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已知海王星和地球的质量比M1:M2=16:1,它们的半径比R1:R2=4:1。求:
(1)海王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v1:v2
(2)海王星表面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g1:g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我国将实施16次宇航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若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为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之比为b,则(  )

A.“神舟十号”绕地球表面运行角速度与“嫦娥三号”绕月球表面运行角速度之比为
B.地球和月球的质量之比为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D.地球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理论研究表明第二宇宙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倍。火星探测器悬停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处时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落到火星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火星的半径为R。若不考虑火星自转的影响,要使探测器脱离火星飞回地球,则探测器从火星表面的起飞速度至少为

A. B. C.11.2km/s D.7.9km/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首次载人飞船从2003年10月15日9时绕地球飞行14圈后,历时21小时于10月16日上午6时左右安全返回到内蒙古主着陆场,若飞船的运动近似地看作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对飞船的万有引力提供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载人飞船从近地圆轨道返回地球,飞船需点火加速
B.载人飞船在近地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地球质量
D.通过以上数据可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通讯卫星上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B.它运行的线速度介于第一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轨道是唯一的(赤道上方一定高度处)
D.它可以通过北京的正上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自转时的线速度为v1,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为v2,第一宇宙速度为v3.则关于这三个速度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v1>v2>v3 B.v3>v2>v1 C.v2>v3>v1 D.v3>v1>v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半径R=5 000 km的某星球表面,宇航员做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将质量m=0.2 kg的小球,从轨道AB上高H处的某点静止滑下,用力传感器测出小球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改变H的大小,可测出相应的F大小,F随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圆轨道的半径及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宇航员在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经过t秒后物体落回原抛物点,如果宇航员想把这个物体沿星球表面水平抛出,而使它不再落回星球,则抛出速度至少应是 (  ).

A. B. C. 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如果在月球上(   )

A.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则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C.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大运行速度为
D.发射一颗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则最小周期为2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l-581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0℃到40℃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
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2
C.该行星与“Gliese581”的距离是日地距离的
D.由于该行星公转速率比地球大,地球上的米尺如果被带上该行星,其长度一定会变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24日,航天员刘旺手动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高度为340 km.。测控通信由两颗在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的“天链一号”中继卫星、陆基测控站、测量船,以及北京飞控中心完成.根据以上信息和你对航天相关知识的理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B.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组合体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于“天链一号”中继卫星的角速度
D.“神舟九号”从低轨道必须加速才能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实现人类登陆火星的梦想,我国宇航员王跃与俄罗斯宇航员一起进行“模拟登火星”实验活动。已知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
(1)忽略自转影响,求出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的多少倍?
(2)组成星球的物质是靠引力吸引在一起的,这样的星球有一个最大的自转速率,如果超出了该速率,星球的万有引力将不足以维持其赤道附近的物体随星球做圆周运动,据此求出火星的最小自转周期是地球的多少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京时间2013年6月13日13时18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接前,“神舟九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B.对接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D.分离后,“神舟九号”变轨降低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不考虑其它可能存在的阻力。求该星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航天器围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运动,地球的球心位于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上,A.B两点分别是航天器运行轨道上的近地点和远地点,若航天器所受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该航天器

A.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
B.由近地点A运动到远地点B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C.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远地点B的加速度
D.运动到A点时其速度如果能增加到第二宇宙速度,那么它将不再围绕地球运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 宇宙概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