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 )
A.弹簧的伸长量为 |
B.弹簧的伸长量为 |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D.弹簧的弹力与物体所受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一根长为的轻杆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的小球,上端连在光滑水平轴上,轻杆可绕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在最低点时给它一个水平初速度,小球刚好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初速度从逐渐增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经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 |
B.小球在最高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 |
C.小球在最低点对轻杆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
D.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
如图所示,光滑圆柱形物件A放在同半径的凹槽B中,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由零逐渐增大的水平外力F作用下,系统向右运动,运动过程A、B保持相对静止。下列关于B对A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弹力大小不断增大,方向不变 B.弹力大小不断增大,与水平外力F的夹角逐渐变小
C.弹力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弹力大小不断增大,与水平外力F的夹角逐渐变大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平衡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 )
A.kx | B.kx+G |
C.G-kx | D.以上都不对 |
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参考平面.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 )
A.2mg B.mg
.mg D.mg
一物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有关该力F的功率P-t图象可能是图9中
的 ( )
图9
如图所示是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的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
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
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若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初速度v0开始
加速 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了距离l,达到最大速度vmax,设
此过程中电动机功率恒为额定功率P,受的阻力恒为Ff,则此过
程中电动机所做的功为 ( ) 图6
A.Ffvmaxt | B.Pt |
C.Fft | D.mvmax2+Ffl-mv02 |
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μ<1).现
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
平面夹角为θ,如图所示,在θ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
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
A.F先减小后增大 | B.F一直增大 |
C.F的功率减小 | D.F的功率不变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所受水平拉力F在2 s时间内的变化图象如图4甲所示,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4乙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3
图4
A.物体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B.水平拉力F的最大功率为5 W |
C.2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
D.2 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 |
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意1s内质点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
B.任意一秒内质点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
C.第3秒的初速度一定比第2秒的末速度大2m/s |
D.第3秒的末速度一定比第2秒的初速度大4m/s |
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的变化将引起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已知物体的加速度a随力F变化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A.当F小于F0时,物体的重力Mg大于作用力F |
B.当F=F0时,作用力F与重力Mg大小相等 |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F成正比 |
D.A′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挡板MN,延长线总是过半圆柱体的轴心O,但挡板与半圆柱不接触,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是这个装置的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绕O点缓慢地顺时针转动,在MN到达水平位置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增大 |
B.地面对P的弹力逐渐增大 |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
D.Q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大 |
一质点沿直线ox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
A.v1="12m/s" v2="39m/s" | B.v1="8m/s" v2=38m/s |
C.v1="12m/s" v2="19.5m/s" | D.v1="8m/s" v2=13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