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各题。(共9分)
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
在中国,“伦”“理”二字早在《尚书》《诗经》《易经》等经典中出现。“伦理”二字合用,则最早见于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至于“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则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它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包蕴着“畏惧”的内涵,敬畏伦理是在人类特有的敬畏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敬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情感,即是说它不是单纯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它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是一切善恶观念的基础。敬畏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生成性过程之中。敬畏感不是愚昧、猥琐的代名词,而是人类拥有伦理智慧的象征。没有敬畏感的时代是野蛮的时代,没有敬畏伦理规范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不可抗拒性,使得人类有足够的理由去敬畏它,而不去冒犯和亵渎它。对必然性的认识、敬重与遵循,有利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和谐。
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和规范。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都凸显了敬畏伦理为人类自身立法的恢弘气象。对与人生命攸关的神圣事物或力量的敬畏,不仅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而且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
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之本,从而对自然的合理演化、社会的有序发展、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东西方贤哲们大多都表达过他们的“敬畏”之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其首畏是“畏天命”,即对不可抗拒之必然性的敬畏;老子则表现出对生命本身的敬畏:“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海德格尔认为:“畏之所畏就是世界本身”。正是出于敬畏之心、出于人性中蕴涵的与宇宙万物共生共荣的内在诉求,人们才崇奉称之为敬畏伦理的道德规范,并将拥有这种道德品格的人称之为君子、圣贤。
当今时代,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水平愈来愈高,改造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一些人的敬畏感却开始缺失,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这种趋势的存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张扬了人的主体性,但也相应地滋生、助长了人类病态的痴狂,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正是人类明智的“狂性自歇”,才使得敬畏伦理的智慧之光普照大地,人类也才不至于毫无顾忌地为所欲为,进而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
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公民的人格完善,而公民的人格完善取决于仁爱之心的培育、社会责任感的加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对必然性律令的敬畏。人类应该有所敬畏。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适度限制,即对人的狂妄浅薄、妄自尊大、不自量力等予以合理规约。这种限制和规约,有助于人类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特别是在人的主体性已得到极大张扬的今天,尤为必要。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各项不属于“敬畏伦理”的表现的一项是

A.《礼记》中对“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的记载。
B.康德对“头上的灿烂星空、心中的道德律令”的敬畏。
C.中国哲人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对“慎独”“敬其在己者”的崇尚。
D.《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中对“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的表述。

下列关于人类要有“敬畏伦理”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不仅是人类的伦理义务和责任,也是人类自身生命情感的内在诉求,或者这样,人类才得以拥有自己的自然和精神家园。
B.敬畏伦理警示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是人类培养理想人格、安身立命之本,它对人类的文明进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C.当今时代,一些人的敬畏感开始缺失,敬畏伦理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也在逐渐弱化,增添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D.对敬畏感的褒扬,并不意味着宣传愚昧与迷信、抹杀人的主体能动性,而是主张对人的主体性加以限制,这有助于心灵的净化。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敬畏伦理是人类用以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人们在它的约束下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B.敬畏感不是生来就依附在人与动物身上的自发的畏惧或恐惧的感觉,而是在社会中培养的人性情感。
C.对和谐与秩序的追求,是人性使然,这种追求使得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言行,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D.培育仁爱心,加强责任感,提升道德境界,敬畏必然性律令,使公民人格完善,以此构建和谐社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将古本《大学》中的“亲民”改为“新民”:“亲,当作新。”朱子有云:“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就朱子看来,“明德”就是人的本体,是全善的。但人就其现实的存在来说,则存在“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问题。故本体“明德”存在“有时而昏”的情况,需要做“明”之功以“复其初”,即“明明德”。“学者”完成“明明德”之后,则又需要“推己及人”。这就从“明明德”转向了“在新民”,使民也在学者的教化下去完成德性的复归,复其本性之初的“明德”状态。朱子在这里诠释的关键是由“旧”转向“新”,或者说是回归“新”的问题。所谓“旧”,就是指“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不合理状态;而“新”自然是指在学者推己及人的教化下民众回归到本然的“明德”之初的全善的理想状态。总之,教化是朱子的“新民”思想的核心,即“学者”对“民”的教而化之。
与朱子的“新本”《大学》主“新民”不同,王阳明则主古本的“亲民”。阳明反对朱子的“新民”而主“亲民”,最重要的理由是他认为“说‘亲民’便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偏”,是指朱子偏重于“教”的一面,而忽视“养”之一面,而说“亲民”,本身就包含了“教”“养”两个方面。换言之,“教”“养”都统一于“亲民”中。在教养关系上,阳明主张的是教养合一,而这个合一之“一”就是“亲民”。或者可以说,即使单就“新民”之“教”来说,也不能脱离“亲民”的根本宗旨。如果只讲“新民”,就是一种“偏”见。这种“偏”,不仅是教养关系的“偏”,还可能“偏”离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而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就是“亲民”。另外,王阳明的“亲民”,还体现了他对“民”的恻隐仁爱和悲天悯人的道德情怀。这可以通过阳明“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得到说明。“万物一体”是宋明儒者共同的追求,阳明对此的理解是“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所谓的“万物一体”,基本内涵就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体会与同情,是把生民之疾痛等同于自我之疾痛的一体感通。而从王阳明的“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的观点来看,“亲民”正是“万物一体”精神的具体运用与表现。“亲民”所体现的也正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一体感通之仁。总的来说,王阳明的“亲民”,蕴含的是他在教养关系上的中正理解,体现了他对民众一体感通的仁者关怀,是他对民众疾苦感同身受的思想表现。
(选自《 光明日报 》2013年08月12日,有删改)
下列有关“亲民”与“新民”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民”的基本内涵是对生民之困苦荼毒感同身受的体会与同情,是把生民之疾痛等同于自我之疾痛的一体感通。
B.“亲民”思想包含“教”“养”两个方面而且二者合一,统一于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即“亲民”。
C.“新民”思想强调学者对“民”的教而化之,使“民”本性之初的“民德”得以恢复。
D.“新民”思想是基于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为气禀所拘”和“为人欲所蔽”的问题而提出。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朱熹看来,“明德”是人的本体,“明明德”就是“民”通过“明”之功来恢复其“有时而昏” 而暂时被“拘”“蔽”的人之本性。
B.“新民”的关键是由“旧”转向“新”,即从“为气禀所拘”和 “为人欲所蔽”的不合理状态回归到本然的“明德”之初的全善的理想状态。
C.朱熹的“新民”思想过于强调对民众的教化,而“偏”忽了“养”的一面;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则很好地将“教”“养”统一了起来。
D.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异中求同,既分析了“新民”“亲民”两种思想的不同,又归纳了它们的本质特点是儒家的“仁爱”思想。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不仅要完成“明德”的自我内化,还应该“推以及人”,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人。
B.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解决民生疾苦,这是“新民”与“亲民”思想的现实要义。
C.“新民”之教如果不脱离“亲民”的根本宗旨,就不会偏离儒家教化的根本宗旨。
D.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其提升思想素质,这符合“新民”思想的内在要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马航MH370客机失联后,多国开展联合搜寻至今未果。搜寻船只探测到疑似客机黑匣子的脉冲信号,成为失联航班MH370谜团中一个重大突破。那么什么是黑匣子?它对于失事飞机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黑匣子其实是航空飞行记录器的俗称。它并非黑色,而是国际通用的橘红色,并涂有反射条带。之所以叫黑匣子,一种说法是飞机失事后它被火烧后呈黑色;另一种说法是它里面存储的东西对飞机事故的鉴定意义重大,过于神秘。
1953年,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民航班机“彗星”号坠毁,澳大利亚航空燃料专家戴维·沃伦参加调查。鉴于该事故没有目击者和幸存者,沃伦设想将飞行员的对话和飞行数据保存在抗坠毁和防火装置中,就可为飞机失事提供调查线索。1956年,沃伦设计出能保存4小时语音和飞行数据的世界上第一个黑匣子。黑匣子的外观一般为长方体,大小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一般由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构成,其外形像个平板拖车。其中“车头”和“平板”部分一起构成基座,“平板”上的圆柱体是装有水下定位信标机的坠毁生存单元。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内部安装有各种电路板,及时接收飞机飞行中各种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连续进行记录。坠毁生存单元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它内部安装有数据存储卡,存储卡被多个保护层包裹,这种保护使它防撞击、耐高温、防腐蚀。目前,民用、军用飞机安装的黑匣子包括:飞行数据记录仪(FDR)和舱声录音器(CVR)。前者用于记录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及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工作情况等,记录时间可达25小时;后者用于记录人员话音和驾驶舱内音响,记录时间一般为30分钟到2个小时。空难发生后,如果飞机坠入水中,黑匣子上安装的信标机会自动启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例如37.5千赫)的无线电信号。搜寻人员找到黑匣子后,采用最安全的方式将其护送到专业译码机构,由专业人员对破损的黑匣子完成飞行信息下载后,再由飞机、飞行、事故分析等各类专家一起对信息进行判读、分析。黑匣子作为飞行事故调查最主要的客观证据来源已被举世公认,世界上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的。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的一架商用运输机在爬升到万米高空后,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做了一个急速俯冲动作,最终失事坠毁。起初,调查人员根本无法解释飞机的这个诡异动作。直到通过对舱声录音器的分析才获知,原来是机长把自己年幼的儿子带进了驾驶舱,并允许他随意操纵驾驶杆,才导致了空难的发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改进,黑匣子不仅对事故原因调查、定性及善后处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飞机日常维护、飞行训练监控评估等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实践表明,目前黑匣子仍存在一些缺陷。例如严重坠机事故中黑匣子会遭到破坏;发生断电事故黑匣子无法记录最后阶段的数据等。国际民航组织的专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如提高FDR、CVR的防护标准要求;将“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合二为一,并在飞机上安装双套装置;配置独立电源,该电源在飞机供电中断后可自动启动,并保证记录仪和录音器继续工作半小时;增加视频记录器等等。
下列关于黑匣子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黑匣子的外观为长方体,大小约等于四、五块砖头垒在一起。
B.基座和坠毁生存单元内部安装了各种电路板,及时接收飞机飞行中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并自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连续进行记录。
C.坠毁生存单元是黑匣子的核心部件,它内部安装有数据存储卡,存储卡被一个保护层包裹。
D.黑匣子防撞击、耐高温、防腐蚀,在坠机事故中能够完好保存。

下列关于黑匣子工作原理及意义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飞行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飞机飞行高度、速度、航向及飞机的飞行状况、机上设备工作情况等,记录时间最长达25小时。
B.空难发生后,如果飞机坠入水中,黑匣子上安装的信标机会自动启动,向四面八方发射出特定频率(37.5千赫)的无线电信号。
C.专业译码机构对破损的黑匣子完成飞行信息下载后,再由飞机、飞行、事故分析等各类专家一起对信息进行判读、分析。
D.黑匣子作为飞行事故调查最主要的客观证据来源已被举世公认,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空难原因都是通过黑匣子找出的。

下列关于黑匣子前景的设想错误的一项是(  )

A.“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可合二为一,并在飞机上安装双套装置。
B.舱声录音器储存飞行记录时间有限,失事航班的关键事件可能不在记录之内,因此可延长录音器记录时间。
C.配置独立电源,该电源在飞机供电中断后可自动启动,并保证记录仪和录音器继续工作。
D.增加视频记录器以便更有利于对事故原因调查、定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钱钟书《谈中国诗》片段,完成文后各题。
(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2)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对上面两段话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诗讲究艺术上的精致,简短的诗也应有悠远的意味。
B.押韵上的禁律并不是造成中国诗篇幅短的根本原因。
C.中国诗歌创作以篇幅短小见长,比较深奥,难于理解。
D.魏尔兰也主张诗歌应有深远的意境,含蓄,富于暗示。

对上面两段话的评析和由这两段话引发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行文机巧,明扬中国诗歌之长处,暗讥西洋诗歌之短弊。
B.中国诗与西洋诗在创作思想上确有共识,读钱文可见一斑。
C.中国诗人在精雕细刻中练就了技艺,但会不会束缚才智,让人思度。
D.形式与内容,相依更应相谐,诗歌创作如是,小说、散文何尝不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全球史观在中国
源自西方的“全球史观”在中国遇到形形色色的解读,其中有些解读可能是西方的全球史学者始料不及的。但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不能忽略,就是全球史观在中西不同语境中,引起许多相同的思考。
全球史观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的,而西方中心论乃是西方世界史学发展的末端。不触及根本,枝节末端问题是纠缠不清的。这一点,中西学者认识相同。
关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曾听到多名美国史学家说,该书并未跳出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模式。而中国学者同样尖锐地指出:“斯塔夫里阿诺斯自己的结构就是一个欧洲中心主义的结构”,事实上仍把“现代化看作一种单向的欧化或西化的过程”。
对于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人的困境,中西学者同样归因于方法论。巴勒克拉夫说,那些力求立场“客观”的人,终于不能突破“西方中心”,是因为“他们身边使用的那一整箱工具全是由欧洲制造的,恐怕一时还不可能将它完全更换”。中国学者指出,这“一箱工具”就是西方“历史学研究的诸多核心概念,如工业革命、现代性、资本主义以及个人自由”,西方史学家正是“凭借这些基于欧洲特定经验所产生的概念来阐释欧洲对现代世界的支配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这种方法论的局限,不仅西方学者“挥之不去”,非西方学者也难以超越。在这一点上,中西学者所见略同。为什么“挥之不去”?根子还在于西方人所谓的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可见,认识方法只是表象,问题实质是价值标准。有一个问题问得好:假如由东方人按自己文化传统书写,全球史还会像当下流行的那样充斥物质主义吗?
于是,中外世界史学家都呼唤价值标准的统一。汤因比晚年曾经说过,要正确地认识全球性问题,唯有建立“世界国家”,重建人类统一的价值观。中国学者齐世荣曾说,只有“各国学者……抛弃国家、民族的偏见,通力合作,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如实地反映各个国家、民族在人类世界上做过的贡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面对“谁来制定世界公民标准”、“谁来勾画人类故事”的问题,发出“世界史是可能的吗”的疑问。中国学者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史学家,就哪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哪一个时代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很难达成共识,只要在这些涉及价值的判断上各执一词,短时间内很难产出令人满意的世界史。
面对这种困局,西方后现代主义选择了“逃避”,而有些中国史学家也正在以类似方式使自己“乐观”起来。有人说,既然统一的价值观不可能形成,不如放弃对“主导性叙述”的追求,让各个地区、各个民族按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撰写本地区本民族文明的历史,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另有人说,“每一位新的世界历史叙述者都在(自己心目中)重构世界历史……我们不能要求作为个体的世界历史叙述者超越自我中心,撰写一部他人的世界历史”,既然每个叙述者“都想表达自身的价值……(而)这些价值是否成为普遍价值却依赖于读者接受的程度”,那么“重构世界史”就是“尽可能多地丰富世界历史文本,令读者可以按照培养自身世界观的需要不断进行选择”。
无论是悲观的感叹,还是“乐观”的建言,都体现了当代中国史学家对宏观世界史学的严肃思考。但我认为,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在现有的话语体系基础上(即使有浓重的西方色彩),不断修正和补充,以逐渐接近共识。当前,如果能够将现代文明的困境考虑进去,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这样的命题列入价值标准,将中国史学重视道德评价的传统吸收进去,就能写好世界史,裨益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选自《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有删改)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球史观源于西方,它主要是以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为起点,纠缠于枝节末端,没有触及世界史的根本问题。
B.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没能突破西方中心论的樊篱,是因为受欧洲经验主导的方法论的局限。
C.如果东方人不用以欧洲为中心的“挑战——应战”的模式,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来书写,全球史会更客观。
D.史学普遍价值要依赖读者接受的程度,作者认为将全球史体系留给读者自己在比较中建构是最好的。

下列不属于西方中心论对全球史研究的影响的一项是(    )

A.用欧洲制造的方法去研究全球史,很难不带成见和偏私去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很多问题也纠缠不清。
B.用西方一元的物质进步论去认识人类历史,在研究的价值观方面造成影响,使全球史的研究充斥着物质主义。
C.西方的历史叙述者在重构世界时用西方中心论来阐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世界史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角度显得单一。
D.“欧洲中心论”在价值判断上有狭隘和偏颇之处,汤因比和齐世荣认为史学家不应该把西方中心论作为全球史研究的唯一标准。

在全球史观问题上,中西方学者没有达成相同认识的一项是  (    )

A.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全球通史的研究无法构建出一个系统、科学的世界史理论阐释体系,陷入了史学困境。
B.方法论的局限是中西史学家均难以摆脱的现实,无法阐明世界历史进程本身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C.构建一个充实有效的世界史理论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世界史学的“价值标准”在短时间内难以统一。
D.全球史提供了对世界史研究的一种新视野,史学家们应该通过撰写本民族文明的历史来构建“全球史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药家鑫案: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1、2011年4月25日,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文章中称“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
2、备受世人瞩目的“药家鑫”一案,终于有了一个阶段性的了结。不管这个过程引发了怎样的社会争议,可以肯定地说,原告方的这个决定,是出乎很多人预料的。案件一审终结之后,原告表现出的“以德报怨”的胸怀,如《立场和意见》所说“药家鑫父母对我们淡漠无情,但我们还是考虑到对方的未来。我们自愿放弃法院所判给我们的民事赔偿,留给药家鑫父母养老”,可能在一些人看来太不解恨了。但是,静心想一想,这个决定是多么有社会价值啊,它在令人感动之余,更是能够成为一剂消解我们这个社会一直以来所彰显出的乖张与暴戾之气的良药。
3、在正义未实现之前,王辉(受害者的丈夫)拒绝各种劝说与调解,坚决走正常的司法途径。但在目标诉求达到之后,即宽恕对方,他们并没有选择继续穷追猛打,尽管可以预料,他们如果真这么做了,舆论一定程度上也会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但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这是当下社会多么匮乏的一种抉择!
4、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里都有着“以暴制暴、以恶报恶”的基因坚固地存活着,比如“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等等,本质上都是如此。这样的方式,确实能够让人产生某些快感,或者也能快速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快感之后呢?问题解决之后呢?收获的往往是更多的“以暴易暴”、“冤冤相报”,只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暴戾之气。
5、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的原因。宽恕不是懦弱,背对过去的伤痛,王辉一家选择了宽恕,其实,就是怀抱了自己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这一刻,我们看到了他们不一般的人格品质。而这,也值得我们每个人都躬身自问与反省。
6、青年学者熊培云出版过一本书,叫《重新发现社会》,阐述了“社会”的价值与意义。这的确是一个很有价值与启发性的“发现”,不过,如果更深入进去探讨的话,我们更应该“重新发现个人”,因为社会更是由人组成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是怎样,这个社会便是怎样,个人是一个社会的最直接体现。
7、从自己做起,每一个善良的人都彰显与释放出自己的善意,然后社会才能慢慢恢复到真正文明的、有着基本的伦理价值观的良性社会。这个过程就像一个个细小的石头,因为相互为善,一起堆砌成一座巍峨的大山,而不是相互投掷,乱石一片。正如一名学者所言,“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8、虽然现在的社会,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远非令人满意,但也正因为社会就是如此,个人就更需要有所坚持与作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组成,是这个社会和国家的最直接体现。从这一点看,王辉等人的决定让我们看到,每个人身上所能砥砺出的最珍贵的品格,所能达到的最辽阔的精神境界,也看到我们这个社会的美好未来。因为,有宽恕就会有未来。
(张天潘,选自《北京青年报》)
请分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请分析第7自然段论述的特色。
结合全文,概述“有宽恕就会有未来”的内涵。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被废黜的国王
周国平
①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史看作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奋斗的历史。当然,人曾经拥有王位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一个譬喻,其含义是: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②我们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进步,例如物质财富的富裕,但精神圣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惟剩纵欲和消费,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易和争斗。它甚至不再是一座神庙,而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事实上,不仅在比喻的意义上,而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在今日中国,这种沦落为乌烟瘴气的市场的所谓神庙,我们见得还少吗?
③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④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然而,不论怎样被废黜,精神终归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在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这个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我愿把他们恰如其分地称作“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曾经是一个大批判词汇,可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何其稀少!尤其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文章开头借用帕斯卡尔的话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在作者看来,“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国画的“气韵”
中国画的“气韵”之说,始自六朝南齐人物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提出“画有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转移模写。
从此,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成为中国画根本性审美标准。谢赫是人物画家,人物画之“韵”来自于所谓魏晋风度,也即当时的人伦鉴赏标准,指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而这种美流注于人的形相之间,从形相中可以看得出来,把这种神形相融的韵,在绘画上表现出来,即是“气韵”的“韵”。
六朝以后,原来作为人物画背景的山水景物终于成为绘画的主要表现对象山水画勃兴,产生了唐末荆浩的《画山水录》,荆浩将谢赫的“六法”分析、整理,提出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六法”之“气韵”与“六要”之“气、韵”实际上打通了人物画与山水画的界限,以人物画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山水画的价值标准,或者说以山水画的价值标准来深化人物画的价值标准荆浩《画山水录》:“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当代学者伍蠡甫在《中国画论研究》一书中解释:气——画家有度物取真的认识力或审美水平,它便随着笔墨的运使而指导着创作全程——这个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称为“气”;韵——风韵、韵致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并非和盘托出。
中国诗歌、音乐、书法、雕塑等皆讲究“韵”。当代学者刘承华先生在其《中国音乐的神韵》一书中指出,“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相对于“意境”,它更加贴近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审美范畴。中国古琴的音迹是抛物线型的,这种抛物线型的音迹不可分析、解剖,其运行轨迹牵引着你去追寻、去探究、去捕捉,但又总是捕捉不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正是在这种追寻、探究和捕捉中获得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
刘承华先生关于古琴音迹的论述使我们想到了中国书画的“线条”。“线条”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但是“线条”里有“气”有“韵”,线条运行过程中的方圆粗细、浓淡燥湿、转折顿挫、中锋侧锋等等讲究中都暗含“阴阳”互补之道,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线条”对应于水墨画中的“笔”(用笔),但从广义上讲,以毛笔或其他工具运墨、用墨时,还是构成“线条”,因为一块块的“墨”连袂一气就是朦胧起伏的线条,因此是谓“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线条”如同音乐中的抛物线音迹一样本身就有“韵”——通向玄远,同时这种以水墨构成的线条本身在色相表现上又颇具“气韵”——通过运笔的各种讲究,再加上中国画坚持以水墨为正宗,以“墨”的色相以示玄远、深微,三种条件加起来,我们可得出结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因为“韵”通向“抛物线”(线条)所指引的玄远之境,韵是气的依归。
古人认为“气韵”难求,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气韵”生动效果的取得,有难易程度上的区别,而且它还要求一幅作品的方方面面皆不得马虎,按照“一画”理论,“一画落纸,众画随之”,如果“一画落纸”,中间在用笔、用墨、物象、布局、题款、用章任何一方面,一个局部出了问题,也就破坏了整幅作品的“气韵生动”的格局。最要命的是创作主体在起笔绘写之前,并没有掌握那“一画之洪规”,那么他下笔以后,一笔不到,笔笔皆不到,则无可救药。
下列表述不能体现出国画重视“气韵”的一项是

A.人物画之“六法”中,“气韵生动”为首。
B.山水画之“六要”中,“气”、“韵”并举。
C.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线条”,“线条”里有“气”有“韵”。
D.“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六朝以前,山水景物通常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在画中出现。
B.人物画之“韵”指一个人的情调、个性有清远、通达、放旷之美。
C.广义上讲,不仅水墨画中的用笔构成线条,用毛笔或其他工具运墨、用墨时,也构成线条。
D.画家作画时,会有一种贯彻始终的“心”力或精神力量。而“韵”的表现时常是隐约的、暗示的。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古人认为作画在一笔落纸之后,其余笔画可随意布置,以创造出“气韵生动”的格局。
B.“韵”是中国艺术最高之美,和“意境”一样,都同样贴近中国艺术的美学特质和审美范畴。
C.水墨画中的“线条”如同中国古音乐中的抛物线音迹一样本身就有通向玄远的“韵”。
D.当代学者刘承华先生认为,中国画在艺术精神上是以“韵”为旨归的,韵是气的依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历与读书
赵迎辉

①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阅历的缘故。有无阅历、阅历多少不仅影响着读书的倾向,某些时候甚至关系到读书的效果。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正如歌德所说的:"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也越来越多,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时我们的阅历就会日趋丰富。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却走过许多地方,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人既然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那么要想增加自己的阅历,就要努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培根认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只有亲身体验,躬行践履,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现实,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从而更加深入地领悟书中蕴含的寓意和韵味。

④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或走过,或听过,或看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事件的经历及理解程度,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⑤读书增长阅历,阅历助益读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人类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能力的必经之路,二者不可偏废。只有将读书和阅历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既潜心书本,又深入生活,并用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
阅历相长、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摘编自《学习时报》2013 年10 月28 日)

1.

下列对文章中"阅历"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它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和事增多,阅历自然而然地就会丰富。
B. 随着经历增多,经验和教训也增多,对事物的见解逐渐深入,阅历就会越来越丰富。
C. 阅历不等于经历,经历是一种经过,所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阅历的基础。
D. 在感性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理性思考,这才形成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阅历。
2.

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述阅历与读书的关系。

答:

3.

请简述文章②~④段的论述思路。

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神话“是人类心理在最基层水平上的象征和形象的表现”,西方神话学理论认为,神话中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这是神话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人尚未完全意识列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刚刚萌芽,与客观世界混沌为一的动物意识还占着上风主宰着人类。
英雄神话的产生是神话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英雄神话中,世界作为宇宙的中心,而人则处于世界的中心”。
可以看出,有些西方神话学理论对于神话的分类,主要不是根据神话的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的成长历程,也就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这种植根于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西方神话和历史文化土壤中的西方神话理论,未必适用于中国神话。
  产生于自然崇拜观念基础上的希腊神话,其新神、旧神之间不但界限清楚,而且由于自然崇拜观念的统一性,具有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神系统治地位的主神。具有内在统一性和系统性的神话便于容纳和展示系统的东西,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比较清晰地反映出。正因为如此,希腊神话在被哲学家、思想家批判、扬弃之后,才能被希腊哲学吸收,成为希腊精神的原型。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一旦推翻旧王朝,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夏、商、周各有自己祖先的神话,但彼此却不能继承和发展,前一个朝代的神话在后一个朝代得不到重视和继续加工的机会。这样一来,以前的神话不但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且十分容易散佚。祖先崇拜和部族利益在文化上的排他性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神话发展和提高,使之得不到像希腊神话那样反复加工的经历;同时,由于每个部族各搞自己一套神话,并按自己祖先神话的世系编排诸神的世系和辈份,因而最终未能形成各部族统一的神话和相应的神系,以及贯穿全部神话并统率众神的主神。后来,这些神话未及进一步被加工和系统化,神话历史化的风暴便向它们袭来,使那些具有超自然神奇能力的神祇,逐渐演变成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先王和圣哲。诸神既然已经被从天上请到地上,定格于人间,那么,渊于原始时代的神话的发展也只能就此停止。
(节选自《文艺研究》)
下列关于希腊神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希腊神话最早出现的是创世神话,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又出现了英雄神话。
B.希腊神话不是按照神话内容,而是根据神话所蕴含的哲学观念不断发展前进的。
C.希腊神话是自然崇拜,所以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能够在其中有比较清晰地反映。
D.在希腊神话的基础之上产生了希腊哲学,希腊神话最终成为后希腊精神的原型。

关于中国神话,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不同的部族崇拜的祖先不同,这使中国神话难以进行系统地整合。
B.中国神话新神、旧神之间界限不清楚,并且始终没有形成神系以及主神的结构。
C.中国神话中一些神明从属关系不明,可能因为他们原本就分属于不同的部族。
D.中国上古神话缺少后世反复加工的经历,而且还受到历史化的改造。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夏、商、周三朝都有国家政权与家族统治相叠合的特征:家事即国事、治家即治国。
B.中国夏、商、周三个部族及他们建立的王朝在政治、文化上都处于相互对立排斥的状态。
C.我国神话流传下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古代部族均排斥和贬抑其它部族的祖先。
D.中国神话神系及主神的不确定,使得中华民族的意识和精神也难以得到清晰地反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穿越小说 ”:一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阅读热
随着穿越小说《步步惊心》改编而成的电视的热播,“穿越小说”俨然成为时下最为时尚的读物。有业内人士甚至声称:“可以说,网络阅读,不知道‘穿越’的人已经过时了。”据悉,“穿越小说”已成为各大原创文学网站的热门和头牌,作家出版社更是高调宣布以12%的版税,以10万册的首印量签下了被各大读书网站评出的“四大穿越奇书”——《木槿花西月锦绣》《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迷途》《末世朱颜》,从而将这场由网络写作狂欢引发的时尚读书热推向了极致。
那么,何谓“穿越小说”?作家出版社编辑对这个古怪玄虚的概念做了如下解析:“‘穿越小说’的称谓是按内容定义的。其情节通常是一个当代青年遭逢变故,在机缘巧合下,进入古代,以在场的方式参与见证了种种众所周知又知之不详的历史事件。在当代中国文学里,黄易的《寻秦记》算是影响最大的穿越文学作品,也可以被视为当代华语文学穿越类型的滥觞之作。”而网络上近一两年兴起的“穿越文学”特点又有所不同,其作者受到相关影视作品的影响,因而基本上多是青年女性回到古代,谈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恋爱,同时经历种种宫闱秘事及权力争斗。这类小说主要受到女学生和女白领的追捧,可以视为言情小说的一个变种。
正在流行的“穿越小说”的作者均为年轻的白领女性,她们或是受到《寻秦记》的启发提起笔编了一个类似的故事发布在网上与人分享,或是直接受到网络上同类作品的影响从而跟风创作。并非职业作家的她们本意不过是游戏之作,但一不小心造出了声势,遂故作正经地将故事编写完整。由于网络的流行与追捧,更多的女白领步其后尘,“穿越小说”居然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显然,只有在发表门槛不高的网络上才会创造这样的奇迹,其强烈的示范效应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当然,“穿越小说”的盛行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日趋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从而幻想到另一时空追求更为理想化的纯粹爱情。
尽管“穿越小说”方兴未艾,但这一阵新兴的时尚阅读热能持续多久并不令人乐观。首先,“穿越小说”先天不足,不过是一种类型化、商业化的消遣性读物,其内容并无特别之处,论言情创作技巧恐怕比不上正宗的情爱小说;论讲史更是无法与相对严谨的讲史类读物相提并论。而且小说题材过于狭窄,突出言情而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的配角和工具。其次,小说作者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的不足,使得作品质量不高,又因为水准参差不一,导致作品泥沙混杂、良莠不齐,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长期“繁荣”。再次,“穿越小说”一窝蜂地走红,题材撞车、跟风严重,新奇程度将急剧下降,而形式新颖奇特乃此类小说大行其道的关键,舍此肯定会造成“阅读疲劳”;最后,“穿越小说”出身于网络,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网络文学总是极端地喜新厌旧,也许过不了多久,一种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兴起,加速“穿越小说”的过气与式微。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穿越小说”据小说内容而得名,通常是当代人在巧合下进入古代,参与见证种种历史事件。《寻秦记》为其创始之作。
B.“穿越文学”近年在网络兴起,主人公都是女青年,内容涉及恋爱、闱秘及权力争斗等,受年轻知识女性追捧,属言情小说。
C.“穿越小说”随着同名穿越小说改编的《步步惊心》热播而成为时下最时尚的读物。网络阅读中,“穿越”已成时髦名词。
D.网络写作狂欢把穿越小说这种时尚阅读热推向了极致,于是出版社高调签下了“四大穿越奇书”。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穿越小说”本为游戏之作,一些年轻白领女性受同类作品的影响而跟风模仿,受到网络的关注,就将故事编写完整。
B.网络的流行与追捧使越来越多的女白领跟风创作,“穿越小说”演变为一种“文学现象”,促成一场“网络写作狂欢”。
C.“穿越小说”从某种程度反映了现代职业女性对充满激烈竞争的现实和职场的迷茫与逃避,对世俗功利的恋爱婚姻的失落与反思。
D.尽管“穿越小说”方兴未艾,但能持续多久并不令人乐观。这是因为“穿越小说”的作者并非职业作家,其文学素养和创作经验不足,水准参差不一。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越小说”在内容上突出言情,重在演绎风花雪月、恋爱经历,淡化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和事件沦为爱情的配角和工具。
B.“穿越小说”是一种消遣性读物,其内容普通,创作技巧基本不能与正宗的情爱小说相比,讲史与讲史类读物无法相提并论。
C.“穿越小说”是因网络而创造发展的奇迹,但由于其先天缺陷及网络文学极端喜新厌旧,它将很快被新的创作和阅读时尚取代。
D.“穿越小说”题材撞车现象严重,久而久之其新奇程度将下降,造成读者“阅读疲劳”,使“穿越小说”失去了发展的关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清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
余丰慧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GDP,需要什么样的GDP增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长期以来,由于错误的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导致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造成的后果是,浪费了资源能源,破坏了环境,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一般来说,衡量GDP质量和效益,主要看经济增速是否与产出效益相匹配,经济增速带动的商品价值、劳务价值和利润效益回报高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速较高,而产出效益较低;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这种状况与长期以来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很大,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关系很大,与基层政府在GDP政绩任务重压下不排除统计数据出现水分有关系。
从经济增速惠及百姓具体利益来说,衡量GDP增长质量高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GDP增速是否带动人民群众收入的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 。人民群众收入如果不能与经济增速同步,那么,这种经济增速就不是真实、高质量的增速,一定是存在泡沫水分的增速,这种增速就是面子和形象工程,其实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经济增速。当然,这里面存在一个做大经济蛋糕和公平分配经济蛋糕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收入随着经济增速而同步提高,就必须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这么多年,由于收入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公问题,导致大多数百姓感到自己的收入增长缓慢,没有感觉到经济高速增长给其收入带来的明显提高。这提醒我们,一方面要做大经济蛋糕,另一方面必须公平分配好蛋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已经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而绕不过的一道坎了。
其次,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从本质上来说,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这是各个国家都将就业指标作为重要目标的原因。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经济增速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这也是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目的所在。我国GDP多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特别是在今年经济增速出现明显下滑情况下,就业率仍然维持在比往年还高的高位。但是,与百姓的实际感受差异性却很大。按照百姓的感受实际就业率并没有那么高。一定要牢记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语:“经济发展要能增加就业,有就业老百姓心里就安稳”。
再次,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环境的承受力,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盲目追求经济增速。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说到底也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生活在一个污染严重、疾病爆发的环境里,那么,收入再高、就业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
(选自2013-1-2新浪博文)
下列对“为何无收入增长的GDP是自拉自唱”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盲目追求GDP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却没有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和利益。
B.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率的提高,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
C.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GDP高增长破坏了良好环境。
D.GDP增速应带动人民群众收入同步增长,人民群众收入增长与否是衡量经济增长质量高低的重要目标。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GDP增速要体现到就业提高上,如果经济发展带动不了就业,那么,这种经济增速质量很难说是高的。
B.有就业才能有收入,就业决定收入。就业率不仅是解决百姓收入、养家糊口的问题,而且是社会稳定的关键。
C.我国GDP一直持续高速增长,从官方统计数据看带动的就业率不低,实则不然。
D.美联储将货币政策始终聚焦就业率的原因,是担心经济增速如不能带动就业提高,可能会使得总统丢掉位置。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经济发展耗费能源资源较多而回报却较少的状况,导致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效益。
B.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是我国释放消费潜力、让百姓明显感觉经济发展红利的唯一途径。
C.就业率指标比居民收入指标对GDP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更加重要,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予以高度重视。
D.只要 提高就业,以及与GDP增速同步增长人民群众的收入,就能够扭转长期以来以GDP论英雄的错误政绩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微电影”大有可为
娄雪
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
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光明日报》,2012年12月3日,有增删)
下列关于“微电影”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对观看时间和空间的要求较传统电影要低,移动状态和短时间休闲状态下都可以观看。
B.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短、投资规模小是微电影的显著特征,但它的内容丰富,可单独成片,也可系列成剧。
C.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
D.近两年微电影发展迅猛,影响力日渐增强,催生了许多公益活动,带动了多个产业的发展。

不能说明微电影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一项是(   )

A.《大雨》融人纪实风格,在短小篇幅中展现了深刻的内涵,创作上有新意。
B.《天堂忘记了》展现了自闭症少年的心灵世界,启示人们应该关爱少年自闭症患者。
C.《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要求把自己卖掉换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
D.《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社会要持续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微电影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一般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
B.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
C.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
D.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史学社会化是历史知识由生产者向社会大众传播,并为社会大众所选择与接受,从而作用于社会的过程。它在史学与社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历史研究得以走出象牙塔,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既可以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为史学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史学社会化需要娱乐化吗?这是很多人都会产生的疑问,也道出了人们对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确实,近年学术娱乐化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以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为平台,易中天、于丹等一批学术明星,在整个社会掀起了一阵阵热潮。对这股热潮,有人歌颂,说它为历史文化的普及发挥了专业人士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有人批判,说它的媚俗降低了历史文化的品格,将历史文化低俗化了,损害了学术的神圣与尊严。走学术娱乐化道路,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2004年,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书在中国出版,他认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毫无疑问,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就一般民众的历史文化水平和接受特点而言,娱乐化是他们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传播方式,至于所接受信息的正确与否,根本不是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接受史学社会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娱乐,虽然这种接受也有学习知识的功能。既然客体有娱乐的需求又有选择的权利,那么史学社会化只有尊重这种需求和权利,采取娱乐化的方式,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主体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变成了媚俗,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基本目标。但是,要真正达到双赢,史学社会化主体需要具备很高的素质,能够很好地把握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尺度。一个现实的证据,就是最为学者们所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这说明,主体要在娱乐化与科学性之间寻找平衡、把握尺度是何等困难。
史学的娱乐化是有限度的,不是所有的学术问题都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万卫在谈到“百家讲坛”的选题时就曾谈到,合适的选题往往是既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又符合电视传播的特点。有些话题不是不能讲,而主要是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还有些题目是不好讲的,比如《易经》,曾被讨论过很多次,但最后,主讲人还是觉得没把握。这种情况说明,史学社会化的内容需要经过科学的选择,有些史学问题可以通过娱乐化方式进行传播,有些史学问题则只能通过小众的精英学术进行研究,不一定非要走向大众化。
关于“史学的娱乐化”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史学娱乐化使得史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建立起联系,为史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B.对史学娱乐化的批判,是对史学科学性的尊重和支持,也是对当前学术娱乐化倾向的担心。
C.主体如果一味迎合客体的需求,就会丧失主体的地位,难以达成史学社会化教育和启迪大众的最终目标。
D.史学的娱乐化是其社会化过程中必经的途径,涉及三方面:生产者、社会大众,社会。

关于史学“科学性”与“娱乐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易中天、于丹等人对史学的娱乐化传播,使得学术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远离了史学的科学性。
B.史学的社会化需要娱乐化,但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娱乐化只是一种传播策略。
C.史学社会化如果不尊重民众的娱乐化需要,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史学娱乐化是史学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学术娱乐化中,文化的严谨性、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B.即使史学社会中传播主体有很高的素质,现在仍无法把握其中娱乐化与科学性的平衡。
C.史学娱乐化要符合三个条件——主讲人的专业方向、电视传播特点,话题观众须了解。
D.史学娱乐化是有限度的,观众不了解的话题不适合以娱乐方式传播。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