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有没有哲学?西学东渐以来,就断断续续有这方面的争论。回答首先得看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抑或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中国人当然一直有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但我愿意把这称作思想或思辨;若坚持把这叫作“哲学”,就没什么要争论的,因为所有民族当然都有哲学。如果这里真有个争论点的话,我认为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了讲道理的科学。
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然而,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很早就对日食月食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那么,怎能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呢?说中国没有科学,显然是说没有发展出牛顿、伽利略那样的近代科学体系,而不是说中国人从来只有迷信,没有客观可靠的知识。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想,我的大致看法是这样的:从孔子以后到魏晋,中国曾有一段哲学的繁荣。孔子讲了好多重要而深刻的道理,但我不认为孔子建立了一门讲道理的科学。孔子讲了一套道理,墨子讲了一套道理,都是事关华夏文明何去何从的要紧道理,于是大家来琢磨哪套道理是真道理,怎样就成道理怎样就不成道理。在这种环境里发展出了哲学,典型的像庄子、老子、孟子、后期墨家、荀子,一直到魏晋玄学的辩名析理。魏晋之后,哲学渐渐衰微。后来有道学理学,听起来像是讲道理的科学,实际上不大关心科学。
我知道中国在魏晋以后没什么哲学这个结论大有商量的余地,但这里不再详述,倒是想提出几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第一点,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宜称为“科学”,原无先天的标准,对讲道理的艺术进行了一些反省,是不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进行了哲学思考,是不是就有了哲学?心里记着这一类问题有助于避免流入字面之争。第二,说中国没有哲学,不等于说中国人不讲道理,也不意味着中国人讲道理讲得不好,讲得不够艺术。没有哲学,单单是说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第三,没有哲学,不见得是个缺陷。
——选自陈嘉映《哲学是什么》,有删节
2001年9月,德里达教授应邀来沪,在餐桌上,德里达随口说了一句他对中国哲学的感想:“中国有思想,但没有哲学。”
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德里达似乎不是个中国通,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印象还没有逾越孔子的那本畅销书小册子———《论语》。在中国历史上,断章式的语录体的确很受欢迎,禅宗和尚、朱熹、熊十力、毛主席,简短的格言、思辩笔记与豪情万丈的革命话语并存于语录这种文体之中,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遥相呼应,构成了一个东方的解构主义谱系。
在我看来,德里达是在刻意地以偏概全,以孔子来抹杀《老子》和《墨子》的存在价值。逻辑的缺失确实使中国人的文本和思维方式显得跳跃性很强,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逊色于西方同仁。《公孙龙子》中的形式逻辑使那些将芝诺悖论孤立起来的企图化为泡影,而《老子》是一部环环相扣、逻辑相当严密的哲学著作,它几乎就为整个中国哲学史奠定了基调:有与无、名与实,以及作为最高存在的不可言说之“道”在魏晋南北朝的清谈之风中被发扬光大了。
王元化先生将佛教因明学归入一种外来文化,不可不辩。就像将佛学排斥出中国传统的殿堂之外,将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传统完美融合的因明学仅仅视为舶来品似乎也失之偏颇。假设没有一种源远流长的地下暗流(比如佛教体系内的言传身教),因明学在近现代的最后一次回响造就了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巨著之一———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几乎就是不可想像的。
与西方的哲学体系比较起来,中国哲学史也许看上去会显得单薄,但它的分量绝不会轻于任何一个西方文明古国,这也是不得不辩的。
——摘自《东方早报》(文 河西)
7、不属于第一段中“容易引起误解之处”的内容的一项是( )
A、认识需系统到何种程度才宜称为“科学”,原无先天的标准,对讲道理的艺术进行了一些反省,是不是在进行哲学思考?进行了哲学思考,是不是就有了哲学?
B、说中国没有哲学,不等于说中国人不讲道理,也不意味着中国人讲道理讲得不好,讲得不够艺术。没有哲学,单单是说没有形成讲道理的科学。
C、与西方的哲学体系比较起来,中国哲学史也许看上去会显得单薄,但它的分量绝不会轻于任何一个西方文明古国,这也是不得不辩的。
D、没有哲学,不见得是个缺陷。
8、下列属于陈嘉映对中国哲学有关问题的理解的一项是( )
A、哲学就是对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
B、中国人很早就拥有许多客观可靠的知识,中国各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哲学。
C、孔子始终未能建立自己学说的科学体系,所以他的学说并不能称之为哲学。
D、从科学的角度而言,作者倾向于认为中国在魏晋以后没有哲学。
9、根据两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陈嘉映和河西都认为老子、墨子、魏晋玄学涉及的思想属于哲学范畴。
B、孔子是思想家,但不是哲学家,陈嘉映和河西对此见解相同。
C、陈嘉映说的道理讲得好不好的问题其实就是河西所说的逻辑思维能力强不强的问题。
D、对中国有没有哲学的问题,陈嘉映和河西的见解是一致的。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15题
讲史的时空观
①古代小说与讲史各有门庭。小说家既可说今,也可道古,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讲史家却只能演述古事,如《三国演义》《新编五代史平话》。
②时空观不同是历史与文学最主要的差异。即使运用了想像,历史形象和事实也都必须建立在时间空间的坐标上。这个时空,是一个公共的、自然的时空,是惟一的,不可改变亦不可替代。而文学中的形象和事实,则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人造时空——作品中。这个时空独立自存,与作品以外时空无必然关联。其中的事件,可以自为因果、自为起始与结束。历史则必须追问“灰姑娘嫁给王子以后”。讲史中的时空,是历史性的。小说中的时空则属于文学性,是作者创构的私有时空。正所谓:“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可对公共的、自然的时空予以压缩、扩大;亦可自我构筑一个时空,让事件在其中发展。有时也会借用一段公共时空,作为小说的历史场景。但这些时空是借用的,其时其地与所叙之事并无逻辑的、必然的有机关系。
③历史对小说没有限制性,却是讲史的叙述基础。讲史所述古事不能违背公众客观的历史认知。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历史进程,为社会中人所共同认知。讲史必须为这个公共的、自然的时空服务,不能让张飞大战岳飞。
④讲史常只能讲一段时间中的历史,但历史并不因所讲史事结束而终止。中国的讲史对空间缺乏应有的关注,不曾考虑历史也可以用“共时性”的空间布列来说明,而是惯用以时间瓦解空间布列的方法来说明历史。具体体现在常运用“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意象。例如三分、五代等空间上分裂抗衡的局面,讲史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把它时间化。分立的空间,被束成一条时间线,它在某些地方分散了,但散开的丝缕不久又合拢,线仍是一线。
⑤这时,时间是线性的、连续的。依此时间观,讲史者事实上进行着与正统史学家完全一样的历史叙述工作。讲史,比以纪传体为主要叙述形式的正史,更严格地采用了编年叙述的方法。 (选自《读书》龚鹏程《讲史的门庭》,有删节。)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家既可说今,也可道古,不受自然时空的限制,所以小说中的事件可以跨越历史时代,也可以浓缩在历史上的某一天。
B.《西游记》借用“唐朝”这段公共时空作为小说的历史场景,但小说所表达的内容与唐王朝的历史并没有必然的有机关系。
C.历史是讲史的叙述基础,讲史必须尊重史实;讲史者纵然再同情蜀汉,也不能把三国的历史讲成蜀汉统一了中国。
D.中国的讲史者事实上进行着与正统史学家完全一样的历史叙述工作,也就是说讲史者与正统史学家的工作性质其实是一样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信仰? 何光沪
我们的人心,有太长的时间片面地偏向理智,即狭义的而不是广义的理性。这种被国人视为“正常”的理智有三大特点:一,只从感观或直接的经验出发——所以不考虑看不见的东西;二,只从眼前或短期的算计出发——所以不考虑长远的事情;三,只从自己或小我的利益出发——所以不考虑他人或整体的利益,更不考虑自己与社会、自然、世界整体的关系。
这正是无数的人随时在抱怨、又随时在卷入的道德腐败在人心深处的根源——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
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恰恰都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因此它们最强大的保障,乃是超越于狭隘理智的信仰!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前几天《检察日报》报道,一位清洁工人拾到几千元钱上交之后,因为付不起孩子的学费而向亲戚朋友借钱,那些本来真心答应过帮忙的亲友,却都翻了脸,认为拾金不昧再来借钱也是“有毛病”!
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的环境下,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也很难。
要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就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一方面,道德的最低要求应与法律连接(如在一些西方国家,“见死不救”属于犯法);另一方面,道德的最高境界则与信仰相关(传统文明基本如此,但在现代,宗教“修行”只属自愿)。
前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净化,需要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而这类法治原则的确立,又需要政治体制的改革。因此可以说,中国精神的重构,关键在政治改革,基础在人心提升。
后一方面是说,道德环境的提升,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的支撑,而且需要精神信仰的指引。依靠“他律”的法律尚且需要某种信仰(对法律原则的内心服膺),依靠“自律”的道德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人心的自我约束常常软弱无力,在传统礼俗衰亡而法治观念薄弱的条件下,“人心惟危”的状况必然出现。
中国人自古信天。作为信仰对象的“天”,乃是殷人所称的“上帝”或“帝”、周人所称的“天帝”或“天”、历代所称的“天道”或“天理”最流行的通称。
考虑到古人所谓“天理”对“良心”的指引,考虑到今人所见“无法”与“无天”的关联,结论就只能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最近我遇见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人,他看到云南边远乡村的儿童没有小学,毅然离开居住了十几年的美国,孤身一人前往办学。在那个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没有邮递员的地方,他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用自己微薄的积蓄自建校舍,给学生买鞋子,为村民修水渠……这一切,除了在那个不通公路的边远乡间,无人知晓,因为他自己不要传扬。我想,世俗的任何名利和算计,都不可能给予他这么大的力量,除了信仰。
我想,这个人已经向我们回答了,人类的历史已经向我们回答了,当代的生活已经向我们回答了——我们为什么需要信仰。
1.第6段中“正如在一个遍地垃圾的地方,要坚持不扔垃圾是很难的”,结合全文内容,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由于我们的人心太长时间片面地偏向广义的理性,要坚持与“常人”不同的好行为很难。
B.只要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就能把全国变成一个使人不忍心“扔垃圾”的地方。
C.在好行为被视为“不正常”环境下,良知、正义和爱心就会被误解。
D.在一个长时间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的畸形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受到不良影响。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中所说的“中国人需要的信仰”的是
A.人类本性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良知、正义和爱心。
B.这种信仰超越于狭隘理智——超出了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
C.它们涉及与他人、社会、自然和世界整体的关系,涉及大我、超验和永恒。
D.信仰可以是多元的,人们可以信“天”,也可以信“宗教”。
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直接经验、短期算计和小我利益是“狭义的理性”的三大特点。
B.偏向于狭隘的理智,忽略了良心或良知、公平或正义、创造性或博大的爱心,这是产生道德腐败的根源。
C.净化全民的道德“环境”,既要将道德的要求应与法律连接起来,又要使人们通过信仰来达到道德境界。
D.纵观古今,结论就是:信仰的超越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信仰的精神状态,却决定着文明的兴衰、民族的浮沉。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 梁衡
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
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放射性元素镭。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这个讲台。玛丽·居里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而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则让你觉得她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而她那美丽而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里。
千百年来,漂亮就是一个女人的最高荣誉、最大资本。只要有幸得到这一点,其余便不必再求了。居里夫人是属于那一类很漂亮的女子,她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我们仍可看到她昔日的风采。但是她偏偏没有利用这一点资本,她的战胜自我也恰恰就从这一点开始。她以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她甘愿让酸碱啃蚀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可以躺在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上帝给的美形她都不为所累,尘世给的美誉她又怎肯背负在身呢?凭谁论短长,漫将浮名换了精修细研。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爱因斯坦说:“在世界的所有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逞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声希音,大象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到踏上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在一般人要做到两个自知,排除干扰并终生如一,是很难很难的,但居里夫人做到了。于是她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
1.(1)文章第一段说“今年是一个特殊美丽的年份”,这“特殊”是就什么而言的?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居里夫人“美丽而庄重的形象”,这一描写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第四段说“人有多重价值”,这“多重价值”包括哪些?居里夫人追求的是哪一种价值?
3.文章最后说居里夫人“成了一位挺立在智慧高地的伟人”,根据文意回答,居里夫人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是什么?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A.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在物理学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
B.不看重自己容貌的美丽反映了居里夫人对传统认识的超越。 |
C.对于尘世给的美誉和名利,居里夫人十分厌恶,视如粪土。 |
D.爱因斯坦盛赞居里夫人的成就高于世界上所有的著名人物。 |
E.居里夫人的美丽,是容貌美丽与内在理性美丽的完美结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记是一种实录性文学。在理论上,我也承认那些飞腾的想像在文学作品的重要位置。可是实际上我总偏爱那些事实比较浓重的作品。在那里,我仿佛更能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但是传记所取材的人物和作家写作的态度方法,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只叫我们钦敬,甚至于只叫我们畏惧,而不能叫我们怜爱,更不能叫我们反省。在罗曼·罗兰的传记中,许多人物,虽然性格差异很大——如米开朗琪罗,既不和贝多芬相近,也和米勒有区别——可是,读了总让人感动、反省和振奋。像贝多芬那种坚强、泼辣而富于人情的人物,他能震撼和扶掖我们。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物别是米开朗琪罗,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在传记里我们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享了他们的痛苦与失败,同时也分享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差不多已经融成一片,绝不只是“枕着他们休息一会儿”而已。有些传记叫我们读了,只深深赞叹作者艺术的高妙,可是对于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行动,却不能引起重大的关心。我们只做了一回人生的旁观者和艺术的鉴赏者而已。这种性质的传记,现代并不少。即使像莫里哀那样的名手,他的作品多多少少也叫我们产生这种感觉。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分明是属于另一种类的。它不是没有艺术的威力,而是这种威力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它不叫自己浮泛在读者的意识上——因为这样会妨碍读者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这正是庄子所说的“得鱼忘筌”的境界,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叫人只停留在他艺术品的戏法面前的,则不过是一些搔首弄姿的小家罢了。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艺术。
严格说来,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自然并没有达到传记文学应该到达的理想地步。例如他对于伟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等,就没有给予比较深入的分析——特别是社会学的分析,而这在我们看来是相当重要的。可是,他另一方面的成功太伟大了,以至于叫人对这种缺点也觉得并不怎么紧要了。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在传记文学中,像贝多芬那样的人物比列夫·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更能震撼和扶掖读者。 |
B.作者认为莫里哀的传记作品很不成功,因为读者除了赞叹其作品艺术品的高妙外,往往别无所获。 |
C.作者认为传记文学的艺术品性固然重要,但不可为追求艺术品的高妙而妨碍读者对作品中人物的交感融会。 |
D.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传记文学才是达到“理想地步”的传记文学。 |
下列对文章画线部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流的艺术家要叫读者经由作品直接地去“关心参与”活的人生,并在“关心参与”中感动、反省和振奋。 |
B.第一流的艺术家不能叫读者只停留在他艺术的戏法面前,因为这种浮泛的注意会影响读者与作品人物的交感融会。 |
C.第一流的艺术家在显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之后,自己躲藏了起来。让读者的生命与他作品中的人物融成一片。 |
D.飞腾的想象在传记作品中固然重要,然而注重事实更加重要,因为读者更能接触到一种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飞腾的想像更有利于读者在传记文学作品中接触到真实生命的呼吸和表情。 |
B.传记取材的人物以及作家的写作态度方法是决定传记文学形成不同特点的重要因素。 |
C.莫里哀和罗曼·罗兰都为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作过传记,但两者的风格截然不同,从达到的水平而言,莫里哀要逊色不少。 |
D.罗曼·罗兰的传记文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其唯一的缺点是他没有对伟大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给予社会学的分析。 |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
刘守安
①我们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并不是为书法下定义,只是一个范围的界定。时下人们为“中国书法”已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表述的方式各不同,但使用的一个关键词和核心概念是一样的,那就是“艺术”。特别是几位著名的学者提出书法是“艺术”,甚至是“纯粹艺术”、“最高艺术”等等,影响甚大。
②人们把中国书法定义为艺术是基于中国书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把汉字的字形放在“中国书法”作为文化层次的结构中来审视,就会发现,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体现的。在整体的书法文化或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字体书法形态属于物态文化层,这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部分。当人们对汉字结构的科学性、艺术性及书写出来的笔法、字法、章法给予充分的估量和赞美的时候,我们看到研究者往往只限于对“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并且往往忽略字体得以显示的“物器”、材料本身的质地、色调因素;忽略一件书法“作品”的美是在书体形态与材料形态有机融合中显示出来的这一重要事实,所以人们对书法“物态层”的研究与描述也往往是不全面的。在多层次结构的书法文化中,只就其表层结构进行分析,把它当作书法“本体”、全体,并由此概括其性质并作定义。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都值得斟酌。
③在对一种文化形态作文化结构的观察中,我们分出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文化层次,以求全面认识其内部结构中的各个文化层次并非具有同等的意义。其中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个核心部分体现着该文化形态被创造的目的。因而也集中体现着该文化形态的价值、功能。就具体的书法作品来说,展示汉字字迹的形态不是目的,展示出一定的文字的内容,以实现文字的记录、传播功能才是目的。各种书法“作品”的文字内容体现着作者、书者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等,展示出蕴含着经济、政治、宗教、家族、社会风习等内容的无比丰富的“意义世界”。如果说在对“书法”这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对物态文化层次专注而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在物态文化的体现可能有所忽略的话,那么忽视对书法“作品”文字内容的考察、认知则是完全不应该的。文字内容属于书法文化的“心态文化层”,是体现“作品”价值的核心部分,丢弃了文字内容而只专注文字的物态形式,这还是一个完整的书法“本体”吗?
④如果我们从“汉字”与“书法”的关系方面作观察,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中国书法与汉字密切相关,而汉字同其他文字一样,有形、音、义三要素。书写者总是为显“义”而构形,而并非为构“形”而构“形”,为书写而书写。现在的问题是,“书法”研究者仅着眼书写者的构“形”和接受者的识“形”、观“形”,把书写者显“义”和接受者会“义”的目的丢掉了。这样,研究者尽管把汉字的“形”分析得头头是道,但抽掉了汉字“文化”核心内容,也便不能认识汉字及其显示形态的功能价值。
⑤一些论者强调汉字字形独立的审美功能,对“形”本身的艺术价值扩大、拔高,其基本论据是将汉字与绘画相比符。这是违背文字的本质规定的。汉字是一种符号而不是图画,符号是约定的,其“形”与其表示的“义”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符号显示的汉字字“形”,其本身的文化意义、审美意义是稀薄的,不确定的。一个个汉字字“形”并非一个个独立的审美对象,而且字“形”方面所显示出的点画(笔法)、结体(字法)、布局(章法)虽然可能显示出某种“形式美”,但它在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中毕竟属于“形式”,从根本上说都服从于表达内容的需要,并受到这种目的的制约。那些被称为中国古代书法的各种书迹,都是具有“郑重的用途”(启功语)的实用性书写,绝不是书写者自由“创作”的“为艺术的艺术”。只用“艺术创作规律”和“艺术发展规律”难以讲说这些书迹的产生与变化发展。
(选自《新华文摘》2005年第19期,有删减)
1、第②段,作者认为,一些书法研究者对书法作品“物态文化层”的分析说明是不全面的,其理由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中的“结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作者反对一些书法研究者强调汉字字形独立的审美功能。下列各项中,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字是符号,不等同于绘画,不能与图画的审美相比。
B.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才能显示出审美意义。
C.古代书法的各种书迹,都是实用性书写,不是为艺术的艺术。
D.个体汉字的字形,不具有审美意义和独立的文化意义。
4、对全文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提出书法是一种文化,既是对其范围的界定,也是为其下定义。
B.字体书法的形态,是书法“本体”结构的“外显”的表层部分。
C.书法作品的外在“形式”,从根本上说是服从于表达内容的需要。
D.汉字符号的审美效果,是体现在书法文化结构的物态文化层面的。
E.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层次,在文化结构中具有同等意义。
5、请举例,谈谈你对书法作品文化意义的认识。(100字左右)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论偏见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怨,伽达默尔明确指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现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样。”
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五段谈到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请简要概括该作用。
答:
2.第六段为什么援引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3.结合全文意思,说说为什么“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答:
4.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合理的偏见”与“盲目的偏见”两大类,对此你如何评价?
答: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嗜血的生涯
金庸的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名武林高手因为练功出了差错,需要经常吸人血解毒,否则全身血液就会凝结成冰。他因此得了绰号“青翼蝠王”,又被骂为“吸血蝙蝠”。这一描写犯了文化错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被视为福泽祥瑞的动物,并不令人恐怖。在西方传统文化中,蝙蝠才是邪恶的象征,而这一描写显然取材自西方的吸血鬼传说。
它也犯了时代错位的错误。在故事发生的时候(元末),不仅中国人,连西方人也不会把蝙蝠与吸血联系起来,因为以血为食的蝙蝠只生活在美洲。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后,欧洲探险家们才发现竟然还有食血的蝙蝠。他们一度以为所有新大陆的蝙蝠都是食血的,联想到传说中的吸血鬼,便用它来命名,以至有十几种以果实为食的美洲蝙蝠至今还背着“吸血鬼”的恶名。其实只有三种蝙蝠是以血为食的,其中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数量很少,主要食鸟血,与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而普通吸血蝠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主要食哺乳动物的血,一般说的吸血蝙蝠指的就是它。
在恐怖电影中,吸血蝠常常被表现为像狐蝠那样的大型蝙蝠从天而降,并凶猛地向动物或人发起攻击,从颈部直接吸血。实际上,吸血蝠并没有那么恐怖。它们是小型的蝙蝠,身体只有人的拇指大小。它们更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攻击。为了避免被鹰等天敌捕食,它们只在夜间没有月光的时辰出行,悄悄地寻找熟睡的哺乳动物。
和许多种蝙蝠一样,吸血蝠有发达的回声定位系统,低空飞行时通过发射、回收声纳,以及靠嗅觉和听觉来确定猎物的位置。和其他蝙蝠不同的是,吸血蝠的前肢有发达的拇指,这使得它不仅能飞,也能在地上快速奔跑、跳跃,速度能达到每秒2.2米。在发现猎物后,吸血蝠降落到地面,跑向猎物,然后爬到猎物身上毛发较少的部位。它们的鼻子里有热感受器,用来寻找猎物皮肤上的血管。在确定了下口的位置后,它们先用犬牙剪掉多余的皮毛,然后用刀片一样的门牙切开一个几毫米长的小口。刀口极为锋利,刀法又非常快速,猎物对此不会有任何知觉。吸血蝠并非直接从伤口吸血,而是在血从伤口流出后,用舌头吮吸。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蝙蝠吸血的认识理解,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一武林高手因为练功出了差错,需要经常吸人血解毒,被骂为“吸血蝙蝠”。
B.只有三种蝙蝠是以血为食的,其中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数量很少,主要食鸟血;而普通吸血蝠分布广泛,主要食哺乳动物的血。
C.欧洲探险家们以为所有新大陆的蝙蝠都是食血的,联想到传说中的吸血鬼,便用“吸血蝙蝠”来命名。
D.在恐怖电影中,吸血蝠常常被表现为像狐蝠那样的大型蝙蝠从天而降,并凶猛地向动物或人发起攻击,从颈部直接吸血。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吸血蝠是小型的蝙蝠,身体只有人的拇指大小,它们更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攻击。
B.吸血蝠低空飞行时通过发射、回收声纳,以及靠嗅觉和听觉来确定猎物的位置。
C.和许多种蝙蝠一样,吸血蝠有发达的回声定位系统,前肢有发达的拇指。
D.吸血蝠只在夜间没有月光的时辰出行,悄悄地寻找熟睡的哺乳动物。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武林高手吸血的情节描写借鉴了西方吸血鬼的传说。
B.因为以血为食的蝙蝠只生活在美洲,所以人们不会把蝙蝠与吸血联系起来。
C.吸血蝠不仅能飞,也能在地上快速奔跑、跳跃,速度能达到每秒2.2米。
D.吸血蝠用舌头吮吸猎物的血时,因刀法非常快速,猎物一般不会有任何知觉。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8题。每题3分
以往的科学研究靠的是机构的力量,一个科研机构之所以能吸引优秀的科学家,在于它能为科学家提供独特的科研条件,比如说比较先进的实验室,充足的研究经费等。然而,这种集中力量的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科学技术全球化的要求,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大学与大学之间,完全可以按项目要求实行重组,地域的概念已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而人才的地位变得愈发突出,重视人才就是重视知识的作用,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开拓世界市场,不惜巨资投入到他们认为能够最好发挥人才作用的国家或地区开办自己的研究机构,使当地的人才能够人尽其用,由于信息网络的普及,一个科研项目也可以进行全球性合作,甚至24小时不间断,使全世界各地对该项目有兴趣的科学家参与其中成为可能,也使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项目在全球的开发成为可能。
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就是全球性公司的科学技术生产和供应活动越来越多地从其母国转移到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利用当地雄厚的研究开发优势或者丰富的人力资源,进行研究和开发活动,从而满足全球性公司的科学技术知识需求。研究开发一直是全球化程度较低的领域。在企业的研究开发管理中,实验室集中于母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条基本原则,因为企业担心在国外建立研究开发设施或者是进行研究开发活动会导致企业技术秘密的外泄,从而无形之中加强了竞争对手的实力。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研究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与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水平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相称,而激烈的国际竞争又使作为研究开发结果的知识资源成为经营的核心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那些全球性公司不得不逐步加大在全球从事研究开发的力度,从而使他们的研究开发国际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趋势,以美国为例,从 1987年到1997年这10年间,在美国的外国公司投放的研究开发支出增加3倍以上,从65亿美元增加到97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公司研究开发支出的15%左右,在高科技部门这一比率甚至1/4以上,到1998年年底,357家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了715家研究开发机构,雇佣了115700名美国研究开发人员。
5.对"以往的科学研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科研机构的力量支撑着以往的科学研究。
B.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难以进行全球性合作。
C.在以往的科学研究中,人才的地位并不突出。
D.科研机构靠独特的科研条件吸引科学家。
6.下列表述中,属于对"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的正确理解的一项是( )
A.全球性公司从其母国转移到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与开发活动,从而满足公司的科学技术知识需求。
B.全球性公司在其他具有研究开发实力的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和供应活动,从而满足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需求。
C.在企业的研究开发管理中,实验室集中于母公司,是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的一条基本原则。
D.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迫使企业技术秘密外泄,从而无形之中加强了竞争对手的实力。
7.第三段中"以美国为例",最终是为了说明下列中的哪一项观点( )
A.企业研究开发的国际化水平与经营的国际化水平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相称。
B.激烈的国际竞争使作为研究开发结果的知识资源成为经营的核心资源。
C.全球性公司不得不逐步加大在全球从事研究开发的力度。
D.全球性公司的研究开发国际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一种重要趋势。
8.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企业研究开发的国际化。
B.一些跨国公司从事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活动,是为了使其他地区的人才能够人尽其用。
C.知识资源是研究开发的结果,也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
D.重大的全球性项目在全球的开发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信息网络的普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相信中国制造 感谢“中国威胁”
近来,有关“中国威胁”论的另一种形式——“中国制造”(质量安全),成了国际国内的重点关注话题,彷佛“中国制造”不但在威胁世界各国,同时也在威胁中国自己。国际上,恶意妖魔化“中国制造”者有之、故意扩大化“中国制造”者有之、善意审时化“中国制造”者有之……;在国内,自卑化“中国制造”者有之、反省化“中国制造”者有之、理性化“中国制造”者有之……。总之“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不论怎么说,终于演变成了“相信中国制造”的国际攻关行动与“感谢‘中国威胁’”的国家理性行为。
不可否认,本轮“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是由不到1%的“中国制造”的“问题产品”引发的“正常而又复杂的利益”纠葛。原本这些“正常而又复杂的利益”纠葛完全是可以通过相关的国际游戏规则进行双边或者多边的友好协商得以解决的,然而不幸的是,和平崛起的中国却成了一些羡慕、猜疑者在政治层面的国家主义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主义的恐慌,不到1%的“中国制造”的“问题产品”却变成了一些妒忌、憎恨者攻击中国的靶子。短短的时间内,“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就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将这种政治层面的国家主义和精神层面的民族主义的恐慌扩大到了全球,致使“中国制造”和中国国家形象蒙受极大的不白之冤。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中国政府除了外交惯例的正常表态和对“中国威胁”论的严肃批驳外,在理性的国家行为表现中,由央视挂帅的“相信中国制造”的专栏节目,终于用国际攻关的行动手法、以事实说话的方式展现在了中外各界人士的视野中。透明化的“中国制造”过程、国际化的“中国制造”方式、生活化的“中国制造”体验、抒情化的“中国制造”评论……,无一不在告诉世界:“中国制造”就是中国信心,“中国制造”就是中国承诺,“中国制造”就是中国责任,“中国制造”就是中国贡献!君不见,十年间“中国制造”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约了6000亿美元;君不见,十年间“中国制造”已为世界各国消费者节约了极其庞大而又难以计数的金钱……。这难道还不能让世人“相信中国制造”吗?
面对“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威胁’”。试想,假如没有“中国威胁”的推动作用,就一定不会有今天央视挂帅的“相信中国制造”的专栏节目,世人就难以全面了解“中国制造”背后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不会清楚了解“中国制造”的国际贡献,更不会深切体会由“中国制造”支撑的中国国际地位;试想,假如没有“中国威胁”的推动作用,就不会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挂帅的“国务院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中国也不会现在就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摆放到如此重要的高度,就不会有这场大规模、广覆盖、全方位、长时间的被吴仪称为“特殊战役”的“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试想,假如没有“中国威胁”的推动作用,就不会有关于产品质量安全的6个100%的强制性规定(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要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要100%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县城以上城市的市场和超市100%建立进货索证索票制度。县城以上城市的餐饮经营单位100%建立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销售单位销售和食用的猪肉要100%来自定点屠宰企业;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的生产企业要100%建立质量档案;出口食品运输包装100%加贴检验检疫标志等)。总之,正是有了“中国威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相关改革才会视野更宽、目标更明、力度更大、步伐更快,才能在未来的全球一体化中更加稳健地和平崛起。因此愚下认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中国威胁”,事实上起着推动中国进步的作用,“感谢‘中国威胁’”应当成为理性的国家行为。
相信中国制造,感谢“中国威胁”,并不是愚下的矛盾观点,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同一事物相互作用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有理由相信,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将遭遇意想不到的“中国威胁”论,怎样以理性的思维面对“中国威胁”论和利用“中国威胁”论,无疑将关系到中国和平崛起的进程。相信中国制造,感谢“中国威胁”,真正的国家理性行为,也许才刚刚开始。
14、结合文意,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中国制造”风波是如何发生的。
15、面对“中国威胁”论中的“中国制造”风波,文中“理性的国家行为”具体指的是什么?
阅读下列相关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门猛然关上是一种软弱的自白。
问题: 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多事芭蕉
张瑞
中国的文人大多是喜欢梅竹兰的,固然这些都是气清品高的东西,但用得滥了;倒是芭蕉,逸气里有着亲切,家常里又带点桀骜之感,更讨人喜欢,有一点真率的东西在里面。
在画里,芭蕉与梅竹兰是不能一列的,和瓜瓜果果颇为投缘。当然,文人眼里的瓜瓜果果也不一单是菜篮子里的瓜果,那是蕴含着出尘的意味的——越是家常的便越是要出尘,也就越具有禅意。我们看齐白石的大白菜真是好,淡墨浓墨地一勾一染,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但简单里的逸气却又不是人人可为的了。其实,芭蕉较之大白菜,仙气本来更浓一些,这样反倒不适合齐白石的笔墨了。齐白石的笔墨有点像汪曾祺的文,都是很白菜味的东西,也是很士大夫气的讲究平和淡远的东西。
丰子恺是弘一大师的弟子,自然也是慈悲为怀,儒雅温厚一类的人物。丰子恺倒也真作了些很具佛性的诗文书画,但我真正喜欢着的,是他那幅“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觉得诗倒仿佛天生是为画而存在的,是这样一种浑融里漫溢着的禅意,没有一丝一毫的刻意为之,较之佛性,更是空灵。这真是好,但仿佛,这样的笔意,有点温润晶莹有余而率性狂放不足,也是不适合芭蕉的。倒是书法史上有个“以蕉代书”的人物,酣畅淋漓的,正是蕉身上的那种气息。说的是那个“笔下唯看激电流,字成只畏龙蛇走”的疯和尚怀素,于寺庙旁植蕉百亩,每每大醉之时,便于蕉叶上翻墨倒海,此时,山风啸啸,蕉叶滔滔。那些游走的线条,如天地间游走的精灵一般,自由洒脱,狂放不羁,啸傲于尘世之上。
中国人的性情本多拘谨而内敛,能张扬的本就不多,张扬又能张扬出点味道的就更少。当然,魏晋人是颇为张扬的,但观之总让人觉得有做戏的成分,不够透彻。透彻的也不是全无,像刘伶,可惜越看就越让人觉得很无赖。率性的文人让人观之可喜,无赖文人只让人闻之可憎。倒是那个疯和尚怀素更本色一些,破衣袈裟,鞋儿破,帽儿破,芒鞋走天涯,像极了武侠里的异人,舞墨如泼,洋洋洒洒,又有着方外之人的狂傲,才真正是芭蕉的那种韵味。
不过可惜的是,淋漓如芭蕉者,在画里,往往只有陪衬的份儿。他们常常是要与樱桃、枇杷这些明艳的水果为伍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要的是红绿参差的清新可喜。若是枇杷,则一定要染出色来,芭蕉到底只是一片或浓或淡的背景。
有次读到一则小文,是讲董桥的。题为“红了董桥,绿了芭蕉”,观之可喜,真是俏皮得玲珑可爱。董桥的文字,本就精灵古怪又通身灵慧,本是像极了樱桃。董桥身上的那种现代士大夫气,恐怕也只有用芭蕉托着,才算出味。
当然也有故作风雅的人物,用芭蕉来嬉戏,小情小调的,虽也绮丽,但到底脱不了小家子气。比如清代的秋芙,就曾在芭蕉上题诗:“是谁多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事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在芭蕉上题诗,本不是秋芙的原创,秋芙做了,只因她是那种袅娜的人物,病恹恹地歪在床角,气若游丝的样子,但更多还是紫陌深处的那种沉沉的没落味道,过于唯美了,反而不若李清照的爱蕉那么真率天然一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本来就是心高气傲的率性人物,只可惜命不好,后半生给弄得那么阴气沉沉的。她爱蕉,倒还是早年的口味——一个人早年的癖性 ,即便让岁月的尘掩了再掩,也还是要不时地露出来的。那次去漱玉祠,看古幽的院内那样的几株芭蕉,在北地,竟也活出一派淋漓,觉得芭蕉到底是很大气的植物,也难怪易安要切切地喜欢着。
(选自《散文》2004年第6期)【注】“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出自宋代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19、结合全文概括芭蕉的品性特点。
20、文中所写的齐白石的画和丰子恺的诗画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1、简要分析“红了董桥”在写法上的特点。
2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以“多事芭蕉”为题?试作简要分析并分三条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从整体看,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潜力惊人,而法律监管尚存在许多空白,尤其是如何规范跨国界网上交易,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严峻问题。美国和欧盟目前除加强内部立法外,正在加强沟通,力求建立一种为世界国家和地区接受的电子商务游戏规则。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期发表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能够建立跨国界交易监管法规,国际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受到影响,原因是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网上保护消费者的关键是要保证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的所有者无处藏身。联邦贸易委员会认为,如果世界各国政府联手制定统一的国家和国际消费者保护法,这个目标就能够实现。
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它们在电子商务立法和监管方面的差别。目前,这些差别的冲突已经出现。不久前,法国一位法官命令美国雅虎公司设法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拍卖网站上购买纳粹纪念品。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雅虎公司副总裁海瑟还认为:“这桩案子引发了其它法律问题,即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是以销售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还是以购买者所在国的法律为准,引起美法两国人士不同的意见。
分析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的规定,可以发现双方对“隐私”和“电子签名”等电子商务中基本问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
在美国,公司机构所收集的个人信息并不属于具体个人。这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组织机构可以自由随意地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做他们想做的事。但欧盟则采取相反的立场,任何机构收集的所有个人信息均归原个人所有,因此个人有权知道自己的信息如何被使用。为解决网上隐私问题,美国已制定了加强个人隐私管理的法规,对个人金融数据和个人健康护理信息进行监管。另外,美国和欧盟在电子签名的法律方面也存在不同。
为解决国际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争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为消费者提供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
应该看到,美欧之间对于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研讨还处在相互探底、共同摸索前进的阶段,但是,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已是大势所趋。
6、对为什么要“尽快建立国际电子商务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跨国界网上交易中,究竟以哪一个国家的法律为准,引起不同国家人士的争议。
B.一个国家是否有权监督另一个国家境内网站的网页内容,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C.美国和欧盟在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方面有所不同。
D.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经倡议建立一个“替代争议解决系统(ADR)”。
7、对直接影响“全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因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网上消费者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B.跨国界网上交易的监管法规尚未建立。
C.网络骗子和地下交易所有者有藏身之地。
D.美国和欧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和文化存在差异。
8、对“雅虎公司则认为这种要求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有权阻止法国用户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B.美国雅虎公司无权阻止法国用户在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C.雅虎公司在网络技术和具体做法上还不具备阻止别国消费者在本公司网站购物的条件。
D.法国网上消费者无法在美国雅虎公司拍卖网站购物。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猫影响了30亿人的性格
我们养宠物猫,希望猫能带给自己快乐。殊不知宠物猫却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性格,使我们变得神经质:男士会变得多疑和极具侵略性,女士会变得暴躁和爱发脾气。这样一来,养宠物猫不但不能带给自己快乐,反而使人性格大变,给生活增添了许多困扰。
养宠物猫究竟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性格呢?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养宠物猫之所以会改变人们的性格,原来是寄生在猫身上的一种寄生虫在作怪。
这种寄生虫最早发现在某种老鼠的体内,人们把它叫做“刚地弓形虫”。刚地弓形虫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人和动物都极易感染,尤其猫科动物是其感染源,因而养宠物猫的人就极容易感染上这种寄生虫。
假如老鼠感染了这种寄生虫会表现得很轻率,甚至会去侵占猫的领地从而轻易地断送性命。如果这种寄生虫感染了人,就会侵袭到人的大脑,破坏大脑里保护神经元的星形胶质细胞。这会使人们容易患上精神分裂症,性格就会变得猜疑、暴躁、过度敏感等等。
据估计,目前全球已经有30亿人感染上了这种寄生虫,也就是说,全世界将近有一半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寄生虫的影响,改变了性格。
虽然对于个人来说,感染了刚地弓形虫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但是科学家们却说,这种寄生虫对全球的多元文化也作出了莫大的贡献。因为刚地弓形虫在改变人们性格的同时,还影响到了人们对自我、金钱、物质享受和工作态度的看法,从而很可能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则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因而这种寄生虫对于全球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贡献了一臂之力。
刚地弓形虫让人们的性格变得暴躁和过度敏感,给生活带来困扰;但同时却有利于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抉择呢?这真是个两难困境。
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刚地弓形虫并不能够改变人们的性格。这些反对者认为,大脑的神经元主要功能是用于传递和处理信息,而非是人们性格形成的机制所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能够证实,大脑的神经元对人的性格形成有影响。因此刚地弓形虫根本不可能改变人的性格。真相究竟如何,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5、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猫影响人的性格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养宠物猫之所以会改变人们的性格,原来是寄生在猫身上的刚地弓形虫在作怪。
B.如果刚地弓形虫感染了人,就会侵袭到人的大脑,破坏大脑里保护神经元的星形胶质
细胞。
C.大脑的神经元主要功能是用于传递和处理信息,而非是人们性格形成的机制所在。
D.宠物猫悄悄地改变了我们的性格,男士会变得多疑和极具侵略性,女士会变得暴躁和爱发脾气。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猫科动物是刚地弓形虫感染源,因而养宠物猫的人就极容易感染上这种寄生虫。
B.据估计,全世界将近有一半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寄生虫的影响,改变了性格。
C.刚地弓形虫在改变人们性格的同时,对于全球多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贡献了一臂之力。
D.刚地弓形虫在改变人们性格的同时,还会产生不同的文化,所以养宠物猫还是有利无害的。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男士变得多疑和极具侵略性,女士变得暴躁和爱发脾气,是由于他们养宠物猫而引起的。
B.感染了刚地弓形虫的确不是一件好事,但也给自己、给生活、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乐趣。
C.有的科学家认为刚地弓形虫能够改变人们性格,也有科学家认为并不能改变人们性格,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知。
D.刚地弓形虫能影响人们对自我、金钱、享受等的看法,从而使自己的价值观得以改变。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西湖梦(节选)
余秋雨
西湖的盛大,归拢来说,在于它是极复杂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
一切宗教都要到这里来参加展览。再避世的,也不能忘情于这里的热闹;再苦寂的,也要分享这里的一角秀色。佛教胜迹最多,不必一一列述了,即便是超逸到家了的道家,也占据了一座葛岭,这是湖畔最先迎接黎明的地方,一早就呼唤着繁密的脚印。作为儒将楷模的岳飞,也跻身于湖滨安息,世代张扬着治国平天下的教义。宁静淡泊的国学大师也会与荒诞奇瑰的神话传说相邻而居,各自变成一种可供观瞻的景致。
这就是真正中国化了的宗教。深奥的理义可以幻化成一种热闹的游览方式,与感官玩乐溶成一体。这是真正的达观和“无执”,同时也是真正的浮滑和随意。极大的认真和着极大的不认真,最后都皈依于消耗性的感观天地。中国的原始宗教始终没有像西方那样上升为完整严密的人为宗教,而后来的人为宗教也急速地散落于自然界,与自然宗教遥相呼应。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是山水走向了宗教?抑或是宗教走向了山水?反正,一切都归之于非常实际,又非常含湖的感官自然。
西方宗教在教义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引出了宗教改革者和反对者们在理性上的完整性和普及性;而中国宗教,不管是顺向还是逆向都激发不了这样的思维习惯。绿绿的西湖水,把来到岸边的各种思想都款款地摇碎,溶成一气,把各色信徒都陶冶成了游客。它波光一闪,嫣然一笑,科学理性精神很难在它身边保持坚挺。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太少的是鲁迅笔下的那种过客。过客衣衫破碎,脚下淌血,如此急急地赶路,也在寻找一个生命的湖泊吧?但他如果真走到了西湖边上,定会被万千悠闲的游客看成是乞丐。也许正是为此,鲁迅劝阻郁达夫把家搬到杭州。他对西湖的口头评语乃是:“至于西湖风景,虽然宜人,有吃的地方,也有玩的地方,如果流连忘返,湖光山色,也会消磨人的志气的。如像袁才子一路的人,身上穿一件罗纱大褂,和苏小小认认乡亲,过着飘飘然的生活,也就无聊了。”(川岛:《忆鲁迅先生一九二八年杭州之游》)
然而,多数中国文人的人格结构中,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总有很大的向心力。社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秀丽山水间散落着才子、隐士,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天大的才华和郁愤,最后都化作供后人游玩的景点。景点,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不到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修缮,修缮,再修缮。群塔入云,藤葛如髯,湖水上漂浮着千年藻苔。
1.第二、四段各有一个画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①“繁密的脚印”_________________。
②“生命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三段“这就是真正中国化了的宗教”,“中国化了的宗教”的特点是什么?
3.第四段中“也许,我们这个民族,太多的是从西湖出发的游客”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文章最后连续三次使用“再也……,只……”的句式,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