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塞 尚
傅雷
①印象派的绘画,大家都知道是近代艺术史上一朵最华美的花。毕莎诃、莫奈等仿佛是一群天真的儿童,睁着好奇的慧眼,对于自然界的神奇幻变感到无限的惊讶,于是靠了光与色的灌溉滋养,培植成这个繁荣富丽的艺术之园。然而更使我们诧异的,却是在这群园丁中,忽然有个中途倚铲怅惘的人,满怀着不安的情绪,对着园中鲜艳的群花,渐渐地怀疑起来。经过了长久的徘徊和踌躇之后,决然和毕莎诃们分离了。独自在园外的荒芜的土中,播着一颗由坚强沉着的人格和赤诚沸热的心血所结晶的种子,为现代艺术的奇花异草拓殖了一个簇新的领土。这个奇特的思想家,这个倔强的画人,便是伟大的塞尚。
②塞尚的一生,是全部在艰苦的奋斗中牺牲的:他不特要和他所不满的现实战(即要补救印象派的弱点),而且还要和他自己的视觉、手腕及色感方面的种种困难战。固然,他有他独特的环境,使他能纯为艺术而艺术地制作,然而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超然物外的人格,实在是举世不多见的。
③人们曾向当时的前辈大师马奈征求对于塞尚的画的意见,马奈回答说:“你们能欢喜龌龊的画么?”这里,我们又可看出塞尚的艺术,在成形的阶段中,已不为人所了解了。马奈在十九世纪后叶被视为绘画上的革命者,他尚且不能识得塞尚的摸索新路的苦心,一般社会,自更无从谈起了。
④他从特拉克洛洼及他的始祖凡威尼斯诸大家那里悟到了色的错综变化,从哥尔佩那里找到自己性格中固有的沉着,再加以纵横的笔触,想从印象派的单以“变幻”为本的自然中搜求一种更为固定、更为深入、更为沉着、更为永久的生命。这是塞尚洞烛印象派的弱点,而为专主“力量”“沉着”的现代艺术之先声。他站在他自己的时代思潮上为二十世纪的新艺术行奠基礼,这是他尊重传统而不为传统所惑,知道创造而不是以架空楼阁冒充创造的伟大的地方。
⑤大凡一件艺术品之成功,还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即要你的人格和自然合一。因为艺术品不特要表现外形的真与美,且要表现内心的真与美;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方法,我们决不可认错了。要达到这目的,必要你的全人格,透入宇宙之核心,悟到自然的奥秘;再把你的纯真的视觉,抓住自然之外形,这样的结果,才是内在的真与外在的真的最高表现。缺乏内心,故无沉着之精神,故无永久之生命。塞尚看透这一点,所以用“主观地忠实自然”的眼光,把自己的强毅浑厚的人格全部灌注在画面上。塞尚平生绝口否认把自己的意念放在画布上,但他的作品,明明告诉我们不是纯客观的照相,可知人类的生命——人格——是不由你自主地、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透入艺术品之心底。因为人类心灵的产物,如果灭掉了人类的心灵,还有什么呢?
⑥真正的艺术家,一定是时代的先驱者,他有敏慧的目光,使他一直遥瞩着未来,有锐利的感觉,使他对于现实时时感到不满,有坚强的勇气,使他能负荆冠,能上十字架,只要是能满足他艺术的创造欲。至于世态炎凉,那于他更有什么相干呢?要了解塞尚之伟大, 先要知道他是时代的人物,所谓时代的人物者,是永久的人物+当代的人物+未来的人物。
(有删改)
文章第①段写塞尚与毕莎诃等人的分离,第③段引用马奈的话,分别有何用意?
请简要概述第⑤段的论述层次。
塞尚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不按规则出牌的大学校长朱清时
朱清时,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去了青海西宁山川机床铸造厂,当了一名炉前工。
当时分来厂里的大学生们常在业余时间聚会,喝酒、打扑克、海阔天空聊天、发牢骚。朱清时说:“我也时有加入,但很快就感到空虚。我总觉得光抱怨怀才不遇没意思,中国这么大,总是需要人才的,现在把时间荒废了,一旦需要时,我们有什么呢?我仍然像在大学里一样,抓紧时间学习。”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一本《相对论的再审查》,稿子被山东大学油印出来,在国内流传;写了一篇论文《论基本粒子的静质量随时间变大》,1974年发表在《复旦学报》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处西宁的中科院青海盐湖所正在为造原子弹组织技术攻关,急需学物理的人才。得知这一消息后,朱清时立即去拜访该所的室主任康靖文。康靖文拿出很长的一篇专业外文文章让他翻译。几天后,朱清时就把译文交给了他,研究所马上就决定要朱清时。
1979年,朱清时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出国进修人员,到美国圣巴巴拉大学从事激光光谱研究。初到美国,实验室的设备多数他都没见过,而且英语比较薄弱,每周的小组讨论会,讨论的问题他听不懂。那种尴尬的局面让朱清时很受伤。
别无选择,朱清时只能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息时间,集中精力迅速填补实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空白。“我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包括我不知道的仪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然后请教别人,把他的介绍一一记下来,自己再练几次,熟悉之后,就能找出每台仪器的关键点,然后再读说明书的有关部分,很快就能掌握。两三个月之后,我已能熟练地操作整个复杂的系统,做出了一些漂亮的结果。终于有一天,当看到记录仪画出期待已久的曲线时,我深切感受到了探索科学真理的快乐!”
两年进修期满之后,麻省理工学院要聘请他做“博士后”研究员。但朱清时还是选择了回国,与同事们一起建起了中科院激光光谱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当时世界上两个水平最高的实验室之一。
1998年,朱清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校长。
在教育主管部门眼里,这位书卷气浓郁、平时在办公室里喜欢穿一双布鞋的校长,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更是一个给他们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担任中科大校长的10年里,朱清时赶上了教育部的“扩招”政策。作为大学校长,朱清时非常矛盾:多招一个学生就多收入一两万,多招一千个学生就是一两千万。但扩招却要付出代价——保证不了教学质量。思前顾后,朱清时停止了扩招。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时任校长朱清时不断思考的问题。他曾带着同事去麻省理工等高校调研,回国搞教学改革,引进优秀人才。几年后他才发现,教育体制和考评制度才是大学的核心问题。
朱清时发现,中国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和学生都住在一起,除了上课学知识外,师生们时时刻刻都在交流。朱清时觉得,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于是,他想在中科大实施书院式管理,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混住在一起,让学生上课之外的活动更丰富。结果有关部门下文禁止,要求将学生按照专业来管理,要把学生管理得严格一点。朱清时的书院式改革无疾而终。
“如果教育体系不改的话,目前的众多问题无法解决,中国大学应当‘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朱清时说。这些在1917年由蔡元培首倡的治校理念,成就了北大在20世纪初的辉煌,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也是朱清时作为大学校长一直在坚持的改革。
2009年3月,刚刚从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任上卸职的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在深圳“全球海选校长”中,全票当选新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拟任校长第一候选人。上任不久,他就主动放弃自己享受的省部级待遇,并提出放弃行政级别。
在给深圳市政府递交的南科大办校方案中,朱清时提出要办一所前所未有的大学,以机制创新匡正中国教育积弊。朱清时和他的教育改革,如一块石头砸进平静的水面,把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也让南科大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
2010年底,教育部选择了认可,在南科大招生考试后,下发批文同意未经教育部批准就进行自主招生的南科大进行筹建,筹建期间可以试办本科专业,暂时给予了朱清时主导的这场改革实验一个模糊的承认。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本文中,作者撷取朱清时几个人生片断,描写出一位既努力进取,心系教育事业,又特立独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校长的形象。 |
B.朱清时虽然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科技大学的校长,但他却是一个不按照规则出牌的人,也是一个愿意出难题的人,一个冒犯者和挑衅者。 |
C.朱清时在中科大实施了书院式管理制度,是因为他觉得传统的书院培养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英国的剑桥和牛津的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书院。 |
D.南方科技大首批录取的学生采取了自主招生的形式,事先并未经教育部批准,但在2010年底,教育部对朱清时的办学方式选择了认可。 |
E.“去行政化”和“教授治校”,至今仍被视为中国教育界稀缺的良药,可见,如果能够实行这种教育制度,中国教育的弊端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从文章前半部分来看,是什么造就了朱清时的成功?请简要分析。(6分)
朱清时是一个不按规则出牌的人,这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说明。(6分)
有人认为朱清时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他坚称自己是个学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顾毓琇:文理融通学术泰斗誉满中西
110年前,无锡学前街一所书香老宅迎来了一个灵慧可爱的婴儿。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这个婴儿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成就了与郭沫若、朱自清、 钱钟书、徐悲鸿等大家齐名的声望,而他所诞生的那所老宅,也因他的俊敏与其家族的荣耀而独得“一门五博士,毓秀称翘楚”的美誉。
这美誉中的“毓秀”,正是他的名字——顾毓琇。
彼时,顾毓琇的家族在无锡可谓书香门第,名人辈出。无锡顾氏乃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之后,家中祖母为秦观后裔,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这一家人 “具有极优美之家风”。
顾毓琇的大半生正值中国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反帝运动”、“抗日战争”……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也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顾毓琇的心。
1929年他学成归国,在国内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同时身为文人,他将满腔热情诉诸文学,创作了一部部鼓舞人心的话剧作品。
“书生投笔从戎热,国土贡言献爆狂。岂为揪杆争黑白,欲凫肝胆报炎黄。”这是顾毓琇在抗日战争年代写下的诗句,言辞间充满着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热忱的报国之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写下了很多抗日诗句:“好男谁说不当兵,好女今朝亦请缨。”“不辞石柱中流砥,宁别沙坪万里征。”这些喷勃着性情与才华的诗句,无不凝固着诗人顾毓琇赤诚的爱国之心。
翻开顾毓琇的作品集,一首首诗词清雅、俊逸,无不流淌着他丰富的思想情感,渲染着他多姿的精神追求。伴着诗词的唱和,音乐的世界里他亦留下了自己的足音。
精通音律的顾毓琇,在我国古典音乐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日本音乐界对他极为称赞,称他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泰斗”。
顾毓琇对我国的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有着十分精湛的研究。上世纪四十年代,他对我国古代音乐史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同时对国外一些著名的乐章也做了翻译和介绍。1940年,他走马上任国立音乐学院的首任院长,并很快提出了以“三四八”为黄钟标准音的建议,这是很专业的一个讲法。这个建议经过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通过后得以施行。
受到笃信佛教的祖母影响,他学会了在面对各种可能使人沦陷的虚荣时,心中自留一片净土,时刻保持对人生的清醒认识。而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曾撰写出版了《中国禅史》和《日本禅史》。
行走世间一个世纪,顾毓琇不断拓展着生命的领域,践行着人生的修行。心与行的修行铸就着他的生命,使得他的道路越走越宽。
1950年,已伴随战乱的中国度过半生的顾毓琇做出了一个选择,应母校麻省理工学院之邀担任客座教授,这一去竟开启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海外漂泊生活。
顾毓琇虽然身处国外,却一心挂念着祖国,在旅居美国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怀乡思国的诗词。1957年,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写到“重阳更比重山远”,他只能在梦里湖山寻觅遍,足见他的爱国思乡情切。
后来有人曾记载,就在他加入美国国籍以后两个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后不久,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他毅然决然地冒险飞回了中国。其间辗转经过伦敦、香港,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土。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以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也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由于长时间生活在海外,顾毓琇的形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渐渐淡出于国人的视线,所以提到这位旷世奇才,当下的大部分年轻人可能感到陌生。然而,作为一位曾经辛勤耕耘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没有忘记他。“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这首满含崇敬之情的诗是顾毓琇的一位学生写给他的,这位学生就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
2002年9月9日,顾毓琇走完了他长达一个世纪的人生。作为世纪老人,他堪称是一位文理通融、博学多才的传奇式人物。海内外媒体称誉他是“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这28个字深刻地概括了他一生的风采和传奇。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
【相关链接】
顾毓琇(1902年12月24日-2002年9月9日),他是国际上公认的电机权威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先驱。1927年,曾获得国际上素有电机与电子领域“诺贝尔奖”之誉的“蓝姆”金质奖章(Lammer Medal)。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1929年,顾毓琇从美国学成归国以后,一面从事电机工程教学和教育行政工作,一面用文字为民族呐喊,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
B.顾毓琇一生都生活在中国的各种矛盾爆发的混乱时期,“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让古老的中国没有片刻安宁,而他的心也没有安宁过。 |
C.顾毓琇是明代东林书社领袖顾宪成的后代,他的祖母是秦观后人,而母亲则是王羲之的后裔,他的家庭有着令人羡慕的优美家风。 |
D.1902年12月24日,顾毓琇诞生于无锡学前街的一所书香老宅,小时候就被认为是神童,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他漫步学海诗坛,研习文理珠玑。 |
E.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首次访问中国以后,顾毓琇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其后,他回国的次数越来越多,为国家的建设不断献计献策。
(2)顾毓琇被称为“旷世奇才”,他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顾毓琇的人格魅力是他被人推崇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顾毓琇的人生经历与成就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以下小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己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迎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足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钤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正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是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相关链接】
刘文典(1889-1958),安徽合肥人,字叔雅。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籍安徽怀宁。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国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著有《淮南鸿烈集解》《庄子补正》《三余札记》等。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接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一身傲骨,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不满。 |
E.本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联系全文及现实,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马云的大时代 章苒
1982年,陕西作家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收获》上发表。有个瘦小的年轻人在杭州火车站的一个角落,一口气把这篇小说读完。18岁的马云,那时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仍旧是临时工。被文学作品鼓舞着,他认真参加了第二次高考,数学只得了19分。一直到1983年,马云还在复习。
按照世俗的眼光,那几年,马云就是最失败的人:高中复习班怕影响升学率,不要他;从小梦想当兵,去应征,身高体重不够;考警校,被拒绝;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面试肯德基,20多个人全录取了,只有他被拒绝。只有英语还在给马云信心,学校的英语课是语文老师教的,上午现学两小时,下午就来教。马云觉得不行,自己带上一群同学,早上5点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门口集合,给老外当免费导游学英语。一群老外“前仆后继”,于是就“教”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马云——尽管没有出过国,马云却成了半个海归。
1984年,马云考进杭州师范学院。英语课上他一开口就震惊了全班,那种“舍我其谁”的“范儿”让他当上了学生会主席。那时学生会的建设一切要从零开始。他一天一个点子,搞排球比赛,组织辩论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附近高校学生会的同学都认识马云,他一来就是借东西,最多的一次,去6个学校借了设备,好在马云当过三轮车夫,骑车是他的强项。油印的杭师院校报里这样描写他:“咬一咬牙,他骑车飞得更快了,啊,年青人,热血沸腾!”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马云越来越有做一点事情,与时代合拍的冲动。从倒小商品到创办中国黄页,他就是个骑着自行车,精力旺盛的小微企业主,半个杭州的企业都被他敲过门拉过广告,不过绝大部分人都把他当骗子。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即使马云在他办公室说了一上午,也没有“上当”。“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创办时这句口号,其实在长达数年时间里一直是马云心底的呐喊——多少年后这个梦想实现了。有一阵子马云去外面吃饭喝茶,常有人默默替他结账,留下一张纸条:马总,谢谢你,我在你这里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中国黄页有段时间被商务部看中,一个人月薪几千元,给政府办电子商务网站。那时大家都想,这下总算熬出头了。马云却不这么认为。对于那个被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改变的大时代,他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预见和规划,于是,草创了阿里巴巴。
如果说金庸是在用武侠写成人童话,马云就是在一家企业里构想属于自己的成人童话。
马云前一阵一直追在几个高管后面,吃饭时不停地说快递员有多不容易,能不能建一个系统让快递员轻松起来,结果菜鸟物流就这样诞生了。银泰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沈国军本来干得好好的,一激动辞去了银泰集团的总裁职务,转而接手菜鸟物流的首席执行官。
颠覆了零售业,颠覆了物流业,下一个是银行业。公司有高管受不了,问,还有完没完?马云回答: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要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
阿里巴巴拿到第一笔500万美元风险投资以后,有一次一个分析师让马云到北京见一个人,但这个神秘人物要求不透露身份。马云推开UT斯达康北京总部一个会议室大门的时候,吓了一跳:吴鹰、张朝阳、王志东都在,而且西装笔挺。马云开口讲了三四分钟就被打断了。神秘人物问:“你要多少钱?”马云说:“我不要钱,我现在有钱。”“你一定要花我们的钱!”这就是传说中马云面对软银董事局主席孙正义那6分钟。孙正义赌的是马云这个人和对于互联网未来的预言。孙正义还赠送马云另一个预言:你会成为杨致远那样的人。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快到达美好未来的工具。马云看清了这一点。他今天的工作,就是想明天会怎么样。
马云成为首个登上福布斯杂志的大陆企业家时,阿里巴巴正如日中天。他这时要搞淘宝,大家都反对,谁会从网上买东西?马云说,我们不会,但是我们只要等80后、90后成了消费主力就可以了。
2013年,49岁的马云突然宣布退休。因为想到了阿里巴巴以后怎么办。他要确保没有马云,阿里巴巴仍然是一家代表年轻和未来的企业,永远拥抱变化。如同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言: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也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阿里巴巴注定属于未来。而马云,来自未来的某个大时代。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读了路遥在《收获》发表的小说《人生》,刚刚从蹬三轮车的临时工升格为收发信件的助理,受此鼓舞的马云参加了第二次高考。 |
B.任职杭州师院学生会主席时,马云骑车飞得更快了,这是马云经常去附近学校借东西多练出来的,最多的一次马云去了六个学校。 |
C.马云在给自己创造机会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利益,这使他有阵子去外面吃饭喝茶时,常有人争相替他结账,以此表示对他的感谢。 |
D.马云说,一个公司是不是伟大,不是看它赚了多少钱,而要看它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这说明马云是个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人。 |
E.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介绍了马云80年代至今的几次重要人生经历,让读者看到了风云人物所经历的磨难以及成功者背后的汗水。
“马云越来越有做一点事情,与时代合拍的冲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纵观全文,马云把哪些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请结合文本简析。
马云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王安石:无私交才显王道
王安石(1021年~1086年)
个性名片: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奈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
人物简介:北宋丞相、新党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一心为民力主改革,可惜天未亮,他起得太早。
著名的包公包青天难得人情世故一回,借着牡丹花开,很风雅地置办了酒宴,请来同事小聚。作为主家和上司,包公周全地一一请酒。平日里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碍于情面,勉力喝了几杯。轮到王安石时,包公嘴皮子都磨破了,一张黑脸都急白了,执拗的王安石仍目中无人地岿然不动。最后,暴脾气的包公没脾气了,只得放弃。
此时的王安石,已至中年,并在官场浸泡二十余载,依然做不到官场那种客套又俗套的应酬——酒肉吃进肚里,朋友挂在嘴上。他的人生信条简单得可怕,你走天桥,我走地下道,无私交才是王道。
碰王安石钉子的,不独有实力派的包公,还有权利派的仁宗。
按照帝国规定,凡进士高第者,为官一任即三年后,便可回京述职,留到皇帝身边。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提拔方式,有宋一代,一直被视为仕途发达的最佳捷径,他人没有条件也想创造条件地上,王安石却一再矫情地拒绝,拿仁宗签发的入京圣旨当白纸。一来二去,连钦差都习惯了他的躲猫猫,直接把圣旨送到家门口。这一次,王安石竟然极富想象力地躲进了茅房。钦差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只好把圣旨放到桌上就走。得知消息的王安石从茅房里跳出来,抓起圣旨一路狂奔,硬生生将圣旨还了回去。
情商如此低下,又如此不识抬举,王安石的前途,本该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但神宗的1069年,却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他像一颗大彗星,拖着长而明亮的大尾巴呼啸而来,官拜参政知事(宰相职),权倾朝野,政界为之变色。
没办法,他情商低自有低调的活法,让别人无话可说。
当年,20岁的他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开封,当时的文化名流曾巩、欧阳修等,一看他的文稿,惊为天人。第二年,科举应试之日,王安石的锦绣文章,被主考官一眼就相中为状元卷子。他用甩开他人若干条街的才华,让人望尘莫及。
随后25年里,他从县令一级级地干到太守。其间,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而且,在此期间,他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开办农民贷款法,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全部大获成功。他靠真枪实弹挣得的官声与民望,让文武百官、黎民百姓都埋头点赞。
最绝的是,他不贪色、不爱财。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他一条都不沾。
他终生不纳妾,这在风流开放的宋代文人中几乎绝无仅有。他正经得连自己夫人都觉得无趣,于是夫人亲自出面,为他物色了一个美貌女子。结果,他不仅退还了女子,还帮女子家还清了债务。
他节俭清廉,视富贵如浮云。每次发官饷,总是拎了装钱的袋子回家,直接就上缴给夫人。据说,他的宰相俸禄几乎已经变成公款,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官居宰相高位那么些年,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
如今,翻看官方修订的《宋史》,我们会赫然发现:王安石变法的最重要支持者、参与者、助手、学生和继承人,几乎全部被列入奸臣的行列,只有他这位高举变法大旗的首倡者安然无恙———他活得如此低调又本分,人品和文品一样无可挑剔,即便是他最凶猛的敌人,也很难找到攻击他的破绽来。至于变法的完败,真是怨不得他,悲剧在于,天还没亮,而他起得太早了—超前,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伟大者。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个性名片中介绍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表明在宋代王安石变法孤立无助,注定失败;其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王安石是伟大的改革家。
包青天难得置办酒席宴请同僚,连不喜应酬、滴酒不沾的司马光都勉力喝了几杯;王安石却是执拗不喝,表现出王安石目中无人,固执己见。
由于不满宋仁宗的统治,不愿意留到皇帝身边,王安石一再矫情地拒绝入京圣旨,不识抬举的王安石前途一片漆黑。
在地方任职的25年里,王安石在每一个地方,全部政绩斐然。这不仅使他赢得了官声与民望,而且也为他后来制定新法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王安石做宰相,俸禄任凭亲友甚至同事花费,而且从未用此权力为自己及其亲族谋过私利,他把富贵视如浮云,清廉自律在当时实属难得。
最后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王安石能“官拜宰相职”,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王安石的人生信条是“无私交才是王道”,你赞同这样的看法吗?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真人”熊十力
熊十力(1885~1968)原名继智,号子真,晚年号漆园老人,湖北黄冈县人,哲学家。曾任教于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他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那是1932年冬,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风瑟肃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
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再看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
熊氏天性张狂。他师从欧阳竟无学佛,却不尊经,常自称菩萨,后来却写成<新唯识论》破旧立新,气得欧阳痛骂不已。有人撰《破新唯识论》,对他进行驳斥,他马上又著《破<破新唯识论>》,破来破去,颇有意思。
论者称,熊十力天性旷达,不喜雕饰。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不过,熊十力最有“真人”风范之处,当数他一身牛气,平生绝不媚俗。徐复观当时官拜少将,是蒋介石面前的红人,常问学于熊。一次,他替蒋带给熊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拒绝,并破口大骂徐和蒋,声音之大,自后山一直传到院里。
熊十力喜欢骂人是出了名的。徐复观初次拜见熊十力,请教应读何书。熊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不久后,徐再见熊十力,说已经读完。熊问有什么心得?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不太满意处。熊十力未听完便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它的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经此一骂,徐复观立起来了。
即使是好友,也难逃熊氏一骂。
在北大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合,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
发生在两位学人中间的这场殴斗,后来被演绎成无数版本。有说法称二人是在桌子底下扭成一团,还有人说打架时,熊正“坐在马桶”上。据传,熊十力不敌废名,被叉出门外,仍然“边逃边骂”。不过,二人过几天相聚,又谈笑风生,和好如初。
又一次,熊十力因学问与梁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熊十力不甚解气,趁梁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休。
不过,熊十力并非一味狂妄之人。早在19”.年,梁漱溟与熊十力尚未谋面,即收到熊的信,说梁在《东方杂志》上发表文章中,“骂我的话却不错,希望有机会晤面仔细谈谈”。
熊曾自我辩白,“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往精神。”
1949年以后,熊十力脾性依旧,坚持不肯改造自己,数次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建立哲学研究所,允许旧学传播。而熊十力写书,仍然批判唯物论之缺失,被当做“反动复古主义”而遭到痛批。
“文革”开始,熊十力不挂领袖像,只设孔子、王阳明、王船山座位,朝夕膜拜。但此时,他目光不再炯炯有神,谈吐不再潇洒自如,情绪也不再热烈激昂,而是“常独坐桌边,面前放一叠白纸,手中握枝秃笔,良久呆坐”。
后来,由于抄家、批判等变故,熊十力精神有些错乱,不断给中央领导写信,连裤袜之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
当年意兴豪放的这位“真人”,在他80余岁时,穿一件褪色灰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熊十力与牟宗三初见,“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在寒风瑟肃中刚解完小手的走方郎中,言谈中狂傲地称只有他能讲晚周诸子。 |
B.熊十力性情狂放,不拘小节,他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元化交谈,颇有魏晋风度;他不媚权贵,不接受蒋介石的馈赠,并高声大骂,狂性毕现。 |
C.熊十力喜欢辩论,每次说不过对手就大打出手,打不过就跑,边跑还要边骂,这表现了他醉心学术、有孤往精神的的一面。 |
D.熊十力“文革”期间受到严重打击,造成精神错乱,狂放不羁的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沉稳少语,其晚年的境遇令人惋惜和同情。 |
E.本文叙事生动,语言简洁,描写细致入微,作者运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出一个真性情的狂士形象。
(2)文章第二、三、四自然段引用牟宗三对熊十力的有关记述,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两次写到熊十力大骂徐复观,这样写有有什么好处?
(4)文章称熊十力为“真人”,熊十力的“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个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两晋六朝几百年间,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混成时代,中原被异族侵入,搀杂许多新民族的血;江南则因中原旧家次第迁渡,把原住民的文化提高了。当时文艺上南北派的痕迹显然,北派真率悲壮,南派整齐柔婉,在古乐府里头,最可以看出这分野。唐朝民族化合作用,经过完成了,政治上统一,影响及于文艺,自然会把两派特性合冶一炉,形成大民族的新美。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变为黑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
当时蕴蓄深厚的文学界,受了这种激刺,益发波澜壮阔。杜工部正是这个时代的骄儿。
他是河南人,生当玄宗开元之初。早年漫游四方,大河以北都有他足迹,同时大文学家李太白、高适,都是他的挚友。中年值安禄山之乱,从贼中逃出,跑到甘肃的灵武谒见肃宗,补了个“拾遗”的官,不久告假回家。又碰着饥荒,在陕西的同谷县,几乎饿死。后来流落到四川,依一位故人严武。严武死后,四川又乱,他避难到湖南,在路上死了。他有两位兄弟,一位妹子,都因乱离难得见面。他和他的夫人也常常隔离,他一个小儿子,因饥荒饿死,两个大儿子,晚年跟着他在四川。他一生简单的经历,大略如此。
他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从小便心高气傲,不肯趋承人。他的诗道:
“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奉先咏怀》)
又说: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赠韦左丞》)
可以见他的气概。严武做四川节度,他无家可归的时候去投奔节度使,然而一点不肯趋承将就,相传有好几回冲撞严武,几乎严武容他不下哩。他集中有一首诗,可以当他人格的象征: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言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茆屋。摘花不插鬓,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
这位佳人,身分是非常名贵的,境遇是非常可怜的,情绪是非常温厚的,性格是非常高抗的,这便是他本人自己的写照。
(湖南文艺出版社梁启超《情圣杜甫》稍作改动)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反对“诗圣”的说法,而认为杜甫是“情圣”。 |
B.六朝时期,南北方文艺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南方整齐柔婉,北方真率悲壮,这在当时的乐府诗里体现明显。 |
C.“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黄金”忽变“黑灰”,但这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没什么影响。 |
D.作者在文中引入三篇杜甫诗歌,都是为了使“热肠”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
作者为什么称杜甫为“情圣”,请分条回答。
▲
▲
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杜甫成为伟大诗人的原因。
▲
▲
▲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题目。
平淡的隽永
——悼丁聪先生
陈四益
丁聪先生去世的消息,毫不令我意外。他静静地躺在医院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十天前,丁太太打来电话,说这一次恐怕比较“麻烦”。我懂她的意思。多少回,他大难不死,虽有凶险,终于化险为夷。但这次,一直高烧不退,一直昏迷不醒,结果实难逆料。
丁先生和丁太太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从不愿麻烦别人,也从不肯做劳师动众的事情。丁太太说,如果丁先生这次在劫难逃,不打算开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老朋友,大多已届高龄,大热天往返劳顿,于生者有伤,于死者何益?一动不如一静,或可写一些文字,留下他生活的痕迹,留下一片情谊。怀念他,就请好其书,好其画,从而想见其人。她劝我不要去医院探望,因为探望昏迷不醒的病人已经没有意义。
造化弄人,这是一句老话,谁不曾受过命运的拨弄?丁聪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
丁先生的父亲丁悚是知名画家。丁聪从小喜欢画画,父亲却坚决反对他走上绘画的道路。这大概就叫“干一行,怨一行”吧。可是万万不曾料到,父亲的坚决反对,反倒促成了丁聪的决心。我不知道当他饱尝绘画道路的无尽艰辛之后,是否领悟了父亲用心之苦,我只知道,在他晚年,时时怀念着反对他学画的“老丁”。不过他不曾后悔,他说:“我就是要画!”
丁聪提着画笔走上过抗日的战场,走上过反独裁、争民主的战场,他也进过被通缉的黑名单,被迫逃亡香港。他当时的漫画直到前些年还被台湾一家报纸整版刊出,编者写道:①要知道国民党为何丢掉了大陆,请看丁聪的漫画。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他欢天喜地庆祝“解放”,热情洋溢投入新社会的建设时,他忽然变成了“人民的敌人”──钦定的罪名是“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但是他不曾颓唐,他说:“我还是要画!”
戴在他头上的“帽子”摘掉以后,他回到了北京。满以为从此就回到了人民的队伍。但一到“文革”,他又被一顿“横扫”,劳动改造去了。他在“干校”养猪,以为此生将终老异乡,不再有重操画笔的希望。可他万万不曾料到,竟会有那一声惊雷,那一道电闪,刺破长空。他终于放下了喂猪的料勺,又拿起了画笔。他还是要画,只要一息尚存。
数十年的磨难,在这期间,丁聪追求的梦想曾经幻灭过,但却成就了他对社会更为深沉浑厚的理解与剖析。这或许可说是造化那一点残酷的公正。但这公正却不是人人都可领有,得到的人要付出血和泪的代价。
丁聪画笔虽然犀利,但待人却万分仁厚。他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为此,他吃尽苦头。“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丁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丁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年,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此事若非丁太太谈及,谁也不会知道。
丁先生生命的最后两年,最遗憾也最痛苦的,是他已无法作画。但他谦和风趣之性不改。今年春节前我和妻子去看他,他始终含着笑意。别后,丁太太问他,刚才来的那位女士是谁?他脱口道:“陈家长。”丁太太既是他认可的“家长”,那么我的妻子自然是“陈家长”了。春节后我去看他,他依旧笑意盈盈。丁太太问他是否认识我,他用上海话回答说:“假使我勿认得伊,格末还认得啥人。”听到这话,我万分受用。每次见到他,都能感觉他拳拳的情意,也总是叹息自己的无力,既不能纾解他的病痛,也不能给他什么宽慰,只能从心底为他祝福,期望好人平安。幸好我同他合作的全部作品四卷五册,已在他生前结集印出,书名都是他亲笔题写。开作品研讨会的那天,丁先生大病之后,仍兴致不减为每位到会朋友在书上签名……
②丁先生就这样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就是这平淡,才显出了隽永。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活在亲人们、朋友们、读者们的心底,才是真寿者。那些闹闹攘攘的告别,字斟句酌的讣告,人分九等的葬礼,不知究竟是为了死者还是活人。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文中说“丁聪先生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是他万万不曾料到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①的含意。
要知道国民党为何丢掉了大陆,请看丁聪的漫画。
赏析文中画线句子②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丁先生就这样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
(3)文章以“平淡的隽永”为题,有何妙处?
(4)作为一代漫画大师,丁聪的人生给你哪些启迪?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
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王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 他的治学之路。
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王运熙一生专注于学问,甘于淡泊,白首未改此心。他曾经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但不让我看书写书,那就一天也受不了。”虽是玩笑,却道出了他虽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心境。
王运熙赠给学生吴承学一本《文心雕龙探索》,他在书的扉页题写“治学自警语”:“全面观照,准确把握。正本清源,探明原貌。”他的治学亦如此,不求新、不求奇、不媚俗、不趋时,从文献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最平实的学问。在研究《文心雕龙》时,王运熙的结论与北方一些学者,如,中华书局的周振甫,山东大学的陆侃如、牟世金,西北师范大学的郭晋稀等几位先生的观点并不相同,在当时引起了争论。王运熙认为《文心雕龙》是一部指导写作的书,并不是一部系统的文 学理论著作和关学著作。他以原著文本为研 究的出发点,努力把握刘勰整个文学思想体系,避免先入为主,用现代文学理论去套。因此得出的结论得到了许多研究者 的认同,逐渐被大家接受并信服。
“王运熙先生做学问有独到的见解却不故作高深,从不说过头话,都是结合实际来讲,这种做法让人十分敬佩。”国家图书馆原馆长、文心雕龙学会会长詹福瑞告诉记者。
王运熙常为学生讲起近代以来的学术流派,信古、疑古、释古三派中,他将自己定位为释古——既不盲目信古,也不一味疑古,而是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地分析、鉴定,恰切地评述、印证,最后得出平实、适中的结论。
“创新”在王运熙那里具有不同的含义——求实即是创新。他认为古典文学研究面对的是浩繁的历史材料,人们在面对这些材料时难免众说纷纭,其中便会夹杂很多误解,而研究如果能够收集、、分析材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误解,这就是学术创新。
复旦大学教授、王运熙的弟子杨明告诉记者,王运熙一生孜孜不倦,只为求真求实。刘勰的《文心雕龙》中“风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何理解众说纷纭。在 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前期,曾有过热烈的讨论,流行的学说认为“风骨”代表“文章的内容”、“纯洁的思想”、“合乎道德规范的情感和意志”等。王运 熙对材料进行穷尽性的搜集,然后条分缕析,最后得出结论:刘勰所谓风骨,是指作品的艺术风貌、表现效果而言,不是就思想内容的高下邪正而言。
与此相承,王运熙也澄清了当时对建安风骨的误解。很多学者认为,建安风骨主要是指那些表现社会动乱、人民苦难的诗歌的思想内容。王运熙则认为,南朝人所说的建安风骨只是指建安诗文爽朗刚健的风貌。
王运熙服膺《札记•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史记,五帝本纪赞》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将其作为治学的座右铭。王运熙的治学正是对这两句话的最好注解。
“不作惊人之语,无剑拔弩张之势。但他很了不起,了不起就在于忠于学术,坚守学者的良心。”杨明对王运熙的治学品行推崇有加。
直到去世,王运熙一直居住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一套48平方米的旧房子中,从1978年至今,已有四十余年,每天都能听到火车进出的轰鸣声。正是在这间斗室,走出了我国文学学科第一位长江学者吴承学,也培养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一批中坚力量,其中很多已然成名成家。
王运熙是在凌晨离世的,一如往常一般平 静。“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恰可比拟。
(节选自2014年2月22日《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王运熙说:“上海的大闸蟹很好吃,但不吃也无所谓。”表明他喜爱的是读书。他认为如果生活过于优越,就会影响学术研究,所以他乐居陋巷 。 |
B.“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是王运熙先生的写照。夏花绚烂比喻他活着的时候贡献卓越,若秋叶静美是说他去世时平静安然。 |
C.“从1978年到1996年”“1983年到1996年”“从1978年至今”等具体时间,使文中所述情况显得十分真实,突出了王运熙进行学术研究的持久。 |
D.王运熙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陈子展博古通今,思路开阔,引领王运熙走上了治学之路,为他从事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
E.文中提到周振甫、陆侃如、牟世金等先生,既为了说明王运熙的治学方法与治学态度与众不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地位。
(2) 王运熙是怎样理解“学术创新”的?文中谈到了他的哪些学术创新?请简要概括。
(3) 文中多处引用了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王运熙的评价,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本文的题目是“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你怎么理解“平淡”与“有丘壑”?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1978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 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 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开不开研讨会——其实应该叫做检讨会,也不是我的事情。读过我书的人都可以提意见的。”她谢绝出席研讨会。
事实上,杨绛的低调,也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杨绛深知,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一个人身上,要学会享受做一滴清水的快乐。
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上世纪40年代,杨绛创作的《称心如意》等剧本的艺术成就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相比,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
B.杨绛凭借着非凡的毅力和聪颖,历经20年翻译并最终出版了《堂 吉诃德》这一外国鸿篇巨制,其面对磨难的隐忍与顽强,令人敬佩。 |
C.文中划线句表面上是以“居所”为陈述主体,实则是点明了居所的主人孤傲没有朋友却拥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
D.钱、杨二老酝酿设立的奖学金时“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信托协议书》,捐献巨额现金,都体现了杨绛淡泊的人生追求和充满大爱的人生境界。 |
E.本文通过对杨绛先生的治学、为人、处世等经历片段的记述,展现出了老一辈大师级学者们自强求索、勤勉钻研且低调淡泊的共同精神面貌。
(2)请简要概括杨绛才华横溢的具体体现。
(3)文章中说道,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请结合全文内容,对这句话进行简要阐述。
(4)杨绛的低调,的确隐含了她独特的人生智慧,彰显着她所秉承的人生哲学,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社会现实,谈谈你对这种“智慧”或“哲学”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国画大家刘旦宅
刘旦宅八十初度,竟毫不留恋地飘然而逝,着实令人惘然。
他少年就有神童之名,10岁那年小试锋芒,在家乡温州举办“十龄童刘小粟画展”。1951年,20岁的刘旦宅来到上海,不久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先后绘制了《屈原》《破釜沉舟》《杜甫》《李时珍》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后,刘旦宅又幸运地成为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如今,随着这位曾经画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历代诗人画传》《九歌》等诸多精品的人物画大师的远行,落寞的上海画坛又平添几分无力感。
王元化先生曾引《文心雕龙》“思表纤旨,文作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赞誉刘旦宅艺术高妙。事实上,刘旦宅的确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也颇爱惜羽毛,极少参与应酬,更不肯随便赠画,以至常给人“傲气”之感。可刘旦宅也毫不讳言自己非常钦佩同为海派艺术大师的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等画家。甚至还主动开口向程十发先生索画,扮演起“粉丝”的角色。他与这三位大师都曾举办过联合画展,还曾多次随陆俨少先生外出写生。
90高龄的连环画界泰斗贺友直先生与刘旦宅是多年老友。一提到刘旦宅,贺友直泪湿眼眶:“老刘是真正的国画大家,国学底蕴深厚,饱览诗书,书法也很好。而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说起两人交往,贺友直深情回忆。1963年,贺友直与刘旦宅一起被邀请到北京。此间,贺友直发现刘旦宅时常呆坐,右手伸指比划,双目随指移动,他经过观察发现,原来刘旦宅是在空中作画。贺友直觉得,刘旦宅用这种方法,能在动笔前先捕捉造型、布景及构图的感觉,因此戏称之为“内心视觉”。“由此我得到一个认识:从事艺术务必入迷。刘旦宅就是最好的榜样。”令人唏嘘的是,“文革”后期,贺友直为求自身解脱,曾经伤害了刘旦宅。对此,贺友直始终耿耿于怀,每每说及此事总是眼含泪花。
贺友直说,“老刘量大,反倒是他请我吃饭以示宽恕。”而事实上,刘旦宅对这段不愉快的往事从来绝口不提,对贺友直依然尊敬如故。
熟悉刘旦宅的人都知道,画画、饮酒、下棋,都是他的强项。或许由于当年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诸如郭沫若、吴晗、周汝昌等人相继老去或远行,或许由于近年来画价飞涨却知音稀少,刘旦宅在晚年,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正如他所说,“画的画没人欣赏,只是被买来卖去,没有意思”。
于是,爱好唯剩下读书。古今中外,刘旦宅涉猎很广,思索也很深,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的思想文化为什么成熟得那样早,从老庄哲理、屈子离骚、晋代书法,一直到唐诗、宋画,为什么一出现都达到世界的顶峰?刘旦宅虽为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他甚至认为“中国书法是世界上所有艺术门类中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而其他艺术门类都是有外物对应的”。
尽管今天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多如牛毛,可所有理论在刘旦宅看来都还没有抓住根本,尤其是“中华文明成就为什么会那么早”这一问题,更是难以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为此,刘旦宅常感到苍凉落寞。而一旦想到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文化顶峰,刘旦宅又感到迷茫困惑。虽感遗憾,但他仍然寄望于今天的学者,盼望看到一部能与中国书法相称的学术著作,也期待上海能有一个专业的、深入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的学术机构。
年轻时代,刘旦宅就是个性格耿直、心直口快的人,为此曾得罪过不少人,更曾锒铛入狱多年。尽管如此,那种有话必说的性情,并没有随着年华老去而改变。有一次,友人们说起文化界的现状,刘旦宅突然一脸严肃,瞪大了眼睛,高声说道:“现在的文风、世道,什么都作为一个工程来对待,比如‘大师工作室’,大不成话了。”他感激、钦佩自己的启蒙老师,却也毫不讳言地感慨:“我刘旦宅的老师,都是倒霉的,鸿运高照的没有。”面对外界对自己的褒扬,刘旦宅坦言:“我们前一辈大师级的人多。我这人平淡无奇,没什么了不起的。我只是一个百姓,一个认认真真画画的人。”
(节选白《新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中最年轻的一位,刘旦宅先后绘制了《屈原》等多部影响深远的连环画精品和《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等诸多人物画精品。 |
B.刘旦宅晚年,由于共同唱和的文友画友相继老去或远行,以及画价飞涨却知音稀少,他酒不喝了,棋不下了,连最心爱的画也不画了。 |
C.刘旦宅是一位画家,却痴迷于书法艺术,对书法艺术有高度的评价,认为中国书法是唯一以人类内心世界为参照而创作的艺术。 |
D.刘旦宅艺术高妙,对自己的作品充满自信,待人接物常有傲气;但在自己所钦佩的程十发等海派艺术大师面前却十分谦逊,甚至甘当“粉丝”。 |
E.本文介绍了刘旦宅认真画画、坦荡做人的事迹,从艺术成就、精神品质、性格为人等方面,塑造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师的形象。
(2)刘旦宅能成为国画大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刘旦宅老友贺友直称赞“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更值得后人敬仰”,请说说他的风骨、大度和正直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4)今后中国会不会再出现文化顶峰?刘旦宅对此感到迷茫困惑,你对此是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张昌华
富有诗人气质的陈寅恪,本是一个纯正的学人。他学问广博、精深,在宗教、史学、语言、人类学、校勘学、文学上的建树颇高,尤以中古史的研究卓尔不群。
1902年,十三岁的陈寅恪随兄陈衡恪留学日本,后赴美在哈佛学习梵文、巴黎文,1921年又赴德国,在柏林大学研究院研究梵文和其他东方古文字学。旨趣在“以求知识为职志”。他留学十多年却没有获得博士学位。1925年,吴宓拟请陈寅恪为国学研究院教授。清华校长曹云祥问梁启超:“他是哪一国的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云祥又问:“他都有些什么著作?”梁答:“也没有什么著作。”曹听罢摇头表示为难。梁启超有点生气地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嘛,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梁启超列举了柏林大学、巴黎大学名教授对陈寅恪的推誉之词。曹云祥同意了。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异趣所在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的。陈寅恪冬日喜欢穿长袍马褂,因体弱,有时严寒还加上件皮袍。凡引征重要文句或参考书目,他都亲自抄在黑板上。擦黑板本是脏活,学生要代劳,可他一概谢绝。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他上课从不点名,也不小考。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是一位“怪人”。国文考试加试还是科举时代的方式——对对子,以此测试学生的读书博寡、语汇丰富与否及音韵学、逻辑学。此举虽招致毁誉参半,但“寓意甚深”,可“测试作者的联想力和美感力”以及“表现文学的天才和造诣,而修辞的程度更可以从这里流露出来”。他既开风气也为师,一面向学生提示可走的新路,一面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出于他的声望,北大的学生为不失名师的教诲也来清华园听课。那时陈寅恪不过三十多岁,还是单身汉。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他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他的勤奋令学生们脸红,也激发了学生们的勤勉精神。
陈寅恪也不乏幽默。研究院导师梁启超、王国维曾是帝师,他便送学生们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罗家伦出任清华校长时,送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回赠一副对联:“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横批是“儒将风流”。罗问作何解,他解释说:“你在北伐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又讨了个漂亮的太太,正是风流。”这两副对联被传诵一时。
陈寅恪与王国维私交甚笃。1927年,王国维于昆明湖自沉。在向静安先生遗体告别时,研究院的学生们在先,行的是三鞠躬,而陈寅恪行三跪九叩大礼。他送挽联,撰《王观堂先生挽词》,赋诗言哀。次年,他又应研究院众学生之请为王观堂先生撰写碑铭,于碑文中阐发观堂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心曲。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陈寅恪一家在香港,食品奇缺,没有吃的。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他。军部行文给香港司令部,司令部派宪兵送去好多袋面粉,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面临行将饿毙,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1945年,季羡林留德已经十年,正准备回国,听说陈寅恪在伦敦治疗目疾,便写信向他汇报学习情况。陈寅恪本不了解季的学业,一听说季的指导老师瓦尔德施米特竟是自己的同学,且季的师祖便是自己的导师,他马上复长函鼓励季羡林,并热情把他推荐给胡适,使季羡林一帆风顺地到北大当了教授。后来陈寅恪读了季羡林的论文《浮屠与佛》大加赞赏,推荐给《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使季羡林“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胡适曾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傅斯年也说过:“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更有人在谈及他的受世之尊之地位时说:“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虽已被人称为“教授的教授”,但陈寅恪每周还要花两天时间进城跟人学西夏文和蒙古文,这充分体现了他在治学上孜孜以求的勤勉精神。 |
B.陈寅恪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教学时采用的国文考试加试方式——对对子,以及在王国维去世时行三跪九叩大礼,都说明他的治学与人格深受传统文化精神的浸淫。 |
C.梁启超认为自己虽然著作等身,可在治学的境界上依然无法与陈寅恪相提并论,这其实是襄助陈寅恪顺利执教清华的过谦之辞,并非诚心之言。 |
D.作者引用傅斯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这句话,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一代学术大师陈寅恪的至高成就进行了褒扬。 |
E.文章灵活地运用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从不同角度塑造了陈寅恪特立独行的学者形象。
(2)在本文第二段中,作者记述的梁启超和曹云祥之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3)通过本文作者的介绍,你印象中的陈寅恪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4)你如何理解“中国,只有一个陈寅恪”这句话?它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真人黄永玉
郭梅 张宇
黄老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一个罕见的本质意义上的真正艺术人。胡适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最可笑之事,莫过于长坂坡没有赵子龙,空城计失却诸葛亮。”我觉得近百年中国艺术文化史上如果缺了黄老也同样是件可笑的事。
文化的渊源和自身的素质加之良好的天赋对黄老的艺术起了决定的作用,而上天赐予他特有的“缘分”更为他的艺术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且不谈他和沈从文、张乐平、齐白石等艺术大家的缘分,单说他和一位出家人——弘一法师的奇遇就让他在其艺术生涯中受益匪浅了。
当然,人们喜爱黄老,不仅仅是喜爱他的艺术作品,更是喜爱他的为人。黄老的言谈话语中不仅流露出洒脱的气质,更流露出一种世间少有的真诚。庄子曰:“真者,精诚之至也……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就是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有时却为平常日子所遇所做的极平常的一点小事而心感内疚。有一次,黄老在巴黎街头写生,却没敢喝一直在身后看他作画的一位法国女子递给他的一杯水,他怕水里有“蒙汗药”。而且,当那位女士起身离开向他挥手微笑时,他还伸手摸了摸后裤袋里的钱夹子。回国后,黄老深深地为自己当时的念头和动作感到脸红,慨然写道:“我们心底的不信任的基础太多了,辜负了太多的善意!”
八十多个春秋一步一步走来,身后留下了许多,血过,泪过,名过,利过,沧桑过,荣辱过,沉浮过,大喜亦大悲过,生过亦死过,于是便进入了一种境界,一种诠释,一种了知,或许是一种大彻大悟。
常挂在黄老心上的是巴尔蒙特的一句诗:“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而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有生命而无感情是不可能的,我深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悲苦。”尝遍了人世间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遍了才知道淡的精彩,才知道淡这个味道在生命中弥足珍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名诗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黄老淡名淡利淡一切,唯有情义不能淡,且重情重义,对于帮助过他的前辈更是没齿难忘。为了怀念,几年前他出版一本书,名为《比我老的老头》,生动细微地记述了张乐平、沈从文、聂绀弩等十几位早年帮助过他的前辈。此书一版再版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
2007年春天,中国慈善总会为了表彰多年来在慈善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授予黄老“慈善家”称号。在授奖大会上我没有看见被授予“慈善家”的黄老,这种场合被某些人认为是扬名露脸宣传自己的好时机。而此时黄老却因为多年好友黄苗子夫人郁风大姐的去世而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根本没有心情去参加颁奖晚会。
我曾有幸在黄老家吃过几次饭,一次被家乡凤凰的醇香米酒灌了个红头涨脸。还有一次,餐中,黄老手端一碗,碗中有其家乡自己腌制的小山椒。黄老介绍说,这东西可香了,吃一口想两口。下饭,我问道:“辣不辣?”老爷子从口中取下烟斗,说:“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耐辣的人认为不辣,不善辣的人会认为它太辣,站的高度、起点不同,立场观点也就大不一样了!”这碗辣椒到底辣不辣,我早已记不得了,但是黄老的这番话我却牢记在心了,够我使一辈子的。
2007年,黄老又将一大幅书法作品挂在客厅里,“人活了八十岁了,如果再不承认老奸巨猾就太不谦虚了!”观其洒脱飘逸的字体不禁怦然心动:言出真心,莫过于此了。
(选自《画坛奇才:黄永玉传》,有改动)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人们喜爱黄老,不仅是大师的艺术作品征服了世人,更重要的是大师的为人真诚也征服了世人。 |
B.黄老在巴黎街头写生,不敢喝看他作画的法国女子递给他的水,是因为这名女子可能有非分企图。 |
C.黄老淡泊重义,为了体现自己的重情义,他沉浸在失去好友的悲痛中,没有参加颁奖晚会。 |
D.文章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几件小事写起,便为人们描绘了一位真性情的艺术大师形象。 |
E.黄老对辣椒的评价高人一筹,告诫人们应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站得高,就能认识深刻。
(2)文章是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写黄老先生的“真性情”的?请简要分析。
(3)如何理解“看你从什么角度说这个问题了……立场观点也就大不一样了!”这句话?请简要分析。
(4)黄老先生为我们展示了他最真实的一面,赢得了我们的称赞;而现实中人们却往往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不愿让人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试结合全本,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爱国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美国.两时去的同大多选择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的农林专业。留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最精湛的知识。他不仅主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荣誉会颁发的两枚金钥趣证幸。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急需一位植物病理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史上为我国的真菌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宁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而奋斗终生,我决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邀请他去东北筹办农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的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农林大的教材钢要。
作为沈阳农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设设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期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轰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报国的埋想。
(摘编自《中03真菌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金酸大、中央大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院和和东北农院院长、中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院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成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勘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知识,为国争光。 |
B.考虑到岭南大开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位。 |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 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院。他这样做 ,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4)作为一位爱国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