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D.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而吸引到一起,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它们的引力提供
B.它们中质量较大的星的向心力较大
C.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D.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a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期关系为Ta=Tc>Tb
B.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a<vb <vc
C.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a>ab>ac
D.地球对b、c两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因此只有a受重力,b、c两星不受重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
该行星的半径为( )

A. B. C.2R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1- B.1+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以在太空中对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的五分之一,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同步卫星运行速率的5倍
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
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
D.“轨道康复者”可从高轨道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的卫星的拯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假设“嫦娥二号”探测卫星在椭圆轨道近月点Q完成近月拍摄任务后到达椭圆轨道的远月点P进行变轨,此后它的运行轨道变成圆形轨道,如图所示.忽略地球对“嫦娥二号”探测卫星的影响,则“嫦娥二号”探测卫星( )

A.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形轨道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在由椭圆轨道变成圆形轨道过程中线速度增大
C.在Q点的机械能比沿椭圆轨道运动时过P点的机械能小
D.椭圆在P点的加速度比圆轨道经过P点的加速度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我国发射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绕月飞行轨道和载人飞船“神舟七号”的绕地运动轨道都可以看成圆轨道,且不计卫星到月球表面的距离和飞船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已知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卫星和飞船的轨道半径分别为,周期分别为,且,则下列说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

A.神舟七号绕地运行的速率大于7.9km/s
B.嫦娥一号绕月运行的速率为3.95km/s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到月球上要经过多次变轨,最终降落到月球表面上,其中轨道I为圆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I运行时的加速度大于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I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经过P时的加速度
C.探测器在轨道I的运行周期大于在轨道Ⅱ的运行周期
D.探测器在P点由轨道I进入轨道Ⅱ必须点火加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总给“垃圾”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离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离地面高度的五分之一,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传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轨道康复者”的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速度的5倍
B.“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
C.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东运动
D.“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实现对低轨道上卫星的拯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航天技术位于世界前列,在航天控制中心对其正上方某卫星测控时,测得从发送“操作指令”到接收到卫星“已操作”的信息需要的时间为2t(设卫星接收到“操作指令”后立即操作,并立即发送“已操作”的信息到控制中心),测得该卫星运行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c,由此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II上运动时的机械能
B.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C.飞船绕火星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轨道I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D.飞船在轨道I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飞船在轨道II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研究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需要知道太阳的质量,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太阳与地球中心间距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T.则太阳的质量为( )

A. B. C.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9月30日7时1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倾角55°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卫星研制、发射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功.关于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r可由求出,已知式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则关于物理量a,b,c的描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平均密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 ,c是地球半径
B.a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卫星的加速度
C.a是地球平均密度,b是卫星的加速度,c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D.a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b是地球自转周期,c是地球半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星和木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木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是金星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的
20倍,那么金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A.2 B. C.400 D.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