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
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
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D.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
某节能运输系统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小车在轨道顶端时,自动将货物装入车中,然后小车载着货物沿不光滑的轨道无初速度下滑,并压缩弹簧。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立即锁定并自动将货物卸下。卸完货物后随即解锁,小车恰好被弹回到轨道顶端,此后重复上述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车上滑的加速度小于下滑的加速度 |
B.小车每次运载货物的质量必须是确定的 |
C.小车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小于小车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 |
D.小车与货物从顶端滑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
如图所示,A、B、O、C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四点,其中A、B、O沿同一竖直线,B、C同在以O为圆心的圆周(用虚线表示)上,沿AC方向固定有一光滑绝缘细杆L,在O点固定放置一带负电的小球。现有两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正电的小球a、b,先将小球a穿在细杆上,让其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杆下滑,后使小球b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各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A点到C点,小球a做匀加速运动
B.小球a在C点的动能大于小球b在B点的动能
C.从A点到C点,小球a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小,但机械能与电势能之和不变
D.从A点到C点电场力对小球a做的功大于从A点到B点电场力对小球b做的功
如图所示,某光滑斜面倾角为300,其上方存在平行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将一轻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现用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绝缘物体将弹簧压缩锁定在A点(弹簧与物体不拴接),解除锁定后,物体将沿斜面上滑,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能到达的最高点B距A点的竖直高度为h。物体离开弹簧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
B.物体的最大动能等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
C.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mgh |
D.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最大动能小于2mgh |
一带电小球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分别是带电小球在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处的场强
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处的电势
C.带电小球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小于B处的电势能
D.带电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
将一电荷量为+Q的小球放在不带电的金属球附近,所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金属球表面的电势处处相等。 a、b为电场中的两点,则( )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小 |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低 |
C.检验电荷-q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
D.将检验电荷-q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 |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陷入地面的深度为h,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
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 |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 |
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h |
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
.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 ( )
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
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减小后增大. |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图像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图像分别如图所示,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s内物体位移大小为12m |
B.0~2 s内拉力恒为5N |
C.合力在0~6 s内做的功与0~2 s内做的功均为30J |
D.动摩擦因素为μ=0.15 |
有一电荷q=3×10-6C,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6×10-4J,从B点移到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4×10-4 J,在A、B、C三点中,电势最高的点和电势最低的点分别是( )
A.B点和A点 B. B点和C点
C.A点和B点 D.A点和C点
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6m时,速度达到10m/s,则此过程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A.合外力对物体做功600 J | 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600 J |
C.升降机对物体做功500 J | D.物体的机械能增加1100 J |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在离地面343 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77圈,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飞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到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 )
A.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少 |
B.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
C.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
D.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 |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
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无关 |
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
如图所示,物块第一次沿轨道1从A点由静止下滑至底端B点,第二次沿轨道2从A 点由静止下滑经C点至底端B点,AC=CB.物块与两轨道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考虑物块在C点处能量损失,则在物块沿两轨道下滑至B点时的速率,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沿1轨道滑至B点时的速率大
B.物块沿2轨道滑至B点时的速率大
C.物块两次滑至B点时速率相等
D.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