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长杆上套有质量为 m 的小圆环,圆环与水平状态的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墙上,并且处于原长状态,现让圆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弹簧原长为 L ,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弹簧的长度变为2 L (未超过弹性限度),则在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image.png

A. 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 弹簧弹性势能变化了   3 m g L
C. 圆环下滑到最大距离时,所受合力为零
D. 圆环重力势能与弹簧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来源: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
  • 更新:2021-09-25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均不计摩擦、空气阻力以及滑轮质量)( )
A.
如图中,物体A以一定的初速度将弹簧压缩的过程中,物体A机械能守恒
B.
如图中,A置于光滑水平面,物体B沿光滑斜面下滑,物体B机械能守恒
C.
如图中,A加速下落,B加速上升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守恒
D.
如图中,小球沿水平面做匀速圆锥摆运动时,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槽装在小车上,小车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处在最低点的小球受击后获得水平向左的速度v=,开始在槽内运动,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和小车总动量不守恒,但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B.小球和小车总机械能守恒
C.小球沿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r
D.小球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一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A.圆环的机械能守恒
B.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
D.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圆环动能最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A、B两小球由绕过轻质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放在倾角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B、C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C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A,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的质量为4m,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A后到C恰好离开地面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恰离开地面时,B上升的高度为
B.A获得的最大速度为
C.C离开地面时,A开始匀速运动
D.在这个过程中,A、B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逐渐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滑雪运动员沿倾角一定的斜坡向下滑行时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为曲线。则此过程中运动员的

A.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
C.阻力越来越小
D.机械能保持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f=50Hz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乙所示,O点为第一个点,A、B、C、D点时从合适位置选取的连续的四个点,各点距第一点O的距离分别为。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从打下第一个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__,重锤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M,此时M距离挡板的距离为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M = 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M的速度最大时,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
C.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时m的速度为零
D.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m的机械能增加量之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一物体以初速度v0冲向光滑斜面AB,并能沿斜面恰好上升到高度为h的B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把斜面从C点锯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物体冲出C点后仍能升高h
B.若把斜面弯成圆弧形AB′,物体仍能沿AB′升高h
C.无论是把斜面从C点锯断还是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h,因为机械能不守恒
D.无论是把斜面从C点锯断还是把斜面弯成圆弧形,物体都不能升高h,但机械能守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0,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M,此时M距离挡板的距离为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M=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在M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M的速度最大时(未碰到板),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不为零
C.当M的速度最大时(未碰到板),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为(M’’+M+m)g
D.当m离开地面后M做匀速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斜面倾角为300,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光滑轻滑轮两侧,斜面底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开始时用手按住物体M,此时M距离挡板的距离为s,滑轮两边的细绳恰好伸直,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已知M = 2m,空气阻力不计.松开手后,关于二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和m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当M的速度最大时,m与地面间的作用力为零
C.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时m的速度为零
D.若M恰好能到达挡板处,则此过程中重力对M做的功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m的机械能增加量之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在墙壁上固定了竖直的标尺,让小钢球在标尺附近无初速释放,然后启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T,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照片。测量出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3、L4,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获得钢球在C位置的动能,需要求得经C位置时的速度vc,则vc=___   __。
(2)钢球经E位置时的速度表示为_______。(填序号)
A.vE=4gT    B.vE=    C.vE=
(3)用B、E两点验证钢球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实际得到的关系式为
_______mg(L2+L3+L4)(填“>”、“<”或“=”),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机械能守恒问题,
设计了如下实验。A、B是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C是质量为M的重物,A、B间由轻弹簧相连,A、C间由轻绳相连。在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重物C下放置一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速度传感器相连。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就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定此时重物C的速度。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操作如下:

(1)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细绳拉直但张力为零。现释放C,使其向下运动,当压力传感器示数为零时,触发速度传感器测出C的速度为v。
(2)在实验中保持A,B质量不变,改变C的质量M,多次重复第(1)步。
①该实验中,M和m大小关系必需满足M _____ 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②为便于研究速度v与质量M的关系,每次测重物的速度时,其已下降的高度应_________(选填“相
同”或“不同”)
③根据所测数据,为得到线性关系图线,应作出________(选填“”、“”或“”)
图线。
④根据③问的图线知,图线在纵轴上截距为b,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用题给的已知量表
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光滑半圆弧轨道半径为R,质量为m的小球自圆弧左端处以某一水平的初速度抛出,恰好落到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当小球与轨道相碰时,垂直轨道的速度瞬时变为0,切向速度不变,则:

A.小球与轨道相碰后,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C.小球再次返回圆弧的最低点的压力
D.在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链式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