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王安石逸事
林语堂
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学生时代很勤勉,除去语言学极糟糕之外,还算得上是个好学者,当然是宋朝一个主要的诗人。不幸的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除去与他自己本人之外,与天下人无可以相处。毫无疑问,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倘若我们说理想主义者是指的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仪表的人,王安石正好就是这等人。王安石的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仪表邋遢,他是以此等恶习为众所周知的。苏洵在《辩奸论》那篇文章里刻画王安石说:“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又说他“囚首丧面而谈诗书。”王安石是否喜欢以这样特点异乎常人,我们无从知道,但是一个人把精力完全倾注在内在的思想上,自然会忽略了他的外表,这话倒不难相信。有一个故事流传下来,说他从来不换他的长袍。一天,几个朋友同他到一个寺院里的澡堂会。在他由浴池出来之前,朋友们特意偷偷的在外头留一件干净的长袍,用以测验他是否知道衣裳已经被换了。王安石洗完出来,把那件新袍子穿上,朋友动了手脚,他完全不知道。不管怎么样,他总是身上穿了件衣裳就行了。
又有一天,朋友们告诉王安石的胖太太,说她丈夫爱吃鹿肉丝。
胖太太大感意外,她说:“我不相信。他向来不注意吃什么。他怎么会突然爱吃鹿肉丝了呢?你们怎么会这样想?”
大家说:“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盘子里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所以我们才知道。”
太太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
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
太太明白了,向众人说:“我告诉你们。明天你们把别的菜摆在他前面,看会怎么样?”
朋友们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把鹿肉丝放得离他最远,大家留意他吃什么。王安石开始吃靠近他的菜,桌子上照常摆了鹿肉,他竟然完全不知道。
还有一个故事说王安石在扬州太守幕府时,他彻夜读书。那时的太守是韩琦,他后来做了宰相。王安石总是苦读通宵,天将黎明之时才在椅子中打盹。等睡醒时,已然晚了,来不及洗脸梳头发,便连忙跑到办公室上班。韩琦一看他那副样子,以为他彻夜纵情声色,就向他劝导几句。
韩琦说:“老弟,我劝你趁着年轻,多用功念点儿书吧。”
王安石立在那儿未做分辩。在去职之时,他告诉朋友说韩琦不赏识他。后来,王安石的学者名气日大,韩琦对他的看法也有了改变,也愿把他看作自己的属下,王安石却很恼怒。事情赶巧是,王安石在京师接受朝廷一项高位那一年,正好韩琦罢相。王安石记日记甚勤,竟写了七十巨册,他曾有这样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
但是王安石这个怪人,除去邋遢的外表之外,尚有不止此者。在他得势之前大约二十年之中,他之所以使人谈论者,是他屡次谢绝朝廷的提升。这倒很难相信他之如此是纯系沽名钓誉之意,因为从他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到他四十六岁得势——那是他壮年最活跃的时期,共二十五年——他一直谢绝任命,宁愿在一个偏远的省份当一小吏。那是仁宗在位之时,国家太平,才俊之士咸荟萃于京都。王安石越谢绝朝廷授予高位之意,他的声誉越高。最后,朝廷上的官员皆急欲一睹此人的真面目。此时因为他除去以文章出名之外,他位居太守,治绩斐然,行政才干之优,堪称能吏。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把他的新社会理想,实施了数项。政绩确实不错,也深得百姓爱戴。他对入朝为官的引诱一直视若无睹,直到仁宗嘉佑五年(1060),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才来到京师。
(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七章)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谓“逸事”,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关于某人的事迹。本文以“王安石逸事”为题,表明文中所写之事缺乏正史的支撑。
B.开篇“王安石是个怪人,思想人品都异乎寻常”统领全文,全文即写王安石之“怪”。
C.人物传记往往采用叙议结合的写法,本文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开头一段有相当多的文字就是作者对王安石的议论。围绕这议论,作者择事而写,写出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怪人”王安石。
D.虽然写的是古人古事,但作者却以现代人的口吻叙述,语言显得活泼易懂,读来有趣,这应该也是本文的可取之处。

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又是一个不实际的理想主义者”,这句话主要是批评王安石虽有政治抱负,但不谙世事,自以为是,难与人合作。
B.文中特别写到王安石批评韩琦的话:“韩琦别无长处,惟面目姣好耳”,意欲借此来表现王安石尤其看不起注重外表装扮的人。
C.王安石屡次拒绝朝廷提升之举,实乃沽名钓誉、作秀而已。
D.对王安石不注意仪表的恶习,苏洵显然持讥讽的态度;林语堂先生则比较宽容,认为这是执著于思想之人的自然表现。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
周思明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的方式。当前的新媒体文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甚至是一种文化商品而被纳入到商业价值的生产中。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
新媒体文学的产业化使得文学网站与网络写手的利益得到保障,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然而,文学的创作在新媒体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迅速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无门槛的写作首先带来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不过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而盛大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这也正是新媒体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和经验的地方,门槛的拆除带来的不光是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妖魔和垃圾。
《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生产,消费的世界性形成,才开始产生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确实,文学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文学的产业化可以解放文学生产力,促进文学新的生长点。海德格尔曾经追问:“在技术化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通过对新媒体文学及其产业化的考察可以发现,当我们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文学新的路途就被打通,文学将继续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以新的经典作品形式在当代文学史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新媒体文学庶几就是网络文学的别名,正如作家麦家所言,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领军人物。读他们的作品,故弄玄虚的成分更多一些,充满好奇与想象力,但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新媒体文学作家现在亟须要做的是多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亲密接触,多与我们的人民亲密接触,多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与民族现代化价值诉求亲密接触。新媒体文学不仅要凸显个人意志、一己情趣,更要对国家、集体、民众意志有所担当、有所表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媒体文学应赋予作品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现实的、心灵的东西,使之真正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雅俗兼具之品质。
(选自《河北日报》,有删改)
结合全文,说明“新媒体文学”具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形势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媒体文学的真正的“家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
“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完工没几年就遭到拆除的建筑,现在被网民称为“短命建筑”。近年来,因旧城改造加快,各地频现“短命建筑”。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182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3.3%的人确认身边存在“短命建筑”,其中24.2%的人表示“非常多”。55.5%的人认为“短命建筑”频现会让公众没有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70.6%的人表示身边“最短命建筑”历时不过10年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你身边最短命的建筑是建成几年后被拆除的”时,70.6%的人选择“10年以下”,其中37.0%的人选择“5年以下”。
“北漂”5年了,刘晓蕾最大的感触是北京永远在建设中,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新建项目的工地,拆迁新闻也不绝于耳。而她的老家江西省的一个县级市,这两年也在不停地拆建,速度之快让她惊讶不已,同时也让她充满疑惑,“网上有人调侃‘China’就是‘拆哪’,是我们造不出高质量的建筑,还是因为城市化的需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命建筑”出现不是因为缺乏施工技术或质量管理不到位,而是一些人的观念出现了问题。“由于地方很多领导的任期不到5年,而拆迁重建最容易看得到‘成绩’。”
乔新生指出,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为了扩大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选择把房地产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建房子收效虽快,建成后就没利润了,所以只有缩短其寿命进行重建,才能不断获利。
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张磊认为,导致“短命建筑”大量出现的深层原因,是我国城市规划的价值观问题。“现在GDP俨然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准。在此情况下,城市规划也就按照短期经济利益频繁变动。”
(二)“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
开出租车的王师傅是个老北京人,他感叹北京城里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和胡同已所剩无几,到处是新建起来的高楼大厦。“以后的年轻人会不会以为北京城原本就是这样啊?政府可以拆迁,但也得有保护和继承,你看现在新盖的房子有几个带着咱们中国自己的建筑特色?”
张磊认为,频繁拆迁可能会破坏城市固有的邻里关系和社会网络,给民众生活和心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对于一些外来居民,由于建筑频繁更新,会导致他们能承受得起的住房单元数量减少,被迫迁移住址或重新寻找就业机会,从而增大了他们进入城市的成本。
“频繁拆迁会让一些人处于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焦虑状态,无法实现安居乐业,这还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乔新生指出,建筑频繁拆除会让我们的文化处于断裂状态,“香港人还可以去陆羽茶室喝茶,但是在上海,很多人也许只能去星巴克了,传统的东西难以为继。”
乔新生认为,频繁拆建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乔新生曾前往全国各地调研,他发现一些城市近郊的农民,也会难掩喜色地告诉他,自己花了几千元钱又盖了一间房,就等着拆迁拿补偿款了。
频繁拆迁会造成什么影响?调查中,66.5%的人首选“浪费社会财富”,其次是“城市规划近乎儿戏”(59.6%),另有55.5%的人认为,频繁拆迁会让公众失去生活安全感和归属感。仅8.0%的人认为“常变常新,有利于城市发展”。
(三)“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
“有时地方政府拆迁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环境和营造城市新形象。”张磊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旧建筑通过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体现融合多元丈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将废弃的面粉车间改建成博物馆,把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工作间等。”
张磊认为,建筑除了有投资和增值作用外,还应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选自《中国青年报》内容有删改)
请结合全文,分析“短命建筑”频频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本文第(二)部分运用的引用和列数据的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城市拆建中存在的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陈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之父”师昌绪  余玮
师昌绪不仅是我国材料科学与技术界的一代宗师,更是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杰出管理者和科技战略家。
1955年师昌绪克服重重困难,从美国回到祖国。回国后,师昌绪心花怒放地前往组织分配的工作单位——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国内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将大部分科研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无怨言地挑起这副担子,边工作边学习,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的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他不懂俄文,为了需要,就依靠查字典,译出了《金属学物理基础》一书中液体金属结构与凝固两章。1957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的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从中国既缺镍无铬,又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封锁的实际出发,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的战略方针。为了克服一般铁基高温合金耐热性能差的弊端,师昌绪等人在设计成分时一反铁基高温合金中钛高铝低的常规做法,相应提高铝的含量,从而研制出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808,代替了当时镍基高温合金GH33作为航空发动机的涡轮盘。
1960年冬,正是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了使中国高温合金的生产立足国内,师昌绪率队与抚顺钢厂共同攻关。当时他的妻子正怀孕需要照顾,他便每天早晚乘铁闷罐车往返于沈阳到抚顺之间,即使最冷的2月也是如此。在几年的时间里,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他几乎跑遍了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以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了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分析原因认为是轴承中混有空心滚珠造成的,从而导致数百架飞机不敢起飞,成为当时的“无头案”。师昌绪对此进行冷静地分析研究。根据金相观察,师昌绪提出滚珠是受到高速挤压造成局部熔化而失效的,而引起上述现象是由于冷却油不洁净所致,为此,只要加强油的过滤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厂方接受了他的处理方案,使大批飞机得以重上蓝天。
1961年,美国研制成功了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技术,并投入使用,然而其技术是严格保密的。1964年我国围绕如何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的问题,发动机设计适合材料工程师们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辩论。航空研究院主管材料与工艺的副总工程师荣科教授大胆地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荣科请师昌绪主持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工作,并采用“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方案。很快,师昌绪便组织起100余人的攻关队伍。为了国家的需要,师昌绪与大家一起日夜奋斗在金属所简陋的精密铸造实验室。在设计、材料、制造三个环节的通力协作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采用这种叶片的国家。此项科研成果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跃上了两个台阶: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我国涡轮叶片的制造工艺更精巧。
在“文革”期间,师昌绪被诬蔑为“美蒋特务”,受到非人的折磨,曾被造反派打得皮开肉绽。但是,所有这些不公正的待遇和折磨均未能动摇他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之后,他被派到一个中专培训机构工作。他在教书之余,收集与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每天清晨3时起床伏案疾书。不到一年时间,他与合作者完成了一部既有基础概念又有最新动态,达70万字的金属学讲义。后来他任金属所所长,对那些整过他的人照样以礼相待,特别是在晋升职称等问题上一视同仁,受到大家交口称赞。
生物材料是21世纪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中国因涉及几个学会不能联合而无法加入国际组织。1997年,师昌绪经过努力将几个学会联合成立了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并被推选为理事长,并于1998年加入国际组织,避免了与彼岸的矛盾与冲突,同时成功争取到2012年在中国召开第九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他不是生物材料专家,但他热心促进中国生物材料的发展,完全出于对中国材料科学与技术进步的责任心。
师昌绪总是说“人的一生要有所作为,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他人生的每一步无不印证着这些道理。
(摘编自余玮的《“材料之父”师昌绪》)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师昌绪在担任沈阳金属研究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期间,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的渊博与处理生产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B.面对20世纪60年代初国内发生的一起飞机坠机事故,师昌绪冷静分析,准确的找出了原因,表现了他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C.为使国产歼7飞机提高档次,师昌绪提出了“采用空心涡轮叶片以提高涡轮工作温度”的方案,并提出“设计、材料、制造一条龙”的研制方案。
D.师昌绪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使我国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技术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精铸,由实心叶片改为空心叶片,而且在制造工艺上超过了美国。

E.师昌绪在文革期间受到非人的折磨,但没有改变他对祖国的赤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反而激发了他进行科研和著述的热情和决心。
师昌绪为我国材料科学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贡献?请简要概括。
                                                                     
师昌绪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高尚品格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师昌绪说,“勤奋、进取是人有所作为的动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普通人 梁晓声
(1)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我仍为我的父亲戴着黑纱。有几次出门前,我将黑纱摘了下来,但倏忽间,内心里涌起一种帐然若失的情感,戚戚地,我便又戴上了。我明白自己不可能永不摘下,然而怀念是一种相会的形式,我们人人的情感都曾一度依赖于它。
( 2)1984年至1986年,父亲栖居北京的两年,曾在五六部电影和电视剧中当过群众演员。父亲被选去当群众演员,毫无疑问地最初是由于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3)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文化亲自来找我一一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一一他这么保证。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5)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6)父亲演的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7)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一一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一一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己经坐了多久。
(8)父亲不肯离开,我只好去问导演。导演却已经把我的老父亲忘在脑后了,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
(9)中国之电影电视剧,群众演员的问题,对任何一位导演,都是很沮丧的事。往往的,需要10个群众演员,预先得组织十五六个,真开拍了,剩下一半就算不错。有些群众演员,钱一到手,人也便脚底板抹油,溜了。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某些个“群众”,某些个中国人。①
(10)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11)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嗅,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他就怕这几天下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一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12)而我认为这是荒唐的,因为这实实在在是很犯不上的。
(13)我嘟哝地说:“爸,你替他操这份心干吗?下雨不下雨的,与你有什么关系?睡吧睡吧。”“有你这么说话的吗?”父亲教训我道,“全厂2000来人,等着这一部电影早拍完,早收了,才好发工资,发奖金,你不明白?你一点儿不关心?”我佯装没听到,不吭声。天亮后,我起来,见父亲站在窗前发怔。我也不说什么。怕一说,使他觉得听了逆耳,惹他不高兴。后来父亲东找西找的。我问找什么。他说找雨具。他说要亲自到拍摄现场去,看看今天究竟是能拍还是不能拍。他自言自语:“雨小多了嘛,万一能拍呢?万一能拍,我们导演找不到我,我们导演岂不是发急吗?……”听他那口气,仿佛他是主角。
(14)我说:“爸,我替你打个电话,向你们剧组问问不就行了吗?”父亲不语,算是默许了。于是我就到走廊去打电话。其实是为我自己的事打电话。回到办公室,我对父亲说:“电话打过了。你们组里今天不拍戏。”一一我明知今天准拍不成。父亲火了,冲我吼:“你怎么骗我?你明明不是给我剧组打电话,我听得清清楚楚。你当我耳聋吗?”父亲他怒冲冲地就走出去了。我站在办公室窗口,见父亲在雨中大步疾行,不免地羞愧。
(15)在我写这篇文字间又有人打来电话一一“我们想请你父亲演个群众角色……”“这……我父亲已经去世了……”“去世了?……对不起……”对方的失望大大多于歉意。
(16)父亲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以我的父亲为镜,我常不免问我自己一一在生活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员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呢?就表演艺术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员。就现实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个“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员”②……(有删节)
在第3 节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5个字)
(1)阐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群众演员,在这一点上,倒可谓相当出色地演着我们现实中的些个“群众”,些个中国人。
(2)文章以“普通人”为题同忆父亲,概括文中写了父亲哪几件事,表现父亲怎样的性格特征。
文中第7节中,作者说父亲的端坐“很特别”,说说哪些地方特别。
作者在叙事中大量运用了反衬和侧写的手法,从文中各找一处做简要分析。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父亲刚被邀请做群众演员,是冈为他有漂亮的胡子;后来屡次被邀,就不只因胡子漂亮了。
B.作者认为,父亲演电影时是一个性格演员,能饰演各种老人角色;在生活中则是一个本色的人,值得崇敬。
C.作者在这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中,在歌颂父亲的优点之外,对他摆不正自己位置的缺点也毫不掩饰,真实可信。
D.在父亲做群众演员的儿件事中,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理解剑理解,直至崇敬的变化过程,凸现了父亲的人格魅力。

E.文章结尾由同忆父亲生发到现实生活中如何做人问题,卒章显志,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梁思成:一念执着
顾学文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
在宾大完成学业后,梁思成踏上了欧洲的土地,观摩各地建筑。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并都写出了本国的建筑史,唯独中国这个东方古国没有,梁思成被深深刺痛了。他说:“作为一个中国建筑师,我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匆匆回国,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投入建筑事业中。1932年,梁思成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古建筑调查。跳蚤、臭虫、蝙蝠是调查路上的“亲密伙伴”。但对于执着于所爱事业的人而言,苦难有时也会伴随快乐。梁思成甘之如饴:“被(臭虫)咬得很厉害,但我追猎遗构多年,以此时此刻最感快慰。”
“当年先生和营造学社的同仁们一起,共测绘了2738座古建筑!那是什么年代?战乱!他们真的是拿命在做啊。”他的学生杨鸿勋唏嘘不已。
1942年,梁思成开始编写《中国建筑史》。在这时,妻子患了严重肺病,长年卧床不起,自己也得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不便,全家贫病交加,他依然伏案写作。
1944年,《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引起了国际建筑界的震惊,但没有人能想象得出,这样一本著作,诞生于李庄(四川省南溪县李庄镇上坝村,1940年初冬,梁思成、林徽因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迁徙到这里)那样一个偏远落后的地方。”杨鸿勋说。
不仅是《中国建筑史》,梁思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几乎都是在战乱中完成的。
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在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时,另外加上了两个不属于中国的城市——日本的京都和奈良。他和林徽因一起,把这两个城市的古迹详尽地标注出来,并以自己的专业精神说服美军司令,对日本的那些古迹也要保留。而此前,梁思成一家已有两名亲属牺牲在抗日前线。
“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梁思成无法不心如刀绞。
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与热爱,才有这样震撼心灵的以德报怨。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一生执念,当上世纪50年代,北京城陷入大拆大建的热潮中时,梁思成一次次仗义执言,秉笔直书。
1950年,梁思成与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撰写了《关于中央人民政府中心区位置的建议》一文,这就是著名的《梁陈方案》。在这份长达数十页的方案中,梁思成与陈占祥详尽地阐明了他们对于北京未来规划的方案:北京应该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不应该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在北京古城的基础上建设首都行政中心,而应该在北京西郊开辟一个新的行政中心。
然而,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放弃老城重建新城几乎没有可能。
梁思成激烈地与人争论、大声地呼吁。如杨鸿勋所言,他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在当时一边倒的社会热潮中,他没有人云亦云。“我敢于争论,一个人没有主见是不行的。”然而,轰隆隆的铲车声、一下下沉闷的大锤声还是淹没了梁思成的呼喊,古迹一点点消失,迎接他的是默默的悲苦:“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
“1956年之后,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加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活动任务,梁先生很难再潜心学术研究。”那时伴在梁思成左右的杨鸿勋心里非常清楚:“他其实很想开展民居研究。”但只有一次,梁思成带着杨鸿勋和其他几个学生去了趟东交民巷,后来再也没有了第二次。因为,对梁思成的批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时,为爱妻林徽因设计墓碑是梁思成唯一能作的设计。
的确,虽然在梁思成生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脊椎病恶化,直不起腰来;但无论什么时候,他的人格都没有弯,他在精神上站得笔直。
1972年,梁思成走了。但他所开拓的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还在延续着。
21世纪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在呈现现代性的同时也要珍视传统,在面向未来的同时也要回首往昔,这时,人们也想必会频繁地回想起,许多年前,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一生执念。
(摘编自顾学文《梁思成:一念执着》)
相关链接:
①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中国著名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曾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还提出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建筑学方面贡献突出。在清华大学创建建筑系,以严谨、勤奋的学风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建筑人才。
②“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摧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52年)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和欧洲考察建筑期间,看到各国都有自己写的建筑史而中国没有,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写一部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B.回国后梁思成和林徽因一道开始了古建筑调查,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调查也异常艰苦,但和亲密伙伴在一起工作,他甘之如饴。
C.战乱时期,梁思成在艰苦的环境里,强忍身体的病痛,克服困难,坚持写作,著成了《中国建筑史》,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
D.《中国建筑史》一书完稿,填补了中国人自己编写建筑史领域的空白,也实现了梁思成早年的夙愿——“《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

E.在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梁思成向美军建议需要保护日本的京都和奈良,是出于对日本人民的人道主义同情,虽然他恨日本侵略者。
梁思成说“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剥掉我的一层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意和背景。
梁思成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目睹古建筑被毁,无论是哪个民族的,都是人间悲剧。”针对文本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并结合当前很多古建被拆除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
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片赤心在丹青
韩小蕙
①吴冠中的艺术生涯是一支射向靶心的箭——“开弓没有回头箭”的箭,一辈子不偏不移地、就奔着这一个目标的箭。
②他和绘画的关系,可说是生命里的基因,前生投缘的关系——绘画不是他的专业、职业、事业,而是他的呼吸、他的身家性命、他的存世意义。有三个细节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一是抗战时期在昆明,敌机来轰炸,全校师生都上山去躲避,只有吴冠中苦苦恳求图书馆管理员,让他将自己反锁在馆内,临摹古人画册。那独自对话经典的自在滋味,一辈子都在他心头畅快地荡漾着。二是上世纪60年代,一次南下广东写生回京,吴冠中将他画的一包画立在座位上,自己则站在旁边以手相扶。站了三天三夜,下火车时腿、脚都肿了,可是他心里高兴,庆幸作品们终于平安到家了。三是上世纪70年代,吴冠中的岳母在贵阳病危,他好不容易请下假来,携妻前往探视。途经阳朔时,他太想画桂林了,遂中途下车,盘桓一天。谁知天雨不停,他叫夫人打伞遮住画板,俩人则淋在雨中,任雨丝打湿衣衫。后来刮起大风,画架实在支不住了,怎么努力也画不成了,极度失望之下,吴冠中竞哭了起来!我理解,当时他浑身的血液已被艺术的激情点燃,陷入了“不能画,毋宁死”的冲动中,这种欲罢不能,连他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了。
③吴冠中一辈子不停地追求创新,这是他血液中固有的基因,他说:“不能创新,我的生命就停止了。,”“我绝不能侮辱过去的作品,一定要超过过去,给后人新的启发。”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只能往前走,停下来不好活,后退更没余地。”有关风格的问题,他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见。”
④2009年2月26日是一个卓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耕耘与奉献——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界的最高殿堂——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吴先生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知凡几,专题的吴冠中个展也有过数次。但意义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180多幅作品,全部是吴先生的无偿捐赠之作,囊括了这位为艺术辛勤了一生的绘画大师所有的重要作品。换句话说,吴冠中把他一辈子的耕耘成果,悉数奉献给了社会。吴冠中说:“作品是艺术品,属于国家,属于人民,不属于个人。”“艺术是珍贵的,了不起的,一定要把艺术留下,留给将来人们再认识。”在他的晚年,吴冠中开始捐出自己的画作,大批量捐献给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而在此前的捐献,已包括全世界各大博物馆,还有国内的许多博物馆、艺术馆和重要场所,更为赈济水灾、救助残疾人等公益事业捐献过多幅作品,前后捐出的共有300来幅。
⑥吴先生早就告诉家人:“搞艺术不赚钱,爸爸如果单为了供养你们就不搞画了。房产、现金,可以留给你们,但爸爸的画是社会公产,应该还给社会。”
⑦凡是跟吴冠中接触的人都会强烈地感觉到,他的血液里有一种特殊的东西,叫做“不安宁粒子”。他当了一辈子美术教师,从第一天做助教开始,直到耄耋之年的最后一次登台,其特色始终没有变,这就是,一上讲台就激动,越讲越兴奋,就像陷在恋爱中,不能自拔。多少年养成的习惯一直持续了一辈子,他作画,往往早餐后即开始,一直画到下午、傍晚、深夜,其间不间歇,不休息,也不吃饭喝水,何时画完何时才回到“人间烟火”。艺术是他永远的新娘,初恋的狂热一直持续到黄昏恋,始终恋不够。
⑧91个春秋飞渡,吴冠中早就做成了国际知名的大画家,他已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举办个展数十次,还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头衔。但他认为,做成“家”不是目的,做成“大家”也不是人生理想。他说:“画家走到艺术家的很少,大部分是画匠,可以发表作品,为了名利,忙于生存,已经不做学问了,像大家那样下苦功夫的人越来越少。整个社会都浮躁,刊物、报纸、书籍,打开看看,面目皆是浮躁;画廊济济,展览密集,与其说这是文化繁荣,实质是为争饭碗而标新立异,哗众唬人,与有感而发的艺术创作之朴素心灵不可同日而语。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吴冠中也不是一个耽于昨天的人。他甚至说过:“明年怎么样?顺其自然。”这意思是说,艺海无涯,长征无尽头,个人只管一心一意地探索下去,其他都无须计较——是非曲直,功劳功绩,由别人去说吧。他是艺术的赤子,他的心中只有艺术。装不下别的了。
(节选自《一片赤心在丹青:追念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
下面是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在谈到吴冠中与绘画的关系时说“绘画是他生命里的基因”,是在揭示绘画在吴冠中一生中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绘画,就不会有吴冠中。
B.吴冠中说“风格是作者的背影,自己看不到”,是在强调画家的风格是自己的艺术实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创作实践就会形成相应的风格,画家只管做好自己就行,不必计较成败得失,功过是非由别人去评价。
C.吴冠中晚年举办的捐赠作品展,囊括了他为艺术辛勤一生的所有作品,他将自己一辈子的耕耘成果全部奉献给了社会。
D.吴冠中热爱艺术,为艺术奉献了毕生的心血,他认为艺术不能沾染上金钱的气息,不能和金钱有任何关系,所以他捐出的画作不会带来任何利益。

E.本文多处引用吴冠中的话,展示了他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这样的写法能够更真切生动地表现人物,比单纯的记叙和纯粹的评议更令人信服。
本文第二段记述了吴冠中视绘画为身家性命的三件事,请分别概括。
结合全文,请分析吴冠中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
吴冠中说:“艺术发自心灵与灵感,心灵与灵感无处买卖,艺术家本无职业。”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思想?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
柳已青
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
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尽管我们不是梁思成,也不是金岳霖,更不是徐志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喜欢她、欣赏她、深爱她,不能减少一丝一毫对她的爱慕。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使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林徽因的生命,不论是波澜起伏,还是风和日丽,她不是伟大和崇高的符号,不是降到人间的仙女,也不是供后人崇拜和议论的偶像,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不幸的是,一提及林徽因,总是把她和别人捆绑在一起。《林徽因》的价值,在于廓清了浮荡在主人公身上的尘埃,将她的真实面目彰显出来,在历史背景中将林徽因凸显出来,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精神。
④我们不妨看看林徽因走过的路。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灵魂在飞扬。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张爱玲,我觉得林徽因可爱得多。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如果说没有林徽因家的沙龙的培育,中国的现代文学星系中璀璨群星的光芒将暗淡几分。如果没有林徽因的辅助,梁思成很难完成《中国建筑史》。张清平用林徽因和梁思成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们的结合:梁思成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美丽的栏杆。他们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林徽因和梁思成堪称中国知识分子的夫妻楷模,另一对我认为是傅雷和他的夫人。相比较,张爱玲尽管有才气,但她终是一个异数,带着一种偏执、阴冷之气,连爱情、生活都有一种决绝,而林徽因始终有一种光辉,温暖人心。
⑥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对林徽因来说只是一个称谓,或者后人对她的某一方面才华敬佩,但很难道出林徽因的精神境界。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让人敬慕的,不仅是她的美貌与才华,更是她外柔内韧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爱能爱到至深至纯、诚又诚到如痴如醉的人生境界。张清平这样评价林徽因:“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1)文中说:“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花”指什么?“树”又指什么?
(2)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她的?
(3)文中将林徽因与张爱玲对比,她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4)林徽因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从她身上你学到了哪些?请结合自身经历简要叙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创造奇迹的人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 80%,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徐光宪便是这样一位致力于我国稀土科学研究事业的科学家。采用徐光宪院士科研成果生产的单一高纯稀土大量出口,让那些曾经无视中国“稀土大国”地位的国家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中国高纯度稀土使国际单一稀土价格下降了30%-40%!现在,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些长期霸占世界市场的稀土“垄断国”不得不减产、转产甚至停产,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徐光宪院士在这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冲击”!
徐光宪1920年生于浙江绍兴,1946年徐光宪考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学期后转至哥伦比亚大学,先后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导师竭力留他在哥大任讲师。就在这时,抗美援朝开始了,美国即将通过法案,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1951年,徐光宪携夫人高小霞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几经艰难终于回国,到北大任教。
几十年来,徐光宪始终把国家的需求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1972年,北大化学系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分离镨钕,纯度要求很高。徐光宪接下了这份任务。这已是徐光宪第四次改变研究方向了。
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尝试。镨、钕都属于稀土元素。稀土元素一共有17种,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犹如孪生兄弟一样,要将它们一一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徐光宪顶住了各界的质疑,打出了一个接一个“漂亮仗”——他建立自主创新的串级萃取理论,推导出100 多个公式,并成功设计出了整套工艺流程,实现了稀土的回流串级萃取。他率先办起“全国串级萃取讲习班”,使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用于实际生产,大大提高了中国稀土工业的竞争力……
徐光宪在量子化学、核燃料化学、配位化学等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广泛积累资料,去粗取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他认为创新是科研的灵魂,但又不是高不
可攀的东西。各门学科表面上相差很远,但其内在规律和研究方法往往可以相互借鉴。把其他学科中的概念、方法移植到本学科中来,就是创新。
谈起自己的科学成就,徐光宪院士总是认真地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生和硕士生,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现在北大稀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学生中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
近年来,他仍然密切关注新世纪的学科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和创新思维的论文和报告;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奔赴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和四川攀西冕宁矿区考察;他还先后多次为我国稀土资源的优化利用、环境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谈到我国的科技发展,徐院士充满信心:“我们中国人既有智慧,也很勤奋。今天上午的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工作、不断创新,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被外国同行称为的“中国冲击”是说中国生产的单一高纯度稀土已占世界产量的80%以上,一股中国旋风在世界稀土市场上雄劲地刮了起来,占据了整个世界市场。
B.几十年来,徐光宪不仅自己做研究兢兢业业,而且很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C.徐光宪作为科学家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哪里需要哪里跑”,说明他总是委曲求全。
D.稀土元素种类繁多,它们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要将它们都分离十分困难,而镨钕的分离又是难中之难。

E.徐光宪在他的论文中常常很谦虚地夸耀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年轻人在科学领域的优秀表现使徐光宪感到安慰和自豪。
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文章体现了徐光宪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伟大的科学家首先是一位爱国者。徐光宪院士有哪些爱国情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选自2012年第6期《名人传记》),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梁振英童年时代忍受了贫穷生活的煎熬,他从不抱怨,积极分担家庭生活的负担。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自食其力的能力和顽强的意志。
B.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
C.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D.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

E.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
(2)梁振英青少年时代是如何面对贫困生活的?
(3)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4)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梁振英成功原因的理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他没让你看到那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年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出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唱单弦为生。《程疯子传》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几乎是一篇上好的小说的开头。白描手法被时年26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不让老舍、汪曾祺。
《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作“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旋。
《雷雨》的惨败,甚至让《龙须沟》成为耻辱。从1954年到1957年,于是之的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利发”小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2)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说明。
(4)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思想之河汩汩向前
李泽厚对哲学的最初兴趣,要追溯到12岁那年的一次“精神危机”。那年春天,他看到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却突然感到:“人是要死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人生之谜霎时间击中了他,使他倍感困扰与悲观。
1950年,李泽厚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哲学系。虽然身在中国最高学府,他大学时代却主要靠“自学”。那时刚解放,大学里许多课程还未开,冯友兰等哲学教授还在“改造思想”,所以李泽厚没有上过中国哲学史课。
李泽厚从大一开始就自己搞研究,有时逃课,有时上课看自己的书。他用老师的借书证借图书馆的线装书,每次借30函,要跑几趟才能全部扛走。有段时间他患病,一些活动不能参加,就把更多时间放在读书和写文章上。他找到一间废弃的屋顶阁楼,在这里做了大量笔记。他回顾说:“我最大缺点之一,是不喜欢问,总是自己摸索,走了许多弯路。”
他的第一个研究目标是谭嗣同,本以为很好研究,“当时看谭嗣同,人很重要,书又不多,就投入进去了,结果吃亏了,他因为思想不成熟,观点相互矛盾”。稿子下了很大工夫,写了五遍,直到毕业才完成。多年后一个哈佛博士将其译为英文,十分佩服他分析得那么细。这篇《谭嗣同论》后来收进了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影响很大。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时间、书籍和不断从方法上总结经验”。
李泽厚虽然成名早,但因政治表现不突出,成了社科院下放劳动最多的人。“文革”时,在干校只准读“毛选”,李泽厚在行囊里偷偷带了英文版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毛选”遮在上面掩护,还偷偷做了几万字的笔记。
蛰伏近二十年,1979年3月,34万字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出版了,令许多人大吃一惊。实际上,这不只是一本研究康德的书,通过“批判”,李泽厚在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他将康德与马克思相联系,从中表达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初步构想。在思想大解放的上世纪80年代,此书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今已再版6次。
4个月后,他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出版,同样引起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是李泽厚的著述高峰期。继上述诸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和《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到80年代末,他完成并出版了《华夏美学》和《美学四讲》。
“那时,李泽厚每有新作发表,朋友间都要奔走相告。”时隔30年,易中天仍清晰记得《美的历程》带给他的震撼,“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不能为!”
在这之前,美学史的论著基本是教科书式的编年史,只有归纳,没有独创,更谈不上自己的理论体系,除了让人得到些“知识”,完全无助于提高审美能力。“当时我也看过好些文学史美术史,不满意。所以这本书,每章每节,我都有些新东西。”
《美的历程》让年轻人看到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讲哲学,可以不套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既定框架;讲文艺,也不一定要套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帽子,完全可以从作品和自己的感受出发。冯发兰先生称赞此书是对中国美学、中国文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精练概括,“一部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当时,正有一股自下而上的“美学热”袭来,青年人对美学有一种近乎狂热的兴趣,《美的历程》更成了青年学子的架上之书、枕边之物。1986年,《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标题即为《请听北京街头书摊小贩吆喝声“李泽厚、弗洛伊德、托夫勒……”》。
虽说《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但他说:“这在我写的书里,第三本也算不上!”在他看来,1988 年出版的《华夏美学》更重要,因为叩问美的本体、解开美的哲学之谜,才是他真正的美学抱负!《华夏美学》在“儒道互补”的思路下提出了“儒”所派生的“情本体”美学、“乐感”美学,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美学精神的深度与广度,也为他后面的哲学研究打开了新的通道。
1989年,他的另一部重要美学专著《美学四讲》出版,他的美学观点主要集中在这本书中。时隔二十年后,2010年2月,美国最权威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成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第一位中国学人。
请简要概括李泽厚学术研究的历程。
《美的历程》为李泽厚赢得巨大声望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5 分)
虽然承认年轻时“走了许多弯路”,但李泽厚至今认为导师并不重要。你对“导师并不重要”这个观点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使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注解:狷介:指性情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人苟合。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讲课时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刘文典在文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篇现代文,完成后面题目。
谢希德的诚与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谢希德从亲人的来信中得到这一消息。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祖国母亲,像磁石般吸引着这个远在异国他乡的赤子。有人劝告谢希德不要回到当时生活贫困、科研条件差的中国去,她却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决心在学习告一段落后,立刻回国参加建设。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谢希德回国,在复旦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与北京大学的黄昆教授共同主持开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专门化培训班。
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1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1983年,谢希德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以她的身份,每天上下班都有专车。可是人们时常在校车上看到她的身影。她说:“在车上既可以提前处理一些公事,又可以借这个机会与同志们交谈,倾听各种议论。从校内的事到天下事都可以成为车内的话题,其中有牢骚,也不乏独到的见解;特别有意思的是车内总有一两位不愿隐瞒自己观点、也不善于窃窃私语的同志不时发表一通高见,而且获得一些同事的共鸣。”在这里,教师对学校的意见和要求得到了反映,学校的决策又通过谢希德的宣传深入人心。
谢希德这样一位日夜为科学事业操劳的学者,业余爱好广泛,喜欢多彩的生活。她酷爱集邮,喜欢欣赏古典音乐和阅读文学作品。生活虽然是丰富的,但一个人却不可能样样喜好、样样精通。有人曾撰文说谢希德爱好和擅长烹饪,其实她对此谈不上内行。为此她特意关照那位作者要实事求是:“中国的烹饪大有学问,我还未入门,其实我的手艺远不及我爱人。”
1987年,谢希德的丈夫、中科院院士曹天钦患重病住院,一位成就极高的科学家变成了比孩子更需要照顾的病人。谢希德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尽心履行着妻子的职责,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了一腔深情。那几年,谢希德政务缠身,再加上频繁的学术和外事活动,身心都十分劳累。但是不管工作多忙,只要人在上海,她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去医院陪伴丈夫,默默地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她和所有勤劳朴实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撼人心魄的人间至诚。
1999年,谢希德应邀担任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委,并修改书中的两篇科学小品。她深知即便是科普文章也不能不讲准确性。谢希德修改文章也像做科学实验一样,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如某作者混淆了“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芯片是硅片经过多道程序加工而成的,她特地画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供作者参考。另一个地方,作者为求形象生动,用“指甲大小”来描述一个面积概念。不同人的手指甲可能差别很大,即便是同一个人,大拇指和小拇指的指甲大小也并不相同。谢希德根据实际情况把它改成“一厘米见方”这样较为准确的写法。求真的科学态度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谢希德对此更为看重。 
(摘编自王增藩《谢希德传》)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

A.担任校长的谢希德,经常乘校车上下班,使校车成为反映意见、宣传决策的重要窗口,这体现出她为人的平易谦和。
B.谢希德在钻研科学的同时,业余爱好也很广泛,但不擅长烹饪,对此也不感兴趣,所以不希望别人宣传她精于此道。
C.谢希德在修改一篇科学小品时,特地为原作增补了一个简明易懂的示意图,以区别“硅片”和“芯片”这两个概念。
D.本文撷取谢希德人生的若干片断,描写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关爱亲人的事迹,表现了一位杰出女性的伟大人格。

谢希德转而从事自己不熟悉的表面物理研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4分)
谢希德在科学工作中的求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谢希德在对祖国上、对事业上、对亲人上都体现了“诚”,请结合三者中任一方面,谈谈你的理解。(6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实用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