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两个初速度大小相同的同种离子a和b,从O点沿垂直磁场方向进人匀强磁场,最后打到屏P上。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a、b均带正电 |
B.a在磁场中飞行的时间比b的短 |
C.a在磁场中飞行的路程比b的短 |
D.a在P上的落点与O点的距离比b的近 |
如图所示,在一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中,有甲、乙两个不同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两粒子间的作用力),同时从坐标原点O分别沿与x轴正方向成30o和60o的方向,以v1和v2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射入磁场中,并同时到达x轴上的P点。则由此可得甲、乙两粒子的比荷之比k1:k2和速率之比v1:v2分别为
A.2:1,2: | B.1:2,:2 | C.2:1,:2 | D.1:2,2: |
两个带电粒子以同一速度、同一位置进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它们的运动轨迹如图8-2-20所示.粒子a的运动轨迹半径为r1,粒子b的运动轨迹半径为r2,且r2=2r1,q1、q2分别是粒子a、b所带的电荷量,则
A.a带负电、b带正电,比荷之比为∶=2∶1 |
B.a带负电、b带正电,比荷之比为∶=1∶2 |
C.a带正电、b带负电,比荷之比为∶=2∶1 |
D.a带正电、b带负电,比荷之比为∶=1∶1 |
关于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的表述,以下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与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
B.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从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 |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粒子的速度方向垂直 |
D.带电粒子在磁场中某点受到的洛伦兹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
如图所示,a为带正电的小物块,b是一不带电的绝缘物块,a、b叠放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地面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水平恒力F拉b物块,使a、b一起无相对滑动地向左加速运动,在加速运动阶段 ( )
A.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不变 |
B.a、b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增大 |
C.a、b物块间的摩擦力减小 |
D.a、b物块间的摩擦力增大 |
电子以初速V0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则
A.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
B.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
C.电子的动量始终不变 |
D.电子的动能始终不变 |
下列关于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和运动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就是该处的磁场方向 |
B.通电导线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等于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与导线中的电流强度和导线长度乘积的比值 |
C.运动电荷只受洛伦兹力作用时,必做匀速圆周运动 |
D.运动电荷只受洛伦兹力作用时,其动能不变 |
(1)(4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子像其他粒子一样,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 |
B.玻尔认为,原子中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
C.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
D.原子核的质量大于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这个现象叫做质量亏损 |
(2)(8分)云室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一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在云室中发生一次衰变。粒子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其运动轨迹在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现测得粒子运动的迹道半径为R,试求在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在阴极射线管上方平行放置一根通有强电流的长直导线,其电流方向从右向左,如图所示,阴极射线(即从负极向正极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将
A.向纸内偏转 | B.向纸外偏转 |
C.向上偏转 | D.向下偏转 |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周围,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的由带电粒子组成的宇宙射线向地球射来,地球磁场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些宇宙射线中大多数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使它们不能到达地面,这对地球上的生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地磁场的示意图.现有一束宇宙射线在赤道上方沿垂直于地磁场的方向射出地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射线方向发生改变的情况是
A.若这束射线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南偏移 |
B.若这束射线是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北偏移 |
C.若这束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东偏移 |
D.若这束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组成,它将向西偏移 |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绝缘椭圆大环,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大环的中心O,另一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的小环,小环刚好套在大环上,整个装置处在一个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小环在A、D两点时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则
A.刚释放时,小球的加速度为g
B. 小环的质量越大,其滑到D点时的速度将越大
C. 小环从A到运动到D,弹簧对小环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小环一定能滑到C点
A、B两种放射性元素,原来都静止在同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其中一个放出α粒子,另一个放出β粒子,α与β粒子的运动方向跟磁场方向垂直,图中a、b、c、d分别表示α粒子,β粒子以及两个剩余核的运动轨迹
A.a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
B.b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
C.b为α粒子轨迹,c为β粒子轨迹 |
D.a为α粒子轨迹,d为β粒子轨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