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
①清晨是寒意料峭的,宁静的。只有停在果园深处珊瑚色花楸树上的肥肥的鸫鸟的鸣声、人语声,以及把苹果倒进斗内和木桶里的咕噜噜的声音,才打破了寂静。果园里由于树叶日稀,已经可以望得很远。不但那条通往用麦秸作顶的大窝棚的林阴道,连大窝棚本身也都可以一览无遗了。入夏以来,果园主把全部家当都搬到了窝棚旁边,虽说到处都是香喷喷的苹果味,可这儿却香得尤其馥郁。窝棚里铺着几张铺,放着一支单管猎枪、一只长了铜绿的茶炊,窝棚的角落里搁着碗盏器皿。在窝棚旁边堆放着蒲席、木箱和用坏了的杂物。此外,场地上还挖了个土灶。中午在土灶上熬美味的腌肥肉粥,傍晚则把茶炊放在土灶上烧热,每当这种时刻,瓦蓝色的炊烟便像长长的带子,在果园的树木中间弥漫开去。逢到节日,窝棚附近热闹得如同集市一般,树木后面不时闪过鲜红的衣裙。那些小家碧玉、独院小地主家的姑娘,穿着发出扑鼻的染料味的无袖长衣,唧唧喳喳地聚集到这儿来,“公子哥儿”也都穿起他们的漂亮衣裳——做工粗糙、土里土气的西装,络绎不绝地来到这儿。连村长年轻的妻子也屈尊枉顾。她已有身孕,大脸上睡意朦胧,摆出一副自命不凡的样子,活像一头霍尔莫高尔种的乳牛。她头上的确长着一对“犄角”——那是盘在头顶两旁的发辫,上面还包着几方头巾,因此她的头显得格外大;她脚上穿着一双打有铁掌的短统靴,站在那儿显得笨重、牢靠;身上穿着棉绒坎肩、长围裙和用家织的条纹呢做的裙子,裙子的底色是紫黑的,条纹是砖红色的,裙裾上还镶着一条金色的阔滚边……
“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果园主摇着头,议论她说,“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在难得见到了……”
男孩子们穿着白麻布衬衫和短裤,光着脑袋,露出淡色的头发,蜂拥前来。他们一边三三两两地走着,小小的光脚丫踩进薄薄的浮土里,一边斜睨着挂在苹果树上的那条毛蓬蓬的狼狗。人们买苹果,不用说,只要去一个人就行了,因为只消一个戈比或者一枚鸡蛋就可换到好些苹果。但买的人很多,生意十分兴隆,乐得那个身穿斜襟外衣、脚登火红色靴子、患肺痨病的果园主连嘴都合不拢来。他由兄弟帮着做买卖。他兄弟虽然口齿不清,近乎白痴,但是手脚倒挺麻利。果园主完全是出于“行善”才收养这个同胞手足的。做买卖时,果园主常常开开玩笑,讲几句俏皮话,有时甚至还“逢场作戏”,拉几下图拉市出产的手风琴。直到傍晚,果园里始终人头济济,在窝棚附近响彻着笑声、话语声,乃至跳舞声……
②安东诺夫卡苹果的香气正在从地主庄园中消失。虽说香气四溢的日子还是不久以前的事,可我却觉得已经过去几乎整整一百年了。维谢尔基村的老人们都已先后归天,安娜·格拉西莫芙娜也已故世,阿尔谢尼伊·谢苗内奇自尽了……开始了小地主的时代,这些小地主都穷得到了要讨饭的地步。但是即使这种破落的小地主的生活也是美好的!
《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细读上面第①文段内容,请给这幅画选一个适合的标题。( )
A.果园清晨图 | B.果园丰收图 | C.果园买卖图 | D.果园风情图 |
下面对原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描绘这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如身临其境。 |
B.作者先描绘出果园主的大窝棚并把它作为背景,在园中活动的人物作为前景,展现丰收的图景,在写作顺序上是先从视觉写起,然后到听觉。 |
C.雇工吃苹果,主人非但不阻止,反而劝他吃,可见在丰年里,人们自然乐善好施,尽情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 |
D.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作者用细腻的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 |
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②文段划线句子中 “苹果” 的含义,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巷 柯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它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雅的风度。它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它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不调和的隔夜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的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它又这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苍翠欲滴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家的竹园,修竹森森,天赖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的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无论谁,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你的心情就会如巷尾无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注],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休息,会使你消除疲劳,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躁,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茫茫人海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是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嗽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静候你! (选自《柯灵散文选》,略有改动)
[注]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写六朝兴亡的咏史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①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我们知道上海的里弄的特点是拥挤、嘈杂、庸俗,那么乡村的陋巷的特点有哪些?请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乡村陋巷的特点。(3分)
乡村的陋巷 、 、 。
②文章开篇将“巷”比作“散文”和“图画”,第二段的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概括这些特点。(3分)
特点之—: ;特点之二: ;特点之三: 。
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作者在第4段中涉及了一首唐诗《乌衣巷》,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在第四段暗用了《乌衣巷》的典故,请结合小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有时是“她”,有时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最后一段连用了4个以“爱”引导的句子,请结合作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③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对第①段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开动脑筋,要眼光敏锐,要靠自己来决定。 |
B.我们不要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而要学会自己去拿。 |
C.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的分析,并认真挑选。 |
D.我们对文化遗产要作具体的分析,认真去挑选,同时要开阔眼界,冲破“送去主义”错误观点的束缚,而勇敢去占有。 |
第②段和第③段中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下面是对各个比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
B.“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
C.“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比喻吸取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
第②段加点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A.“孱头”的态度。 | B.“昏蛋”的态度。 |
C.“废物”的态度。 | D.指“孱头”、“昏蛋”、“废物”三种态度。 |
对第③段画横线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用鱼翅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
B.鱼翅是贵重物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
C.不要用拿来的贵重物品摆阔气,装门面。 |
D.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方寸田园
琦君
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她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追求归隐生活的恬静。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
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究不及“人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山风雨送人看”。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
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倘佯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安石罢官退隐金陵以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山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
人到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一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一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领略一下名家笔下的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去买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如此则虽然身处现代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
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
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倘佯其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偏”了。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鸟语”究竟不及“人语”互通情愫,所以古代的隐士总是在自觉与不自觉间表现出对俗世生活的牵念。 |
B.对山水田园生活极其向往,却又无暇去探求,是现代都市人存在的一种普遍心态,也是所有现代都市人解不开的一种矛盾心结。 |
C.作者善于把古典知识与自我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化为温婉灵动的文字,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温厚与仁慈。 |
D.追求心灵上的恬静、灵台之间的方寸田园,不仅可以了却“俗愿”,而且还能摆脱都市的纷扰与喧嚣。 |
E.“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可见,山水形胜之美与友情之美在作者心中不分轩轾,同等重要。
“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琦君的“俗愿”的理解。
在作者平静和淡泊的心态背后,隐含着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回避”与“妥协”。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在“方寸田园”中平衡这种“回避”与“妥协”的。
本文语言素朴、明朗,请结合文章内容,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和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书法艺术生命的思考
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之后,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大步,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大国度里,人们唱起歌来,并将之记录在文字里而流传到后代。
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文学历史动向》一文中约略说过的话。在这世界文明征记里,中国书法于闻先生所讲“猛抬头”之时,业已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它源远流长,既保特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因之,人们说它在几千年中华文化里成了活标本。它以汉字为依附,以独到而从宜的书写方式,敷衍出万千气象,呈现了别样精神,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似乎简简便便的这一笔那一画,经过微妙的整合,居然能够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蕴藏着可以教人无穷回味的智慧。这智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争奇妙手法,展示了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传统艺术特质,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无限”,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路攀,实在有着太多的斑斓与瑰丽。那感觉方式、思维习惯、心灵境界仿佛那么恒定、悠远而神秘,但又这般多采、自足而亲切。历史的进程尽管此起彼伏,但它都在不断构筑美的殿堂,成为安顿人的心灵的港湾,这对于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来说,“都有一种回家感觉”,宛然黄河之水在心中流淌。
也许我们今天去观照一个完整的传统书法世界的时候,好像所曾拥有的文化特征已经在“淡隐”,但这土生土长的书法,所一直具有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还在延传,这个艺术世界,还会成为中国人赖以坚守的精神家园。在这个精神家园,人们可以潇萧洒洒,或固寄所托,释放忧伤;或取诸怀抱,享受喜悦。然而,一个真正的实践者,欲明就里,探出其虚实幽微,作出相应判断与抉择并有所拓展,也绝非易事。要知道书法精神在当代意义下阐释,如何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既需勇气,又需毅力。要在深入地思考与不断价值求索中,酝酿成蜜,锻炼成金。清人刘熙载不就这样说过:“写字者,写志也。非志人高士,讵可与言要妙。”志人高士,往往都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倾向性。诚然,这一个倾向性不是一时冲动,也不只逗留于主观见解,而是综毕生之生活经验、文化教养与时代风尚而成,这必须不断地积累,而在这积累过程中,无论研习还是创造,应当具有自己的坚定的信念与饱满的激情。
当代书法,有学院派与回归派,有新古典主义与书法主义,有现代书法与新文人书法——现在用不着就对书法艺术作太多的评头论足,也大可不必争出个孰是孰非,孰优孰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倒是不争的事实。
理想书法家实际上是理想文化人,如何传薪,何以振铎,任重而道远,“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能够具有纯洁自觉的作始,赋予生气活力,焕彩澄明是大有希望的。
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大古老民族,都在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大步。此时中国书法业已承载着华夏文明而一路铺展。 |
B.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既保持历史本色,又由于充满创造性的活力,每一时代都被赋予当代意义,所以,人们说它在几千年中华文学里成了标本。 |
C.中国书法依附于汉字,书写方式独到而从宜,敷衍出了万千气象,呈现了别样精神。 |
D.中国书法在其所形成的艺术世界里,一笔一画似乎比较简便,但是经过微妙的整合,就能够凸现出中国人尊崇的美学极致,蕴藏着可以教人无穷回味的智慧。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书法里有智慧,这智慧根植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沃土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奇妙手法。 |
B.中国书法智慧展示了以人文精神为灵魂的传统艺术特质,有着说不清,道不完的“无限”,一丘藏曲折,缓步百路攀,有着太多的斑斓与瑰丽。 |
C.中国书法不断构筑美的殿堂,成为安顿人的心灵的港湾,所以中国人一看到书法“都有一种回家感觉”,宛然黄河之水在心中流淌。 |
D.传统书法所曾拥有的文化特征已经“淡隐”了,但这土生土长的书法,所一直具有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还在延传,这个艺术世界,还会成为中国人赖以坚守的精神家园。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一个真正的中国书法的实践者,要想真正明白书法艺术世界的道理,探出其虚实幽微,作出相应判断与抉择并有所拓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B.书法精神在当代意义下进行阐释,并使其转化为自身的再造与自我认同的再生资源,既需勇气,又需毅力。 |
C.清人刘熙载说过:“写字者,写志也。非志人高士,讵可与言要妙。”志士高人,往往有刻骨铭心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是综毕生之生活经验、文化教养与时代风尚而成。 |
D.当代书法,用不着对其作太多的评头论足,也大可不必争出个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只要具有纯洁自觉的作始,赋予书法生气活力,那么中国书法一定会焕彩澄明。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跳出手掌心
王小波
①C.P.斯诺的《两种文化》把知识分子分成了科学知识分子和文学(人文)知识分子两类,而且说,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一种是文学(人文)文化。我以为创造了这两种文化的活动——人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
②倘若我说,科学知识分子比人文知识分子人品高尚,肯定是不对的。科学知识分子里也有卑鄙之徒。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这样的道德标准显然不能适用于现在中国的艺术论坛,不信你就看看别人是怎样评论贾平凹先生的《废都》的。贾先生写了一部《废都》,就如某位大嫂穿了旗袍出门,我们不但要说衣服不好看,还要想想她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想要勾引谁。当然,假如我说现在中国对文艺只有这样一种标准,那就是恶毒的诽谤。杜拉斯的《情人》问世不久,一下就出了四种译本,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国内尚未见到,好评就不绝于耳。
③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我要说的是,这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很是不利。
④我认为,当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害得失,只论其对不对(科学)、美不美(艺术)。
⑤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把智慧的范围限定在一时、一地、一些人、一种文化传统这样一种界限之内是不对的。
⑥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那就是自己先去做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做出了乐趣,再去管别人。如此一种学堂开办数千年来,总是同一些知识在其中循环,并未产生一种面向未来、超越人类的文化,只产生了一个极沉重的传统,无数的聪明才智被白白消磨掉。
⑦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有删节)
文章说“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双重标准”指的是什么?作者对“双重标准”持怎样的态度?
作者在文章中列举对贾平凹先生《废都》的评论是想说明什么问题?
“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和“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中的“传统”内涵一样吗?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正则艺专
高尔泰
(1)宁沪线上位于镇江和无锡之间的丹阳市, 是一座毫无特色的小城;正则艺专所在的白云街,是一条毫无特色的小街,战后才从重庆迁回原址的。私立正则艺专,是几栋灰色的二层楼房,也毫无特色。但它拥有几位赫赫有名的教授,特别是吕凤子先生和杨守玉先生,吸引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
(2)吕凤子是学者型画家,精通理论,以画罗汉和菩萨著称,诗书印并重,是当时画坛的重镇。他所创办的正则艺专,论画极重意境,崇尚“文人画”传统的功力和品味成为名校,不是偶然的。我去时,他已很老,不再亲自上课,只当名义上的校长。穿着老式长衫,有时到画室里转转,有时拄着拐杖,在荒凉的校园里散步,矮小,瘦削,微微有点佝偻,眼镜的黑色边框很粗,就像是粗墨线画的。
(3)杨守玉是个很老的老太婆,终生未婚,索居独处。她所创造的画种“乱针绣”,是用针线代替画笔和色彩,在布上作画无数不同色彩不同长短的丝线,不规则地相互横斜交叉错综重叠,近看一片混沌无序,远看人物风景生气洋溢光影迷离,画法有点像印象派的点彩,但要用点彩法临摹它根本不行。它的每一幅都是独特和不可重复的,无论是深巷里墙高落日的余晖,灯影暗处的裸女,雨中的树或者阳光下灼灼生辉的一团黄花,都像是不久就会消逝的东西,猛一看你感受到的不是肌肤而是肌肤的温暖与弹性,不是雨水而是雨水的清冷和馨香,不是花团而是花团的快乐的喧嚷。再细看,又都没了。这很难。杨氏门生虽多,仍难免感到寂寞,有句云,“急管繁弦听无声”。
(4)她惟一的传人吕去疾先生,是凤先生的长子,五十多岁, 笔名大吕,也确实是黄钟大吕,不但乱针绣青出于蓝,油画、雕塑、大泼墨无不绝倒。据说艺事尚专,博则难精,我想那是才小者言,才大者若韩愈稼轩达芬奇杜尚辈,都能兴寄无端,忽豆人寸马,忽千丈松,何羁于专? 先生教画,很少讲具体技法。看某生画,他会说色彩能发出声音,阴沉有阴沉的响亮,那些用灰不溜秋的哑巴颜色来处理蓝调子的人,成不了大画家。看某生画,他会说画画是一种快乐,过程就是目的,要能随时停下都是好画,那种画时没有快乐,直要到画完了才算苦尽甘来的画家,是平庸的画家。看某生画,他会说, 小青年怎么就结壳了?艺术的生命是变化,结了壳就完蛋了。我听之悚然,刻骨铭心。
(5)其他老师,也都各有千秋。程虚白先生讲构图学,爱用书法做比喻,要我们从字形结构的变化吸取灵感;黄涵秋先生教书法,讲的却是音乐,135和弦和246和弦,还有武术的招式和舞蹈的动作,说书法就是纸上舞蹈,和无声的音乐;张祖源先生讲美术史,说史家们忽略了源远流长的指头画,说着当场就展纸磨墨,画给我们看。那指甲画出的细线轻悠而富于弹性,手掌抹出的墨痕波诡云谲,确有笔不能到之处。这种不拘一格挥洒自如的学风,我在别处再没见过 。
(6)正则学制,分二年三年五年三种。我在五年制,叫做“绘绣科”,到四年级可选学油画国画雕刻,也可选学乱针绣。乱针绣是正则的王牌,绘绣科就是为它设立的,别的院校没有。但它太难,只有几个人选学,练就一套从画布正反两面同时反向穿刺的技巧,速度之快,就像两只手都在高频率颤抖,但是绣出来的作品,吕去疾先生说,只能算是工艺品。他们到头来,还是选学了别的,否则不得毕业。但我们班上的同学,都想走这畏途,想成为这门绝技的第二代传人,很用功。每个人画好的画,都要钉在墙上,互相观摩品评。画室墙上一排排新作,呈现出一股子欣荣进取的气氛。画室日夜不关,晚上十点以前,总有人在灯下作画。我那时十五岁,是全校年龄最小的一个,画名挺好,颇受注意,所以也不再撒野,变成了规矩学生。
文章开头连续说丹阳、白云街和正则艺专建筑的“毫无特色”,为什么要这样写?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说明。
第三小节的划线句子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杨守玉的乱针绣内容的?写出了乱针绣怎样的特点?
根据文章第四小节的内容,概括吕去疾先生的艺术成就和艺术观。
结合全文内容,从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总结正则艺专取得成功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康乃馨
[加拿大] L·M·弗西亚
①每到月底,老妇人的儿子都会在账户里多加些钱,好让餐馆老板罗杰保证他总会对这位特殊的顾客表现最谦恭的欢迎。
②这位顾客虽然吃得不比鸟多,却要求坐在餐馆后头专供三人用餐的最佳席位上。每当正午十二点钟响,老板拉开餐馆大门时,阿奈斯夫人总会准时出现,从不缺席;晚间六时三十分,她又会偕同卖花女咪咪到来,咪咪职责是:只要绽放在每一张餐桌上的美丽红色康乃馨显露些微的凋萎,她就须将它换掉。
③亲吻了阿奈斯的手之后,罗杰接过了她的手杖,若是在冬天,还得接过把她包得像洋葱,一层又一层的毛皮服饰。像个被帆篷环抱的船夫,他小心翼翼地护送她来到她订的餐桌前,扶着她挤入座椅之后,把小灯笼点亮,挪挪康乃馨,把它衬托出来,然后把菜单摆在她面前。差不多全盲,差不多全聋,又刻意地作哑,这老妇人点点头表示满意,头上的羽饰夸张地颤了颤,上仰的下巴晃了一下落在一大叠多出的下巴上,形成一个褶边。
④阿奈斯已濒临她人生的终点,不再有什么食欲了,但是她并未丧失属于她岁月中特有的风格;再怎么说她也不至于婉拒如此高雅侍奉的餐饮,即令她亲爱的、惟一的,永远在旅行的单身儿子竟然把烹调的重任委托给了陌生人。不过,千真万确,那天晚间阿奈斯的确一点胃口也没有!每一羹匙的汤刚一流到她的喉口就停滞了下来,费了好大的劲儿她总算把那一小湾液体倾入下面的流域中。
⑤阿奈斯很快就觉悟到她实在不该再勉强自己了。其实,她发觉这是上天赐给她很大的福分,突然她又挣脱了另一种枷锁。几乎全然摆脱了声音与色彩的需求,她终于可以不要食物了!只是,为了不惹人嫌,哪怕是她儿子,她仍然点了牛排与马铃薯;不过往四周偷瞄了一下之后,她鬼鬼祟祟地把每一口食物轻吐在膝上的餐巾上,然后褶起一角盖上。面包与甜点覆盆子果酱也如法炮制,之后,她将湿巴巴的小包塞入手提包里,继续假装进食……她正在藏起的东西。
⑥苦恼困惑,罗杰一本正经地训斥女侍,要求找回遗失的餐巾,并为阿奈斯夫人点她要的草药茶。就在那时刻,老妇人感到一股莫名的冲动……就像好久以前,她怀孕时有的那份对爱与呵护的渴望……在那种日子里她所欲求的对象从来无法寻获,可是现在有了儿子了……可是现在……婷立在花瓶里,摇曳在温暖的灯光中,一层层的花瓣晶莹剔透,红色康乃馨的幽香在餐馆里弥漫……阿奈斯伸出了手,将花朵凑在鼻尖,深深地嗅了一阵;之后,很高雅地,脸上透着红光,启开牙齿,像吃朝鲜蓟般地,开始自外层花瓣着口……
⑦待她将花心放在桌面时,这才有些感觉到罗杰躬身立在她后面……这时,以一种聋人开口般惊人,又不伤害人的礼貌的语调,阿奈斯对他说:“明天得给我白色康乃馨……你交待咪咪好吗?……白色康乃馨……红的味道太重……你懂吗?罗杰?我改吃雏菊之前,想先好好尝尝白色康乃馨!”
⑧就在这一刻,在惊愕的店员与欣然的顾客众目凝视之下,阿奈斯决定风风光光地离开这个世界,那一声令她闭气的朗笑自她一层层的下巴直泻而下,头顶上的羽饰也跟着作了最后一次的振翅摇动。
【注】朝鲜蓟:别名法国百合,可食花蕾,叶柄经软化栽培后
(选自《意林》2008年第11期,有修改)
第一段中说阿奈斯夫人是一位“特殊的顾客”,请结合全文概括“特殊”的主要表现。
“她发觉这是上天赐给她很大的福分,突然她又挣脱了另一种枷锁。”这句话有何含义?
赏析第六段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
小说为什么要安排阿奈斯夫人吃红色康乃馨这一情节?请简要分析。
有人建议把标题“康乃馨”改为“母亲的最后一餐”,你认为哪一个更合适,根据文意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分)
江南落雪 古清生
江南的冬天。总也是会落雪的。今年的冬天和往常的冬天一样,我从北京回到江南山凹上的小镇,就逢上了一场小雪。山野是一片的白,久长的时间里没有听到的八哥的叫声,也悉数地听到了,它们栖落在满是白雪的冬青树上,把叶子上的雪粉儿抖得纷纷扬扬,还原出冬青树的新鲜的绿色。旧历年已是很近了,城里已经禁绝的鞭炮,在小镇上仍是间或地啪嘭响起,老屋的房头,还是有米泡机吱吱地摇着。
但江南的雪,却总也是新鲜的,它是江南的冬天里开放的昙花,美丽且短暂。所以江南人士,也总是要怀着赏花的心情看雪,对那忽然一夜间白茫茫的山野感到无比的新奇。即便是北方人,怕也会要对江南的雪发生别样的心情。因为这里的雪,它生得很嫩,像小鸡小鸭的雏儿的绒毛,很轻很轻地覆盖在山野上,稍有阳光的触摸,它们就承受不住,会融为清清的水滴,洗出泥土上的新绿。
我想,唯有现在,江南落雪的景致才符合我的心情。都市化的快节奏的竞争,人的心情愈渐浮躁,如我现在这样站在阳台上看雪花悠悠飘落,渐渐积白了山野的心情确难再得到。
然而,落雪的江南,无论如何是很值得一看的,即是匆匆一瞥,也能够留下久长的记忆。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潺潺地往着山外流去。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确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弋,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如是放眼看那山间的农户,红墙黑瓦的房屋,已让白雪压得很矮。一缕淡蓝的炊烟,袅袅地飘往山中,屋后的竹,也是垂下了枝头。这似乎还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落雪的江南,特别是我的山凹上的小镇,落雪以后,会有一种宁静,一种忽然而至的洁净、单纯和悠然。还有的是,毕竟江南有莽莽群山,雄峰耸立。波迭起伏,大写意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而神秘的苍郁的森林,俱由雪来铺陈,山几乎成为白的群山,雪的群山,间或露出一两处褐色的山崖,绿的植被,红的梅花,有山鹰悠悠地盘旋,寂静的雪谷。便是会幽幽传来一两声鸟啼或山麂的鸣叫,亦悠然而缥缈。
我以为,江南的雪景。最美丽的,要算那冰凌了。雪后一场小雨,那积雪的枝头会忽然挂起无数冰凌,如水晶般透明剔亮,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千万种光芒。最是那红梅腊梅,满树的梅花开放,忽然悉数冻在冰凌中,就如水晶中的花了。而花的细微处被冰凌放大,清亮又朦胧,冰的千种,花的千种,构成一个美妙而神奇的童话世界。那么,加以几处残雪的点缀,几束阳光的照耀,几只鸟雀的啼鸣,几道山泉的流淌,人在其中,梦耶幻兮,不知进入何境。
江南落雪,江南总要落雪。江南的雪总是给我们以纯洁的媚态,总是风情万种地装饰着江南的冬天,这并不算很冷但还是冷着的冬天,经由时间的封存,却能够暖暖地装在我的心里,像那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文章开头写江南山凹小镇的那场小雪,有什么作用?
选文中的江南雪景有什么特点?对表达作者的情感起什么作用?
文章第四段是怎样描写江南落雪景色的,请作简要分析。
怎样理解江南的冬天像“冷冰却又热烈着的美酒”?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达 尔 文 的 拖 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①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行为中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也没写。多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帝。查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他的观点。
②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的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渐渐建立了他的中心观念。达尔文在自传中写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这一结果将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③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的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④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正常的时期错误地看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记是有关伟大思想家的明显错误信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仅凭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间。
⑤导致达尔文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达尔文恐惧什么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他不可能通过宣扬他所不能证明的一种异端学说来危及自己有前景的事业。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么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⑥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不会有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⑦然而他的工作内涵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的确是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特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我不太明白。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赞赏吗?难道因为有数百亿神经元在我们的颅骨里,我们心灵的潜力就激发不了敬畏吗?
(摘编自《自达尔文以来》)
达尔文21年后才发表他的进化理论,作者认为造成“达尔文的拖延”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把“达尔文的拖延”形容成“一场温和的革命”,“温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摘 棉 花
张丽钧
坐在去石家庄的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外面一大片棉花地,白花花的棉花一朵朵从“棉花碗儿”里膨出来,不由得想,这是谁家的棉花?怎么还不摘呢?再不摘就开“大”了啊!这个想法一冒出来,竟满心焦灼,恨不得喊司机停车,奔到棉花地里,帮人家摘了那棉花。
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那一年,我刚上初中,在一个叫南旺的村子里,哭着喊着要表姐带我去摘棉花。表姐拗不过,便带我去了。秋阳之下,好一片望不到边的棉海!在地头,表姐为我在腰里系了个蓝白格子的包袱皮儿,贴腰的那面勒得紧,外面则松松地张了口,以便往里面装棉花。表姐腰里也系个同样的包袱皮儿,边摘棉花边为我讲解摘棉花的要领——下手要准,抠得要净,棉花碗儿里不能丢“棉花根儿”。我一一记下,心说,这不忒简单!开始摘了,手却笨笨的,一摘就把棉絮抻得老长,棉花碗儿里还丢了不少的棉花根儿。为了摘干净,我不得不用左手牢牢托住棉花碗儿,右手一点点抠棉花根儿。表姐看我摘得拙,笑死了,跑过来为我示范——眼到手到,左右开弓,同时摘两朵棉花,指尖带了钩儿一样,轻轻一抠,棉花碗儿就溜光地见了底儿;双手各存了四五朵棉花后才一并塞进包袱……不一会,表姐的包袱就鼓起来了,怀孕一般,拿手托着包袱底,腆着肚子回到地头,把一包袱棉花倒在一个大包袱皮儿里,轻了身回来继续摘……整个半晌,我光顾着叫唤“这朵棉花大”“那朵棉花美”了,收工时竟没有摘满一包袱棉花,手却被扎得稀烂。
离开那片棉田许多年后,我依然会做摘棉花的梦。我梦见自己弹钢琴般地弹着洁白的云朵,手指如飞地采摘着棉花。我腰间的包袱鼓鼓的,怀孕一般。即便从梦中醒来,我还会意犹未尽地缩在被窝里模拟摘棉花,鹰爪一样蜷了十指,试图一次钩净冥冥中那粘附在碗底儿的棉花根儿。我自信通过醒时梦时恁般不懈演练,我的摘棉技术定然已是突飞猛进,真盼着有机会再跟我那牛表姐较量一番。
我的表姐却着实攥牢了我的把柄,只要一见着我,不管当着多少人的面,立刻活灵活现地向大家表演我一手托着棉花碗儿、一手抠棉花根儿的丑态。那些庄稼把式们看了,无不解恨地冲着我狂笑,臊得我抓起一把瓜子,稀里哗啦地扬到表姐身上。
在远离棉田的地方,我操作着电脑,带一群美术生欣赏齐白石的画作。讲到《棉花》时,我动情地说:“你们可以忘掉今天的课,甚至可以忘掉我,但是,我拜托你们一定记住齐白石这幅《棉花》的题款——‘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在这个世界上,能画棉花的人很多,能说出这个妙语的却惟有齐白石。在我看来,只有一个真正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对棉花唱出这么美妙的赞歌。棉花,是一种站在穷人立场上对严寒大声说‘不’的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涂脂抹粉的乡下女孩儿,是大地献给人类的至宝。”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去乡下,回来告诉我说:“我儿子摘了一朵棉花,举到我面前说,妈妈,我敢肯定,它是纯棉的!”我跟了一声笑,又蹙了一下眉。想起“的确良”刚面市的时候,我多么钟爱这种跟棉无关的神奇织物啊!穿了一件豆绿色的的确良绣花上衣,美得不行。学校让搬砖,我把一摞红砖远远地端离了新衣,吃力地跩着走。偏偏班主任是个“X光”眼,一眼就看穿了我惜衣心切,伊的刀子嘴便派上了用场,在班会上对我百般奚落……的确良被丢在了岁月的辙痕里,今天的我多么迷恋纯棉。一想到身上的丝丝缕缕原是田间一朵朵被阳光喂得饱饱的花,心中就涨满暖意。
一次跟儿子打越洋电话,我说心情差。他说:“去旅游吧,山水最能抚慰人。”我说:“我怎么突然就理解你三舅姥爷了——他心里一难受,就从广州飞回老家,跑到谷子地里去,跟谷子们说话儿。”儿子笑起来:“哟,老妈,莫不是你起了归农之意?”
——嗯,反正要是能让我到甭管谁家的地里去摘上半晌棉花,我会乐。
(节选自《散文》2012年第3期)
作者从旅途中透过车窗而见的“棉花地”写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依据文本相关内容,概括“表姐”这一形象的特点。
作者称自己“长这么大,只摘过一回棉花,却独自回味过一万回”,结合全文,说说一次“摘棉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值得“回味一万回”的精神享受。
文章写儿子以为母亲起了“归农之意”,“我”也认同了这一点,请对“归农之意”的情感意蕴做深层探究。
现代文阅读,完成小题(本题有3小题,共8分)
过了一年多,我才又回到伦敦。我所去的第一个店铺就是我的老朋友的店铺。我离去时,他是个六十岁的人,我回来时,他仿佛已经七十五岁了,显得衰老、瘦弱,不断地发抖,这一次,他起先真的不认识我了。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心里有些烦闷,“你做的靴子好极啦!看,我在国外时差不多一直穿着这双靴子的;连一半也没有穿坏呀,是不是?”
他细看我这双俄国皮靴,看了很久,脸上似乎恢复了镇静的气色。他把手放在我的靴面上说:“这里还合脚吗?我记得,费了很大劲才把这双靴子做好。”
我向他确切地说明:那双靴子非常合脚。
“你要做靴子吗?”他说,“我很快就可以做好;现在我的生意很清淡。”
我回答说:“劳神,劳神!我急需靴子——每种靴子都要!”
“我可以做时新的式样。你的脚恐怕长大了吧。”他非常迟缓地照我的脚形画了样子,又摸摸我的脚趾,只有一次抬头看着我说:
“我哥哥死掉了,我告诉过你没有?”
他变得衰老极了,看了实在叫人难过;我真高兴离开他。
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晚上靴子送到了。我打开包裹,把四双靴子排成一排;然后,一双一双地试穿这几双靴子。一点问题也没有。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在那双城里散步穿的靴口里,我发现了他的帐单。单上所开的价钱与过去的完全一样,但我吓了一跳。他从来没有在四季结账日以前把帐单开来的。我飞快地跑下楼去,填好一张支票,而且马上亲自把支票寄了出去。
一个星期以后,我走过那条小街,我想该进去向他说明:他替我做的新靴子是如何的合脚。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
“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 我问道。
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
“啊!”他回答说,“死掉了!”
“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
“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
“慈悲的上帝啊!”
“慢性饥饿,医生是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根据小说节选内容,简要概括格斯拉的形象。
用自己的话简析格斯拉饿死的原因?
选文中为何将“我”最后一次定做靴子写得如此详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廖小文
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真正感动观众和读者的,只能是深刻的内容和思想,而这其中必然会有深深的现实烙印。关注现实,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给人们美好的愿景和期待,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是文艺作品成为永恒的生命力所在。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艺创作方法,早已存在。但是后来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脱离现实、解构现实成为一些文艺作品的习惯表达,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这其中有的是属于不同文艺流派的独特呈现,而更多则是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导致缺乏关注现实的勇气和品性。一些文艺家认为现实主义就是政治文艺的代名词,关注现实就是贴上了政治标签。出于对政治的敏感甚至是反感,他们对现实主义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转而推崇所谓的“纯文艺”,认为唯美是文艺的唯一本质、终极功能,将文艺与社会、历史、人文割裂开来,贬斥文艺审美之外的一切作用。于是热衷于凡庸的生活碎片的叙述,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沉迷于人生种种黑暗、绝望、丑陋、龌龊的书写。关注“自我”,突出本能,一味追求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欲望表达,不再描写深刻和崇高,不再表达理想和信念,陷入非理性的泥淖。
关注现实是一种创作态度,而不是政治立场。中国的文学艺术受政治的影响颇深。一段时间,文艺作品的真实程度变成了对政治真理的信仰程度,简单直白式的“宣教式”创作手法取代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呈现。一些文艺家深受其害。但是,政治永远只是现实的一部分。作为文艺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张扬文艺“美”的纯粹性,文艺必然迷失方向。把文艺同现实生活和美育教化完全对立起来,使文艺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文艺就只能由政治化的极端坠入非理性的深渊。而当文艺作品不再关注人们生活的时代和社会,不再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景的时候,最终,人民也会逐渐丧失对文学艺术的信任、崇拜和敬畏之心。
作为文艺家还应该理性的认识到,文艺家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永远不可能超离社会关系和历史的制约而绝对独立和自由。一味追求绝对独立和自由,其结果只能是与整个社会隔离甚至于对立,只能是自我孤立。社会发展需要一切美好事物的推动,人们生活需要一切美好愿景的支撑。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份至高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人民期盼文艺家带来的不是过分渲染生活的苦难和丑陋。文艺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去发现、提炼现实生活的美,进而以美的创造为人们平凡的生活注入一缕生机,为精神的缺失撑起一个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文艺家要关注到这个现实,在现实中实现美的创造。
(选自2011年8月1日《光明日报》)
下列关于“现实主义”和“唯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实主义创作就是要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美、创造美、展示美,从而表达理想和信念。 |
B.由于文艺家对现实的不屑、冷漠和误解,从而使现实主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
C.一些文艺家往往将唯美与现实相割裂,在自我和本能上下功夫,认为唯美才是文艺唯一本质。 |
D.现实主义同样需要去发现美创造美,文艺和现实不应对立,而且文艺应该关注现实。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艺作品想感动人,既要关注现实,又要做到唯美,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众多读者。 |
B.现实非政治,政治只是现实的诸多要素之一,文艺家不要因曾受其害就拒绝它。 |
C.人们对文艺的信任、崇拜和敬畏,往往取决于文艺作品是否给人理想、信念和美好愿望。 |
D.表达理想和信念还是一味追求原始的冲动和欲望,则是评判文艺作品高下的标准。 |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方法的现状来看,脱离现实,醉心于低俗、浅薄的表达,可能把文艺带入泥淖之中。 |
B.“纯文艺”的观点认为唯美是唯一的,这就易导致为了片面追求美,而排斥现实,脱离现实,抛弃现实。 |
C.政治永远只是现实的一部分,倘若文艺把现实看做政治,那么文艺就只能成为政治的教科书和传声筒。 |
D.文艺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现实中供给人们精神食粮,因此他们也是精神缺失的脊梁,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提供勇气和力量。 |
文学作品阅读
永远的母亲
北方的季节,说变就变。好像时令就是命令。万物都违抗不得。春天到了,再坚硬的土地也得按时返青;秋天走了,再蓬勃的树叶也得屈尊枯萎。这是老天定下的时刻表,即使在这个弹丸小镇上。它仍然被一丝不苟地执行着。
振青嫂紧了紧身上的旧毛衣,使劲搓搓手,重新操起扫帚,一下下地扫过去。冬天越近,土地就越显得干硬,扫帚划过,响起刺耳的“咝啦”声,振青嫂的手也一阵阵干冷地疼痛。她只能把扫帚握得更紧,仿佛那是她的命一般。
其实,这把扫帚也的确是她的命,就像身上这件脱了线退了颜色的旧毛衣是她唯一的外套一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而七年前,她还是一个面庞红润的少妇,一个温婉朴实的母亲。只是后来,与她同来城里打工的丈夫弄丢了孩子,于是她失去了自己唯一尊贵的身份——母亲。她的亲亲的儿子豆豆,那时才只有五岁呢。
“找不到孩子,我就死在这儿!”每次回想这句话,振青嫂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比坚强的女人,就像扫帚下枯黄的叶片,干瘪苦涩但筋骨嶙峋。
现在,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跑到她面前,打扰了她的回忆。小男孩有五岁左右,这让振青嫂想起了自己的心头肉,她忍不住暗地里比较:脸盘有点像,都是圆圆的,个头、胖瘦也差不多。不过,豆豆是双眼皮,比眼前这一个要漂亮些,而且,豆豆一边一个小虎牙,没有比他更惹人疼的孩子了。这样想过之后,振青嫂心中竟然略觉安慰。但是,既而她就想起:豆豆离开她已经七年多了。她不禁又将目光投向那个小男孩,这一次,他越看越像小豆豆了。
“豆豆——”振青嫂伸出手去。其实,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于管所有的小孩子叫豆豆。可眼前的孩子显然被这个陌生人吓着了,小嘴一撇,就跑开了。振青嫂叹口气,这种情景她也早就习惯了,岂止孩子如此,这里的大人,哪一个不是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有时还甩下一句“神经有问题”,好像丢了孩子并非她的不幸,而是她的罪孽。当然,如果振青嫂有文化,如果她也读过鲁迅的话,她也许会知道,我们中国人是善于淡化悲剧的,尤其是淡化别人的悲剧。
小男孩穿着鲜红的羽绒服,像一团小火球在马路牙子附近滚来滚去。振青嫂很想掉过头专心扫地,可那个可爱的身影像钉在了脑子里,一再吸引她的目光。于是,振青嫂又紧了紧毛衣,想到自己初为人母时的兴奋和紧张,焦虑和不安,这让她心里有些酸涩。仅仅是酸涩而已,也许她已在痛苦中浸泡太久,只能体会出除痛苦以外的感觉了。
也许这个平凡的下午注定要爆发一场灾难,当一辆重型卡车向小男孩驶去时,振青嫂头发倏地竖了起来,浑身酸麻,像要散架一样。而这个胖宝宝显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他被一记扫帚扫到三米开外,直到那个让他害怕的女人倒在车轮下。他才看着地上那一摊暗红的血,“哇”地哭了出来,而他哭的原因,可能是刚才摔倒时伤了自己的膝盖。
振青嫂仰面朝天地躺着,突然发现小镇的天空其实很蓝很蓝,而且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么瘦狭,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现在,躺在地上,她在剧烈的疼痛中感到久违的舒适。围在她身边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逐渐扩大的脸……
“没想到这个女人还挺勇敢!”
“哪儿啊,她肯定把孩子看成自己丢的那个了。”
“可她的孩子,少说也有十二岁了呀。”
“要不怎么说,她脑筋还是不清楚……”
“唉,啥人啥命,这样去了,也算她的造化。”
振青嫂突然觉出自己的伟大了,这些所谓的城里人,哪里懂得她的心思,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而她,现在终于躺倒在自己扫了七年的干干净净的大街上了,在蓝天白云下尽情地想念她的豆豆。也许孩子在另一个世界等她,在那个世界里,她有一所房子,她可以在厨房里煮汤、煎鸡蛋,在客厅里看电视、织毛衣,一定要织两件,一件给自己,一件给她的豆豆……
分析文章前两段中隐含的自然环境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下面这两句话的理解。(6分,每小题3分)
(1)也许她平时只顾低头看地,却忽略了原来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天空。
(2)他们只知道毛衣旧了要买新的,却不知道良心旧了就永远难以洗净。
试分析文章第四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谈谈你对小说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焦虑”弥漫当前社会
杨福泉
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尽管我国各地正不断加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但我国城市和乡村里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还是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落甚至消失。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
当下,“文化焦虑”和“文化忧患”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但他们过分片面地把中华民族文化等同于汉文化甚至一些儒家古典文化,特别是片面地把所谓的“国学”指称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部。一说到中国文化,言必称“国学”,视野局限在孔孟儒家之学和“四书五经"等汉文典籍上,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同于进行一些儒家古代典籍的教育,主张不遗余力地在大中小学里进行所诮的“国学教育”。他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重新把“四书五经”搬到课堂和对“国学”的弘扬。
鲁迅、胡适等一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早已看到了以“四书五经”等为载体的中国汉学典藉中的大量糟粕,所以才振臂呼唤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新文化运动使中国博采众长,吸收了西方的科学和民主精神,才创新而形成了绵延至今的中国新文化。如果依旧拘泥于儒家典籍的故纸堆中,不知今天的中国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格局。享受着新文化运动丰硕果实的我们,不应忘记鲁迅等一代哲人那些深沉理性的警示和呼喊。当今的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是整合了 56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一个整体,当代中华文化应该有一个广采博纳的大气魄,我国各民族应该相互借鉴,互补共生,取长补短。这样,就能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起气势恢宏、活水长流、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而如果仅仅聚焦在一些汉学典籍和孔孟之学上,将它视为中华文化的全部,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那只会陷于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误区,不可能建构起中国56个民族都认同的文化意识和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不可能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格局和气度。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应该有一种宽广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应该有全球眼光,谦虚好学。我们要有理性的“文化自觉”,既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有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也应冷静地看到,中国专制封建社会中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有不少糟粕,要勇于摒弃它们,并勇于学习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精粹。我们在为国忧心、为族忧患的“文化焦虑”中,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上,老想着要全盘继承文化传统。我们今天应该“胸怀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只顾爱不释手地捧着“国学”的一些典籍沾沾自喜,而忽略了与时俱进地学习、汲取和创新,忽略了向世界学习,取他山之石,为我所用。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既要自重又要有自觉意识。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如活水长流,才会有生命力,如果只是自闭自恋,不思学习和创新,那就会成为一潭死水。“文化焦虑”促使我们忧患和反思,但我们的这种焦虑,应促使我们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催生不失根本又汇聚百川、广采博纳的当代中华民族文化。
关于“文化焦虑”,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诞节等各种洋节在我国日益热闹,而国内的很多传统节日则被冷落,我国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衰落甚至消失这是出现“文化焦虑”的一个现实原因。 |
B.文化焦虑跟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播有关系:西方文化随着西方科技强势进入中国,和中国传统文化相接触、磨擦乃至冲突,暂处弱势的民族就产生了焦虑的文化心理。 |
C.焦虑之后出现的危机感、紧迫感是积极的反应;焦虑以后也会产生急躁心态,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极端主义的反应,如夸大“国学”尤其是孔孟之道和四书五经的重要性。 |
D.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它提醒人们必须重视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促使一批专家学者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教育,为喧嚣浮躁的人们找到了精神的家园。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专制封建社会中沿袭下来的传统文化有大量糟粕,我们应向鲁迅等新文化运动先驱学习,大胆实行“拿来主义”,博采众长,切不可陷于传统典籍的沼泽之中不能自拔。 |
B.将“国学”等同于中华文化,实则漠视其他民族的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化,只不过是抱残守缺的民粹主义和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殊无益处。 |
C.“胸怀中国,放眼世界”,是指我们既要全盘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关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其它国家的文化发展;既要推进本民族的文化建设,又要积极走出国门与外族文明交流。 |
D.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外来文化,我们要学习、汲取和创新,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 |
怎样做才算是“有准确理性的‘文化自觉’”?请根据文本的相关信息,分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