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要做到“六不”,即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王国维的这“六不”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北京工作的张明过年回山东老家时给父母买了智能手机,今年2月末,又为他们亲手绘制了一份7页的漫画形式的“微信使用说明书”。该说明书被网络曝光后,带着亲情的温度,走遍天南海北,引起广泛共鸣。有人说:“父母渐渐老了,时下很多流行的新词他们听不懂了,很多高科技产品他们也不会使用,他们在这个时代落伍了,年轻人的世界也似乎对他们关上了门。张明的做法令我十分感动!”有人说:“张明的行为告诉我们,孝老敬老绝不是古代‘割股疗亲’的自虐式行为,也不是为父母洗一次脚那样的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满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
莎士比亚说:“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没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没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完全绝望了。”
把两段话放在一起看,你有何联想、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先秦时期,中国出现了灿若星云的哲学家,他们的学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可是作为现代青年,我们对古代哲人的思想自有自己的思考。你是怎样看待先秦哲学家的呢?可选取自己熟悉的人物谈谈你对他(他们)思想的认识和思考。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在《时间都去哪儿了》质朴的旋律中,有人想到赵薇的“致青春”,追忆我们逝去的青春韶华;有人想到父亲母亲,深深皱纹浓浓亲情;有人想起胡风创作的《时间开始了》,燃起热情与希望,脚步从容,重新出发……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月5日下午,广东汕头1名小孩清明节扫墓后到水库边洗手,失足落水,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亲戚等7人接连试图自行救援,但因不习水性而相继溺水。这场悲剧的背后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作文。
一位老农说,如果你花费整个春天去挑选种子,那就要错过播种的季节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少于800字;⑵不要写成诗歌;⑶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天,啄树雀在大树上发现了一只虫子,也许是他的动作稍慢了一点,虫子迅速地钻入了深深的洞里。尽管啄树雀已经啄破了树皮,但是,由于他的嘴不够长,还是啄不到洞里的虫子。这时,啄木鸟飞来了,把他的长喙伸进洞里,然后用他那特殊的长舌,毫不费力地把虫子吃到嘴里。
吃到虫子的啄木鸟得意的炫耀起来:“要说捉树虫啊,大概非我莫属了,因为老天送给我一条能够自由伸长的舌头。”
啄树雀对啄木鸟的炫耀并不在意。他又飞到另一棵树上去寻找虫子。啄木鸟又追着他无聊地问道:“你还想捉树虫呀?要我看,你就别瞎费力气了。”
啄树雀没有理他,又在另一棵树上找到了虫子。
只见啄树雀迅速地啄开树皮,但是,洞孔实在太深了,先前的情形又出现在眼前。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飞下树来,找到一根枝条,大概是由于枝条太长,他就用嘴截去一段,然后又啄掉丫杈,衔着修理好的枝条一端,又飞到树上,把另一端伸进洞里,不大一会儿,就把洞中的虫子拨弄出来,捉进嘴里。
啄木鸟简直看呆了,他飞到树上,祝贺啄树雀:“你真行,虽然你的先天条件不如我,但是,你有智慧,有办法,用智慧和办法照样能捉到树洞里的虫子。”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史学家钱穆在一道观中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好奇地问:“挖掉之后要补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年的开山祖师,为何种的是松柏而不是夹竹桃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
有一次,主持人当着众人的面访问一位小男孩儿。他问道“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小男孩儿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主持人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突然间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做呢?”小男孩儿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都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降落伞跳下去。”
现场观众大笑,他们认为这个孩子是一个自作聪明、不替别人着想的小家伙。但是主持人没有笑,他继续注视着小男孩儿,他发现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于是他继续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小男孩的回答透露出一颗真挚的心“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6年前,从小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放弃北航,遵从父命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却因没兴趣而痛不欲生。3年前,因种种限制在北大转工科院不成的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的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几个月后就让已学了两年多的其他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技师。   
这则材料,引发你了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课堂上,老师要同学们就下列文字的内容进行讨论:    
1764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一名学生在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把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向校长说明事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很多人表示不解,校长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依章治校,这是哈佛的立校之本,当今社会应该大力推行这种理念。有的说,敬畏规则,知错就改,这是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也有的说,主动承认错误应该得到鼓励,得到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处以开除学籍的惩罚。还有的说,读书人偷书不算偷,因为一本书开除学生,学校太绝情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川凉山某县的理科状元刘宁,考入国内某名牌大学。大家都觉得他会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刘宁大学毕业后,不断应聘辞职,不是嫌累就是嫌待遇低,连续几年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像大多数人一样,工作、结婚、生子、挣钱、养家,很无聊,很没意思。他开始沉迷网络,四处流浪。父亲不理解,儿子毕业于名牌大学,本身能力也不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对于刘宁的悲剧,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放松身心……但也常常因为缺乏深度,易遭淘汰,难成永恒。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篇题为“原来这些名言还有后半句”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文中列出了许多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名言的完整句,还原了这些名言原本的意思,颠覆了很多网友以前的认识。
比如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又如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又如《论语》中的名言“三思而后行”,其实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孔子认为做事不能过于谨慎多思,考虑两次就可以行动了。
……
这些曾被断章取义和被还原了本来面目的名言,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材料作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