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物体均不带电,相互摩擦后A带负电荷,电荷量大小为Q,则B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荷,电荷量大于Q B.带正电荷,电荷量等于Q
C.带负电荷,电荷量大于Q D.带负电荷,电荷量等于Q
关于电荷量、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的单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库仑是电荷量的单位 | B.特斯拉是磁感应强度的单位 |
C.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 | D.牛顿/库仑是电场强度的单位 |
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不带电
D.A、B均带正电
关于物理学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真空中两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由密立根测得 |
C.法拉第第一个采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
D.夜间高压线周围出现的绿色光晕,其实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现象 |
有一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流经其中的电流强度为I,设每单位体积的导线有n个自由电子,电子的电量为q,此时电子的定向移动速度为v,在t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积的自由电子数目可表示为( )
A.Iq /t | B.nvSt | C.nvt | D.It/Sq |
如图所示,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型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b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闭合K1,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B.闭合K2,有电子从枕型导体流向大地 |
C.闭合K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型导体 |
D.闭合K2,没有电子通过K2 |
元电荷e=____________; 静电力常量k=____________。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种,无论哪种方法,都是电荷在物体之间的转移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是____________ 。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点电荷 |
B.物体带电量很小时,可以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
D.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1.6×10-19 C |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 |
物理学家们的科学发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的电荷量,进一步证实了电子的存在,揭示了电荷的非连续性 |
B.把电容器的电量Q和两极板间的电压U的比值定义为电容,是基于该比值的大小取决于电量Q和电压U,且它能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 |
C.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电本质 |
D.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巧妙地实现了他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规律的研究 |
下列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点电荷也叫元电荷 |
B.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
C.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作点电荷 |
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都是使物体的正负电荷分开,而总电荷量并未变化 |
B.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是摩擦过程中硬橡胶棒上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 |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是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得到了正电荷 |
D.物体不带电,表明物体中没有电荷 |
物理学引入“点电荷”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是属于:( )
A.控制变量的方法 | B.观察实验的方法 |
C.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 | D.等效替代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