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分别带有+3Q和-Q的电量,两球可视为点电荷,当它们相距r时,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是F。若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再置于相距r/3的两点,则它们的库仑力的大小将变为:( )
A.F/3 | B.F | C.3F | D.9F |
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
B.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 |
C.感应起电说明不接触就能产生电荷 |
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 |
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的带电量必须很少 |
B.带电体体积较大时一定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
C.点电荷所带电荷量可能是2.56×10-20C |
D.大小和形状对作用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
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荷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时,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减小,则金属球A
A.可能不带电 | B.可能带负电 |
C.可能带正电 | D.一定带负电 |
如图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验电器B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B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到B
B、A、B两端的电势不相等
C、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
D、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
使物体带电一共有三种方式,即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摩擦起电时,某些物体失去 而带 电荷,而另一些物体得到 而带 电荷。因此得到下述结论,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并没有 ,即电荷是守恒的。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作为点电荷 |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作点电荷 |
C.点电荷一定是电量很小的电荷 |
D.两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不一定能将它们作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处理 |
下列关于静电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没有场强相同的两点,但有电势相同的两点 |
B.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它可以很好帮助我们研究电场 |
C.场强为零处,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处,场强不一定为零 |
D.初速度为零的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运动 |
下列关于元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电荷是除正、负电荷外的第三种电荷 |
B.元电荷就是质子 |
C.元电荷e=1.6×10-19C |
D.自然界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一个验电器原来带少量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 )
A.先变小后变大 | B.变大 | C.变小 | D.先变大后变小 |
下面有关静电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接触起电的实质是一个物体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
B.静电感应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
C.摩擦起电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
D.摩擦起电是在摩擦的过程中分别创造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分别带+5q和-q的电荷,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A带电情况为( )
A.-4q B.+2q C.+4q D.-2q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为任意值 |
B.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能看作点电荷 |
C.物体所电荷量的最小值1.6×10-19C |
D.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相距为r,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若甲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4倍,乙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1/2,距离不变,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2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