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质朴的旋律中,有人想到赵薇的“致青春”,追忆我们逝去的青春韶华;有人想到父亲母亲,深深皱纹浓浓亲情;有人想起胡风创作的《时间开始了》,燃起热情与希望,脚步从容,重新出发……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庄子说:“高山上看到的山下人,皆如蝼蚁,大小高低如一,何必去争谁高谁低。”胡适先生说:“我是山下人,就在山下看人,怎能不计较大小、高低、胖瘦?”
读完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一位老农说,如果你花费整个春天去挑选种子,那就要错过播种的季节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
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
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见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
“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啊,我明白了!”云雀眨巴眨巴眼睛想,“谁如果想展翅高飞,就不能把目标定得太低;如果眼睛只盯在树冠以下,那就永远不可能在蓝天白云间翱翔。”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会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史学家钱穆在一道观中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好奇地问:“挖掉之后要补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年的开山祖师,为何种的是松柏而不是夹竹桃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6年前,从小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放弃北航,遵从父命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却因没兴趣而痛不欲生。3年前,因种种限制在北大转工科院不成的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的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几个月后就让已学了两年多的其他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技师。   
这则材料,引发你了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引进了一条能自动完成包装的肥皂生产线。但是,销售部门却反映有的肥皂盒是空的。公司高薪聘请一个专业的科研团队,耗时几个月、耗费数十万后,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一家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工人找来一台电风扇,摆在生产线旁,另一边放上箩筐。装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风扇前通过,只要有空盒子便会被吹离生产线,掉在箩筐里。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刘宁,考入国内某名牌大学。大家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刘宁大学毕业后,不断应聘辞职,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连续几年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很没意思。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能力也不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于刘宁的悲剧,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速度与激情7》刚一上映,在24小时之内就创下3.91亿元票房,打破7项影史记录,被网友称为“素鸡”。 “素鸡”凭啥这么火?有媒体分析原因之一在于补偿心理驱动。
电影上映当日,一条搞笑微信在佛山的朋友圈里转发:假如多米尼克在佛山开车会吐血身亡,因为处处限速指令、每200米一个红绿灯……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观众在“素鸡”中获得了补偿:现实生活多么糟糕,既无速度也无激情,城市上下班高峰期处处塞车、电子眼无处不在、停车稍不注意就招来“牛肉干”,上了高速好不容易能加油门了但收费站无处不在……正因为如此,观众能在“素鸡”中获得安全的快感:飞驰万里没有罚单、毁坏豪车与奢侈品没有肉痛,泄愤与破坏不需要承担后果。
人们在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难以满足的欲望,似乎都可以通过电影得到心理补偿。当人们用电影来补偿生活,是人之幸邪,是人之悲邪?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4年9月15日《重庆晚报》报道,某大学毕业生小蔡,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被公司取消录取资格!原来小蔡在400字的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
此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你就此事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
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80字的文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严歌苓说:“我羡慕王安忆,因为上海对于她,是永远的城,她有她的上海;莫言有他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有他的商州。而我永远在异乡。”
但是正是“异乡人”的经历让严歌苓拥有了超乎寻常的洞悉力,让她总能从很多人熟视无睹的生活中发现题材,并演绎成一个个精彩故事。严歌苓曾表示,她成不了别人,她只能成为严歌苓。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
这些曾被断章取义和被还原了本来面目的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