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寡言君子”梅贻琦
王开林
① 一个人一辈子若能做成一件大事,留下一句哲言,就可算功德圆满。梅贻琦大半辈子服务于清华,将它提升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这绝对是办成了一件大事。他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绝对是一句哲言。 梅贻琦主张“行胜于言”,他曾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学者、外交家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梅贻琦,深得要领。
②梅贻琦的 “慢”不是傲慢,不是怠慢,不是缓慢,也不是梅贻琦不惜时,不守时,而是指他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在多事之秋,梅贻琦寡言,但并不寡谋,更不寡断,他的“慢”既表现为丰沛的静气,也表现为充足的勇气。
③抗战前夕,北京高校学生的抗日激情空前高涨,冀察政委会委员长宋哲元对学生运动警惕性相当高,但他明令部下:巡查清华园,不许动粗。学生对军人入校抱有敌意,竟做出过激之举,不仅缴下士兵的枪械,扣留领队的团长,还掀翻军用车辆。这样一来,事态迅速升级。当天晚上,军队荷枪实弹,进驻清华园。为了应付岌岌危局,清华校务会议的几位成员齐聚梅贻琦家,商量万全之策。每个人都说了话,提了建议,唯独梅贻琦向隅静默,未发一言。最后,大家停下来,等他表态。足足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梅贻琦抽着烟,仍旧默无一词。文学院长冯友兰说话有些结巴,他问梅贻琦:“校长,你……你……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没表态,叶公超忍不住了,用催促的语气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方案而不说话?”这时候,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面对几位同仁焦急的目光,梅贻琦从容作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他要教务处通知有嫌疑的学生,叫他们处处小心,尽可能隐蔽起来。然后他打电话给北平市长秦德纯,此人曾是宋哲元的重要幕僚,请他出面说服宋哲元撤退军警。秦纯德应承下来。不久,宋哲元果然下令撤退了包围清华体育馆的士兵。
④梅贻琦说:“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 梅贻琦的这番话恰当地阐释了他的“稳字诀”。他寡言,但并非寡人。事实上,没有哪个刚愎自用的孤家寡人能够使群众心悦诚服,得到大家持久的拥戴和尊敬,即使手中掌握强大的军队也不行。谁若在群体中以鹤立鸡群的高姿态突显自己,势必会招致强烈的反感和敌意,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梅贻琦被人誉为“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待人和蔼之极。开会议事时,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梅贻琦总是耐心地倾听,最后他提出意见,众人莫不折服。
⑤有人说,梅贻琦寡言而慎,无欲则刚,这当然不错。他寡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敢讲真话,不敢讲刺痛国民党政府中枢神经的狠话。在“九·一八”事变一周年纪念会上,他就公开抨击过国民党政府放弃东北的不抵抗政策,“以拥有重兵的国家,坐视敌人侵入,毫不抵抗,诚然勇于内战,怯于对敌,何等令人失望!” 
⑥梅贻琦外圆内方,不该通融的事情,他决不会徇私情,开绿灯。抗战前,清华大学总务长某某是一位颇有名望的海归,办事干练,举重若轻,梅贻琦很倚重他,两人由同事发展为朋友。有一天,这位总务长忽发奇想,请求梅贻琦给他发放教授聘书,以重身价和视听。这个顺水人情,梅贻琦若肯做,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他认为行政人员与教授职司各异,不可混同,一旦开启方便之门,日后其他人必定以此为口实,也伸出手来谋个学衔充充门面,规矩一坏,方圆难成。梅贻琦不肯通融,那位总务长感觉丢了面子,伤了感情,于是拂袖而去。
⑦梅贻琦曾告诫黉门学子:“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不要追求轰轰烈烈。”这个世界如此奇妙,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持之以恒,终身不懈,就绝对不会平凡,甚至能够名垂青史。
选自《随笔》2011年3期,有删改。
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两段画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1) 每隔一秒钟,都仿佛隔了半个月。
(2) 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
这篇文章塑造了梅贻琦怎样的形象?
文章结尾引用了梅贻琦的一句话:“要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结合本文,联系当前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小溪巴赫
肖复兴
我一直想写一写巴赫。许多次拿起笔,又放下了。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于巴赫,只有聆听,演奏,热爱、尊敬,并且不说一句话。”像我当然要三缄其口了。
巴赫确实太伟大了,太浩瀚了。他的音乐影响三百年来人们的艺誉世界,也影响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无以言说,难以描述。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来写巴赫。但我又实在想写巴赫。
鼓励我写下去的原因,是我偶然间看到一个资料,巴赫(Bach)德文的意思是指小小溪水,涓涓细流却永不停止。似乎这个德文的原意一下子解读开巴赫的一切,我豁然开朗。
我听到的巴赫的第一支乐曲是《勃兰登堡协奏曲》,还只是其中的片断。因为这里面有经威廉汉姆改变而异常动听的《G弦上的咏叹调》。但当时勃兰登堡对它根本不屑一顾,将这支乐曲曲谱的手稿混同在其他曲谱申一起卖掉,一共才卖了36先令。可以说,如果没有1829年门德尔松重新挖掘并亲自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恐怕巴赫的音乐到现在为止还只值36个先令。
但这样说并不准确,如果没有福尔克、门德尔松,还会有别人将巴赫音乐的真实价值挖掘出来告诉世人的。真正有价值的音乐,即使看来弱小得像潺潺的溪流,也是埋没不了的,也不会因时间久远而苍老,相反却能常青常绿。这确实是音乐独具的魅力,它同出土文物不一样,出土文物只能观看,追寻,钩稽,对比,它却能站立起来,用自己的声音塑造起形象来,抖落岁月覆盖在身上的一切仆仆风尘,让人们刮目相看。时间只会为它增值,就像陈年老酒一样,时间和醇厚的味道融为一身,互成正比。
这就是小溪的意义吧?小溪,涓涓细流,就那样流着,流着,流淌了三百年,还在流着,这条小溪的生命力该有多么旺盛。
大河可能会有一时的澎湃,浪涛卷起千堆雪。但大河也会有一时的冰封,断流,乃至干涸。小溪不会,小溪永远只是清清的,浅浅地流着,永远不会因为季节和外界的原因而冰封,断流,干涸。我们看不见它,并不是它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眼睛的问题:近视,远视,弱视,色盲,白内障,瞎子,或只是俯视浪涛汹涌的大河,或只是愿意眺望飞流三千尺的瀑布,而根本没有注意到小溪的存在罢了。而小溪就在我们的身旁,很可能就在我们的脚下。它穿过碎石,草丛,隐没在丛林,山涧,行走在无人能达到连鸟都飞不到的地方。
在险峻的悬崖上,它照样流淌;在偏僻的角落里,它照样流淌:在阳光月光的照耀下,它照样流淌;在风霜雨雪的袭击下,它照样流淌……小溪的水流量不会肆意狂放,激情万丈得让人震撼,但它让人感动是持久的,不会一曝十寒, 不会繁技容易纷纷落,不会无边落木萧萧下,而总是一如既往地水珠细小却清静地往前流淌着。 它拥有这巴洛克特有的稳定,匀称,安详,恬静,圣洁,和旷日持久的美。它的美不在于体积而在于它渗透进永恒的心灵和岁月里,就像刻进树木内心的年轮里。它不是一杯烈酒,让你吞下去立刻就烟花般怒放,烈火般燃烧;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
这才是小溪的性格和品格。
这才是巴赫的性格和品格。
有人说巴赫伟大,称巴赫为“音乐之父”,说在巴赫以后出现的伟大音乐家中,几乎没有一个没受过他的滋养。贝多芬,舒曼,利姆斯基一科萨科夫,雷格尔,勋伯格,肖斯塔科维奇……
无数后代音乐家对巴赫无比敬仰和崇拜,甚至专门创作出有关巴赫的主题音乐,以他们钟情的乐器的鸣奏,向巴赫呼唤,表示着对巴赫的敬意。
听巴赫的音乐,你的眼前永远流淌着这样静谧安详、清澈见底的小溪水。
在宁静如水的夜晚,巴赫的音乐(那些弥撒曲和管风琴曲),是孔雀石一样蓝色夜空下的尖顶教堂正沐浴着皎洁的月光,教堂旁不远的地方流淌着九曲回肠、长袖舒卷的小溪水,蜿蜒地流着,流向夜的深处,溪水上面跳跃着教堂寂静而瘦长的影子.跳跃着月光银色的光点……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巴赫的音乐(那些康塔塔和圣母赞歌)是无边的原野,青草茂盛,野花芬芳,暖暖的地气在氤氲地袅袅上升,一群云一样飘逸的白羊,连接着遥远的地平线。从朦朦胧胧的地平线那里,流来了这样一弯清澈的小溪,溪水上面浮光耀金,带来亲切的问候和梦一样轻轻的呼唤……
(节选自《音乐欣赏十五讲》有删改)
文章以“小溪巴赫”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4分)
请解释划线句“它只是你的眼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珍珠项链般地挂在你的脖颈上,或悄悄地湿润着你的心房”的意思。(4分)
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4分)
请赏析文章最后两段的艺术手法。(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陈从周先生
梓室,乃赵朴初先生为陈从周书斋起的名字。典出于厚的《梓人传》。盖先生工木土,故赵以梓人称之。陈从周喜甚,晚年以梓翁自喻。  
梓室,实为陋室。“陋”到仅七平米方圆,但文房四宝俱备,书香充盈。“文革”期间,陈从周白天要进“牛棚”,扫厕所、打杂,晚间归来,家人怕他太累,又担心他写文章再遭横祸,劝止。但陈从周却常背着家人,半夜起床,挑灯展卷,或夜读或挥毫,将他对古园林事业的研究心得,用蝇头小楷倾洒稿笺。穷十年之功,完成皇皇八十万言的《梓室余墨》。这是他园林小品之集大成者。他的《说国》先后被译成英、日、德、法、西班牙等多种文字。仅日本,就有六家出版社同时翻译了他的这本著作。  
陈从周以古园林专家名世。他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造诣颇深,其散文有晚明风格、诗词清丽可诵、书画秀润清逸,还擅昆剧。他交友极广,与建筑大师梁思成、贝聿铭,书画名家张大千、王蘧常,以及京昆大师梅兰芳、俞振飞等社会名流过往甚密。他凭借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把中国古园林艺术的诗情画意诠释得淋漓尽致。 
他是匠人。土木匠,教书匠。 
作为土木匠,他走出梓室,考察、修建古建筑及园林工程,事必躬亲,足迹遍踏大江南北;作为教书匠,“传道、授业、解惑”,他把梓室作为教室,常把研究生带回梓室,让学生们看他大学时代的作业、笔记,看他的书画作品,看他那《梓室奈墨》的蝇头小楷长卷……为他们上一堂无言的“勤奋课”。“板凳要坐十年冷”。他认为,学问之道在于德,有德者,虚怀若谷;想做事业,惟勤是途。  
他反对文、理分科太死,倡导文理应互通,提倡多读书,读与专业相关甚而是专业以外的书。由博返约。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为让学生融通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他出奇招,上世纪50年代便把昆曲引进课堂,建议学校开办昆曲研究班,并请昆曲名家到校园进行传授。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他自掏腰包请学生去听昆曲,体味古园林建筑与昆曲在艺术趣味上的亲缘关系。在他的启发下,昆曲大师俞振飞也请他到昆曲学校讲授古园林建筑。他讲“园境与曲境”,提倡“曲师知园,园师懂曲,园中拍曲,曲中寓园”,建议戏校学生到苏州园林中体昧古典戏剧之美,去感受“游园”“惊梦”中一招一式的源泉。   
他在谈到大园林与小园林的区别时说:“大园林宜动观,如浏览水墨长卷,小园林宜静观,如把玩扇子和册页”;在论述园林应由艳丽而素雅时说,如女孩子“小时候喜欢红皮鞋,大了喜欢白皮鞋”;在讲授园林造型收头处理的重要性时说,“比如旧时相亲,‘男看皮鞋,女看头发’;称赞朴素的空间效果是“贫家勤扫地,贫女勤梳头”;在阐述保护古建筑与营造新建筑两者的关系时,以“土要土到底,洋要洋到家”一言概括。他游刃雅俗之间,以至他的众多学生在缅怀先生时都说:“十几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上课的生动情景。”  
他在《苏州园林》中写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958年,他向苏州市政府呼吁抢救网师园。市政府很重视,立即行动,予以修葺。在这非常年代,全国大炼钢铁,有人要拆苏州城墙,用墙砖砌小高炉。陈从周坚决反对,尽管他振臂疾呼,但无人回应。当时北京批判梁思成,陈从用也被作为中国营造社的外围分子加以批判。  
为江南园林,陈从周吃足了苦头,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苏州修复名园。陈从周认为苏州曲园的文化含量最高,是晚清学者俞樾的故居。于是他联络叶圣陶等八位社会名流提议修复。苏州政府请他审核行将开放的“苏州古典园林艺术陈列室”,他顺便考察了艺圃、环秀山庄和拙政园等景点,发现了不少问题,回沪后在媒体上发表《苏州园林今何在?》一文,严肃地批评了苏州园林商业化的世俗之风。1991年他考察有“江南华厦,水乡名园”之誉的同里的退思园,发现园旁有座水塔,大煞风景。所幸苏州有关方面对陈从周的意见十分重视,对他提出异议的地方都及时地进行了全面整顿和清理,使苏州园林大有改观。
1978年,他主持了中国第一个整体园林出口项目,以苏州网师园的园中园——殿春簃为蓝本,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建立一个独立的庭院,并起名为“明轩”。方案得到美国认可后,于1980年5月把“明轩”搬到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让美国人一睹中国园林的风采。1999年苏州古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人尊重、热爱陈从周,聘他为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顾问。他欣然接受,并题“述古还今”四字,表达他古园林应继承和发扬并重的理念。  
陈从周热爱苏州园林,把她视为生命的一部分。且看他对苏州园林的一段描述:  
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俗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断;而拙政园中部,空灵处如闲云野鹤来去无踪,则是姜白石之流了;沧浪亭有若宋诗;怡园仿佛清词,皆能从其境界中揣摩而得之……                          
(摘编自张昌华《纪念陈从周先生逝世五周年》)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从周先生不仅是园林建筑专家,还擅长书画、诗词、散文和昆曲等,学养丰厚,多才多艺,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力。
B.作者回顾陈从周先生撰写《梓室余墨》的经历,意在赞颂他安贫乐道、不以被迫害为苦的淡泊情怀,凸显他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
C.从陈从周对“园境与曲境”的阐述看,他认为古园林建筑与昆曲艺术可以取长补短,习昆曲者也应有一定的古园林常识。
D.陈从周先生为保护苏州园林奔走呼号,并通过“明轩”这一作品展示了苏州园林的魅力,苏州园林最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他功不可没。

E.陈从周以诗词比喻苏州园林,典雅生动,颇具见识,表现出苏州园林风格迥异、境界各一,或清新空灵、或浑然天成等特点。
(2)从文中看,陈从周先生作为“教书匠”,在教书育人方面有哪些特点? 
(3)文中较多地叙述了陈从周与苏州园林的往事,这对表现传主形象有何作用? 
(4)你认为陈从周在园林艺术方面最有价值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中的任何一则,进行充分阐述,要求有一定说服力。   
链接材料:
(1)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盘根错节,难分难离。我认为研究中国园林,应先从中国诗文入手。则必求其本,先究其源,然后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如果就园论园,则所解不深。(陈从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2)昆明滇池是我国主要的名胜风景区之一,滇池四周不少地方被填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有一年,陈从周应邀参加滇池之畔一个高级宾馆的落成典礼。有关部门再三恳请陈从周题词留念,他踌躇再三,在一张展开的宣纸上,大写了“回头是岸”,在场人不解其意,只知出自名家手笔,当属殊荣。陈从周每每忆及此事,感慨万千:“哪能一切向钱看,我写‘回头是岸’,潜台词是滇池再这么填下去必将是‘苦海无边’,破坏生态平衡,乱建筑,必遭大自然的报复,将子孙饭提前吃了,到时后悔也不行了。”(尚虞人《“中国园林之父”陈从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真实的沃伦·巴菲特
詹姆斯·奥洛克林
①资本市场为“股神”沃伦·巴菲特呈现了一个博大精深的舞台,在他担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37年里,公司市值以每年超过25%的复合增长率上升,目前他的个人财富已达370亿美元,在美国仅次于首富比尔·盖茨。很难想象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复合增长率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巴菲特创造这等成就,并非因为他是股票推荐人,而是因为他是首席执行官;领导民众,管理资本。
②他决不是天生就具备如此杰出的才能,他也得学习,他不是一个没有失误的神,而是一个有着弱点的凡人,不过,这也告诉经理人,错误不一定会成为墓石,而是可以成为改进决策的垫脚石。他早年曾犯过错误——相当多的错误,他现在仍然犯错误,同时资本市场也提供了无数犯错误的机会.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巴菲特都能明辨机会,规避多数决策失误,从那些他确确实实犯下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将这些做法融于一种能让他尽情施展天赋的领导形式。 
③巴菲特喜欢这样的挑战: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经理人,却试图像一名所有者那样行事。他曾发现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雇用的经理人也像所有者那样行事很困难,他懂得同那些精神状态正常的人共事的必要性,他揭示了什么是正常的精神状态,以及如何发现正常精神状态,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如何吸引一个人加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又如何劝阻另一个人加盟。他还探索出如何在那些为他工作的人中间培养永久的忠诚,让他们服从于他为公司制定的目标,井让他的经理人恪守他作为领导人所信奉的原则。
④巴菲特发现领导的手段就存在于他自己的个性中,包括他的信仰、诚实、公正、高远的理想,这些都已经成为公司理想的一种诠释,最重要的是,巴菲特懂得,当人们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靠内心养成而非自上而下制定时,那么人员管理便升华为个人动机,当这些规范与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的那个告诉我们如何行为处世的小小声音相符时,遵从和勤勉便达到最大程度。 
⑤巴菲特发现,只有大胆放手,才能实现管理上的拉制——他在资本管理上同样遵守这一理念。巴菲特认为他所处的这个世界并不为他的意志所左右,而只听命于那些为抓住必定会出现但只是难以预料的机遇而提前做好准备的人。
⑥他从来不告诉你应该采取什么行动。按照他的做事方法,如果有一个经理来找他寻求帮助,巴菲特就会说出他对事情的分折,然后让他自己来决定宜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只要求他们“在管理公司的时候要把公司看成是自己家唯一的财富”。如果他们的确是以这样的态度来做的,他就会向他们保证“不会要求他们来总部做项目演示,也不需要让总部采批准预算,也不需要总部就费本开支提供建议”。
⑦他说:“作为主人,我们的基本目标是我们希望老板如何对待自己,我们就如何对待手下的经理,”因此,从股东们那里得到自由的他同样把自由赋予了手下的管理者。这样做令管理者树立了自尊,而且他们的自主权也扩大了。因此他们有机会证明,他们干这份工作是出于对工作的热爱,是出于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而不是因为巴菲特在监视.
⑧相反,压制自身动力的指挥系统会形成恶性循环,下属的顺从程度不断下降,控制却不断加强.例如在通用电气公司,不肯顺从的经理会被解雇,时间一长,公司自动筛选出来的是那些能适应高压、高控环境的人.但这种系统要求高级管理层进行很多的管理工作。而巴非特废除了常见的管理手段,唯一留下的控制方式是建立在充分地信任的基础上的,但恰恰是这种方式令经理们对他忠心耿耿并服从他的意愿.
⑨我们可能再也看不到与沃伦·巴菲特相似的人了,让我们赶紧向他学习吧。
(选自《沃伦·巴菲特传》,有删改)
怎么理解第3段中 “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经理人,却试图像一名所有者那样行事。”这句话。
本文题目为什么在“沃伦·巴菲特”前加上“真实的”一词来修饰?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巴菲特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就你最认同的一个主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
李斐然
①在过去50年里,坦桑尼亚人彭巴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尽管他只是当地野生动物保护区的退休管理员,但寄信人还是像追求国际巨星一样锲而不舍。有时候,彭巴只不过去树林里溜达了一趟,回来一看,信箱又多了40封信。
②几乎所有这些来信,说的都是同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到底为什么热水结冰比冷水快?
③为了解答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有近200年历史的英国皇家化学学会2012年6月悬赏1000英镑,向全世界征集“最站得住脚的答案”。最后,他们从22000封解答邮件中选出11份,进入最终环节。入选的其中一封来自大学生吴家伟和陈泊翌。
④这场悬赏1000英镑的世界级化学竞赛,起因是彭巴贪吃冰激凌。
⑤1963年夏天,正上初中的彭巴打算给自己做冰激凌吃,办法很简单,往煮热的牛奶里拌些糖,晾凉后放进冰箱冷冻起来。可当他还在煮牛奶的时候,他的同学在旁边一个劲往冰箱塞东西。眼看着冰箱就快放不下了,虽然家里大人天天唠叨“不准把热东西放进冰箱”,为了冰激凌,他一咬牙,把滚烫的牛奶塞了进去。一个半小时以后,彭巴发现,自己的冰激凌反而比同学用冷水调制的先冻好了,热水结冰竟然比冷水快?
⑥事实上,这个现象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现过,后来,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和法国数学家笛卡尔也在著作里记载过这个现象。身为90后的陈泊翌,也在外婆家的冰箱里发现过这个现象,可他和吴家伟翻遍了科普书,都没能找到答案。
⑦“这个效应发生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它不是个只有行家才见得到的稀罕事。不管是化学家还是哲学家,演员还是学生,每个人都对它感兴趣。”负责彭巴比赛的负责人埃德温·雷沃斯特说。
⑧可是,彭巴却曾经因为提出这个问题受尽了嘲讽。只有偶然到访学校的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系主任奥斯伯恩教授没有轻视这个非洲孩子的话。奥斯伯恩重做了彭巴的实验,并邀请这个中学生跟他一起撰写论文,向学术界公布这一发现。
⑨现在,再也没有人会笑话皮肤黝黑的彭巴关心“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件事了,因为这一现象已经被化学家命名为“彭巴效应”。
⑩“没有任何一份答案会被草草否定。我们相信,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同样可以为科学难题提供创意,这不就是小彭巴给我们上的一课吗?”埃德温说。
⑾2.2万份解题邮件中既有英文答案,也有中文和土耳其语答案。而评选标准不仅要求答案准确科学,还要有趣生动,让每个不懂化学的人都能看得懂。
⑿直到现在,埃德温还能清楚地列举出参赛答案里的一些细节——有38个参赛者将水分子比喻成“企鹅”,还有一个人把它想象成“啤酒机”;参赛者里有刚满5岁的小女孩和她11岁的哥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退休教授,生活在纽约的家庭主妇,土耳其的渔夫,推销房地产的营销员,做冰激凌的师傅……
⒀ 相比严谨的实验论证,吴家伟和陈泊翌的小短片简陋多了。他们的短片是用老相机拍摄的,最后用免费的剪辑软件添上字幕。他们还一直担心:“老外会不会听不懂我们的破英文啊?”
⒁就在他们快要忘记自己参加过彭巴比赛的时候,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给他们寄来了回信,通知他们入选最终环节,还邀请他们到伦敦参加颁奖典礼。
⒂最终,评委会宣布,能够最准确有力回答彭巴疑问的答案是尼古拉·布莱格威客提出的“过冷现象”。虽然落选,但有没有奖金对于两个小伙子并不是最重要的事。吴家伟对未来抱有信心:“在我看来,这场比赛还没结束,过冷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说它就是彭巴之谜的终点我认为言之过早,真正的答案应该还能更纯粹、更干净漂亮。”
⒃结束了伦敦之行,听了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优秀答案后,彭巴也早早买好了回家的飞机票。在那里,他可能还会继续面对每天塞满信封的邮箱。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写彭巴收到世界各地陌生人的来信,得到广泛关注,为下文叙写举办国际化学大赛作铺垫。
B.“热水结冰比冷水快”这看似不起眼的现象,不仅引发许多普通人的研究,也曾引起不少名人关注。
C.国际化学大赛面向全世界,不限参赛者的职业、身份、年龄,这体现了“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D.文章结尾写彭巴可能还会收到许多来信,意味深长,意在突出彭巴因国际化学大赛已成为国际巨星。

E.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和多条线索交错推进的写法,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层次,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本文以“一碗冰激凌引发的国际化学大赛”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从吴家伟和陈泊翌身上,可以得到哪些治学启示?请根据文本简要探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居里夫人自传(节选)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实验室的职员和学生,都加入了军队的行列,镭研究所实验室里只剩下我和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技师。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我把实验室所储存的镭,放到绝对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我主要的工作是为各个军事医院提供X射线检查,同时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
战争期间,利用X射线能够查出伤员弹片所在的确切位置,医生手术时十分迅速和准确。如果是骨骼和身体器官受到损伤,通过X射线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借助这一手段,医生对许多内伤的恢复情况也能了然于心。但是战争开始的时候,没有一所军事医院配备X射线治疗仪器,也没有必要的技师,在其他的医院里这种设备也是寥若晨星。
我决心自己来解决设施和技师这两大难题。我四处奔走,把所有的实验室X射线设备集中在一起,1914年8月和9月两个月里,建成了几个X射线医疗站,由我培训的志愿者在医疗站里负责具体操作。在马恩战役中,这几个X射线医疗站起了很好的作用,只是这种设备和人员太少,无法满足整个巴黎地区所有医院的需要。
我向红十字会请求帮助,他们给了我一辆普通的敞篷汽车,经过我的设计和改装,这辆车变成了流动X射线医疗车。车上有一台设备齐全的X射线放射设备,一台发电机固定在车厢里,利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以供应X射线设备所需的电力,只要有医院需要,我们便迅速开车赶到。
医生们尝到了流动医疗车的好处,这种车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我向政府提出了增加流动医疗车的计划,很快得到“全国伤员救护会”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我的计划在最短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作战区以及法国其他地区,总共创建和改造了200多处X射线医疗站,还为军队装备了20辆流动X射线医疗车。这些车辆都是各界人士慷慨捐助的,还有些人捐赠了整套的X射线放射设备。这些私人捐赠对救助战地受伤士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称职的司机很少,没办法我自己学会了开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亲自开车前往。那些医院和救护站的医生、护士们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精神,使我们心生钦佩之情,并常以她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那些被抬到救护车上的伤员们鲜血淋漓、血肉模糊,令人不忍目睹。在作X光检查时,他们咬紧牙关强忍着搬动身体所带来的剧痛,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经常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永远忘不了那血腥恐怖的场面,我坚决反对一切战争。
当时我最为头痛的一件事是没有得力的助手,帮助我进行X光检测。因为X射线技术在医学领域使用不久,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战争时期,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去服兵役了,我决定培养妇女做我的助手。于是,我向卫生部建议,在伊迪斯·卡维尔医院下属的护士学校里,增加一个X射线照相科。我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1916年,镭研究所开始组建这个科并培训学员,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培训了150名妇女。所学习的课程有基础理论和解剖学,此外还要接受一般的实习和训练。她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低,但只要肯努力学习,便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这里毕业的学员后来都成了优秀的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卫生部的赞赏。其实,按她们所学的课程只能成为医士的助手,但是她们当中却有很多人能够独立操作这项技术,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由于战争期间从事了大量医疗救护工作,我在X射线在医疗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医疗检验新技术知识。为了说明、证实X射线照相术对医疗的重大价值,尤其是对在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和平时期的用途进行比较和说明,我编写了一本名为《战争中的放射学》的书,并将它出版发行。
(选自《相伴一生的伟大传记》,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因为有了居里夫人,所以能够利用当时在医疗技术上领先的又极少人能掌握的X射线技术,来做好医疗救护工作。
B.战争期间,法国称职司机很少,居里夫人自己学会开车,各个军事医院都是由居里夫人亲自驾驶流动医疗车去提供X射线检查的。
C.因为居里夫人是女科学家,安排的培训课程就十分切合女学员实际,所以培养的妇女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法国卫生部的赞赏。
D.居里夫人不仅在科学研究上立下卓著的功勋,而且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

E.居里夫人的自传思路清晰,表述准确具体,文笔朴实无华,体现了她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的行文风格。
(2)请找出最能概括居里夫人在战争时期行动的指导思想的一段话,并作简要分析。
(3)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居里夫人是怎样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4)“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居里夫人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永远的中国心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大典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震撼天下亿万人们心灵的话语:“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句话在时时刻刻以祖国利益为重的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曾宪梓曾饱受旧中国内忧外患之苦,此生此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他怀抱赤诚爱国之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分忧解难,为振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而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七十年代中期,曾宪梓创立金利来并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首先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曾宪梓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家乡的工厂、学校和民居已变得破烂不堪,乡间学校的数目还不如解放前的时候多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自己深受祖国培育之恩,但却未能留在国内参加经济建设,心里更是觉得十分难受,一种儿子对深爱母亲未尽天职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曾宪梓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这十几年来,他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捐资总额已经超过二亿三千万元,捐赠的大小项目超过二百项,为祖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宪梓常对人们说:“解放前我的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小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重返校园。我就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才得以顺利读完中学、大学的。所以我要尽职尽责地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一九七七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从那时起,曾宪梓就规定自己每年要按实际能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解决各种难题,开始每年五十万以上,以后每年递增,从一百万、三百万、五百万、一千万……他决心这样一路捐赠下去。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由曾宪梓捐资一亿港元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基金会”将奖励内地的优秀教师,其中主要侧重于师范院校的教师。
曾宪梓多年来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于是,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无论是洛杉矶奥运会还是汉城奥运会,曾宪梓都亲自设计、亲自选料,制作出数千条绣有中国奥委会徽的深红色优质领带,赠送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获得辉煌的成绩,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宪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他决定出资发起“金利来、银利来偕百家名店支持北京申办二000年奥运会”大型活动。曾宪梓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曾宪梓说:“祖国和家乡是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地方,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曾宪梓,一个将自己的躯体、灵魂、金钱乃至生命与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起的中国人,似乎随时都可以为他的祖国喷洒满腔热血。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曾宪梓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高风亮节,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中国,响当当、亮堂堂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凝聚力走向崛起、走向腾飞的中国,应该为成功地拥有和培养出这样杰出、这样忠心的儿子而自豪。(节选自夏萍《曾宪梓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

A.曾宪梓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里最首要、最核心的二字就是“忠孝”,也就是对国家要忠诚、对家乡人要孝悌。“中国”这两个字,在曾宪梓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B.曾宪梓对家乡的捐助是多方面的。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完全不同,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是比物质层面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C.曾宪梓也知道,靠他一个人是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力量就非同小可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为期不远了。
D.曾宪梓以拳拳赤子之心,倾力回报祖国的高风亮节、大义之举,与当今社会某些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

E.记述重要人物,特别讲究客观、真实、准确。本文没有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而是采用对照式结构,将曾宪梓在“解放前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的悲惨遭遇和解放后在香港创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简析曾宪梓先生的心路历程。
有人说,曾宪梓如此大规模的捐资,不否认他有爱国心,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巧妙地做商业广告,因为他毕竟是企业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永远中国心
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就职大典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震撼天下亿万人们心灵的话语:“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这句话,在时时刻刻以祖国利益为重的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先生的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曾宪梓曾饱受旧中国内忧外患之苦,此生此世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他怀抱赤诚爱国之心,要为自己的国家分忧解难,为振兴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而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七十年代中期,曾宪梓创立金利来并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首先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当曾宪梓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经历文化大革命后,家乡的工厂、学校和民居已变得破烂不堪,乡间学校的数目还不如解放前的时候多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想到自己深受祖国培育之恩,但却未能留在国内参加经济建设,心里更是觉得十分难受,一种儿子对深爱的母亲未尽天职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曾宪梓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创造更多的财富,为祖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从一九七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这十几年来,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捐资总额已经超过二亿三千万元,捐赠的大小项目超过二百项,为祖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
曾宪梓常对人们说:“解放前我的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小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新中国成立后,我才有机会重返校园。我就是靠着国家的助学金才得以顺利读完中学、大学的。所以,我要尽职尽责地回报祖国,回报家乡。”一九七七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从那时候起,曾宪梓就规定自己每年要按实际能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解决各种难题,开始每年五十万以上,以后每年逐年递增,从一百万、三百万、五百万、一千万……他决心这样一路捐赠下去。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多年的理想,帮助振兴祖国的教育事业。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日,由曾宪梓捐资一亿港元、与国家教委合作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在北京宣告成立。“基金会”将奖励内地的优秀教师,其中主要侧重于师范院校的教师。
曾宪梓多年来在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更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挚的爱心。他觉得只有体魄强健的民族才有可能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于是,曾宪梓利用家乡“足球之乡”的优势,投资兴建足球场,捐资举办足球邀请赛,资助各大足球队外出比赛。热爱足球的曾宪梓不仅仅只局限于对中国足球事业的关注上,对于中国的整个体育事业,他都不遗余力地倾注了他的满腔热情。无论是洛杉矶奥运会还是汉城奥运会,曾宪梓都亲自设计,亲自选料,制作出数千条绣有中国奥委会会徽的深红色优质领带,赠送给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满载而归,获得辉煌的成绩,名列世界第四,曾宪梓兴致勃勃地给每一位荣获金、银、铜牌的运动员以及教练员、工作人员发放巨额奖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宪梓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他决定出资发起“金利来、银利来偕百家名店支持北京申办二〇〇〇年奥运会”大型活动。曾宪梓说:“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向世界宣布:中国有条件,有能力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
曾宪梓说:“祖国和家乡是生我、养我、育我成长的地方,祖国有恩于我,我必须终身回报祖国。只要金利来不破产,曾宪梓不死,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
曾宪梓,一个将自己的躯体、灵魂、金钱、乃至生命与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国的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似乎随时都可以为他的祖国喷洒满腔热血。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社会里,曾宪梓的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高风亮节,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中国,响当当、亮堂堂的中国,正在以不可估量的凝聚力走向崛起、走向腾飞的中国,应该为成功地拥有和培养出这样杰出、这样忠心的儿子而自豪。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两项是(   )(    ) 

A.曾宪梓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传统的道德规范里最首要、最核心的二字就是“忠孝”,也就是对国家要忠诚、对家乡人要孝悌。“中国”这两个字,在曾宪梓的心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B.曾宪梓也知道,靠他一个人是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的。但如果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和团结众多的人一道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出力,那么这种力量就非同小可了,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先进民族也就为期不远了。
C.曾宪梓对家乡的捐助是多方面的。在家乡投资建厂,是帮助家乡人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道路;而资助体育事业的目的则不同,是为了维护中国人民的尊严,是比物质层面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D.曾宪梓以拳拳赤子之心,倾力回报祖国的高风亮节、大义之举,与当今社会某些人利欲熏心、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是所有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同的骄傲。

E. 记述重要人物,特别讲究客观、真实、准确。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方式并采用对照式结构,将曾宪梓在“解放前家里很穷,从小被人瞧不起”的悲惨遭遇和解放后在香港创业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简析曾宪梓先生的心路历程。
指出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论述曾宪梓对祖国的回报的,并分别简要分析。
有人说,曾宪梓如此大规模的捐资,不否认有爱国心,但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巧妙地做商业广告,因为他毕竟是企业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红学泰斗”周汝昌
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悄然离世。他的女儿对外表示,按照父亲遗愿,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让他安安静静地走。
1918年,周汝昌降生。先生自幼聪慧,少年时常听母亲讲《红楼梦》的故事。然而,真正使他步上“研红”之路的,是著名学者胡适先生。
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的信函,说他看到亚东版《红楼梦》卷首有胡适的一篇考证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他嘱周汝昌查证。周汝昌遍查燕大图书馆,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那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在《民国日报》发表。看到文章的胡适当即复信周汝昌,自此,胡、周书信往来,切磋讨论《红楼梦》,成为现代红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从那时起,周汝昌开始了长达60来年的“红楼”之旅,因痴迷《红楼梦》,他的书斋就叫脂雪轩。痴迷到什么程度?痴到不记得自己和家人的生日,却对曹雪芹的生日、忌日记得一清二楚。痴方能执著,方能锲而不舍。曹雪芹当年创作用了10年,“十年辛苦不寻常”;周汝昌先生则用了近60年。有两句诗为证:“五十六年一愿偿,为芹辛苦亦荣光。”几十年下来,研究硕果累累,著述等身:1953年出版代表作《红楼梦新证》,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此书被誉为“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另一部代表作《石头记会真》是他历经50余载潜心努力、对11种《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另出版有《曹雪芹》、《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献芹集》等数十部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尤其是晚年,研究成果呈现井喷的态势,令不少后学钦佩不止。要知道,周汝昌先生继1954年双耳失聪之后,1974年又因用眼过度,两眼近乎失明。可以想见,能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先生要付出怎样的艰辛!
周汝昌是继胡适等诸先生之后,新中国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考证派主力和集大成者。他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年周汝昌35岁。
红学家梁归智认为周先生是一个“解味道人”,是解曹雪芹味道的人。梁归智用“痴人”和“赤子”这两个词语形容周汝昌,他说周先生的一生全部投入到红学研究中,为红学发痴,为人单纯。
周汝昌不仅是红学家,还是中华文化学家。他对中华文化、对学术真理,坚守不渝,穷追不弃。“我喜欢‘国货’,喜欢民族风俗。我喜欢民族建筑、民族音乐……对这些方面,也许有些人看我很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不了解这一切,很难理解我为何后来走上了红学道路,为何又如此地执著痴迷,甘受百般挫辱而无悔意,也不怨尤。”周汝昌在其自传体色彩的著作《天地人我》中这样写道。
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一直蛰居在一幢小楼内,过着俭朴至极的晚年生活。脂雪轩内陈设简单,唯一现代化的设备就是一台电脑,是他的女儿兼助手周伦苓帮他打印文稿用的。先生快乐地沉浸在他的研究中。
“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悟,重向高山愧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微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真书换万金。”这便是这位泰斗级学者——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值得骄傲的精神写照。
【相关链接】
①周汝昌读中学时研习宋词。在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钟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他为刘旦宅先生《石头记人物画》中的40位人物每人配写了一首诗,令画册生色不少。他在诗词上的造诣,使他选注的《范成大诗选》、《杨万里选集》一直为学林推重。幼年时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
② 周汝昌大学毕业时,他的论文英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著作《文赋》。后来,他成为被燕大中文系研究院录取的第一名研究生,把《二十四诗品》译成英文介绍到欧洲,也把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以《离骚》的文体翻译成中文。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为中华文化学家,作为红学家,周汝昌喜欢民族风俗、民族建筑,喜好作诗和书法,因而有些人认为他保守、落后,甚至冥顽不化。
B.周汝昌研究“红楼”和“曹学”时,崇尚实证和实录,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
C.因为年轻时支持著名学者胡适的观点,并深得胡适的赏识,所以周汝昌走上了研究《红楼梦》的路。
D.周汝昌生长于乱世,身体多病,晚年双耳失聪,两眼近乎失明,生活俭朴不富裕,但他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追求,有目标。

E.《石头记会真》是周汝昌历经50多年的研究而完成的《红楼梦》古钞本的汇校勘本,堪称当今红学版本研究之最。他也凭借众多的研究成果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
(2)红学家梁归智用“痴人”形容周汝昌,他对红学研究的“痴迷”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周汝昌一生硕果累累,被誉为“泰斗”的他在艺术及学术研究方面上取得了哪些成就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周汝昌先生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纵观他的一生,这位大家的身上体现了哪些“最值得骄傲的精神”?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此般师生此般情——金岳霖与殷海光
陈远
1935年,经过与家人的据理力争,做了一段学徒的殷海光重新回到了学校。爱与人辩论的性格,让他对逻辑学情有独钟,他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同年,年仅16岁的殷海光在清华大学出版的一套逻辑学教材上知道了金岳霖的名字。当时,两个人的地位可说是天壤之别:金岳霖是名满天下的大教授,殷海光是寂寂无名的中学生。然而在1935年之后,这两个名字就产生了联系。
原来殷海光在读了金岳霖的书之后,产生了和这位教授“讨论”逻辑的想法。他直截了当地给金岳霖写了一封信,说了自己对于逻辑的一些看法,并向这位教授请教。金岳霖对于这个叫“殷海光”的中学生非但没有不屑一顾,反而感到欣赏并很快回了信。金岳霖回信告诉他,有哪些书,可以寄来借给他读。这种做法的激励作用可想而知。不久之后,殷海光以一己之力翻译了一本厚达四百多页的《逻辑基本》(查晋曼、亨利合著,商务印书馆出版),可以说与金岳霖的鼓励有很大的关系。
1936年,殷海光打算到当时的学术中心北平求学。对于他的这一决定,家人并不热心:他随心所欲的学习方式使家人对他的学业不抱希望,同时,家境的困难也难以负担他的生活及学习费用。此时,殷海光再次写信请求金岳霖帮助他到北平学习。金岳霖当即回复他:可以到北平来。对于一个与自己素未谋面的青年,金岳霖是热心的,而他的理由,却只是“一个青年要学问总是好事”。后来,情势变化,他就负责了殷海光的生活费用,并约好每周见面一次,一边吃饭,一边谈学问。
此时的殷海光,从与金岳霖“讨论”的小朋友变成了他的弟子。不过,这位弟子与乃师的性情大为不同:金岳霖性情温和敦厚,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或者……”,“可能……”,诸如此类。而殷海光却是盛气凌人,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之类的语气,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跟随着金岳霖,殷海光在那段时期结识了北平学术界的众多名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清华大学对在校学生进行疏散,又是金岳霖自掏腰包,拿出50元作为殷海光回家的路费。
1938年,两人再次相逢在西南联大。“在一个静寂的黄昏”,殷海光同老师金岳霖一起散步,“那时种种宣传正闹得响”。殷海光问老师:“究竟哪一派才是真理?”金岳霖答:“凡属所谓‘时代精神’,掀起一个时代的人的兴奋的,都未必可靠,也未必能持久。”殷海光又问:“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呢?”金岳霖又说:“经过自己长久努力思考出来的东西……比如说,休谟、康德、罗素等人的思想。”这番对话,对殷海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之后的生涯里,殷海光一直以做“这一类型的思想工作者”自勉,在说到金岳霖对自己的影响时,他说:“我碰到业师金岳霖先生真像浓雾里看见太阳!……昆明七年的教诲,严峻的论断,以及道德意识的呼吸,现在回想起来实在铸造了我的性格和思想生命。”
在西南联大选读金岳霖课程的学生当中,殷海光喜欢金老师的逻辑,另外一个同学喜欢的则是黑格尔。期末,两人各就自己喜欢的领域写了读书报告,结果殷海光的分数却低于写黑格尔的那个同学。他气冲冲地跑去找金先生,问他这分数是怎么打的。金岳霖告诉他:“你的思路虽和我相同,但你的功夫没有他深。”殷海光认为,这种客观和公平“在中国文化分子中是少有的”。
然而,作为弟子的殷海光,并没有在学问上继承金岳霖的衣钵,而是走了与他完全不同的道路。1949年之后,殷海光在台湾成了传奇般的启蒙人物,而其师却在大陆此岸接受思想改造。1952年,金岳霖迫于政治上的压力,全面检讨自己的学术思想,并顺便批判了自己的学生。在台湾的殷海光读到相关文章,“思绪起伏不已”,黯然神伤。但当别人撰文批评其师行为的时候,他却立即撰文提出反批评,认为他们是在说风凉话,没有设身处地看待大陆学人的境况。
1973年,金岳霖听说了殷海光在台去世的消息,感到惊愕、悲伤。看来,两岸的阻隔和政治上的不同选择并没有消减他们之间的师生情谊。
(选自新浪博客“陈远的博客”,有删改)
相关链接
殷海光,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家,国立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戒严时期的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他以把西方的形式逻辑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中国为己任,撰写了《思想与方法》《论认知的独立》《中国文化之展望》等论著。          (选自搜狗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殷海光起初对逻辑学情有独钟的原因是他热爱辩论,认为逻辑可以使他在辩论时立于不败之地。
B.殷海光与金岳霖先生的充分交流促成了他根据自己的想法翻译查晋曼、亨利合著的《逻辑基本》的事实。
C.殷海光家人对其前往北京求学并不热心的原因是担心他学习方式随心所欲,并且家中的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D.金岳霖与人谈话总是“如果这样,那会怎样”“可能……”,而殷海光说话喜欢用“我认为一定如何”,这说明他的哲学观和老师有根本区别。

E.当殷海光得知金岳霖对他进行批判的时候,他虽黯然神伤却并不支持别人撰文指责他的恩师,因为他知道老师批评自己也是身不由己。
(2)作为学术界的一位优秀导师,金岳霖先生有哪些突出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殷海光为什么能在学术上取得卓越的成就?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4)金岳霖先生在文中谈到了“什么才是比较持久而可靠的思想”,请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荣格与他的第二人格
距今约一个世纪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生于瑞士,在那个位于欧洲和西方世界的中心、多年来一直未经过战乱、可爱宁静的国度里,度过了他的一生。他的父母和祖先都是因袭传统的人,深深植根于瑞士的土壤和经久不变的传统中。荣格热爱他的祖国,但他从小就觉得它的美丽属于远远超越于这个细小民族那狭窄国界和稳定的社会以外的某种时空。他第一次发现比他自己伟大的事物是伫立在康斯坦斯湖畔,敬畏地凝视着蓝色的湖水和银白覆盖、庄严的阿尔卑斯山时,感觉到惊异的记忆。当时他已经有了一种感觉:这是宇宙的中心——但不是他父母和数百万瑞士人的宇宙,而是他内心的一个隐秘的宇宙——映现在平静的湖水中,延伸到阿尔卑斯山巅,远达至无限。
他长大成一个腼腆、敏感的男孩后,常常与父母的信念、老师的要求相悖。与他的同学相比,他显得很特别,不适应学校生活。他很脆弱,易受伤害。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容易发怒——比如,当他的老师指责他撒谎时。但是,正是在这些时候,他在他的第二人格中寻求并发现了避难所。这个人格是他的真实可靠的自我,触及人类本性的深处,也许在人类之前已经存在。
这“第二人格”是脆弱的、不坚定的,它经常躲避着他,所以他不得不以他所谓的第一人格推动它。这第一人格是虚伪的、狡诈的,它逐渐包围了他,满足他,除了他的自性外。所以当他继续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前进时,虽然一次又一次获得成功,无论他干什么都能干得出色,但是他内心的混乱一直困扰着他,不停地刺激着他,把他从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上引导出来。当他的第一人格辉煌灿烂时,他的第二人格却受着残缺不完的痛苦煎熬。故此,他后来付上一生去追求生命的完善。
当他闻知弗洛伊德的大名时,便怀着深深的敬意前去拜见了这位教授——这位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成了亲密的朋友和同事。然而,荣格的第二人格在他们最初相识时就对此反抗。但是他没有注意到第二人格,它当时还很微弱地潜伏着。弗洛伊德成名了,随着他名气的增大,他们之间的友谊淡薄了。只是在后来荣格才意识到:并不是他们的友谊减弱,而是他的第二人格已经成为独立个体。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这是荣格生命中的一次最大打击,把他抛入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黑暗之中,但当他摆脱了黑暗之后,他的全部事业始露端倪。
他不仅丢掉了他的朋友(虽然他仍然一直感谢),而且还抛弃了他的第一人格。从那时起,荣格就完全致力于他的第二人格。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去拜访他,鼓励他,像他鼓励他们一样。他独自呆在他的石塔中,但却与当时外界所有事物和人都保持着深刻而密切的联系。他们在他之先,又将追随在他之后。
在暮春的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荣格结束了他漫长而丰富的一生,享年八十五岁。他的第一人格永远离开了他,但他的第二人格依然活着,因为它无时不在,也将不会消失……
在荣格一生中,有一段极其重要、意义深远的时期,即他的一些创新观念产生的时刻。这些观念后来占据了他余下的生命。这就是他与弗洛伊德决裂后,一时失却方向的时期。那是一个内心迷惘、混乱、骚动不安、孤立无援的寂寞孤独期,荣格被一些混乱的梦、意象、幻觉困扰着,汹涌而来的无意识波涛曾使当时的他怀疑自己的理智。就某种意义而言,它实际上就像一种精神分裂症。但是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是他生命道路上最富创造性的关口。
正是在这些年中,他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发展了原型和自性的概念。要知道,他与无意识对峙的顶峰,是他这些年来孤军与他心灵深处的黑暗奋战的顶点。但是仍有许多工作摆在他面前:所有那些从无意识中喷涌而出,潮水般涌向他的幻想和材料,以及他获得的直观,都需要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有幸的是,他接触到了炼金术,并以炼金术中阴性原则和阳性原则的关系为基础,证明了他原来工作的正确性,而且使他超越了他原来的工作。
荣格曾在其《自传》的导言中宣称:“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生命一直是我所写的东西的实质。”因此,应该把他的全部生命、他的神话,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从它自身特有的种子中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整体。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荣格在面对康斯坦斯湖和阿尔卑斯山时,就已经明白了他内心的一个隐秘宇宙,是与他的父母和数百万瑞士人的宇宙不同的。
B.第四段记述荣格与弗洛伊德的交往,借以表达荣格对弗洛伊德的感激,因为与弗洛伊德的交往使他的第二人格成为独立个体。
C.文中第五段“他们在他之先,又将追随在他之后”一句,表明荣格致力于他的第二人格研究,使他成为当时世界的精神领袖。
D.汹涌而来的无意识波涛使当时的荣格对自己的理智产生了怀疑,但这也把他送到了生命道路上最重要且最富创造性的关口。

E.传记着重记述了荣格对第二人格的探寻,展示了他在无意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轨迹和不懈的探索精神。
(2)“第二人格”对荣格一生的影响有哪些体现?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3)文中画线处的“旁人期待他走的道路”是什么道路?他为什么没有走这条道路?请简要分析。
(4)荣格与弗洛伊德的决裂虽然“把他抛入他以前从未体会过的黑暗之中”,但也成就了他的事业。为什么这么说,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告别布鞋院士 难忘一颗初心
余建斌
“布鞋院士”,68岁的李小文1月10日离世,消息来得很突然。
尽管他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一如他在去年因光脚穿布鞋授课而走红,成为网友口中“不起眼却身具盖世神功的扫地僧”,和大众眼中“有个性、有才华、有风骨”的科学家。
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最初的反差,是他朴素、不拘小节的打扮,与大众心目中的院士形象相去甚远;随着他被挖掘出更多极富个人魅力的生活细节,一个成就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同时却又极为淡泊名利、执着科研的科学家形象,与人们印象中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的科学圈形成了又一个反差。可以说,李小文个体的“出现”,实际上激荡起了社会群体潜意识的涟漪,乃至被认为有助于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
客观地讲,由于近年来学界出现的一些杂音,科学家的形象多少被打了折扣,长大后做一名科学家也逐渐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梦想。尽管如此,普通公众还是会对真正的科学家肃然起敬,为难以理解的科学奥秘而着迷,对科学的向往和情结依然牢固。
一大批包括李小文在内的科学家,一直是承载这种理想标杆的坚实基础。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89岁的于敏院士,曾隐姓埋名三十载,“两弹一星”元勋的称号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社会知名度,他觉得“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92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植物学家吴征镒说,“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孙家栋院士则只给自己打了及格分……每一位做出大成就的科学家,从事的领域、个人的性格难说相似,但求真务实的态度往往相似。“布鞋院士”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不是科学家的朴素,而是科学家的专注。
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对李小文自己来说,他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只是爱“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爱用“黄老邪”之名在博客上写写涂涂,在自己的科学天地与人小过几招。“布鞋院士”盛名之下,仍是一个喜欢光脚穿布鞋的“技术宅男”。他遵从的,只是自己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李小文的一名博友说,李小文多少有些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作出的贡献更可贵。
就在几天前,1月7日,李小文以高票当选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由于他酷爱阅读金庸小说,颁奖词也颇具武侠风:“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当时他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但想必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选自2015年1月12日《人民日报》《新京报》)
相关链接
①李小文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摘自《新京报》)
②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认为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其长女命名的“李谦”奖助学金。
对于这奖助学金,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没什么负担,就捐了”。(摘自《中国教育报》)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布鞋院士”早已是网络红人,可是他淡泊名利,以期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于是立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B.目前,科学圈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因此科学家的形象被打了折扣,成为一名科学家也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梦想。
C.于敏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孙家栋院士、李小文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一直是真正科学家的理想标杆,普通公众对他们永远是肃然起敬。
D.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李小文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E.李小文曾以高票当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其颁奖词颇具武侠风,想必一生酷爱阅读金庸小说的他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⑵为什么李小文要求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⑶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⑷作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李小文是怎样表现出他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悲情的殉道者:马克斯·普朗克
董 理
1858年4月,普朗克出生在德国基尔城的一家书香门第。普朗克从小有音乐天赋,他准备攻读音乐,但数学家米勒的启发引起了普朗克对数理的兴趣。从米勒那儿,普朗克学到了能量守恒定律。然而当普朗克想去大学进修物理学时,米勒却劝他放弃物理学,因为这门学科中的一切都已经被研究了。“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希望理解已经存在的物理学基础,或许能将其加深。”普朗克这样说。
普朗克对物理学的执着造就了这位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同时为人类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大门。他曾说:“外部世界是独立于我们的绝对存在,而探索这种绝对存在所适用的规律,我认为就是最崇高的科学研究任务。”一个青年能置著名数学家之劝于不顾,说明了普朗克当时对科学的热爱。爱因斯坦在1918年4月在柏林物理学会举办的普朗克60岁生日庆祝会上发表演讲说:“在科学的庙堂里住着各式各样的人,有许多人只是因为科学给他们以超乎常人的智力上的快感,另外还有许多人是纯粹功利的目的。如果除去这两类人,那么仍然还有一些人留在里面,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他是一名物理学最虔诚的信徒。
如果说19世纪的物理学大厦出自牛顿等人之手,那么震颤整个以经典物理学为根基的大厦始于普朗克对黑体辐射的研究。黑体辐射的问题在于长波段和短波段,不同的波段都采取近似值的方式分别用不同的公式表达,并没有人能一起推出符合整个波段的公式。作为一名热力学家,普朗克最大的信念之一就是能量守恒定律。然而当普朗克希望借助传统热力学知识,通过一次一次实验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万金油般的能量守恒定律没能帮助他通向成功。他不得不转而求助于统计学观点。他引入量子,也就是
一份份的能量,推出了符合全波段的公式。在当时,科学家都相信能量是连续可变的,怎么可能是一
份的量子呢?这无疑令整座物理学大厦都开始动摇。哪怕是亲自得出这一公式的普朗克,也难以相信这一结论。普朗克迷茫了,作为经典物理学的忠实信徒,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量子假说是物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为现代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建立奠定了新的基础。尽管普朗克面对自己提出的量子假说时而彷徨时而迷茫,但作为一名伟大的物理学家却不失崇高的科学品质和精神。普朗克信奉科学,却并非迷信科学,就在提出量子假说之后,他甚至预言了未来将会出现量子力学。在刚刚提出量子假说后,普朗克对他6岁的孩子解释其中的意义时,说道:“今天,我做出了一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一样重要!”然而,受过严格经典物理学训练的普朗克对他所提出的量子假说对经典物理学理论造成的“破坏”,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过,从而限制了他进一步超越经典物理学理论的界限。
普朗克虽然在量子假说的提出上表现保守,却有独到的科学眼光和前瞻性。1905年6月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当时在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人能真正理解相对论,而物理学界支持相对论的第一位权威
人士就是普朗克。普朗克还给予爱因斯坦其他方面的帮助和爱护。1913年夏,普朗克身赴伯尔尼聘请爱因斯坦到柏林成为科学院院士。没有德高望重的普朗克的支持和宣传,爱因斯坦和他创立的相对论不会那样快就引起人们的重视并确立其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
一战开始,德国学者们发表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宣言》,为德国的罪恶战争辩解,普朗克赫然在列。一战结束,德国败降,普朗克等众多学者公开为《告文明世界宣言》道歉。不满十年,纳粹法西斯席卷德国,德国学者集体失忆,忘却前朝旧事再次紧跟“元首”。当爱因斯坦挺身反击纳粹时,许多科学家居然微词他“过激”。或许是普朗克盲目的爱国情怀,致使他作为德国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却没有发出正确的声音。正如德国物理学家埃瓦德所言:“普朗克是个悲情角色……”
即使如此,普明克为人类科学所做的贡献却不容置疑。1958年4月25日,在庆祝普朗克诞生100周年纪念会上,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说:“以前许多领域都给人们以一种非常混乱的感觉,但在普朗克一生的工作领域里,却表现出来一种单纯和莹澈的光明。”
(选自《科学家》2014年第10期)
相关链接:普朗克经历了德国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面对希特勒的排犹政策,曾为他的同事向希特勒求情,希特勒勃然大怒。后来,普朗克个人遭到厄运,长子和两个女儿死于战争,次子被纳粹处死。他的住宅被炸毁,丰富的藏书和成果也毁于一炬。
(《量子物理学精神之父:马克斯·普朗克》)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马克斯·普朗克从小对音乐有天赋,由于受著名数学家米勒的启发,从此走上了研究物理学的道路。
B.马克斯·普朗克对物理学的兴趣与研究没有功利性的目的,更没有挑战智力的意图,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仰。
C.本文多处直接引用其他科学家对马克斯·普朗克的评价语,目的是从侧面表现马克斯·普朗克的性格特点,显得更有说服力。
D.尽管作者认为马克斯·普朗克是一个“悲情角色”,但丝毫不影响马克斯·普朗克作为一个伟大物理学家的影响与地位。
E.本文采用对比手法,主要选取了马克斯·普朗克的科学成就、思想性格等方面的事迹,全面地表现了一个物理学家的一生。
马克斯·普朗克为人类科学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分析。
为什么说马克斯·普朗克是一个“悲情的殉道者”?请结合材料分析。
“在普朗克一生的工作领域里,却表现出来一种单纯和莹澈的光明”有哪些表现?请从科学发展的角度谈谈对你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消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积弊。科技人员申请课题时依然要到处烧香,绞尽脑汁、仔细算计未来可能要花的每一分经费;评选院士期间,许多候选人(单位)依然要费尽心思、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做工作”;各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考核、评奖和“人才计划”,还在无谓地消耗着科技人员宝贵的科研生命;以论文数量论英雄的评价机制,仍像无形的鞭子驱使着科技人员想方设法多发论文,抄袭成风,学术打假雷声大、雨点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虽已颁布,但真正落地尚需时日。
屠先生的获奖,并没有改变我国“大多数跟随、极少数领先”的科技现状。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科技进展突飞猛进,但发达国家也在一日千里地发展,国内外一些研究领域的差距还在拉大。虽然我国的科技投入已跃居世界第二,但用在基础研究上的经费占比还不到5%。虽然我国的科技人员有300多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真正领先世界的领军型人才屈指可数。虽然我们的科研平台鸟枪换炮,但绝大多数先进仪器和实验试剂还依赖进口。
除了“硬件”,科技的繁荣离不开勇于质疑、平等交流、自由探索、积极合作的创新文化。“枪打出头鸟”的古训,“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学霸作风,“成者王败者寇”的世俗眼光,无处不在的“院士崇拜”……都在无形中束缚着创新的手脚,抑制着“异想天开”的种子。
在诺奖“零突破”面前,自信应该有,自大要不得。只有正视差距、直面问题,远离浮躁、脚踏实地,切实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培育健康的创新文化,少当“社会活动家”、多坐科研冷板凳,中国才有希望早日迎来第二、第三乃至更多个“屠呦呦”,逐步缩小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9日 18版)
材料二:
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 张炎良)“屠呦呦获诺奖打破了几个中国纪录:中国大陆第一个自然科学领域获诺奖的科学家、女科学家、土生土长未出国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未获院士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科学家、中医科学家”,10月5日傍晚,在获悉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后,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委副主任、北京大学钮文异教授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分享了以上文字。
钮文异在接受采访时说:“作为咱们国家土生土长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是第一个,这证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个意义特别重大。”
除了获得诺奖的喜悦,钮文异认为,屠呦呦的获奖更应引起我们很多的反思:“她的经历让我们思考,什么是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人们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而不是当前存在的、目光只盯着‘SCI’的短视行为。”
钮文异认为,当前的科学人才评价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他告诉记者,多年前,自己在参加公共卫生学院职称评定的教授会时,写了一个顺口溜,叫“公卫全都做基础,‘SCI’才靠谱,适宜技术谁推广,百姓需求无人顾”。钮文异说:“由于这个评价体系,许多人越来越不愿意做‘大人群’的科研,而到实验室去做动物实验,那样做出的文章更容易上‘SCI’。”
“我不反对发‘SCI’,但绝不能唯‘SCI’。现在大家整个围着‘SCI’在转,这些年国内的科学家对此已有很大争议,也有很多的反思,但是还没有最终摆脱唯‘SCI’的局面。如何能更好地促使人才迸发出潜质,而不是只图短平快,追求表面上光辉的东西?”钮文异道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可能还是需要相关管理机构和在一线工作的科研人员共同研讨,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出相对合理的评价体系。”
“她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只要坚持自己的科研信念,认真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去关注世间的纷杂和名利的得失,我们也能取得令人自豪的成果。特别是对于年轻人,不要以为我们不如别人,国内的团队同样能取得一流的科学成就,她确实树立了好榜样。”钮文异说。
(有删减)
材料三: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认为,屠呦呦用青蒿的乙醚中性提取物证明了青蒿的有效,是重要贡献,但屠呦呦对其他发明环节很难出力;并且该发明此前曾获奖项都是颁给集体。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并有毒副作用,而云南药物所受其启示,采用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提取的结晶通过李国桥等人的临床验证,证明确实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有效。李国桥说,青蒿里面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是青蒿素,所以提取出结晶不见得就是青蒿素,只有肯定了临床效果的才是青蒿素。
(摘自光明网《屠呦呦:争议中的获奖者》,2015年10月5日)
材料四:
连日来,在科学界知名网站科学网上,屠呦呦获奖所激起的讨论跟帖络绎不绝,一句“屠呦呦能获得大奖,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190次失败的结果”的总结回顾,更是被各方广为引用,这一话题也引起不少大众媒体的关注。
在中科院研究员李真真看来,出现这些质疑主要是因为大家对西方评奖制度不了解,西方的科学传统是大多奖项都突出个体,科学奖励源于对科学发现优先权的承认,这是来自于科学追求独创性的内在逻辑。首先就是奖励“优先权”:即关注在重大的科技成果中,谁第一个提出思想或者方法路径。
屠呦呦这次获奖,拉斯克奖评奖委员会的三点评奖依据为此提供了最佳注解: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
“美国人不会把奖颁给一个具体做事的人,而会颁给告诉你做这件事的人。”在李真真看来,拉斯克奖评委所宣扬的这一理念,国内还有一个熟悉和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争议’也提供了一次科普的机会”。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10月5日)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一事都作了报道,概括说明它们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异同。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人民日报》与中国青年网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屠呦呦获奖引发争议有哪些原因。
(4)材料四指出了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它与材料三在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看待把科学研究方面的最高奖项颁发给个人的情况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闻一多:终身维护五四传统
①1919年5月5日清早,僻处城郊的清华大学。前一天晚上才听说天安门前掀起风潮的清华学生惊奇地发现:食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红纸,用工楷整整齐齐地抄着岳飞的《满江红》。这一下,平静的清华园也沸腾起了。
②贴这张《满江红》的,是高等科二年级学生闻一多。
③当时的闻一多,在旁人眼中并不是个激进的人。他不大关心外界事物,到了五四前夕,他还在读《清诗别裁》,写《明城考》,对《清华学报》准备改用白话文仍然持保留意见(《闻一多年谱长编》)。这样一个人,居然会率先响应学潮,实在是件出人意料的事。
④其实也不意外,闻一多在爱国的问题上是从不含糊的。1917年段祺瑞政府参加一战后,英国招工局招收华工译员,清华学生视此为报国之途,钱宗堡、吴泽霖等报名被录取,但临行事泄,钱、吴被学校强制带回,并拟给予记大过处分。闻一多为之大呼:“爱国无罪”“爱国的权利,不容剥夺!”被传扬一时。(吴泽霖《老友一多二三事》)
⑤5月4日清华召开57人会议,讨论是否参加五四时,闻一多说:“清华住在北京,北京学生救国,清华不去参加。清华,清华,难道你真的不算是中国人的学校了吗?”(闻立鹏《血土》)此次会上,闻一多当选为学生代表。7日,学生代表团正式成立,闻一多任职于秘书部。
⑥闻一多在5月17日的家信中,叙述了对五四运动的看法:“国家至此地步,神人交怨,有强权,无公理,全国懵然如梦,或则敢怒而不敢言。卖国贼罪大恶极,横行无忌,国人明知其恶,而视若无睹,独一般学生敢冒不韪,起而抗之。虽于事无大济,然而其心可悲,其志可嘉,其勇可佩。”并告诉父母,暑假不回家,在学校参加爱国活动:“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何人?”
⑦他的同学这样记述他在运动中的表现:“闻一多则埋头苦干,撰通电、写宣言、制标语,做的是文书的工作。他不善演说,因为他易于激动,在情绪紧张的时候满脸涨得通红,反倒说不出话。”(梁实秋《谈闻一多》)
⑧最能体现闻一多的热情和勇气的是6月4日的游行。前一天,北京学生恢复了一度中断的街头演讲,立刻遭到政府的严厉镇压,清华大学进城的百余名学生全部被捕。但第二天仍然有160多名清华学生进城,执行市学联上街演讲的决议。闻一多本被分配做文书工作,但这天也和大家一起出发了,而且行前也带备了水壶干粮和洗漱用具,作好了坐牢的准备。
⑨闻一多一度拥护国民党是因为他“爱国”,他后反对国民党是为了要求“民主”和“进步”。这种种态度无不与五四精神息息相关。他在1944年5月3日的五四晚会上说:“在一个没有民主的国家,埋头搞学问有什么用?学生是国家的主人,有权过问国家大事,如果认为一个国家要学生耽误学业过问政治就是不幸,那么,造成这种不幸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没有民主?”“五四的人物是没有完成五四的任务的。五四要科学,要民主,而靠五四起家的罗家伦、段锡朋之流,都堕落成反民主的人物了。”(萧荻《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做出这一切的批评,闻一多依据的都是五四的标准。
⑩从这里我们可以明白,闻一多虽然在很长时间内专心治古典,以至于足不出户,但由五四点燃的尊尚爱国、民主、科学的火焰,从未在他胸中熄灭。罗隆基曾说闻一多从拥护国民党到反对国民党是“变”,其实只不过是他一直遵奉着五四精神罢了!闻一多政治上的识见可能不见得高明,但他却是一个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在青岛大学时劝阻学生运动时如此,在昆明时支援学生运动亦复如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是幼稚的,但要不是幼稚的话,当时也不会有五四运动。
(《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陈平原/夏晓虹编,有删节。)
试分析文章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
文章大量引用闻一多的原话及其同时代人的书信、文章,有何作用?
根据全文,分析“我是幼稚的,但要不是幼稚的话,当时也不会有五四运动”这句话的涵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