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如图所示,一电荷量q=+3×10-5C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竖直放置足够大的平行金属板中的O点。电键S合上后,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0。已知两板间距d=0.1m,电源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阻R1=3Ω,R2=R3=R4=8Ω,。取g=10m/s2,已知sin370=0.6,cos370=0.8。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两板间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带电小球的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灯L标有“3V  1.5W”字样,滑动
变阻器最大值为R,当滑片P滑到最右端A时,电流表读数为1A,此时灯L恰好正常发光,试求:
(1)电源电动势E;
(2)当滑片P滑到最左端B时,电流表读数;
(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a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的关系图像,直线b为某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用该电源和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像可知(        )

A.R的阻值1.5 Ω
B.电源电动势为3V,内电阻为0.5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 W
D.电阻R的电功率为1.5 W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有两个宽度均为d的磁场区域I、Ⅱ,磁感应强度大小都为B,区域I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斜面向下,两磁场区域间距为d。斜面上有一矩形导体框,其质量为m,电阻为R,导体框ab、cd边长为,bc、ad边长为d。刚开始时,导体框cd边与磁场区域I的上边界重合;t=0时刻,静止释放导体框;t1时刻ab边恰进入磁场区域Ⅱ,框中电流为;随即平行斜面垂直于cd边对导体框施加力,使框中电流均匀增加,到t2时刻框中电流为I2。此时,ab边未出磁场区域Ⅱ,框中电流如图乙所示。求:

(1)在0~t2时间内,通过导体框截面的电荷量;
(2)在0-t1时间内,导体框产生的热量;
(3)在t1-t2时间内,导体框运动的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0=0.5Ω,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电键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r=2Ω,电动机内电阻R=1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源电功率P=80W,电源的输出功率P0=72W,当S1和S2均闭合时,电动机正常工作,流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0=1.5A。求:

(1)电源电动势E和定值电阻R0
(2)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出功率P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三个特殊材料制成的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稳定后:(      )

A.L1、L2、L3的电阻相同
B.L3两端的电压为L1的2倍
C.通过L3的电流是L1的2倍
D.L3消耗的功率为0.75W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竖直平面内放着两根间距L = 1m、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金属板M、N,两板间接一阻值R= 2Ω的电阻,N板上有一小孔Q,在金属板M、N及CD上方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B0= 1T的有界匀强磁场,N板右侧区域KL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1=3T和B2=2T。有一质量M = 0.2kg、电阻r =1Ω的金属棒搭在MN之间并与MN良好接触,用输出功率恒定的电动机拉着金属棒竖直向上运动,当金属棒达最大速度时,在与Q等高并靠近M板的P点静止释放一个比荷的正离子,经电场加速后,以v =200m/s的速度从Q点垂直于N板边界射入右侧区域。不计离子重力,忽略电流产生的磁场,取g=。求:

(1)金属棒达最大速度时,电阻R两端电压U;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
(3)离子从Q点进入右侧磁场后恰好不会回到N板,Q点距分界线高h等于多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同一坐标系中,如右图中的a、b、c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线b表示输出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
B.在a、b、c三条图线上分别取横坐标相同的A、B、C 三点,这三点的纵坐标一定满足关系PA=PB+PC
C.图中a线最高点对应的功率为最大输出功率
D.b、c线的交点M与a、b线的交点N的横坐标之比为1:2,纵坐标之比为 1: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间距L=0.1m,足够长光滑的倾斜部分和粗糙的水平部分圆滑连接,倾斜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垂直斜面方向向上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0.5T,水平部分没有磁场.金属棒ab质量m=0.005kg、电阻r=0.02Ω,运动中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并且垂直于导轨.电阻R=0.08Ω,其余电阻不计.当金属棒从斜面上离地高h=1.0m以上的任何地方由静止释放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x都是1.25m.取g=10m/s2,求:

(1)金属棒在斜面上的最大速度;
(2)金属棒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从高度h=1.0m处滑下后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的电风扇,线圈电阻为,当接上电压后,求:
(1)电风扇发热功率;
(2)电风扇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3)如接上电源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求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和发热的功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接到电路中,如右图所示,已知电阻R跟电动机线圈的电阻值相等,电键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和电动机M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经过时间t,电流通过电阻R做功为W1,产生热量为Q1,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为W2,产生热量为Q2.则有(  )

A.U1<U2,Q1=Q2 B.U1=U2,Q1=Q2
C.W1=W2,Q1>Q2 D.W1<W2,Q1<Q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浙江省“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指出,若按现有供水能力测算,我省供水缺口极大,蓄引提水是目前解决供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某地要把河水抽高20m,进入蓄水池,用一台电动机通过传动效率为80%的皮带,带动效率为60%的离心水泵工作.工作电压为380V,此时输入电动机的电功率为19kW,电动机的内阻为0.4Ω.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电动机内阻消耗的热功率;
(2)将蓄水池蓄入864m3的水需要的时间(不计进、出水口的水流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8分)如图所示,MN、PQ为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间距L=0.50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夹角θ=37°,N、Q间连接一个电阻R=5.0Ω,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B=1.0T。将一根质量m=0.050kg的金属棒放在导轨的ab位置,金属棒及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0,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其速度大小开始保持不变,位置cd与ab之间的距离s=2.0m。已知g=10m/s2,sin37°=0.60,cos37°=0.80。求:

(1)金属棒沿导轨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金属棒达到cd处的速度大小;
(3)金属棒由位置ab运动到cd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进入21世纪,低碳环保、注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已经日益融入生产、生活之中。某节水喷灌系统如图所示,喷口距地面的高度h=1.8m,能沿水平方向旋转,喷口离转动中心的距离a=1.0m水可沿水平方向喷出,喷水的最大速率v0=10m/s,每秒喷出水的质量m0=7.0kg。所用的水是从井下抽取的,井中水面离地面的高度H=3.2m,并一直保持不变。水泵由电动机带动,电动机电枢线圈电阻r=5.0Ω。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U=220V,输入电流I=4.0A。不计电动机的摩擦损耗,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水泵所需要的最大输入功率。水泵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水泵的抽水效率。(计算时π取3,球体表面积公式)试求:

⑴求这个喷灌系统所能喷灌的最大面积S;
⑵假设系统总是以最大喷水速度工作,求水泵的抽水效率η;
⑶假设系统总是以最大喷水速度工作,在某地区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直接供该系统使用,根据以下数据求所需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小面积Smin
(已知:太阳光传播到达地面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能量损耗,太阳辐射的总功率,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约为1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焦耳定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