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60×10-9个电子 |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
下列关于电荷和电荷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然界只有三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元电荷 |
B.元电荷就是电子 |
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 |
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
关于点电荷的下列法中错误的是( )
A.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 |
B.点电荷是一种理想模型 |
C.足够小(如体积小于1mm3)的电荷,就是点电荷 |
D.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 ,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是否可忽略不计 |
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 |
B.点电荷间的静电力随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
D.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电和磁有联系的是( )
A.摩擦起电 | B.两块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 |
C.小磁针靠近通电导线时偏转 | D.磁铁插入闭合线圈过程中,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
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甲和乙,相互摩擦后,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甲带正电荷,乙带等量负电荷 | B.甲带负电荷,乙带等量正电荷 |
C.甲和乙都带等量正电荷 | D.甲和乙都带等量负电荷 |
1746年,富兰克林提出正、负电的概念,正负电荷可互相抵消。他还认为:摩擦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上,电不会因摩擦而创生,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A.物体没有电荷 | B.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球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
B.只有正方形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
C.两个半径是0.25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
D.两个半径是0.01米的带电金属球,在球心距离为1米时,可以看成点电荷 |
关于接触起电,即一个带电物体与另一个不带电物体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 B.两个物体一定带同种电荷 |
C.两个物体一定带不等量的同种电荷 | D.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
在干燥的日子,当我们用塑料梳梳头时,常常会发出劈啪的微弱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接触起电 | B.摩擦起电 | C.感应起电 | D.总电量增加 |
对于点电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点电荷就是带电量很少的带电体 |
B.点电荷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 |
C.体积大的带电体肯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
D.带电体如果本身大小和形状对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可忽略,则可视为点电荷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常呈现电中性,是因为物体没有电荷 |
B.电荷在转移的过程总电量是不变的 |
C.任何带电球体,都可以看作电荷全部集中于球心的点电荷 |
D.库仑定律适用于任何带电体 |
人站在绝缘板上,手扶着起电机,头发竖起来,则头发带电的方式属于( )
A.摩擦起电 | B.接触起电 |
C.感应起电 | D.以上方式都不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