)
15
15
15
15
15
弹簧后来长度(L/cm)
16.2
17.3
18.5
19.6
20.8
弹簧伸长量(x/cm)
 
 
 
 
 

请你算出每一次弹簧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上表的空格内;在图11的坐标上作出F-x图线;并写出曲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              ,其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