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中“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A.宾主尽东南之美尽是他乡之客 |
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则智者尽其谋 |
C.潦水尽而寒潭清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
D.聊乘化以归尽食之不能尽其才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形影相吊(安慰)犹然笑之(喜笑的样子) 南北为一(整体)虽万被戮(侮辱) |
B.其制稍异(修建)鄙陋没世(湮没无名)听(听任)臣微志终期(注定)于尽 |
C.更相为命(轮流)意气(情意)勤恳怒(疾速)而飞垢(耻辱)弥甚耳 |
D. 当(应当)事东宫以稍陵迟(衰颓)抢(着落)榆枋流觞曲水(酒杯) |
对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分类划分正确的一组是( )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不拘于时 ⑥甚矣,汝之不惠
⑦微斯人,吾谁与归 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⑨师不必贤于弟子
A.①④/②⑦⑧/③⑤⑨/⑥ | B.①④/②⑦/③⑨/⑤/⑥/⑧ |
C.①④⑥/②⑧/③⑨/⑤/⑦ | D.①④⑥/②⑧/③⑤/⑦/⑨ |
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进行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与郑人盟 ②太子迟之 ③函封之 ④素善留侯张良
⑤臣活之 ⑥道芷阳间行 ⑦夜缒而出 ⑧使使以闻大王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 B.①⑥⑧\②④⑤\③⑦ |
C.①⑥⑧\②⑤\③⑦\④ | D.①③\②⑤\④\⑥⑦\⑧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B.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
C.襟三江而带五湖 | D.上食埃土 |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被八创(受)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 |
B.刑人如恐不胜(尽)沛公则置车骑(放弃) |
C.窃为大王不取也(替)失其所与(结交) |
D.引其匕首提秦王(掷击)大礼不辞小让(让步) |
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贱卖市谷入汝市:集市 |
B.抑本成败之迹本:推究 |
C.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抚慰 |
D.比得软脚病比:近来 |
对下列句中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夫晋,何厌之有 ②沛公安在
③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④群臣侍殿上者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
下列各组加点字词类活用情况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②赢粮而景从 |
B.①齐彭殇为妄作②泣孤舟之嫠妇 |
C.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②非能水也 |
D.①以弱天下之民②谨庠序之教 |
下列加点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 作七十列传 D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A.若属皆且为所掳 |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
C.客何为者 | D.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和其他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A.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推辞)辞曰:“臣之壮也,(告辞) |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 |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项伯即入见沛公(拜见) |
D.秦伯说,与郑人盟(劝说)诹生说我(高兴)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每空1分,共14分)
1.不患寡而患不均 ( )
2.既来之,则安之 ( )
3.王好战,请以战喻 ( )
4.邻国之民不加少 ( )
5.弃甲曳兵而走 ( )
6.直不百步耳 ( )
7.谷物不可胜食也 ( )
8.鸡豚狗彘之畜 ( )
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
10.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
11.无乃尔是过与 ( )
12.是谁之过与 ( )
1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
14.数罟不入洿池 ( )
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寡人之过也引以为流觞曲水 |
B.渔樵于江渚之上王道之始也 |
C.吾属今为之虏矣青,取之于蓝 |
D.蚓无爪牙之利群臣侍殿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