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轨道所在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则

A.如不加干预,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将越来越小
B.如不加干预,卫星运行一段时间后动能会增加
C.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由于失重现象卫星内的物体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D.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其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若两颗人造卫星a和b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b到地心O的距离分别为r1、r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1 、v2则  ( )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火星的直径为地球的一半,质量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的1.5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10m/s2,从以上信息可知

A.火星公转的周期比地球公转的周期短
B.火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4m/s2
C.火星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大
D.火星公转的线速度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
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C.库仑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设地球自转周期为24h,所有卫星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有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3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这组数据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绕行的速度及运行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和C围绕B做匀速圆周运动,B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C两点与B的距离分别是L1和L2,不计三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则A和C的比荷(电量与质量之比)之比应是(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与物理史实相符的是(   )

A.胡克发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也做了贡献
C.开普勒发现太阳对行星有吸引力,且这个吸引力与太阳和行星间距离平方成反比
D.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用扭秤测量出来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四颗地球卫星,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处于地面附近的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是地球同步卫星,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C.内转过的圆心角是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探测X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机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总质量为,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则(  )

A.星球的质量
B.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登陆舱在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
D.登陆舱在半径为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宇航员到达半径为R、密度均匀的某星球表面,做如下实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如图甲所示,现在最低点处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其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传感器记录下绳中拉力大小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F1的大小等于7F2,引力常量为G,各种阻力不计,则

A.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卫星绕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该星球的质量为
D.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

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
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
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
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阶段,其引力势能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已知引力常量G和以下各组数据,不能够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处绕行的速度与周期
D.若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已知地球的半径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圆轨道1的Q点经点火使卫星沿椭圆轨道2运行,待卫星到椭圆轨道2上距地球最远点P处,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如图所示.则卫星在轨道1、2和3上正常运行时,有: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Q点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Q点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P点的加速度跟经过Q点的加速度相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升空,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载人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假设月球是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万有引力常数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月球上发生一颗环绕其表面运行的卫星,它的最小周期为
B.在月球上发生一颗环绕其表面运行的卫星,它的最大运行速度为
C.在月球上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在月球上以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落回到抛出点所用时间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