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运动员蹬地后上跳,在起跳过程中
A.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大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
B.运动员蹬地的作用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小 |
C.运动员所受的支持力和重力相平衡 |
D.运动员所受的合力一定向上 |
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B.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C.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 |
D.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确定的,则合力也是确定的 |
(多选)甲、乙两队参加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
B.甲队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对地面的摩擦力 |
C.甲、乙两队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 |
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产生的 |
B.书受到的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它对桌面的压力 |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在质量为m2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同时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1g |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1+m2)g |
C.当F>μ2(m1+m2)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
B.物体A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
C.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cosθ |
D.物体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sinθ |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的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所受到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
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 |
D.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
如图所示,人静止站在测力计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B.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1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同时有=1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上,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
A.6N,3N B.1N,1N C.0,1N D.0,2N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周璐璐在女子75公斤级比赛中以333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如图为她挺举时举起187公斤的图片,两臂成120°,周璐璐沿手臂撑的力F及她对地面的压力N的大小分别是(g取10m/s2)( )
A.F=4080N,N=1870N | B.F=2620N,N=1870N |
C.F=1870N,N=4080N | D.F=1870N,N=2620N |
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QCS=30°)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30°,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求此时: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绳对甲的拉力大于绳对乙的拉力 |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绳对甲的拉力等于绳对乙的拉力 |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甲收绳的速度乙比快,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
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的示意图: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
A.(M+m)g | B.(M+m)g-ma | C.(M+m)g+ma | D.(M-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