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B.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术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分类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的国学与海外的“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上大体相同,即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
C.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有别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在学术分类上有自己独特的一面。
D.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B.《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部”的“医家”,内容可谓宏大广博。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体系存在着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乐坛“神曲”频出,是创新还是雷人?
上官云
日前,一首名为《狐狸叫》的歌曲进入中国网友的视线,并迅速受到热捧。在这首歌曲的配套MV中,歌手用无厘头的唱腔演绎了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此前,如《忐忑》、《江南Style》也因其强烈的节奏感纷纷走红,并被网友统一称为“神曲”。这些歌曲在走红的同时引发不少争议,科幻作家郑重就曾表示,这样的歌毫无生命力可言。人们纷纷质疑,“神曲”到底是音乐形式的创新还是雷人?
“神曲”的风行,大致以歌曲《忐忑》的出现为标志。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曲《忐忑》并无歌词,全部为“啊啊啊啊哦,啊啊啊啊哦额……”的演唱方式,节奏变化多端,并配以歌手夸张的面部表情,从而被网络赋予娱乐色彩,广大网友称之为“神曲”。
在《忐忑》风靡乐坛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神曲”。2012年夏天,一首《江南Style》以极强的节奏感配合“骑马舞”,让来自韩国的“鸟叔”声名远扬。
而在2013年即将结束时,据《广州日报》报道,在YouTube上,一曲《狐狸叫》只用了30天的时间就突破了1亿点击量,打破鸟叔《江南Style》52天的纪录。在《狐狸叫》的MV中,一群舞者演绎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多为不断重复的拟声词汇,如“铃-叮-叮-叮-叮格铃格叮”、“哇-啪-啪-啪-啪-啪-泡”等。
就在不久前,龚琳娜又推出串烧戏曲名段的升级版《忐忑》,这首歌曲似乎很快得到认可,央视导演宋延在提到这首歌时表示,“龚琳娜的艺术造诣非一日之功,她游刃有余地驾驭各路戏种唱腔精髓,她亦将‘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表现得淋漓尽致。”
盘点诸多“神曲”,它们似乎并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据《长沙晚报》报道,知名音乐制作人吴娈将“神曲”分为三类。一种是《忐忑》、《狐狸叫》,有创意,是很好的艺术品;第二种类似于《最炫民族风》,本身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第三种像《伤不起》,涉及了时事热点,但不那么深入。在吴娈看来,某些已经被定位为“俗”的神曲其实也有着独到之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成功的神曲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是一种智慧,这是民意的体现。改变艺术走向的审美,从来都诞生于江湖,而不是庙堂。”
其实,神曲的走红,关键或许并不在于音乐本身。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江南style》走红是因为骑马舞,没有MV就可能不会被注意;《忐忑》里龚琳娜那些夸张的面部表情,也是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据《北京晨报》报道,陶喆在谈到神曲时曾说:“作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点击率和榜单,而在于有没有让音乐变得更好,”陶喆认为,能够打动人的,无论什么类型都是好的音乐。”
虽然火爆程度非寻常歌曲可比,但“神曲”却并不因为传唱度高而成为一种高雅的歌曲,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是“山寨机”的标配,代表着“雷人”与“庸俗”。
科幻作家郑重在谈及当下风行的“神曲”时曾说,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表明,社会上许多道德失范行为都与不良文化的诱导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所谓的“欢乐”文艺作品,亵渎艺术、消解崇高、泯灭人类尊严。这股低俗浊流,虽然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却破坏了国家的文化形象。
郑重表示,像《江南Style》、《狐狸叫》这样的歌,没有生命力可言。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是打动人类心灵的歌声,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
有专家称,“神曲”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使得身处共同文化背景和历经共同社会事件的人们产生心理感受共鸣,这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是民族共同心理的反映,因为好的歌曲会和人的深切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关怀形成共鸣。至于“神曲”是否具有音乐价值与审美意义,则有待时间验证。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1月7日,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2013年即将结束时,《狐狸叫》打破了《江南Style》1亿点击量的时间记录,鸟叔时代宣告结束。
B.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首歌曲的出现大致标志着“神曲”开始风行。
C.央视导演宋延认为,龚琳娜掌握了全部戏种唱腔精髓,其“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十分深厚。
D.神曲作为一种文艺作品,它们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E.《最炫民族风》的流行在于它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即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人渴望实现中国梦。
关于“神曲”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神曲”中多会都包含着无厘头的演绎,这是它们迅速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B.变化多端的节奏、夸张的表情、重复的拟声词汇都是“神曲”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C.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代表着“雷人”与“庸俗”,它们虽然流行但与高雅无缘。
D.盘点诸多“神曲”,它们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神曲”无标准。

对于“神曲”,文中有两种对立的观点。请作概括总结。
因一曲《江南Style》而红遍全球的朴载相在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时表示:“当我写这首歌时,脑海里只有一件事——创作一首有趣的歌曲。”在吴娈为“神曲”的分类中,《江南Style》属于哪种类型?请结合文意分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人间的延伸——谈动物小说  曹文轩
动物小说之所以能够作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存在,并且越来越牢固地成为不可替代的一支,是因为这种小说能够给予我们特殊的精神价值。
对动物世界的描绘与揭示,将会使我们看到似乎是动物世界特有的而实际上是很普泛的生命存在的形式。这一切,像一面镜子,使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在某些方面的相似,看到了整个世界的基本法则。动物世界是对人类社会的一个印证。我们之所以喜爱阅读动物小说,正是因为它给了我们种种启示。而这种种启示,因为是来自于人类社会以外,反而会格外鲜明、强烈与深刻。动物世界的强者生存的原则,将会使我们领略到生存的严酷性:动物世界的纯真、毫无做作与虚伪的品性,将会使已失去这些品性的我们在感到汗颜、无地自容的同时重新向往这些品性。
动物小说的意义远不止这些——这些甚至不是主要的意义——主要的意义是它使诸种人间主题处在了一种新的境况之中,从而使这些主题得到了新的拓展。
人类社会除了有动物世界中存有的种种主题之外,还确实有其特殊的主题,而且这些主题还是大量的。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动物世界的主题几乎是恒定不变的,有史以来便是如此:然而,人类社会却会因为它的不断运行而不断出现新的主题。
文学要表现这些主题——文学一直在不断地随着人类社会的变化表现这些主题。但文学却不断感到将这些人间主题放在人间的境况中直接进行表现时,常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文学艺术中的变形处置,就是因那时常产生的不尽如人意之感而导致的:虽然还是在人间,但这个人间已非本来的人间,它被改造与重组,甚至是被假定了。但变形处置并未使文学家艺术家们从此就觉得在表现一切人间主题时尽如人意了。于是,他们将种种难以表现或在表现时有诸多不便的人间主题迁移到人间以外的世界:魔幻世界、科幻世界……而动物世界是文学家艺术家普遍看好的世界。
通过实践,小说家们发现,许多人间主题倘若还放在人间那种司空见惯的情景中表现,则显得苍白无力,而一旦放在动物世界中表现,却出人意料且又不可思议地得到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的揭示。他们还时常窃喜: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放在人间表现的人间主题,却借着动物世界的掩护,不留口实地得到了确切而透彻的表现,从而了却了作家们的一份心愿,完成了文学应有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无疑,这个世界是假设的。
文学之所以被人们创造出来又被人们作为永久性的选择,就正在于它满足了人们愿意沉醉于虚幻世界的欲望。客观世界本已足够丰富了,然而,人们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在利用造物主恩赐的创造力,进行着一个无边的虚无世界的创造。当他们面对现实感到百无聊赖之时,这个世界给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新颖景观和荡彻全身的愉悦。这个世界是他们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补充与延展。它使人们感到了真正的富有:因为它可以无限地被创造。
动物小说一直在进行着创造,动物小说的创造必将是无休止的。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动物小说已成为给予人们特殊精神价值的最为重要的小说样式。
B.对动物世界的描绘与揭示,使我们看到动物世界特有的生命存在形式。
C.人类社会的主题远比动物世界的主题复杂、多变。
D.文学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只有依靠动物世界的掩护才可能达成。

不属于“动物小说的创造必将是无休止的”的理由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通过动物小说看到整个世界的基本法则。
B.人类社会因为其不断运行而不断出现新的主题。
C.动物小说满足了人们愿意沉醉于虚幻世界的欲望。
D.多种人间主题通过动物小说得到了新的拓展。

根据文意,下列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动物小说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给予了人们种种有关生存的启示。
B.有些文学主题放到人间去表现很难令人满意,必须做艺术的变形处置。
C.人间主题一旦放在动物世界中表现,即得到入木三分的揭示。
D.创造一个无边的虚无世界,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永不满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下列对于“雾霾”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即为霾或灰霾。
B.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C.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D.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较冷而重的空气位于较暖而轻的空气下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题目。
给大海施肥
两千多年前,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1990年,美国海洋学家约翰·马丁首先提出了“海洋施肥”计划,以遏制二氧化碳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并借用阿基米德的话幽默地说道:“给我半船铁,我就能创造一个冰河期。”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海洋面积大约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家早已推算出每年大气中大约有1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被吸收了,而这过去大部分被算到了陆生植物的功劳簿上。今天,人们明白了,其实陆生植物每年只吸收了大约520亿吨,另一半是被浮游生物吸收了,可以说,海洋浮游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
海洋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它们繁殖速度快,平均6天就繁殖和死亡一次,其快速的生命周期是它们对气候产生影响的关键。它们死亡后有一部分未分解就沉入海洋深处,那里的海水温度较低、密度高,很难与其上面较暖和的海水循环交换,因此被固定的碳就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海里。通过这一被称为“生物泵”的过程,浮游生物将表层海水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移至海洋深处,若干年后,上升的洋流将碳带回表层海水,重新回到大气层中。2001年,美国的研究人员报道了每年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质总量在70亿—80亿吨之间。
现在,由于人类开采利用石油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回归到大气中的速度加快了约100万倍,彻底打破了碳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环。因此,科学家们产生了给海洋施肥的想法,目的是增强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速度,从而纠正碳失衡现象。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已先后开展了12项实验,证实海水中铁元素的缺乏会限制浮游生物的生长。于是,一些科学家提出通过施加“铁肥”将蓝色的海洋变成绿色的“森林”,使浮游生物大量生长以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碳。而且,有科学家认为给海洋增肥会提高海洋的物产能力,有利于渔业的发展。2007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名为“浮游生物”的公司,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西北约560千米处的海面,启动了6项大规模“海洋施肥”实验中的第一项,向海洋倾倒了50吨赤铁矿粉。
  当然,对于铁增肥计划仍然存在不同意见。“关键问题不在于浮游生物的增加数量,而在于浮游生物沉入海底的数量。”美国科学家肯·布斯勒表示,“海洋表面的浮游生物就好比是我们花园里的青草,春季生长时会储存二氧化碳,到了秋季枯萎时,则会重新释放二氧化碳。而那些死亡后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就像红杉那样,能够把二氧化碳储存上好几个世纪!然而,沉入海底深处的浮游生物在浮游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少则1% ,多则50%,变化极大。”也有科学家对增肥计划可能带来的生态危机十分担心,并指出,通过数周时间的增肥行动而获得的数据对于长期的大范围增肥计划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另外,由于水生生物会在各海域间循环流动,某一海域物产能力的提高最终是不是可能导致热带海洋物产能力的下降,这一点尚不得而知。
下列有关“海洋施肥”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海洋施肥是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个应对计划,它是由美国学者约翰·马丁首先提出来的。
B.主张给海洋施肥的科学家认为,施加铁肥能增强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对于调节大气与海水中二氧化碳的平衡意义重大。
C.给海洋施肥虽然已开始付诸行动,但最终能否纠正碳失衡现象,遏制气候变暖,不少人对此并不乐观。
D.给海洋施肥能使海洋浮游生物大量生长,提高海洋的整体物产能力,有利于渔业的发展。

下列关于海洋浮游生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短暂,它们死亡后会把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全部带到海洋深处,从而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B.海洋浮游生物快速的生命周期之所以成为它们影响气候的关键,其原因是它们的生命周期越短,转移的碳越多。
C.被浮游生物固定的碳能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深海,是由于深海的水温度低,密度高,不易与其上面较暖和的海水循环交换。
D.所谓“生物泵”是指浮游生物在死亡后将那些通过光合作用被固定的碳转移到海洋深处的过程。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约翰·马丁的“海洋施肥”计划是受到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的启发而提出来的。
B.给海洋施加铁肥后,海洋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使每年被泵入深海的碳物质总量达到70亿—80亿吨之间。
C.之所以提出海洋增肥计划,是由于人类大量利用化石燃料,使二氧化碳回归到大气中的速度比碳在大气和海洋中的自然循环加快了约100万倍,造成碳失衡现象。
D.海洋浮游生物每年吸收固定480亿吨二氧化碳,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的贡献和陆生植物平分秋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节选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下列对“乡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难以捕捉却又普遍体验的情绪。
B.乡愁古往今来一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能表达多种情感和人生感受。
C.乡愁能表达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而乡愁的指向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
D.现代性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从乡愁这一现代性话语的概念及内涵写起,侧重阐释了乡愁产生的大的时代悲景。
B.第②③段将传统意义和现代意义的乡愁进行比较,点明现代意义乡愁的情感指向和作用。
C.第④段分析了乡愁在当下中国被重新唤起的原因,认为乡愁能折射时代普遍性社会问题。
D.第⑤段辩证分析了两种意义上的乡愁之间的区别,认可乡愁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积极意义。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愁是现代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
B.“距离产生美”,而现代意义上的乡愁则产生于一种空间上的距离,还传达了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
C.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纷纷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但空间距离的拉近并没有使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
D.乡愁不能被视为一种向后看、消极的怀旧,我们能在乡愁之中感受民族文化,涵养出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马与龙的文化缘
庞 进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龙的诸多“模特儿”中,就有马的身影。
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 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内蒙古赛沁塔拉村,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被意外发现。
有专家据玉龙“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鼻孔二”的造型,判断其取材于猪。另有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一是该龙头不是近似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马头的长方形;二是该龙头上无猪耳那样的大耳朵;三是该龙脖后颈与脊梁上有几乎占到全身三分之一的飞掠而起的饰物,这饰物近似马鬃而不是猪鬃。
但“马龙”说因缺乏考古发现的支持而遭到质疑,因为,原始居民饲养马是比较晚的事情,中国北方新石器遗址中普遍不见家马骨骼出土。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但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在青海省都兰县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发现的年代最早先民养马的痕迹,推断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
鉴于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的情况,有学者认为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主要取材马鹿。马鹿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尔雅翼·释兽》:“……荆楚之地,其鹿绝似马,当解角时,望之无辨。”马鹿还像马一样体格强健,性情机警,奔跑迅速。
马与龙的文化缘,也表现在成语“龙马精神”上。辞典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龙马”还可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龙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与马精神的结合,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造福众生的精神。
(《中国文化报》2014年02月07日,有删改)
下列关于马是龙的“模特儿”依据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甲骨文,龙字的头部窄长,和马头的形状相似,说明在最初创造“龙”字时就参考了马的形象特征。
B.《论衡·龙虚》《尔雅翼·释龙》《录异记·王宗郎》三则材料中的文字都说明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
C.《周礼》《吴承恩诗文集》《龙马图赞》中关于龙和马的描述,都表明“马有龙性”“龙马可以相互变化”。
D.由于龙也和马一样具有头颅高扬、身姿飘逸、刚毅坚强、友好善良等特征,所以说创造龙这一神物时模仿了马。

关于赛沁塔拉玉龙取材对象的争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赛沁塔拉玉龙取材于猪,因红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发现牛、羊、猪等家畜的骨骼和鹿、獐等兽骨,而一直未发现家马或野马的骨骼。
B.玉龙的造型,龙头不是近似于猪头的三角形,而是近似于马头的长方形,专家则将其推断为“马龙”,或“马型原龙”。
C.“马龙”说遭到质疑,原因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先民养马的痕迹,在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即距今四千二百年左右。
D.赛沁塔拉玉龙的头部应是主要取材于马鹿,因赤峰地区史前文化遗存发现的野生动物种群最多的是野猪和马鹿。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融合自然界的诸多动物和天象创造出的龙,是古代各民族共同的图腾,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
B.在对红山文化“玉龙”研究的三种观点中,显然,前两者都是据外形而得出的结论,而后者更重考古发现和史料。
C.辞典上对“龙马精神”有另一解释就是,“龙马”就是龙和马,“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的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D.“龙马精神”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是融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闲话红烧肉
如果要找一些食物来代表中餐的话,红烧肉大概可以排到很靠前的位置。为什么红烧肉有那么大号召力呢?从食品技术的角度,“红烧肉”有两个基本元素:“红烧”和“肉”。这里,我们先说“肉”。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发展史中,绝大多数时候人类都是在为了食物而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尤其是在每个人都吃“纯天然、有机、野生”食物的那个久远古代,人们吃的大多数食物应该是野菜草根之类。吃肉就更加困难,现代人拿着猎枪也未必总有收获,只有树枝石头的他们在打猎的时候还得考虑不要被猎掉。即便是能够打到一些动物,天天唱“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的猎物们身上的脂肪也很有限。
对他们来说,能够迅速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无疑都是最优质的食物。优质而难得,就越发渴望拥有。对高脂、高糖食物的追求,在互相不通有无的各族人群中都流传了下来。从世界各地对婴幼儿食品偏好的调查来看,这种偏好或许已经写进基因而成为“先天”的了。
从现代食品科学的角度,脂肪对于食物的风味至关重要。一方面,许多风味物质存在脂肪中。另一方面,许多香味物质本来就是油脂分解转化的产物。而油脂产生的细腻丰富的口感也不是纯蛋白、纯淀粉,更不是纤维素所能比拟的。风味和口感,油脂尤其是肥肉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都具有巨大的优势。
再说红烧。肉中总是有些蛋白质,而蛋白质与糖加热发生的美拉德反应,是各种肉类香气的来源。除了烧烤和油炸,红烧大概是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的“低温烹饪”了。分子美食学的创始人蒂斯探讨过这个问题,发现主要是脂肪中的磷脂容易发生氧化,产物在纷繁复杂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一个实验是用半胱氨酸和核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在其中分别加脂肪酸或者磷脂,把得到的“肉味香精”用色谱进行分析,着重比较产生肉味的杂环化合物和脂肪氧化产物的谱峰。结果证实,磷脂在美拉德反应产生“肉香”中具有重要作用。于是,在完全不懂化学不懂生物的时代,老祖宗们琢磨出的红烧肥肉又一次被后世的科学证实了合理。
不过,人类折腾了这么久,到底是进入了“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足”更受关注的时代。“不天然、不野生”的饲养动物,可以轻易地提供极大丰富的脂肪。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又得到了例证:比他们更老的祖宗们为之流血乃至牺牲的脂肪,最终变成了健康的敌人。不管你做得再“肥而不腻”,只要它还能好吃脂肪就少不了。
同样质量的食物,脂肪的热量最高,是糖和蛋白质的两倍多,所以许多人担心吃了长胖。实际上,如果能做到吃了肥肉就少吃同等热量的其他食物,那么长胖的问题还真不大。肥肉中的脂肪大量是饱和脂肪,会促进“坏胆固醇”的增加,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这才是肥肉真正的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红烧肉就不能吃了。毕竟,食物的一大功能是享受,在美味和健康之间,并不需要完全偏向健康。红烧肉虽然不是健康食品,但偶一为之,尤其是吃了之后再减少其他饱和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对健康的影响即便是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选自“果壳网”,有删节)
下列关于食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久远的古代,人们获得食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脂肪的补给就更是难上加难。
B.相比野菜草根一类的食物,肉类含有更多补充体力的糖和能量密度高的脂肪,因而也更难得。
C.婴儿似乎大多数更喜欢高脂高糖食物,这说明对食物的偏好或许是一种“先天”的习惯。
D.肉食不仅在能量方面比素食占有优势,口感也比素食更为细腻丰富。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肉类中的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与糖发生美拉德反应,烹饪过程中便会散发出香气。
B.烧烤、油炸、红烧等烹饪方法最能让美拉德反应发生,这也就是这样烹制的肉类更香的原因。
C.通过半胱氨酸和核糖反应的实验,分子美食学创始人蒂斯证明美拉德反应的产物主要是磷脂的氧化物。
D.古人虽然不懂得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但靠经验积累的烹饪技法往往是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饲养动物使今天获得肉类食物变得十分容易,于是人们对营养过剩的担心渐渐超过了对营养不足的关注。
B.“肥而不腻”只是通过烹饪手段改变食物的口感,并不能解决食物脂肪含量过高的问题。
C.肥肉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危害,这要比热量过高使人发胖的危害更大。
D.虽然红烧肉热量很高,但只要控制好数量并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人,就不会影响健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向明天的三峡文化
李禹阶
在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着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三峡文化。三峡文化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作为连接长江流域上下游的嚼喉要道,三峡是串接长江下游吴越文化、中游剂楚文化、上游巴蜀文化的人文走廊、信息交流渠道和物流通道,是中国东西部人类文化与信息交通的走廊要道,而峡江两岸鬼斧神工的地理奇现,雄、壮、险、奇的天然美景,又形成富有人文色彩的三峡百里画廊,构成三峡山水文化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没性特征。三峡盛产的盐、丹资源,是古代社会重要的经济资源,故人们以之为中心,形成富有盐丹资源文化特点的三峡文化与社会生活特色。由于山高峡急、岭峻谷深,造成交通不便,当地民众生存条件艰辛,性格耿直剽悍。三峡文化正是在这么一种地理空间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独有的大河流域走廊文化、神秘山水文化和盐丹资源文化的结合体。
从商周时期的巴族开始,三峡文化就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自两千多年前秦灭巴、蜀、楚,中原文化的融入,使三峡文化发展到新的阶段,并在历史发展中绵延不绝。明清以来,几次由东向西的大规模移民,使三峡地区的民众在人口、习俗、风尚、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文化,其文亿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在与西方文化和国内其他区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因紊,其内涵更加丰富多彩。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独特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峡文化中的基本文化内涵一直保持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主线与传统。
在三峡神秘山水间,云遮雾罩,烟雨朦胧,霞蔚虹霓,常常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源自三峡的巫文化、易理哲学与山水文学,均与这种奇幻、浪漫的山水文化有关。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以“巫山云雨”为题材而至今为人思念;唐代诗人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将巫山云比之沧海水,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正是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产生出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和浓郁深厚的人文特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涡漩千回百转,惊心动魄,又使得诗人游子望而生悲:在三峡的山水文学、易理哲学,乃至纤夫的川江号子之中,常常表现出那种悲怆之情。最典型而奇特的,是自古以来流传甚多的三峡咏猿诗。如唐代诗人杨炯“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高适“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元人赵孟颊“古今离恨拔难平,惆怅峡猿声”等,皆借猿的悲鸣声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怀与境遇。因此,在三峡文化中,奇幻山水产生的浪漫主义与万丈狂涛、千回百转的惊心动魄共同组成了其人文情怀的特性,使浪漫性与沉郁性、悲怆性同在。 
(选自《中国文艺》2013年7月,有删改)
下列关于三峡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三峡文化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它是在区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与人文氛围中孕育、发展起来的。
B.三峡文化具有盐丹资源文化的特点,是与三峡盐、丹资源丰富且人们以之为中心密不可分的。
C.三峡文化自开始形成起就不断与其他文化碰撞、交融,但是几千年来,它的基本文化内涵却一直得到保持。
D.三峡文化历史悠久,向上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巴族,它是在巴、楚、蜀等文化的交融中开始形成的。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巴、蜀、楚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峡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传承、相对稳定和特征鲜明等三大特点。
B.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三峡地区艰险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存条件,养育了当地民众耿直剽悍的性格。
C.宋玉《神女赋》《高唐赋》中“巫山云雨”的题材,与三峡神秘的山水带给人奇幻、缥缈的感觉有关。
D.明清以来,三峡地区的民众因为移民而发生了几次重要变化,但三峡文化仍保持了稳定的文化形态。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三峡雄、壮、险、奇的自然景观,三峡山水文化中的奇幻性、神秘性、浪漫性特征也就不复存在。
B.近代以来,三峡文化张开它的双臂,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这使得三峡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C.三峡神秘、奇幻的山水滋润着诗人,唐代诗人元稹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样的千古名句,将霞蔚霓蒸的巫山云雨诵到极致。
D.三峡的艰难险阻,万丈狂涛,激发了诗人游子的热情,比如,唐代诗人高适就借“巫峡啼猿”来抒发自己的浪漫主义情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B.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循着生命实体的第一生存需求追溯,会发现,这个崇尚“以食为天”的国度,华宗汉祖自懂得刀耕火种后,便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陋习,转而在火中取栗和汤中取食。由于火焰与热汤的高温不允许沿用伸手抓捏的习惯,于是便寻找手指的替代物——一支箭、一柄矛或一根树枝。显然,单支的筷子只具有扎和挑的功能,远不及两根手指拿捏之便捷。先民们质朴的头脑懂得,灵巧的手可借两根树枝而延伸,更何况先民们的狩猎和劳动的已将手指锻炼得运用自如,将两根小树枝捏在手中,竭尽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之能事,还可供递喂拨、煎卷烤,十八般食艺可得心应手。至此,可推断,华汉先民的第一种创造发明得以诞生。
之所以称之为发明创造,是由于筷子完全符合当今发明创造的定律——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还具有取之不竭的原材料。因此,又可以进而断言,祖先在发明创造了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外,最初的第一件民间日用品发明非筷子莫属。随着筷子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制作筷子的材料渐次演变,由树枝而木条、竹条、骨条和牙条,其形制和长度也逐渐形成定规。其长度缘于原始部落围着食器聚餐的习俗,其时,筷子必须具有一定的长度方能夹取食物。而这长度又必得便捷于手腕在食器与嘴之间作半径活动,手臂的运动半径亦受制于腕骨到肘骨这两个支点的牵制,于是小臂的长度大体成为了筷子的长度标准。筷子的诞生,不但确定了围食的习俗,而且依据筷子加手臂的长度作为半径,确定了用以聚餐的方桌与圆桌的直径与宽度,确定了餐桌周边长度与食客人数的惯例。最终还使得筷子成为原始尺寸的长度单位,一市尺约等于小臂加拳头的长度,最初的筷子也大体如此。只是由于木竹筷子容易弯曲,加上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人们逐渐从野外移至室内,食桌、食器、筷子渐渐短小精致。至于筷子的形制取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天地方圆”说相关。
有趣的是,氏族部落之间的许多理念和原始等级,也由筷子反映出来,依牙、骨、竹木品质与制作难度,按筷子长短、粗细、优劣与刻意制作的不同纹饰,显示了执筷人的等级尊卑与长幼身份。为了适应传统礼仪的各种需求,筷子又演化为礼品、供品、祭品。当祭祀神灵供三牲五谷时,人们把筷子插入供品。为了确定祭拜的时辰,有人点燃竖着的木竹筷子以作计时之用。继而又发现某种木料所制筷子燃点后会发出香味,或形成幽幽冥冥的火光,更增添了祭典的神秘感。故而有了最初的焚香与火烛,直到后人懂得在筷子上粘裹香料和石蜡,才有了蜡烛与燃香,但其载体还是根筷子。
正是非同小可的一双筷子,强化了手指延伸与拿捏夹取的概念,派生出火钳剪刀等物器。又由筷子纵横交叉的排列法,由小及大由短及长,使得洞穴鸟巢中生息的祖先颖悟了柱梁檩栏和樊篱牢笼的构成与功能,鲁班的祖师便用筷子演示了中国古代第一具建筑模型。至于垒屋造房,无论是哥特式罗马式无非是石头的堆彻,确乎少了这份筷子的灵性和韵味。直至经历了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的欧美宾朋,但凡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无一不从筷子学起。由此而联想到同步进化的西方民族,同样凭着一双手,拿捏的却是刀叉,不同的取食进餐法则绵延成不同样式的文化与理念。而与看上去“动刀动枪”的西方餐具相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下面关于筷子诞生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懂得刀耕火种而改变茹毛饮血陋习的过程中,先民需要在火中和汤中取食,使用辅助工具势在必行。
B.对弓箭、长矛和某些农具的使用,启发了先民们的思维,为了用以代替手指,筷子的出现成为可能。
C.先民们懂得辅助工具一支不如两支用起来方便快捷,而且狩猎和劳动已将他们的手指锻炼的灵活自如。
D.使用一双筷子,不仅可以插扎穿挑夹、捞扒拌搅拉,还可以递喂拨、煎卷烤,使用起来便得心应手。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筷子之所以被称为我国民间日用品的发明创造,是因为它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而且可供使用的原材料丰富。
B.聚餐所用筷子的长度,不但取决于聚餐用的方桌或圆桌的宽度、直径、周长,而且还要考虑聚餐空间与食客人数的惯例。
C.民居与食器的发展使聚餐地点渐从野外移至室内,再加上木竹筷容易弯曲变形,食桌、食器、筷子渐渐变得短小精致。
D.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先民们关于手指延伸和拿捏夹取的概念得到强化,于是有了新的发明创造,比如火钳剪刀等物器。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筷子的长短、材质、形制等与民族文化有一定联系,比如筷子上方下圆,大概同先民崇尚的天圆地方说相关;纹饰、材质可以反映执筷人的等级尊卑。
B.先民们在祭祀神灵时,最初把筷子竖直插入贡品,是为了点燃,以便掌握祭祀的时辰,也为了增添神秘感,由此又引发了燃香、蜡烛等日用品的出现。
C.西方人来到中国,要享用中国烹调之妙,必须使用筷子,因为筷子是中国人进餐的特有工具,与中国的食品、食器相配,已成为饮食不可分割的部分。
D.中西方比较,哥特式、罗马式石头堆砌的建筑,确乎少了我国柱梁檩栏式建筑的灵性和韵味;刀叉等餐具和筷子相比,缺乏一份“和为贵”的意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由家训、家教、家风看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钱文忠
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不过我们也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特别需要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异常丰富,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以我们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颂《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类似的“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摘自2014年2月28日《光明日报》)
下列对“家训、家教、家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训、家教、家风”是资源异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具价值的系列。
B.“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家训”是中国几乎每家都有的,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以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
D.“家训”是每个家族的财富,“家教”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家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成为一种需要。
B.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C.《大学》里提倡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
D.《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其中“家庭”章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家训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正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B.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对类似的现象,曾国藩曾提出过批评。
C.如果把教育等同于教养,文化等同于文明,那么它们就会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失去了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D.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它有助于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吴越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创造出许许多多为世人瞩目、令今人骄傲的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独有贡献。
所谓吴越文化,由吴文化和越文化构成。吴文化,主要指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环太湖区域的吴地文化;越文化,主要指以浙江绍兴为核心区域的越地文化。
越文化的兴起要早于吴文化,它的前身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越文化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即旧石器时代末到新石器时代的以绍兴会稽为中心的历史文化,并沿着海岸向南向北发展,沿着长江水系向西、西南、西北发展。二是中越文化阶段,这是长江下游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以4000多年前大禹在绍兴会稽召集诸国大会、以先越文化中最先进的“越”部落为基础建立“夏后之国”为标志。三是后越文化阶段,即春秋时代的越文化。
吴文化较之越文化,发展相对较晚。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少有北移。后来的良渚文化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3000多年前,太湖流域仍以渔猎为主、农耕为辅。后来泰伯奔吴,带来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化荆蛮之方,与华夏同风”,从而使吴地超过了越地。历史上,越国一直比较弱小,在数百年中基本上为吴国所控制。这期间历经争斗,终以勾践灭吴改变了格局。但当时吴文化毕竟在总体上高于越文化,所以不久吴强越弱的态势又复萌。到了汉代,“吴越”已经基本上是连称而不分彼此。三国时期,东吴割据江东,与魏蜀成鼎足之势,越地是其稳定的后方。
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研究吴越文化有助于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吴越文化传统中有许多极具生命力的精华,在当前有助于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比如,企业可以借鉴吴越文化中不畏艰险、开发荆蛮的开拓精神,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借鉴吴越文化中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树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念,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借鉴吴越文化中招贤纳士、食客盈门的经验,在引进人才和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借鉴吴越文化中长于用计、讲究谋略的经验,重视智库建设和决策咨询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总之,可以发掘和利用吴越文化中的精华,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                            
下列有关“吴越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B.吴越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区域文化。
C.吴越文化由以浙江绍兴为核心的吴文化和以江苏无锡梅里为核心的越文化构成。
D.吴越文化曾创造出许多优秀文化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江南地区的社会进步。

下列观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越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越文化阶段,二是中越文化阶段,三是后越文化阶段。春秋之后,越文化便为吴文化所替代。
B.河姆渡文化繁衍稳定于越地,历来不曾北移;只有良渚文化到了中越文化阶段的才越过钱塘,抵达长江。
C.吴越文化传统中有卧薪尝胆、自强不息、励精图治、长于用计、讲究谋略等极具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可供今天借鉴。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早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经济危机来临时,研究吴越文化一定可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