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小院》,完成文后各题。
小院
罗荣
一株亭亭如巨伞的柚子树,遮盖了苍老的小院。树下,用断砖和麻石垒砌的花台,爬满了苔藓。砖缝间,森森然伸出了铁青的凤尾草和面绿背白的猪耳朵菜。花台中没有花,在铁锈色的百年老土中,艰难地伸出一株枝干虬劲的葡萄。古老的葡萄早已不结果实,只在每年春天从衰迈的身躯上抽出几丝藤蔓,漫不经心地从厨房顶的瓦缝间钻过,向主人展示几片绿叶。
小院的确老了,苍老的断砖卵石拼砌的院坪刻印出了几代人的脚迹。这些长满绿绒般苔藓的地方,是长角蜗牛繁衍生命的地方。
当我第一次迈进这个小院的时候,柚子花以它浓烈的芬芳迎接了小院的女婿。在这棵馨香醉人的树下,我闻到了美丽的妻子柚花般的气息。、
从此,我成了小院的常客。我爱在春季里来,谛听甘霖敲打柚叶的天音,看浓密的墨绿钻出丛丛鲜嫩的鹅黄;看葡萄从疤痕累累的光杆上爆出一粒粒嫩绿;看铁灰的砖缝中蠕蠕爬动的长角蜗牛,看蒙茸的绿苔从卵石的罅隙竭力地漫上砖道。我爱在夏季里来,在柏树下捡拾一片片雪白花瓣;仰望花骨朵中吐出的乳头般圆润的小绿果;循着葡萄藤找它终端的卷须;或者,摘一片风尾草贴在妻子丰腴的手背上印一页倔强的生命。我爱在秋季里来,白天看秋阳射在柏叶间的七彩的光斑,晚上看朗月撒向小院的点点碎银;躺在树下凉塌上,开眼见硕果琳琅,闭目闻天风过耳。葡萄架上,萤火点点;砖石缝中,草虫唧唧。我也爱在冬季里来,品尝一番晶莹的玛瑶,甜润似蜂蜜的柚瓣,看经过了四季变化而显得疲累的小院如何振作起精神来抵御呼啸而过的寒风。当第二场雪降临到小院时,柏树、葡萄、绿苔、蜗牛、草虫都休息了,我默默地塑一个没有灵性的雪人为它们守候。
后来,我有了儿子。又后来,我的儿子也扎进了它们中间。他像我妻子的过去一样,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在小院中忙碌,从蹒跚树下直到跳跃于花台。再后来,一只书包开始噼噼啪啪地敲打他小小的屁股。
当今年的柚子长到拳头大的时候,小院中要建房子了。花台要拆除;葡萄,要挖去;卵石坪,要翻掘。那么柚树呢?从此,是别了!
啊,我是多么可怜那些长角蜗牛,唧唧草虫和闪动着绿光的萤火虫们呀!
但我又渴望,小院中耸起一座新房。
结合全文说说“苍老的小院” 中的“苍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列条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一年四季在小院中的欣赏活动,请各用一个词概括作者的心情和景物的特点。(即描述重点)。
心情:__________________  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把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同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类比,是因为(   )(2分)

A.它们在科学上具有同等的价值。
B.它们都是划时代的发现。
C.它们都是革命性的发现。
D.它们对人类进步起了同样的作用。

用一句简要的话(10个字以内)概括这段话里所说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核心内容
这段里所说的“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应该是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
穿过岑寂的碎片
朱以撒
(1)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
(2)我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总是令我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八九,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
(3)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4)曾经想过,楼兰于我来说,已不是地域上的一个名称了,而是一种精神领域的烙印。一开始我不知它具体的方位,只为那种莽原气象苍凉气息吸引,心想什么时候也走去看看。后来有人告知楼兰在罗布泊附近,不由让我倒吸了一口冷气:天啊!行动的信念顿时萎缩了不少。倘没有天赐的力量,是断断难以进入这神秘领地的。
(5)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古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这里总是苍凉之至死寂之至,只是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6)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啊!
(7)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化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
(8)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的把玩到的一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一般天然动人。当然,有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
(9)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华尔纳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
(10)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了。如今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相将茫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
(11) 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的侵入了。
(12) 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
(13) 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茹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
本文以“穿过岑寂的碎片”为题目,有何好处?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楼兰,真是离我太遥远,又太亲近了。
                                                                           
(2)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
                                                                           
在第8段中找出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并各举一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面对楼兰的碎片,作者有了很多的感悟,请你写出主要的三条。
                                                                             

来源:正定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宫阙 入目三分 戏谑(nüè) 叱咤(zhà)风云
B.诡秘 大块朵颐 应(yìnɡ)承奴颜婢(bēi) 膝
C.巨擘 情投意合 箴(zhēn)言强(qiǎnɡ) 人所难
D.震憾 学贯中西 整饬(chì)徇(xún)私舞弊
来源:字形和加点字注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节选自《故都的秋》)
7.第一段列举了几处富有秋意的风景名胜,但点到为止,不作描述,原因是什么?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处景点,“前人之述备矣”,不是本文写作的重点。
B.这些景观的特色与作者的主观色彩不一致。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D.几处景点,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与作者追求的清、静、悲凉的色彩不一致。
8.下列对描写牵牛花的文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中的“破”字渲染了萧索的气氛。
B.把牵牛花描写成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的冷色调,是因为作者感到秋天来了,冬天也不远了,气温下降,天气也快冷了。
C.这蓝白色调与作者对秋的“清、静、悲凉”的体验,与作者的忧虑和冷落的心境是一致的。
D.几根尖细的秋草又显出萧疏,与蓝白的花相配,最能体现故都之秋的特色。
9.下列各项中,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表达了作者寄人篱下的孤独感。
B.作者写景的意图是抒发向往、眷恋之情,在清、静、悲凉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冷落的感受。
C.“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D.“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琐忆》选段,回答24-26题。
“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进化论牵制过我,”鲁迅先生接下去说,“但也有过帮助。那个时候,它使我相信进步,相信未来,要求变革和战斗。这一点终归是好的。人的思想很复杂,要不然……你看,现在不是还有猴子吗?嗯,还有虫豸。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
24、“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0字)
25、参照鲁迅思想发展历程,结合本段文字,概括出鲁迅进化论思想的要点。(不超过30字)
26、文中三次提到“猴子”和“虫豸”,其中含义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次含义都相同,都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
B.第一、三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
C.第一次指真正的猴子和虫豸,第二、三次指反动的青年
D.三次都指反动的青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7—29题。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
  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
  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候,他却打着伞悄悄地先走了。
  棗你读他时,千万别埋怨他。因为他自己不愿意被雨淋着(况且是人家的雨伞),也不愿意分担别人的困难,你能说什么呢?还是自己常备一把伞吧。
有的人,在你有权有势的时候,围着你团团转,而你离职了,或无权无势了,他却躲得远
远的。
  棗你读他时,千万要理解他。因为他过去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赞美你,现在你没有那种功力了,也就没有必要再为你吟唱什么赞美诗了。在此,你就需要静下心来,先想一下自己过去是否太轻信别人呢?
  有的人,在面对你倾诉深情的时候,语言的表达像一条流淌的清亮甜美的大河,而在河床底下,却潜藏着一股污浊的暗流。
  棗你读他时,千万别憎恨他。因为凡是以虚伪为假面来欺骗别人的人,人前人后活得也挺艰难,弄不好还会被同类的虚伪所惩罚,你应该体谅他的这种人生方式,等待他的人性回归和自省吧。
  有的人,在你辛勤播种的时候,他袖手旁观,不肯洒下一滴汗水,而当你收获的时候,他却毫无愧色地以各种理由来分享你的果实。
  棗你读他时,千万别有反感。因为有人肯于分享你丰收的甜蜜,不管他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都应该持欢迎的态度。你做出一点牺牲,却成全了一个人的业绩欲,慢慢地,会让他学会一些自尊和自爱。
  有的人,注意外表的修饰,且穿着显示出一种华贵,而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空虚,充满了无知和愚昧,那种无文化的形态,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在他的言语行动中。
棗你读他时,千万别鄙视他。因为他不懂得服装是裁缝师制作的,仅仅是货币的标志,而人的知识、品德和气质,却是一个人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对于庸俗的人,你应及时对照一下自己的行为。
  ……
  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
  读人,量重要的是读懂怎样的人。
  读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
  因此,读人时,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因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尽管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人之书”,但我会一直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
 27、“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词义是什么?(10字以内)
 28、正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共10段文字的另外4组内容概括出4个要点来。
  1、    2、 要理解势利的人
  3、    4、    5、    
 29、下面不属于“大度读人”内涵的两项是( )

A.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文字写就的书更难。
B.读人,就是要善于体谅别人的困难,不依赖别人。
C.读人,也不要埋怨别人太势利,要反思自己而不轻信于人。
D.读人,不要反感别人来分享你的胜利果实,这是让他学会自尊自爱。

 E、读人,要努力从各个方面去阅读他、读出其本质来。

来源:大度读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记是一种实录性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重要位置。可是实际上我总偏爱那些事实比较浓重的作品。在那里,我仿佛更能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但是传记所取材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们钦敬,甚至于只叫我们畏惧,而不能叫我们怜爱,更不能叫我们反省。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差异很大——如米开朗琪罗,既不和贝多芬相近,也和米勒有区别——可是,读了总让人感动、反省和振奋。像贝多芬那种坚强、泼辣而富于人情的人物,他能震撼和扶掖我们。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物别是米开朗琪罗,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在传记里我们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享了他们的痛苦与失败,同时也分享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差不多已经融成一片,绝不只是“枕着他们休息一会儿”而已。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作者艺术的高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能引起重大的关心。我们只做了一回人生的旁观者和艺术的鉴赏者而已。这种性质的传记,现代并不少。即使像莫里哀那样的名手,他的作品多多少少也叫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明是属于另一种类的。它不是没有艺术的威力,而是这种威力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它不叫自己浮泛在读者的意识上——因为这样会妨碍读者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得鱼忘筌”的境界,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叫人只停留在他艺术品的戏法面前的,则不过是一些搔首弄姿的小家罢了。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艺术。
严格说来,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自然并没有达到传记文学应该到达的理想地步。例如他对于伟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等,就没有给予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社会学的分析,而这在我们看来是相当重要的。可是,他另一方面的成功太伟大了,以至于叫人对这种缺点也觉得并不怎么紧要了。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传记文学中,像贝多芬那样的人物比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更能震撼和扶掖读者。
B.作者认为莫里哀的传记作品很不成功,因为读者除了赞叹其作品艺术品的高妙外,往往别无所获。
C.作者认为传记文学的艺术品性固然重要,但不可为追求艺术品的高妙而妨碍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交感融会。
D.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传记文学才是达到“理想地步”的传记文学。

下列对文章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并在“关心参与”中感动、反省和振奋。
B.第一流的艺术家不能叫读者只停留在他艺术的戏法面前,因为这种浮泛的注意会影响读者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
C.第一流的艺术家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让读者的生命与他作品中的人物融成一片。
D.飞腾的想象在传记作品中固然重要,然而注重事实更加重要,因为读者更能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飞腾的想像更有利于读者在传记文学作品中接触到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B.传记取材的人物以及作家的写作态度方法是决定传记文学形成不同特点的重要因素。
C.莫里哀和罗曼·罗兰都为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作过传记,但两者的风格截然不同,从达到的水平而言,莫里哀要逊色不少。
D.罗曼·罗兰的传记文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其唯一的缺点是他没有对伟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给予社会学的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贝多芬传》序(节录)
  ①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②好似他们之中最伟大的一个,说是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的人所说的:“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我还有什么优越的标记。”③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④成败又有什么相干?⑤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这些传记中人的生涯,几乎都是一种长期的受难,或是悲惨的命运,把他们的灵魂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或是,目击同胞受着无名的羞辱与劫难,而生活为之戕害,内心为之破裂,他们永远有遭难的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所以不幸的人啊!切莫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把我们的头枕在他们的膝上休息一会吧,他们会安慰我们。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慈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有意无意探询他们的作品或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行动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患难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在此英勇的队伍中,我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他在痛苦中间即曾祝愿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夸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经过了多少年超人的斗争与努力,克服了他的苦难,完成了他所谓“向可怜的人类吹嘘勇气”的大业之后,这位胜利的普罗米修斯,回答一个向他提及上帝的朋友:“噢,人啊,你当自助!”
  我们对他这句豪语应当有所感悟。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第一自然中“我们要叙述他的生涯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在横线上写出人名)
第一自然段由五个句子组成,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⑤。根据作者的思路,该段的层次划分恰当的一项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用不超过15个字,把第一节中“成为伟大”的意思概括出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自然段有两层意思,请你用不超过35个字,把这两层意思概括写出来。
  答:第一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课文,写出伟大的人物所受到的磨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贫穷与疾病的铁砧上锻炼”一句话中,“铁砧”是什么意思?所用的修辞是什么?
  铁砧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面句子“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伟人成为伟人的过程中,毅力和灾难同等重要。
B.伟人成为伟人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毅力,更重要的原因是灾患,他们在灾患面前表现了不同凡响的胆识和勇气,在灾患中成就了伟大的事业。可以说是灾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
C.在伟人的生命中,不幸不仅不是阻碍,反而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D.在伟人的成就中,灾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毅力的作用远远大于灾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
 有人说,鲁迅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哪一种制度哪一个阶级哪一派文化现象,而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的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玩起了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这样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见,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旧式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文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外,其它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
  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的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连歌德都不例外。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60年过去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完成,毒化民族灵魂的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虽然舞台的阿Q已经被喜剧家们变成形象委琐的小丑,在青年观众的嘲笑声中退场了,生活中的阿Q却西装革履地作为弄潮英雄闪亮登场了,在人们歆羡的目光中臂挽着高学历“小秘”,招摇过市。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论题中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吗?无知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无知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俊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美酒加咖啡”不再具有亡国意味的时代里,玩物并不可怕,尚古也可尊敬,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做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黄土。
  鲁迅,不应该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注:周作人(1885~1967),现代散文家。力主平和冲谈,恬静闲适,以致思想日趋消极。抗战时期曾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
第二段“鲁迅也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里的“前事”“后事”分别指什么?
  答:“前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提到的“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认为,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支持作者这一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什么?(可摘录原文,也可自己概括回答,分条列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段中作者说:“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请选出作者对周作人态度表述正确的项(多项选择)    (    )

A.持不完全否定态度
B.“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是无可厚非的
C.其任伪职、当汉奸是不可饶恕的
D.他的作品是出于传统士大夫心态对文学的玩弄,青年人不要被迷惑

  E.“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是反语
  F.肯定他曾为新文化做过有益的事。他的书可读,但不应评价过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贝多芬之谜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它还能表达感情。你可以津津有味地欣赏一首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莫扎特则不然,听了他的《唐璜》前奏曲②,你不可能不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它充满了魔鬼式的欢乐,但又使你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去迎接可怖的世界末日。听莫扎特的《天神交响乐》最后一章,你会觉得那是狂欢的音乐,响亮的鼓声如醉如狂,从头到尾交织着一种不寻常的悲伤之美。莫扎特的乐章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这就是贝多芬之谜。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受用不尽的乐式;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次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那激动人心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用他那奔放的感情左右我们。一位法国作曲家听了贝多芬的音乐觉得不舒服,说:“我爱听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是的,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音乐前进了一步,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注:①乐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②《唐璜》:莫扎特(1756—1791)根据传说而写的歌剧,交织着悲剧和喜剧成分,主人公唐璜是个放纵的贵族,结局是被送入了地狱。
第二段中提到的“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所指的一类人是(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有深度的音乐”是指哪些音乐?(不超过2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音乐。
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2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共20分)
横渠四句
                                  冯友兰
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其实,并不费解。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若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像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则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人的精神境界达到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对于禽兽,只有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合适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哲学。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
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至于以德服人的,则还没有。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
注: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字子厚。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1.根据文章内容,试各用一句话概述“横渠四句”中四句话的大意。(8分,每句2分)
第一句:                                                                     
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2。谈谈对本段中这两句话的理解。(4分,每小题2分)
①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②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
3.作者认为,当遇事不能决的时候,基督教徒与儒家的做法有何区别?
4.从本文来看,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来源:09《论语》选读阶段测试题(18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题。(4分,每小题2分)
“以德治国”有三层含义。一是说执政者应当重视自身“德”的修养,行为操守应当以“德”为准则。二是说执政者应当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本。三是说执政者应当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其实应该三者兼有。可是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的理解,基本只停留于第三层含义。这就是《管子·君臣下》所说的“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通常所谓“以德化民”(《史记·孝文本纪》)比较准确地体现了这种政治意识。然而事实上如果说“以德治国”曾经产生过积极的历史影响的话,主要却是因为基于“以德治国”的第一层含义,执政者执行着某种道德自律,接受着某种道德监督。《贞观政要》开头所引录唐太宗李世民的言论“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以及魏征发表的对于君主来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以“德”自律的自觉。古代帝王的“罪己”诏或者类似的文书中“簿德”“寡德”的自责尽管并不都是真挚之言,但是在形式上,仍可看作是一种面对某种道德标准的自我检讨。
也正是因为有讲究“德”的政治传统,而执政者也热心“德”的政治宣传,社会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对权力者的道德监督。在有的时代,曾经形成了较为澄清的社会舆论氛围,出现了较为勇敢的政治批判力量。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人和事常有多彩的“光辉”,其中尤以不惜牺牲生命挑战政治强权者最为令人兴奋。事实上,他们有时是从“德”得到有力的精神鼓舞,有时又是以“德”作为自身的信念支撑的。
在中国古代,天灾以及相关的异象,常常被看作君主不“德”所受到的天的警告和惩罚。于是因此而发生的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等历史记录不绝于书。以现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种言行和思想固然是可笑的,然而在当时,却常常体现出一种以“德”为标尺的严肃的政治反省。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正统学说中的理想“德治”既重视自身“德”的修养,又重视善政的推行。
B.中国古代大多数帝王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只是对被统治者的言行确定以
“德”为中心的严格规范,并予以有效约束。
C.所谓“以德化民”准确体现了执政者积极推行德政、善政,行政以“德”为
本的政治意识。
D.“以德治国”在历史上产生过影响,是因为执政者热心“德”的政治宣传。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执政者坚持道德自律,重视自身“德”的修养,接受社会的道德监督,是真
正的“以德治国”。
B.敢于不惜牺牲生命而挑战政治强权,人的一生才会焕发出多彩的“光辉”,
才能成为“中国的脊梁”。
C.中国古代因天灾等异象而引发大臣辞职、帝王自谴的言行和思想尽管是可笑
的,却往往有益于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
D.修身养性的方式与治理国家的方法有相同之处,都有重视道德标准的含义,因此魏征说“修身之术”与“治国之要”原本一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 9—22题。(1 8分)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冯至
757年(至德二载)9月,唐军收复了长安,不久洛阳也跟着克复。肃宗在十月里还京,杜甫也和他的家属一起回到长安。
从757年11月到758年6月,是杜甫在长安最后一次的居留。他仍旧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这时贾至任中书舍人,王维任太子中允,岑参任右补阙,严武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丞,这些人并肩出入,互相唱和,在“禁掖"里值夜时也常常写诗传递,过着闲散的官吏生活。但是那些唱和诗和朝谒诗在杜甫的诗集里毫无光彩,事实上也不能有什么光彩,里边充满了初唐以来的应制诗、奉和诗一向惯用的词藻,缺乏充实的内容。在这时期杜甫的诗中,我们只能从“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避人焚谏草”这样的诗句中想象杜甫不过是一个小心谨慎的官吏。此外他若从北城下朝回来,就是在春风荡漾的曲江头典衣买酒。他这时也写了一些关于曲江的诗,但这些诗与从前的曲江诗相比,既没有天宝年末的《曲江三章》那样的凄苦,也没有《哀江头》那样的沉痛,他在一片花飞的暮春天气,只感到一个庸俗的道理:“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像“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这些信手拈来、歌咏自然的诗句,若是在一般唐人的诗集里也许是很好的名句,可是在杜甫许多瑰丽而沉郁的诗篇中,只显得轻飘而悠扬,没有分量。
他终日只是供奉皇帝,伺察皇帝的领色,他说,“天颜有喜近臣知”;他。4月里陪着肃宗祭祀九庙,5月端午得到皇帝的赐衣,都看为是无上的光荣。他有时局促到这种地步:官马送回官家,自己又没有马,因此有十天之久不能去看望想去看望的邻近的友人,他说,这既不是爱惜身体,也不是脚力太弱,只怕在街上徒步走路时遇见官长,遭到官长的申斥。
可是在这狭窄的天地里,他偶然走到东郊,遇见一匹被兵士遗弃在路旁的瘦马,他也曾联想到人世的困顿,写成一篇《瘦马行》,对瘦马表示无限的同情;他在城南滴水滨听樵夫讲述几只小鹰被白蛇咬死、一支鹘鸟飞来报仇的故事,他也写出一首充满热情的寓言诗《义鹘行》,来激励壮士的肝胆。
虽然如此,杜甫在长安的官吏生活事实上是一天一天地变得狭窄了,若是长此下去,没有一点变动.我们真担心他六七年来开辟的诗的国土会断送在左拾遗的职位上。幸而不久他的生活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动。
肃宗回到长安后,许多官吏都或多或少地得到奖励,房瑁也被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可是房瑁依然是结交宾客,车马盈门,常常称病请假;他空疏而放肆的言论有时传入肃宗耳中,引起肃宗的不满,致使他在6月里被贬为鄙州刺史。他的许多朋友也受到牵连。杜甫也离开了皇帝周围的“氤氲香气”,被派到华州去做司功参军。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长安。
他离开时,心境是很凄凉的。他不能“从容陪笑语”供奉皇帝,觉得好像是一个被遗弃的人,他当时只认为这对于他政治的前途是一个打击·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从那狭窄的天地里解放出来了,对于他的诗的发展却是一个大的恩惠:他由此才得到机会,又接近战乱中的人民,认清时代的苦难,因此而恢复并且扩展了他的广大的诗的国土,从一个皇帝的供奉官回到人民诗人的岗位上。
(节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19.如何理解“幸而不久他的生活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动"这一句子的含意?
20.杜甫在长安生活的时期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对他的诗歌风格有什么影响?
21.文章第四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2.你认为作者对“长安时期的杜甫”的描述体现了传记的哪个方面的特点?请举例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砍柴牧牛到学做木匠
齐白石①同治十年,我9岁。十一年,我10岁。十二年,我11岁。这3年,我在家,帮着挑水、种菜、扫地、打杂,闲着就带着我两个兄弟。最主要的是上山砍柴,砍了柴,自己家里有得烧了,还可以卖了钱,补助家用。我那时,不是一个光会吃饭不会做事的闲汉子,但最喜欢做的,却是砍柴。邻居的孩子们,和我岁数差不多的,一起去上山的有的是,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上了山,砍满了一担柴,我们在休息时候,常常集合三个人,做“打柴叉”的玩儿。打柴叉是用砍得的柴,每人取出一捆,一头着地,一头靠在一起,这就算是“叉”了。用柴耙远远地轮流掷过去,谁能掷倒了叉,就赢得别人的一捆柴。掷不倒的算是输。也就输掉自己的一捆柴。3人都掷倒了,或者都没曾掷倒,那是没有输赢。两人掷倒,就平分输的那一捆,每人赢到半捆。因为3捆柴并在一起,柴耙又不是很重,掷倒那个柴叉并不太容易。一捆柴的输赢,总要玩上好大半天。这是穷孩子们不用花钱的娱乐。我小时候也挺高兴玩的。
②后来我作客在外,有一年回到家乡,路过山上,看见一群砍柴的孩子,里头有几个相识的邻居,他们的上辈,早年和我一起砍过柴,玩过打柴叉的,我禁不住感伤起来,做了3首诗,末一首道:
来时歧路遍天涯,独到星塘认是家。
我亦君年无累及,群儿欢跳打柴叉。
③光绪三年,我15岁。父亲看我身体弱,力气小,田里的事,实在累不了,就想叫我学一门手艺,预备将来可以糊口养家。但是,究竟学哪一门手艺呢?父亲跟我祖母和我母亲商量过好几次,都没曾决定出一个准主意来。那年年初,有一个乡里人都称他为“齐满木匠”的,是我的本家叔祖,他的名字叫齐仙佑。我的祖母是他的堂嫂。他到我家来,向我祖母拜年。我父亲请他喝酒。在喝酒的时候,父亲跟他说妥。我去拜他为师,跟他学做木匠手艺。隔了几天,拣了个好日子,父亲领我到仙佑叔祖的家里,行了拜师礼。吃了进师酒,我就算他的正式徒弟了。
④仙佑叔祖的手艺,是个粗木作,又名大器作,盖房子立木架是本行,粗糙的桌椅床凳和种田用的犁耙之类,也能做得出来。我就天天拿了斧子锯子这些东西,跟着他学。刚过了清明节,逢到人家盖房子,仙佑叔祖带了我去给他们立木架,我力气不够,一根大檩子,我不但扛不动,扶也扶不起,仙佑叔祖说我太不中用了,就把我送回家来。父亲跟他说了许多好话,千恳万托地求他收留。他执意不肯,只得罢了。
⑤我在家里待了不到一个月,父亲托了人情又找到了一位粗木作的木匠,名叫齐长龄。父亲领我去拜师。这位齐师傅,也是我们远房的本家,倒能体恤我,看我力气差得很,就说:“你好好的练罢!什么事都是练出来的,常练练,就能把力气练出来了。”
⑥记得那年秋天我跟着齐师傅做完工回来,在乡里的田塍上,远远地看见对面过来3个人,肩上有的背了木箱,有的背着很坚实的粗布大口袋,箱里袋里装的,也都是些斧锯钻凿这一类的家伙,一看就知道是木匠,我们的同行了,我并不在意。想不到走到近身,我的齐师傅垂下了双手,侧着身体,站在旁边,满面堆着笑意,问他们好。他们3个人却倨傲得很,略微地点了一点头,爱理不理地搭讪着:“从哪里来?”齐师傅很恭敬地答道:“刚给人家做了几件粗糙家具回来。”交谈了不多几句话,他们头也不回地走了。齐师傅等他们走远,才拉着我往前走。我觉得很诧异,问道:“我们是木匠,他们也是木匠,师傅为什么要这样恭敬?”齐师傅拉长了脸说:“小孩子不懂得规矩!我们是大器作,做的是粗活,他们是小器作,做的是细活。他们能做精致小巧的东西,还会雕花,这种手艺,不是聪明人,一辈子也学不成的,我们大器作的人,怎敢和他们并起并坐呢?”我听了,心里很不服气,我想:“他们能学,难道我就学不成!”因此,我就决心要去学小器作了。
(选自《白石老人自述》,有改动。)
1. 结合全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第①段中白石老人详细讲述了童年“打柴叉”的游戏,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2)第②段中“我禁不住感伤起来”,白石老人为什么感伤呢?
2. 结合原文具体概括一下白石老人的两位木匠师傅的性格特点。
3. 第⑥段中白石老人回忆师徒二人遇到“小器作”木匠的故事有什么意图?请简要分析。
4. 《白石老人自述》大部分是齐白石晚年口述。由晚辈记录下来的,后人对这本传记的评价是“我手写我口”。请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并简要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