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语文 / 试卷选题

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夏商周三朝,被中国传统史学家称为“三代时期”。商人性格活泼,注重感官享受,殷墟妇好墓挖掘出的210件礼器中,仅酒器就有方彝、尊、献、壶、爵等15种175件,占全部礼器74%,酒器在墓葬中的批量摆置反映了商人重酒的风气。
《诗•商颂•烈祖》中强调祭祖时美酒的重要性“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张光直在《商代的巫与巫术》中提出:“酒是一方面供祖先神祇享用,一方面也可能是供巫师饮用以达到通神的精神状态。”可见早期的祭祀离不开酒,而祭祀时候的饮酒也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先由巫师或祭司饮酒,传达神灵的旨意。
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平民墓葬中,有随葬品的均为爵、觚等酒器。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现代考古学家认为,这种酒器之所以命名为“爵”,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像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宾主酒酣耳热之时,乐舞表演将把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根据《商颂》中的描述,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伴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被总称为“万舞”的舞蹈包括舞者手持马辔的武舞,以及脚踩双杆,类似高跷的林舞。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酒成为了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繁琐而庄重的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对于饮宴具体制度,《礼记》记载了很多严格要求,比如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异:“宗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祭祀之时,酒之种类不同,摆放位置也有严格繁琐的规定,比如明确要求祭典时,淡薄的酒放置于内室,甜酒在门边,浅红色的清酒在堂上,清酒在堂下。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能力一落千丈,随之的春秋战国时代 “礼崩乐坏”,个人生活自由化,诸子百家兴盛。春秋战国时代的饮宴突破了拘谨死板的周代礼仪,《晏子春秋》就记载了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汉代宫室朝堂典章制度沿袭秦代,大大简化。从今天来看,唐、宋可称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第二帝国”时代,其强大壮盛,对外开放与交流程度较秦汉“第一帝国”,犹为过之。盛唐时的宫廷宴乐活动,较之秦汉魏晋,富于堂皇奢侈之象。到了元代,中原酒风为之骤然一变,由赵宋王朝时期的文弱细致,变得粗犷豪放。取代元帝国,复兴中原的明代从诞生伊始,就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宴席开始,宫廷教坊司需跪奏一曲,这时所有预宴官皆跪,待皇帝饮毕,文武百官四拜而起,回到座位,各序班官员方进群臣酒盏。从第二爵酒开始,皇帝饮酒时群臣不必下跪,但需候皇帝举饮后,群臣才可自饮。(节选自2012.3《三联生活周刊》朱步冲《中国酒史:文化的脉络》)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礼器中,大多数都是酒器,而且种类也多;可见酒器最初是一种礼器,而且商代人对酒的重视俨然已成风气。
B.据《诗•商颂•烈祖》记载,酒在当时的祭祀中是十分重要的,“既载清酤,赉我思成。”只有斟上清酒,才能与祖宗神灵沟通。
C.考古学家张光直认为商代的酒在祭祀中作用有二:其一,供祖先神祇享用;其二,巫师们饮酒达到一定的精神状态方可通神。
D.作者认为,商代祭祀时候的饮酒是有特别规定的,通常先由巫师或者是主持宗教祭祀活动的人饮酒,以传达神灵的旨意。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考古学家认为,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爵”的造型像一只鸟雀,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因此名“爵”。
B.据《诗经•颂》描述,商朝重要的祭礼都以舞队的“万舞”开始,随着鼓、管、钟、磬等乐器的伴奏,最后在盛大的宴飨中结束。
C.周代饮宴制度有严格的要求,据《礼记》记载,参与祭祀宴会者的身份不同,所用的酒器也不同;酒的种类不同,摆放位臵也不同。
D.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的现实,宴饮可见一斑:《晏子春秋》记载齐景公在饮宴中公开表示“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请无为礼”。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饮酒从“三代”开始延至今日,虽各个朝代宴饮制度有所不同,但无不锚定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礼制与传统酒文化。
B.酒在商代主要用于祭祀;而到周代则成为王室弘扬“礼制”与仪典的载体,饮酒聚宴往往只是祭祀典礼结束后的附属程序。
C.酒作为宫廷宴乐品,在“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时代,呈现出强大壮盛和堂皇奢侈之象;缘于汉唐的对外开放与交流。
D.宋代酒风文弱细腻,元代酒风粗犷豪放;而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极为推崇程朱理学,致使酒文化带有拘谨繁琐的作风。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契丹内,承皓由间道发兵,夜与契丹遇,力战死之,赠崇仪使,录竦为润州丹阳县主簿。
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举贤良方正,擢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竦娶杨氏,杨亦工笔札,有钩距。及竦显,多内宠,与杨不谐,杨悍妒,即与弟媦疏竦阴事,窃出讼之,又竦母与杨母相诟詈,偕诉开封府,府以事闻,下御史台置劾,左迁职方员外郎、知黄州。 
竦材术过人,急于进取,喜交结,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以为奸邪。当太后临朝,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亲事官夜入禁中,欲为乱,领皇城司者皆坐逐,独杨怀敏降官,领入内都知如故。言者以为竦结怀敏而曲庇之。会京师同日无云而震者五,帝方坐便殿,趣召翰林学士张方平至,谓曰:“夏竦奸邪,以致天变如此,宜出之。”罢知河南府,未几,赴本镇,加兼侍中。寻以病归,卒。赠太师、中书令。
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然性贪,数商贩部中。在并州,使其仆贸易,为所侵盗,至杖杀之。积家财累钜万,自奉尤侈,畜声伎甚众。所在阴间僚属,使相猜阻,以钩致其事,家人亦然。
(选自《宋史·夏竦传》,有删节)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内寇:入侵
B.与杨不谐浸:渐渐
C.尝上疏乞与修《真宗实录》,不报:答复
D.家人亦然遇:遇到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B.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C.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D.初/武臣赏罚/无法吏得高下为奸/竦为集前比/著为定例/事皆按比而行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夏竦因父亲战功而进入仕途:夏竦的父亲夏承皓曾力战契丹兵而死,赠崇仪使,夏竦被录用为润州丹阳县主簿。
B.夏竦聪明好学而受到重用:夏竦天资明敏,好学,精通百家、佛老之书,文章典雅藻丽,因此被擢升为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C.夏竦名声不好,招致祸端:夏竦任数术,倾侧反覆,世人认为他奸邪;京师同日无云而震者五,张方平说是夏竦奸邪所致,因此被罢知河南府。
D.夏竦治军严格,敢于诛杀:曾经有龙骑士兵戍守边地,群起剽掠,州郡不能制止,当时夏竦在关中,等他来到后,召见士兵诘问,士兵被诛杀殆尽。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
(2)然性贪,数商贩部中。在并州,使其仆贸易,为所侵盗,至杖杀之。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哲理。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杜甫、白居易被称为“唐代三大诗人”当之无愧。李白,始终蔑视权贵、不向权贵折腰,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                           !”
(2)白居易,关心下层人民的疾苦,与琵琶女同病相怜,于是他在《琵琶行》中悲叹:“                                   !”
(3)“鹏程万里”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所以庄子在《逍遥游》中这样描述“鹏之徙于南冥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老兵的签名
樊碧贞
新兵下连时,他被分配到卡苏里哨所。
其实,他最想去汽车连。开墨绿色的大汽车,在高原上奔驰,多带劲。不过,现在这愿望是无法实现了,他要随给养车上哨所。
透过车窗,他看到了远处山顶上的积雪。他突然兴奋地哼起了歌儿。司机直是摇头。
车不能往前开了,他必须徒步上山去。凝神一望,他不禁吃了一惊。来时的路全悬在峭壁上。一只被惊起的鹰掠过他的头顶,顺着岩壁冲向峰顶。
我也会上去的。他攥紧了拳头。
他浑身是劲。真要感谢新兵连那阵的队列、擒敌、战术和体能训练。那时候的训练很苦,一天下来,大家趴在床上不想动。有的兵上厕所蹲下去就起不来,非得旁人架着胳膊才能站起。他很用功,各项考核都是优。
有备而来,自然不怕。终于,他看到了哨所前迎风飘扬的红旗。他想再往前几步,却挪不动脚。胸腔里的肺如同撕裂般难受,以至于他不得不弓着身子蹲下去。那一刻,他明白了司机为什么摇头。
有个人迎了上来,立正,敬礼。没有过多的介绍,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然后,他背上的背包被取了过去。
别紧张,这是高原反应,过一阵子就没事了。他知道,说这话的是老兵。
哨所只有他和老兵。听给养车的司机说,老兵已经在这里守了四年零六个月。按例,每两年这里就会送走一位老兵,也会迎来一位新兵。他很纳闷,老兵为什么不挪动地方。
哨所的生活很单调。每天天一亮,老兵就带着他去巡山。
老兵总走在前面,背挺得很直。他做不到。已经上来一段时间了,但每次巡山到这里,他还是感到呼吸困难,头痛。他很奇怪,黑瘦黑瘦的老兵,脚下怎么就那么有力。
这里,是卡苏里哨所的最高处。
每次走到这里,老兵都会歇上十来分钟。老兵招呼他上去。他总是摇头。那顶上除了有雪,什么都没有。不过,老兵上去了,站成了一棵笔直的树。
等老兵下来,他把自己的感觉说了,老兵只是憨憨地一笑:你上去就知道了。
那上面究竟有什么呢?非得要上去才知道。
老兵不愿说,他也不好强求。只想,等自己感觉好些,一定上去看看。
有一天,他忍着不适,爬上去了。顶上却什么也没有。他有些生气,责问老兵为何捉弄人。
老兵不生气。拉了他一把,站在这里看,往远处看。
看到什么了?
只有连绵不断的山。
还有什么?
茫茫的雾。
还有什么?
没有了。
怎么会呢?
应该看得见竹篱小院,屋旁有高高的草垛儿,还有两只母鸡躲在草垛下。旁边,青竹竿上有还在滴水的衣裳…… 可是这些,他根本没有看见。该不会是老兵的幻觉吧。
他攥了攥老兵的胳膊。老兵回过头来,眼里竟然有了泪花。
莫不是老兵想家了?他的好奇心一下子上来了。
那个竹篱小院是你家?
老兵先是摇头,后又点了点头。
他更是一头雾水,想再问点什么,老兵却说,回去吧。
他跟在老兵身后,从夏天走进冬天。
下雪了,好大的一场雪。躺在哨所里,也能听到外面雪花飘落的声音。他睡不着,他知道老兵也没睡。
也不知道咱老家下雪没有?他自言自语。
想家了?老兵搭话了。
有点。你呢?
想。
你在这儿都四年多了,已是超期服役了,为什么不下去呢?
老兵没有回答,却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在老兵还是新兵的时候,这哨所里也有一个老兵。那个老兵每天也带着他去巡山。每次也总走在他的前面。老兵的背挺得很直。老兵每次经过山顶的时候都会呆上十多分钟。他跟着上去看过,什么都没有。
我看到的跟你一样。他接过话茬。
但那个老兵看到的不一样。
为什么呢?
当你心里装了一个地方,再远的地方都能看到。
那个老兵呢?
他永远守在了这里。本来,开春他就要下山去的。那个竹篱小院等着他。谁知道下了一场大雪,我们去接应山下送来的给养,他走在前面,意外地滑下去了……老兵的声音有些哽咽。
他接过照片,真的就看到了那个竹篱小院,高高的草垛,还有两只母鸡躲在草垛下。旁边,青竹竿上有还在滴水的衣裳……
背后有一行字:守好这个家。落款:老兵!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从新兵进入高原的感受写起,为文章设置背景,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为塑造老兵的形象铺垫。
B.老兵每次走到哨所最高处都会歇上十来分钟,并且站成了一棵笔直的树,这一段描写突出老兵的坚于值守,尽职尽责。
C.新兵到哨所的最高处只见到连绵不断的山和茫茫的雾,说明新兵的经验差,不能发现远方的目标,进而衬托老兵的性格特征。
D.文中两次写到竹篱小院的景色,表达了老兵对逝去的老兵的怀念,同时和现实的生存环境形成对比,突出老兵和新兵的思乡之情。

E.文章的结尾“收好这个家”,内涵丰富,这个家既指已逝老兵家乡的竹篱小院,也指国防哨所,同时也是已逝老兵的嘱托与期望。
小说几次出现对哨所和竹篱小院的描写,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结合全文分析小说中超期服役的老兵的形象特征
小说的构思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岁杨绛:坐在人生边缘,看时间跑、地球转
傅小平
2010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百岁寿诞。
有人赞她是著名作家,她说:“没有这份野心。”
有人说她的作品畅销,她说:“那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有人说得到她的一本书总要珍藏起来,她说:“我的书过了几时,就只配在二折便宜书肆出售,或论斤卖。”
有人向她恳求墨宝,她说:“我的字只配写写大字报。”杨绛不惯于向人赠书,她认为赠书不外是让对方摆在书架上或换来几句赞美的话。
有人请她出国访问,她说:“我和锺书好像老红木家具,搬一搬就要散架了。”她说她最大的渴望是人们把她忘记。
低调:“我不过是一滴清水”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室内也没有昂贵的摆设,只有浓浓的书卷气。她非常满足于这样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她和钱锺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锺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锺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诚如钱钟书堂弟钱钟鲁所说,杨绛对名利没有任何追求,不善也不喜交际应酬,她就想安安静静写作,平平淡淡度日。
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她谢绝出席研讨会。她还将自己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成立基金资助困难学生。这项基金,以“好读书”三个字命名,迄今已收到两人版税所得近800万人民币。
成就:文学史上不容忽视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一度搞得钱锺书很紧张,生怕风头都叫杨绛抢去。直到钱锺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这并没有影响杨绛自己的文学成就。在评论家徐岱看来,一部《洗澡》就足以奠定她在百年中国女性写作史上不可轻视的位置。
1958年,她准备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原著是西班牙文,她不懂。就先找来国外的译本看,如英文、法文、德文的,比较了五种译本以后,发现有些地方差别很大。杨绛想到,要想保证原汁原味,只有从西班牙文翻译。就这样,她开始自学西班牙文。
两年后,杨绛开始翻译《堂·吉诃德》。1965年1月,第一部翻译完毕,并开始译第二部,很快“文革”爆发,杨绛在外国文学研究所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揪出来”。从此开始了受污辱、受践踏、挨批、挨斗的日子。直到1972年春,从干校回北京,杨绛接着日以继夜翻译《堂·吉诃德》。1976年,《堂·吉诃德》第一、第二部全部定稿。次年,杨绛又将全书通校一遍,于5月初送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底,《堂·吉诃德》出版。因为翻译《堂·吉诃德》,杨绛获颁西班牙国王亲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魅力: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回首百年人生,杨绛欣慰于自己“甘当一个零”。从做钱家媳妇的诸事含忍,到国难中的忍生活之苦以及在名利面前的深自敛抑,杨绛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
在杨绛看来,所以含忍是为了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她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多来自于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她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亡。她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到了“文化大革命”,支撑她驱散恐惧,度过忧患痛苦的,仍是这份坚定的信仰。“我确信,灾难性的‘文革’时间再长,也必以失败告终,这个被颠倒了的世界定会重新颠倒过来。”
正是这种坚信,让她和钱锺书即使在不幸中,依然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而今,自称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杨绛,愈加通透。她说:“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
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以排比的形式,通过别人的称赞和杨绛自我回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在读者眼前。
B.文章写拒绝别人的“苦差事”,由杨绛来做,她还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这反映出杨绛与钱钟书相濡以沫,愿为丈夫解忧。
C.无论抗战时期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她之所以能够度过艰难和痛苦,书写着浪漫的人生传奇,原因在于她对文化信仰,对人性信赖。
D.文章虽以朴实的笔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人物进行粗线条的勾勒,但人物形象丰满,其低调、智性、坚韧等美德也得到突出的反映。

E.纵观整篇文章,作者以真挚感人的笔墨抒写出杨绛不同凡响的人生历程,表达出作者对杨绛的由衷敬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杨绛非常喜欢的名言“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句话在她身上有哪些体现?
文章在写杨绛文学上成就时,为什么详写她翻译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一事?
文章中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大雪中的清晨,没有想象中的日出,白云笼罩的世界,大山也只是          
(2)中国股市发展20年,上市公司的总数3000多家,这个数量对比中国的1000多万家大中小型企业完全是        ,完全无法解决这些企业对中长期资本、股本金的需求。
(3)尽管2013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4132.45亿元,但也仅刚刚达到呼吁了十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4%,这些钱对于我国薄弱的基础教育来说,仍是        

A.九牛一毛沧海一粟杯水车薪 B.沧海一粟九牛一毛杯水车薪
C.杯水车薪沧海一粟九牛一毛 D.沧海一粟杯水车薪九牛一毛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入暮以后,就很有点寒意了,地上铺满了露水。我穿过打麦场,            。烤火人的漆黑的轮廓,就像是用乌木削成的,在篝火周围游动,于是他们投到苹果树上的巨大的影子也随之而摇晃不已。
在寒气逼人的晚霞下,村里人的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
窝棚旁腾起血红的火舌,而周遭则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在黑魆魆的果园深处,出现了一幅童话般的画面,那情景就好似在地狱的一角一般
沿着果园的围墙,高高兴兴地走回家去吃晚饭
尽情地闻着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
⑥ 天色越来越暗。这时又增添了另一种气味:果园里生起了篝火,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下面是北京地下交通图的局部,某人要从北京火车站到奥体中心,请你给出最简单的地铁乘坐方式。(不超多35字)



地铁1号线

 



地铁8号线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
香港是一个法治社会,凡事      。特区政府对此次“占中”违法活动保持了极大的克制,但并不意味着          。连日来香港社会市民遭受的直接和间接的损失已历历在目,这极少数“始作俑者”应当也必须       。惟有让极少数组织策划者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才能有效防止一些人以身试法、胡作非为。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
这些曾被断章取义和被还原了本来面目的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来源:2015年备考高三语文模拟测试【新课标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