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⑷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言文阅读
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师说》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
B.而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C.非能水也水:游泳
D.今之众人众人:许多人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蚓无爪牙之利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C.吾尝终日而思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善假于物”。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阐说,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来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
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的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一句对不肯从师而学的愚蠢作风表现出无法容忍的批判态度。

翻译下列句子。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文言文阅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解释下列加点字。
(1)至鸿门,曰(   )          (2)将军战北,臣战河南(    )
(3)沛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公(  )(4)不,籍何以至此(  ) 
(5)张良西向(    )          (6)常以身蔽沛公(  )
下列句子中与“常以身翼蔽沛公”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请以剑舞 B.乃欲以生劫之
C.使工以药淬之 D.阙秦以利晋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写了一系列的事件:刘邦谢罪、项羽设宴、范增举玦、项羽不应、项庄舞剑、项伯护刘等,这些事写得张弛有度,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B.到鸿门后,刘邦先称臣谢罪,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接着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
C.项羽听了刘邦的话后,立即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说了出来,还设宴招待刘邦,可见他是个心地善良,勇于改过的人。
D.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足见他是个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①西:___________ ②先妣:__________ ③过:__________ ④比:__________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客逾庖而宴                    ③儿之成,则可待乎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④先妣抚之甚厚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翻译(5分)
①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文:                                                                 
②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译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下面各句加黑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君我呼入②君王人不忍
B.①其怒,不敢献②天大雨,道不通
C.①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②不如善遇之
D.①良入,具告沛公。②度我至军中,公

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B.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德”通“得”)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词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吾得兄事之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范增数目项王 ⑤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籍吏民,封府库

A.①②④⑥/③⑤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⑤⑥/③ D.①④⑥/②⑤/③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辞(拒绝)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晋军(军队)函陵 D.朝济(渡河)而夕设版

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D.烛之武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散,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选自《赤壁之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诣:到……去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中国:中原地区,当时曹操占领的地方。
C.必蹶上将军蹶:跌倒
D.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机:关键

选出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

A.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C.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一段写因形势危急,诸葛亮到东吴劝说孙权联刘抗曹,分析曹、刘情况,坚定孙权抗曹的意志。
B.诸葛亮善于外交辞令,不卑不亢,他直言曹军的强大,也不讳言刘备打了败仗,他采用激将法劝告孙权
C.孙权心怀疑虑,诸葛亮说曹操已是强弩之末,不堪一击,刘备以逸待劳,必将击溃曹军,打消了孙权的顾虑。
D.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劝说,又加上他也不甘心降曹,于是与臣下谋划抗曹事宜。

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
把下列出自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③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 贰:两个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过
D.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A.范增数目项王
B.刑人如恐不胜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夜缒而出,见秦伯
B.大王来何操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D.以其无礼于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公子无忌者(世称信陵君),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以此士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侯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巿,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注】斜着眼睛看),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当是时,魏将相宗室宾客满堂,待公子举酒;巿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巿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巿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
  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节选自《魏公子列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无贤不肖无:没有。
B.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让:谦让。
C.不宜有所过过:拜访。
D.留军壁邺壁:筑营垒。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信陵君礼贤下士的一组是(   )
①欲厚遗之               ②自迎夷门侯生
③公子颜色愈和           ④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⑤公子再拜,因问        ⑥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信陵君手中的人才多,智谋广,所以有十多年诸侯都不敢侵犯魏国。
B.侯生对信陵君多方试探,信陵君始终和颜悦色。他这种礼贤下士的真诚态度,深深感动了侯生。
C.魏王迫于秦国的压力,命令晋鄙将军按兵不动,观望两国形势发展情况。
D.侯嬴一开始就劝信陵君应该用智谋来援救赵国,不能白白送死,信陵君听从了他的劝告。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以此士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
                                                                          
⑵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⑶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B.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缺少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体现了他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性格。
B.晋侯没有追击秦军,说明晋侯是个在一定程度上讲信用、有智慧的君王。
C.秦穆公在烛之武分析利害之后,决定撤师回国,说明秦穆公是个重利轻义的人。
D.秦师退后,晋侯意识到再进攻郑国“不仁、不知、不武”,所以也退兵了。

翻译下列句子。
⑴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⑵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声非加疾也(洪亮)
D.吾尝跂而望矣(提起脚尖)而绝江河(横渡)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善假于物也。

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耻相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从师而学则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比喻论证论述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马援《诫兄子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子胥①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讎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②,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
  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注:①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名员,字子胥。 ②上党之国:中原诸国。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 B.贾人夏则资皮(买,购入)
C.遂使之行成于吴(讲和) D.越人饰美女八人(打扮)

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执其手而与之谋

A.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B.暮寝而思之
C.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 D.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       ②没死以闻            ③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④吾妻之美我者           ⑤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⑥犹不能恃无功之尊
⑦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⑧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A.①④⑧/②⑦/③⑤⑨/⑥ B.①⑧/②⑦/③⑨/④⑤/⑥
C.①/②③⑥⑨/⑤⑦/④/⑧ D.①⑧/②⑥⑦/③⑤/④⑨

下列句子的类型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

A.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B.今已服矣,又何求焉
C.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D.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   )

A.越王栖于会嵇山之后才开始寻求谋臣。
B.选文第一段,大夫种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责备越王平日没有培养谋臣以备用时。
C.伍子胥认为:吴越两国相邻,势不两立,不灭掉吴国,越国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D.吴王夫差与越国订立了盟约而后撤兵。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
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屈原至於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索隐音甫。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集解离骚序曰:”三闽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索隐按:楚词作“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索隐按:楚词此“怀瑾握瑜”作“深思高举”也。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集解王逸曰:“己静絜。”受物之汶汶者乎!◇集解王逸曰:“蒙垢污。”○索隐汶汶者,音闵。汶汶犹昏暗也。宁赴常流。○索隐常流犹长流也。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索隐蠖音乌廓反。温蠖犹悟愤。楚词作“蒙世之尘埃哉”。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集解应劭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也。”○索隐汨水在罗,故曰汨罗。地理志长沙有罗县,罗子之所徙。荆州记“罗县北带汨水”。汨音觅也。口正义故罗县城在岳州湘阴县东北六十里。春秋时罗子国,秦置长沙郡而为县也。按:县北有汨水及屈原庙。续齐谐记云:“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於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练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汨罗之遗风。”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被发行吟泽畔被:“披” B.己静絜静絜:正直清明
C.此物蛟龙所惮惮:喜欢 D.回依其言依:依从,遵从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明屈原“宁赴常流”原因的一组是(3分)
①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②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索隐按:楚词此“怀瑾握瑜”作“深思高举”也
④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⑤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索隐”“集解”和“正义”都有对古代经典进行注释的作用,但是“集解”主要是汇辑诸家对古代经典的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的解释。
B.通过“索隐”对本文的解释,我们可以推测本文中的“怀瑾握瑜”和《楚辞》中的“深思高举”意思接近,都是指屈原思想品德高尚。
C.根据《续齐谐记》所讲的故事,我们知道了今天端午节包的粽子,是屈原传下来的方法,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D.在和渔父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了屈原内心的苦痛、怨恨和志向高洁、绝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
译文:                ▲            ▲                ▲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                ▲            ▲                ▲              
(3)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
译文:                ▲            ▲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材料阅读文言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