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注:浴蚕,指古代时用盐水选蚕种。
前人这样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80字左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1)-(2)题
北斋雨后①      文 同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雨后双禽来占竹,深秋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野性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注]此诗为文同任兴元府知府时所作;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北斋是他庭院中的书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中国诗与中国画本来密不可分,细读文同的《北斋雨后》,可见一斑。
B.庭小圃幽清嘉可人,令文同陶醉,于是他常将下属请到北斋处理公务。
C.北斋可赏奇,诗人曾在雨后看枝头好鸟,待到深秋还可赏玩彩蝶戏花。
D.有禽有蝶增添了生气;"双禽"、"一蝶"乃为对仗所造,数词不必实解。

E.北斋雨后之景与品茗赏画之乐予人"野性",更令诗人思慕出仕前的生活。
(2)从你所认定的第(1)题的答案中任选一项,说说它为什么"不恰当"?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渝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两首诗中选出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睛,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5个字);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
(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4)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3分)
②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2)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尾联语意双关,"望春台"既指京城,又似有望春的含义。诗人这样写,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孤雁二首(其二)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矰缴(zēng zhuó)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
这首诗题为"孤雁","孤"是全诗的关键。可是,诗中只在最后一句才点出这个字。你认为诗中除了"独"字之外,还有哪些地方表现出"孤"字?试举两例说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及未休兵。
(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
去郭轩槛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水槛:江边的栏杆,可供垂钓、眺望。在杜甫成都草堂附近。 赊:远。
这首诗的第五、六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南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称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请你谈谈这两句诗的“妙”处,并结合全诗说说作者作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蜀 相                    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1)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 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 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⑴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⑵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怀吴中 陆游
秋夜挑灯读楚辞,昔人句句不吾欺。更堪临水登山处,正是浮家泛宅时。
巴酒不能消客恨,蜀巫空解报归期。灞桥烟柳知何限,谁念行人寄一枝。
(1)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尾联的思路独辟蹊径,由自己在蜀川怀吴中联想到吴中无人怀念自己,相比之下,更加显示出千里客居者的孤独与苦闷。在写法上这一联有两重含义,试分析这两重含义的所指。
(2)诗中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山水田园诗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