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绝缘水平板面上,相距为L的A、B两个点分别固定着等量正点电荷.O为AB连线的中点,C、D是AB连线上的两点,AC=CO=OD=OB=1/4L.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以初动能E0从C点出发,沿直线AB向D运动,滑动第一次经过O点时的动能为nE0(n>1),到达D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点,求:
(1)小滑块与水平板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OD两点间的电势差UOD;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s.
AB为均匀带有电荷量为+Q的细棒,C为AB棒附近的一点,CB垂直于AB。AB棒上电荷形成的电场中C点的电势为,可以等效成AB棒上电荷集中于AB上某点P处、带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电势。若PC的距离为r,由点电荷电势的知识可知。若某点处在多个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则电势为每一个点电荷在该点所产生的电势的代数和。根据题中提供的知识与方法,我们可将AB棒均分成两段,并看成两个点电荷,就可以求得AC连线中点处的电势为( )
A. B. C.2 D.4
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场强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
B.电势越高的地方,电势能也越大 |
C.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
D.某点的电场场度方向与过该点的等势面一定垂直 |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强度E = 2000V/m的匀强电场中,质量m = 1.73毫克的带电粒子以大小v0 = 10m/s、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的初速度从A点射入,发现它恰能做直线运动。以A点所在的等势面为参考平面,电场区域足够大,试求:
(1)粒子的电性和电量;
(2)粒子沿直线前进的最大距离;
(3)粒子可以获得的最大电势能。
带正电粒子M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P点运动到Q点,在此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了J的功。以下错误的是
A.M在P点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它在Q点的电势能 |
B.P点的加速度一定小于Q点的加速度 |
C.P点的电势一定大于Q点的电势 |
D.M在P点的速度一定大于它在Q点的速度 |
图甲中,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图6-2-10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导体周围等势面和电场线(带有箭头的线为电场线)示意图,已知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相等,则( )
图6-2-10
A.a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
B.a点的电势一定低于b点的电势 |
C.将负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
D.将正电荷从c点沿虚线移到e点,电势能增大 |
如下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点处有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初速度v1从M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点,此时速度为v2(v2<v1)。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ON,则( )
A.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B.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
C.从M到N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小物体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
D.从N到M的过程中,小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电场力均是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6-1-17所示,a、b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荷量分别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电场强度方向指向MN的右侧( )
图6-1-17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 |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Q2 |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 |
如下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
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的总功为正功
D.负电荷从C点移至D点,电势能增大
如图6-1-15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a和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6-1-15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
B.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
C.b点的电场强度比a点的大 |
D.正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
如图所示,a,b,c为电场中同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其中c为ab的中点.已知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3 V,φb=9 V,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电场在c点处的电势一定为6 V |
B.a点处的场强Ea一定小于b点处的场强Eb |
C.正电荷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定增大 |
D.正电荷只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一定增大 |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
A.三个等势面中,c的电势最高 |
B.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电势能较Q点大 |
C.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动能较Q点大 |
D.带电质点通过P点时的加速度较Q点大 |
(16分)如图10所示,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用绝缘轻绳(不伸缩)悬于O点,平衡时小球位于A点,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绳长为l,B、C、D到O点的距离均为l,BD水平,OC竖直.BO=CO=DO=l.
(1)将小球移到B点,给小球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B,小球
到达悬点正下方C点时绳中拉力恰等于小球重力,求vB的大小.
(2)当小球移到D点后,让小球由静止自由释放,求:小球首次经过悬点O正下方时的速率.(计算结果可带根号,取sin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