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段文字摘自纪念朱自清先生的论文(略有改动),读后回答19—23题。
在朱先生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中,新诗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朱先生在考察中国新诗的诞生历史时,首先注意的就是启蒙时期的新诗与“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密切联系:“那时是个解放的时代。解放从思想起头,人人对于一切传统都有意见,都爱议论。作文如此,作诗也如此。他们关心人生、大自然以及被损害的人。 甲 ”; 乙 (《新诗杂话•诗与哲理》),它表现了新诗与时代及时代先进思潮之间的血肉联系。朱先生还以十分明确的语言指出,“从新诗运动开始,就有社会主义倾向的诗”;他并且具体考察了新、旧诗人与人民之间的不同的关系和态度,以充分揭示新诗在思想倾向上的现代化特征。他说,“旧诗里原有叙述民间疾苦的诗,……可是新诗人的立场不同,不是从上层往下看,是与劳苦的人站在一层代他们说话”;朱先生以极大热情为这类社会主义倾向的“表现劳苦生活”的诗辩护,指出“有些人不承认这类诗是诗,以为必得表现微妙的情境的才是的”,是一种狭隘的观念(《新诗杂话•新诗的进步•》)。在论述新诗中的“爱国诗”时,他也着重于将新诗人(如闻一多)与传统爱国诗人(如陆游)在国家观念上的不同揭示出来,强调新诗人所表达国家观念 丙 包括 丁 “超越了社稷和民族”,而是一个现代化的“理想的完美的中国”,这个观念“不必讳言是外来的”(《新诗杂话•爱国诗》);朱先生所强调的依然是新诗思想的现代化。
下面是从 甲 和 乙 中摘出的语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将这些语句加以排列(只填序码)。
①而“诗与哲理”的结合与统一,也就成为中国新诗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与传统
②关心大自然 ③便阐发自我价值 ④这样,“说理”就成为初期新诗的“主调之一”
⑤关心人生⑥便阐发人道主义⑦关心被损害的人⑧便阐发泛神论
[注:泛神论是一种把神融化在自然界中的哲学观点,宣称神即自然界,神存在于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并没有什么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
[答]属于 甲 的有 ,属于 乙 的有
文中共用引号13处(包括 甲 和 乙 中的3处),其中引文注明出处的有3处。下列四项对于文中引号使用情况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 步》和《爱国诗》。 |
B.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依次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 |
C.表示引用的有7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
D.表示引用的有12处,没注明出处的有的引自《新诗杂话》中的《诗与哲理》《新诗的进步》和《爱国诗》,有的无法判断。 |
为文中的 丙 和 丁 处选择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语气通畅。
A.既又 | B.不但而且 | C.虽然但是 | D.尽管却 |
根据这段文字内容,下列判断全对的一组是
①文中的“新诗”是“五四”时期的白话诗。
②“讲道理”是“新诗”的一个重要传统。
③朱先生认为,“新诗”是与时代思潮紧密联系的。
④“新诗”叙述了民间疾苦。
⑤文中的“社会主义倾向”指的是新诗表现了“劳苦生活”。
⑥旧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现在”,新爱国诗着眼于国家的“未来”。
A.①④⑤ | B.②③⑤⑥ | C.②④⑥ | D.①③④⑥ |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论述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的?每层意思概括成一个句子,每句前用序号标明。
答: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自由主义只是“五四”多元格局中的一脉。作为自由主义的题中之义,平等、民主及科学等言论在“五四”时期蔚为大观。当时,《新青年》杂志就曾鲜明提出了“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并要求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全面救治中国。同时,陈独秀也激励人们推倒封建专制的压迫,实现个性解放。即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也热情地赞颂“自由为人类生存之要求,无自由则无生存之价值”。
②尽管当时自由的价值观有着广泛的流布,但毕竟不是时代的主角。“五四”时期并不是自由主义的独唱,自由主义仍只是“五四”启蒙大合唱的一个声部。这一声部与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声音相混合。因此,与其说“五四”文学主流是 “奔涌着自由主义的文学大潮”,不如说是“带有一定自由主义色彩、民主主义色彩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更符合那个庞杂的年代的历史真相。在“五四”先驱们关于人道主义的纷繁表述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现代性路径,一种是人道主义的平民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一种是人道主义的个人主义(以周作人为代表),前者通向了激进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后者则与温和的自由主义理念一脉相承。关于这两大思潮在历史中的主次关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共同催生了“五四”运动。然而,在激进主义的话语那里, “历史真相”却发生了变化。
③“五四”重心从“民主、科学”到“反帝、反封建”的转移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变化。众所周知,“民主”和“科学”作为“五四”的重要口号,昭示的是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于左翼激进主义来说,“民主与科学”这种自由主义思想成了亟待消解的目标,取而代之的将是更为政治化的“反帝、反封建”。这种转移将“五四”的意义重述为“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谈到:“‘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随着左翼激进思潮的政治统摄力,这一论述此后成为“五四”的基本论调。现在看来,这个论述重心的转移至少阉割了“五四”精神中极具活力的对民主的倡导。在1940年代的文学变革中,自由主义被“妖魔化”的历史趋势得到强化。这突出表现在胡适先生“‘五四’文艺复兴说”招致广泛质疑,也明显地体现为左派革命力量已占优势,并向最后的胜利前进的1948年《大众文艺丛刊》“南方大出击”中对自由知识分子的“一网打尽”。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已经进入了“人民至上主义的文艺”的时代,仍恪守文学的“民主”和“宽容”的自由主义作家,终究被“革命话语”清除了出去。
(节选自《“五四”的改写与重塑》,《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l期,有改动)
下列对“五四”思潮多元格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平等、民主、科学等内容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五四”各类思潮中流布较为广泛的一种。 |
B.“五四”启蒙思潮纷繁庞杂,除了自由主义,还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
C.“五四”文学虽带有较浓郁的自由主义色彩,但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就是“五四”文学的主流。 |
D.虽然自由主义不是“五四”时代的主角,但当时《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乃至李大钊等,都对其推崇备至。 |
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五四”运动是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 |
B.在左翼激进主义看来,“民主”“科学”等口号带有自由主义色彩,因此重述“五四”历史时,有意将之消解。 |
C.左翼激进主义将政治化的“反帝、反封建”作为“五四”历史描述的基本论调。 |
D.“五四”重心被转移后,“五四”精神中极具活力的自由主义内涵被消除。 |
原文划线句中“变化”一词是指 ▲ 。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招致广泛质疑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文"和"质"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文"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质"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质",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人物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质"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②以"文"、"质"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即"文","以质信言"即"质",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论语》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文"、"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③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文"、"质"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质"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文"的方面。"文"、"质"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 |
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制止电子邮件泛滥
前不久,国际电信联盟发表公报说,约80%的电子邮件是垃圾邮件。在这些垃圾邮件当中,有21%是产品广告,16%是有关投资理财的信息,14%是诈骗或者不实的信息,14%包含色情内容,其他35%为各种各样的无益信息。垃圾邮件每年给世界经济造成的损失高达250亿美元,不仅影响了信息业的发展,而且损害了人们对于网络交流的信心。
垃圾邮件危害了互联网的发展。从整个互联网的资源利用来看,垃圾邮件里的信息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每次发送上百万,甚至上亿份,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严重时甚至拥塞整个互联网链路,中断互联网部分线路的运营。垃圾邮件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据预测,目前全世界的垃圾邮件数量以每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高速增长,2005年垃圾邮件比例将上升至90%。如果不能尽快遏制病毒和垃圾邮件,全球互联网系统有可能不堪重负而在两年内崩溃。这是因为垃圾邮件占用了大量的传输、存储和运算资源,不但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且一旦垃圾邮件占到互联网总数据流量的1/3,就会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
垃圾邮件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从个人用户来看,垃圾邮件浪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一般处理1封垃圾邮件需要至少10秒钟时间。如果每天收到几十份垃圾邮件,就得花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处理。由于垃圾邮件具有反复性、强制性、欺骗性、不健康性和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因而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浪费了用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欧盟的一项调查表明,垃圾邮件每年为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之多的垃圾邮件呢?首先是利益的驱使。数量众多的垃圾邮件中含有大量的广告,通过电子邮箱进行广告宣传。投入少、回报丰厚,使得许多广告商乐此不疲。比如在欧洲,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仅需0.0005欧元,比起庞大的广告费,这点费用实在微不足道。目前,需要批量发送垃圾邮件广告的大多是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商业需求以及电子邮件低廉的发送成本为垃圾邮件的滋生提供了土壤。据英国媒体报道,互联网上所有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在全世界大约有150人,90%的垃圾邮件都是他们制造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邮件发送国,2004年全球的垃圾邮件中有42.11%是它发出的。
其次是技术上的漏洞。消灭垃圾邮件的工作尽管不能单靠邮件服务商来实现,但其强大的技术水平是遏止垃圾邮件继续泛滥的重要环节。垃圾邮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邮件服务器缺省设置开放转发功能所致.通过技术完善,垃圾邮件问题可望在两年内成为明日黄花。目前,对每封发送的正常邮件都打上数字式标记,这样就能使邮件管理者能查找每一封邮件的具体来源,从而让那些用假地址进行垃圾邮件散布的行为彻底终结。一些服务商相继推出了各自的反垃圾邮件技术。
再次,相关法律尚需进一步完善。国际电信联盟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控制网络垃圾邮件的泛滥。为此,国际电信联盟敦促各国政府加紧相关立法,并建议对恶意传播垃圾邮件的犯罪分子提起跨国刑事诉讼。在法规上加强对垃圾邮件散布行为的惩罚力度,这将对垃圾邮件制造者产生巨大的震慑作用。
总之,对付垃圾邮件最有效的方式是对现有的电子邮件传送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同时,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另外社会多方面的合作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10、对垃圾邮件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邮件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可能会造成互联网部分线路的运营中断。
B、垃圾邮件既造成网络资源浪费又将造成巨大的存储需求,这对信息安全系统的有效性形成重大挑战。
C、垃圾邮件浪费了人们的时间、精力、金钱,严重干扰了个人的正常生活。
D、垃圾邮件每年给欧洲造成超过60亿欧元的损失,而给世界造成的损失则高达250亿美元。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如果任垃圾邮件泛滥,全球互联网系统将在两年内崩溃。
B、 垃圾邮件数量庞大,制造垃圾邮件的“幕后黑手”也是难以估算的。
C、 从技术上看,垃圾邮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邮件服务器缺省设置开放转发功能。
D、 国际电信联盟计划用两年时间控制垃圾邮件的泛滥,并对恶意传播垃圾邮件者提起跨国刑事诉讼。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邮件发送国,也是最大的受害国。
B、邮件服务商应在遏止垃圾邮件泛滥中发挥重要作用。
C、通过技术完善,垃圾邮件在两年内将销声匿迹。
D、要从根本上解决垃圾邮件问题,必须抛弃现有的电子邮件传送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所谓“文史互证”,从本质上乃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方法主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从史学角度考证诗文,即用史家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古诗文中不易索解或易被误解的字、词、出典等,从历史的层面予以透辟的考订辨误解说,尤其要注意诗中所含与当时历史事实有关的“今典”成分;二是以诗文为史料,通过发现其中时间、地域、人物等史料成分,分析诗中的古典与今典,并与史籍所载相参证,从而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真相,对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所处时代社会达到真正了解。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今天所能见到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记述相当有限。不仅如此,受正统的史学观影响,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复杂交织,以致禁网严密;易代之际,黑幕重重,统治集团之作为,更是不可告人。史家秉笔直书,每每得祸。因此对当时政治中的许多隐秘,故用曲笔;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也常有回护之处。这种加工过的历史资料流传下来,固然有助于后人对历史脉络梗概的了解,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妨碍对历史某些真相的探索。
中国古代诗作以抒情言志为主,与史相比自有其不同的功能作用。尽管如此,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儒家传统诗教之说认为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所谓“观”,或曰“观风俗之盛衰”(郑玄说),或曰“考见得失”(朱熹说),即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使读者藉以了解各地风俗民情、时运盛衰。所谓“兴”“怨”,或曰“感发表意”(朱熹说),或曰“怨刺上政”(孔安国说),总之是在诗中写出对统治者的怨刺,反映诗人内心的哀愁喜怒,是诗人情感心理的最直接表述。这些功用具体反映在诗作里,遂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在三百篇的影响下,后世诗人自觉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将自己所历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风习连同自己的襟怀抱负情感生活一齐写入,实际上是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包括时代心灵史的第一手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不依赖其它任何事物而存在的自身独立价值,诗文创作不再被视为雕虫小技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加之五言甫兴,文笔初分,诗文表现的领域愈加拓宽,广泛涉及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乃至个人的情感心态。一方面它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传统政治史、军事史或帝王家史,其史料价值不容忽视。另一方面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让我们触及了历史最隐密的角落——人的心灵,而这却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一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一种心态不仅是指众多个人在想同样的东西这一现象,在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身上,这种思想都以不同的方式打有‘其他人也在想同样的东西’这样一种印记。”(保罗•韦纳)作为这一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文士在诗文中表露出来的那些苦闷、哀伤、忧愤的复杂情感,对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有重要的价值。
(节选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有改动)
6.下列对于“文史互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本质上说,“文史互证”是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
B.“文史互证”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又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诠释学理论之精华。
C.从内涵上讲,“文史互证”一方面是用史学知识对诗文进行考证,一方面是以诗文为依据全面把握历史真相。
D.由于历代官修正史记事本身都有其局限性,所以“文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于任何一个朝代的思想文化历史研究都有很大的帮助。
7.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古诗中仍含有一些与史相通之处,潜在的史料价值不可忽视”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A.传统诗歌的功用要求诗人在诗中反映社会现实,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怒哀愁,这就使诗与史之间有了一种特别的关联。
B.后世诗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诗文创作中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政治、文化、习俗等社会状况及自己抱负情感方面的第一手材料,有助于治史者感知古代社会的真实原貌。
C.诗文创作曾被人们视为雕虫小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事业藉文士对身名不朽的追求确立了自身独立价值而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D.诗文所折射的时代内容,远远超出很多史书的记载;而作者在诗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又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人类历史。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政治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集团的重重黑幕,使得史家不敢秉笔直书,对封建统治者的恶行,常有回护之处,因而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就失去了其史学价值。
B.诗有“兴”“观”“群”“怨”之功用,这种功用从《诗经》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被后人继承并发展,所以在所有诗文中都能找到“风俗盛衰”“怨刺上政”的影子。
C.当代西方史学心态史学某派认为,个人心态中包含了整个时代的集体心态成份,人的心灵是构成人类历史的最重要因素。
D.“分析一种心态就是分析一种集体性”,研究一些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整个社会和广大知识分子阶层的基本精神人格特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借“申遗”扩大书法世界影响
前不久,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有关负责人在北京宣布,书法“申遗”的正式文本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这标志着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书法,踏上了申请成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旅程。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母国,如果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发轫,已有3000多年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流派纷呈,名家辈出而佳作荟萃。书法,可以说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当年毕加索在博物馆见到中国书法时震撼不已,他沉浸在那“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中,在“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中,发出了“这是艺术中的艺术”的惊叹。而日本书法艺术界把中国书法称为“思想与造型的艺术”。日本早在我国汉代时,即派遣使者来学习汉字书法和儒学。日本书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圣德太子所书的《法华义疏》,就直接取法我国隋朝书法。及至唐代,来中国学习书法的遣唐使更是众多,日本书法史上的一代大师空海即是其中的代表。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也派遣过来中国学习书法的使者。
然而,由于中国书法的历史过于悠久,艺术资源过于深厚,名篇佳作过于丰富,由此产生出一种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自认为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的。于是对外交流趋于封闭,对外展示趋于停滞,对外宣传趋于低迷。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向世界推广发展的前景,遮蔽了中国书法向世界辐射传播的空间。而日本却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结果,不少欧美人认为书法是日本的艺术。
先前我国书法界对书法艺术国际化缺少作为,以致中国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是缺席的。而近些年,我们依然没有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强烈意识和心理准备,去国外办的书法展既不多,又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而对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很少光顾,所以,我国不少名气很大、功力精深的书法大家如沈尹默、吴湖帆、丰子恺、马公愚等在欧美鲜为人知。于是,日本对其当代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颇为自信、自足;而韩国,尽管政府没有把书法“申遗”的打算,但一些民间团体或个人却可能提出这种主张。
如今,中国书法“申遗”的步子已经跨出,但这仅是良好的开始,我们在书法教育、书法传承、书法创作乃至书法保护上更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做。同时,推动中国书法国际化,我们既要有扎实的推介措施,又要有系统的策展计划,要多搞一些国际性的交流展和巡回展。这样才能达到提升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使古老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中国书法在国际艺苑上光彩照人的目的。
(摘自12月9日《文汇报》)
6.下列对书法文化“老祖母”心理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种心理是基于中国书法的历史悠久,艺术资源深厚,名篇佳作丰富而产生的。 B.这种心理认为中国书法是最老的,最正宗的,别人肯定会尊重。
C.这种心理直接导致了中国书法的衰落以及在国际影响上的缺席。
D.这种心理阻碍了中国书法国际化的前景。
7.下列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艺术元素,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针对中国书法的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而言的,不是针
对中国书法艺术本身而言。
B.中国书法在笔墨元素、线条符号、结构造型及章法图式等方面,拥有走向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这是中国书法国际化的重要基础。
C.中国书法“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点画纵横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的墨色气象就具有符合国际审美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所以得到了毕加索的赞叹。
D.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在历史上派遣使者专门来学习中国的书法,从侧面证明了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国际的物化形态和审美要素,欣赏功能和解读意趣。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书法是以殷商的甲骨文为开端的艺术形式,是中国艺术最经典的表现形式,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本质精神。
B.日本书法艺术界高度评价中国书法,日本和朝鲜、越南、马来西亚在历史上一直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书法。
C.当我国的书法在国际上的影响有时缺席的时候,日本在书法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和积极开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日本对其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很自信。
D.近年来我国在国外举办的书法展不多,而且很少在艺术人气颇高、注重多元创作的欧美举办书法展览,导致我国很多书法大家在欧美鲜为人知。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反省过分“世俗化”倾向
陈平原
北京大学1993年的拆南墙改建商业街,以及2001年的重建南墙,都曾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前者象征着北大走出象牙塔,从注重政治与学术,转向强调市场与社会。至于后者,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整治大学周边环境,而是意识到此举确实冲击到北大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使得原本以学理深厚、思想自由见长的北大,也逐渐变得急功近利起来。十几年间,以北大为代表的中国大学,左冲右突,上下求索,努力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尽可能稳妥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要说中国大学之过分“世俗化”,有几个观察角度:第一,强大的资本力量,凭借大笔捐款而影响大学的具体决策乃至办学宗旨,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很少见。第二,大学为了“生产自救”,主动走向市场,筹办大小公司以及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如“董事长国学研修班”等),这方面,各大学各显神通,多少都有斩获。第三,教育行政力量强力介入,使得各大学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自主。这是中国大学的特色,摆在面子上,谁都无法回避。第四,隐约存在着的学术与权力之间的相互交换,比如大学送现任官员博士头衔或教授职称(通过合法手段),敦请有魄力且有资源的退休官员出任院长或校长。后者现在很时髦,不说投桃报李,就算全都出于公心,此举在为大学带来丰厚人脉,使得其日后“好办事”的同时,也带进了某些官场气象。今天中国的大学,变得越来越像官场了。
美国密歇根大学,因是公立大学,必须接受政府的检查与指导,校长及教授们抱怨“行政权力过度约束”。比起中国的大学来,实在是小巫见大巫。行政力量的过度干预,以及大学中人的曲意逢迎,导致今日中国一些大学混同于官场。过于世俗化的,除了办学理念,还有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大学中人,本应追求独立人格以及自由表达的权利,但在商业以及行政的双重压力下,这种“声音”已逐渐消失了。
这就说到人们常常议论的大学是否需要“围墙”。在我看来,围墙分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有形的围墙,欧美各著名大学或根本没有,或不很明显;可不管置身于中小城市(如哈佛大学、海德堡大学),还是大都会(如哥伦比亚大学或巴黎四大),人家的校园都很幽静。我们的校园,有高大完整的围墙,但根本挡不住商业大潮以及世俗口号铺天盖地,以至你想“躲进小楼成一统”,都很难做到。大学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以及高校的过分世俗化,使得围墙里头的教授与学生,都很难再有一颗平静的心,踏踏实实地做学问。
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记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这样开篇的:“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请允许我套用:“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16.下列关于北京大学拆、建南墙事件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拆南墙意味着北大开始注重市场与社会,而不再强调政治与学术。
B.拆南墙是北大忽略教科研水平、急功近利的表现。
C.重建南墙是为了纠正办学理念的偏差,而不是为了整治周边环境。
D.拆与建体现了北大在精神价值与世俗利益的巨大张力中寻求平衡的努力。
1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教育行政力量对大学的介入是必要的,但必须有度。
B.学术与权力的交换未必全出于公心,但客观上对大学也不是没有益处。
C.欧美著名大学的校园很幽静,主要因为没有铺天盖地的商业大潮和世俗口号。
D.要办好大学、造就人才,要注重教授、学生的精神面貌。
18.中国大学过分“世俗化”有哪些突出表现?请分条概括,不超过40字。
19.作者认为大学过分“世俗化”有什么不好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系马桩的文化根系
鄢烈山
今夏有机会在西安观光了四天,对这个旅游城市的开发有了较多的了解和感受。不用说与二十年前我初履西安不同,就是与四年前我二到西安时比,其旅游业的开发规模也当刮目相看了。单以“曲江新区”而言,这几年投资数十亿,兴建了曲江池、唐城墙、唐慈恩寺等六大遗址公园,而类似于清代圆明园的唐代“大明宫”也正在热火朝天的筹建中……
也许是出于一个杂文和时评作者习惯于挑刺的劣根性,我对观光过程中感觉到的和看到的东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我虽然明白,除了改革开放之初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是“文革”后顺应民意上下结合推进的,迄今为止各地的改革开放有不少是由当地政府主导的,而所谓“经营城市”的主体就是政府;政府开发的项目不仅为财政创收,也让市民分享建设成果;但是,我仍然要问,那些开发项目和文化产业公司都是国家办的吗?其职员是国家公务员、事业编制还是国企性质?投资怎么收回?服务效率如何提高?有无权力寻租及如何防止腐败?
我也明白旅游休闲对大众来说就是找乐,因此以华清池所在的骊山、九龙湖为实景的爱情史诗歌舞剧《长恨歌》的演出,极声色之娱远出当年唐明皇杨贵妃的想象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仍然担心在这种氛围中,本来就帝王意识浓厚的国人,会“忘记”了所谓雄主明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贪婪,模糊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残酷历史真相。
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使我的观感取得了一定的平衡。
这个博物院建在长安区终南山下,已建成的部分,主要的,一是明清民居宅院群,都是整体搬迁、修复如旧。二是石雕区,包括石人石兽、上(下)马石、饮马槽等,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八千多柱拴马桩(我们南方人称为系马桩)。我看了这么多千姿百态的系马桩真是很兴奋。我知道古人代步的骏马好比今人的“奔驰”、“宝马”轿车,因此重义气的子路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是“肥马轻裘与朋友共”,但我没有想到系马桩有这么讲究的。精雕细刻放在宅院前后,实用是拴马,虚用是辟邪祈福,一般是桩身上立着人骑狮,或大猴背小猴(意为辈辈封侯)。系马桩雕像不仅创作艺术上丰富多样,作为民族风情、民俗和宗教等文化历史的“活化石”也很有考证研究价值。
这个博物院是民办的。据介绍,创办者历经二十多年,投资数亿元,雇请三千多人次,行程十万多公里,走村串乡征集整理。他为国藏真宝所显现的远见和气魄太值得推崇了。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博收藏展览类、旅游休闲类为什么不可以多让民间来办呢?再就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能总讲称王称霸者多么了不起,而要更多地关注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现代历史观早就不只“为帝王将相做家谱”了,民间的生活状态更有研究价值。
(选自2008年 11月7日《文汇报》,有改动)
16.关于“系马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系马桩”精神层面的价值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马在古代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B.“系马桩”因为其艺术造型具有辟邪祈福等象征意义,而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C.“系马桩”以其形式的美观和内涵的丰富,成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精华所在。
D.“系马桩”是制作讲究的石雕艺术品,因此,和化石一样,具有很好的考证研究价值。
1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通过在西安的四天观光,作者对这个旅游城市的开发规模和发展思路都给予了肯定。
B.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文化产业的建设,应该由国家开发,政府投资,以避免成为私人牟利的手段。
C.旅游景区的文艺演出等文化活动,其主要功能是为大众“找乐”,但也不能完全排斥其正面教育功能。
D.作者以较多笔墨介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目的在于强调艺术质量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18.“参观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作者疑虑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加以概括。
▲
▲
19.从作者的介绍和分析看,“系马桩”这一旅游景点给整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营提供了哪些借鉴?请分条列举。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趋时——周易的大智慧
曲庆彪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的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裹在卜筮大氅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每一卦都是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每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的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中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灵动自如,昂扬健行,生生不息;同时,与时偕行不仅意味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于时代,而且也意味着不要“豪迈地”超越时代。在这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们期待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我们与时偕行的“时”。“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的准确诠释。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要真正体现与时偕行。
在历史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如《周易》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孙中山把这叫做“顺乎世界之潮流,适乎人群之需要”。但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社会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矣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演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周易》对“趋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这里的“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
“道莫盛于趋时”,宿命论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周易》却通过对“时”的体察和把握,通过“趋时”的大智慧而超越了宿命论的观点,不能不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作者为辽宁师范大学校长)
16.下列各项是对《周易》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周易》是对易卦象征意义作解说的卜筮书,同时又是一本哲学著作。
B.《周易》中每一卦都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C.《周易》认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
D.《周易》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这一观点超越了宿命论。
17.下列各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概念,都是在《周易》中所论及的“时”的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B.要实现“趋时”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要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努力让这种感觉成为悟性。
C.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我们要坚持“时”与“势”的一致性,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
D.宇宙、社会、生命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
18.文章说“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这个辩证包括哪两个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说说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趋时”的深刻含义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亚洲人的智商全世界最高
最近,英国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理查德·林恩,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研究结论: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之后的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等。人种智商最低的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林恩教授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生存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突变。
林恩教授首先注意到了加州大学研究脑量进化的专家杰里森的观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这也是物竞天择的一种体现。动物们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成为幸存者,就必须进化出足够大的脑容量,这样它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析。林恩教授认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进化。在对诸多的数据分析后,林恩教授指出,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非洲人的平均脑容量则为1282cc。寒冷的气候让早期的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御寒。在寸草不生,动物也很少出没的冬季,努力寻找食物从而生存下去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类获得了越来越高的智商,以求不被大自然淘汰。
当林恩教授提出他的研究后,很多人提出了质疑。
既然东亚人拥有高于欧洲及美国人的智商,为什么欧洲人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明上要比东亚人更胜一筹。林恩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在性格上比欧洲人更循规蹈矩,所以在发明创造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证明东亚人的智商低于欧洲人。林恩教授还提出,聪明的东亚人现在遍布在了世界各地,而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参与和成绩也越来越突出。
其次,既然寒冷的气候让人类进化出最大的脑容量,并获得高智商,为什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斯基摩人却是个例外。林恩教授用基因突变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在早期非洲直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带着能够进化出高智商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人口发展快、英才人口众多的地区得到进化的机会就更多。而在寒冷的地区,低智商的人类逐渐被淘汰,高智商的人类成为幸存者。爱斯基摩人的总人口只有5.5万人,很明显,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基因的机会也就少于欧亚人。
5.从原文看,下列表述与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无关的一项是 (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物种的智力进化会受到其所处生存环境的重要影响。
B.在寒冷的气候中,那些为了不被大自然淘汰而努力生存下去的人类会获得越来越
高的智商。
C.那些能够进化出高智商的基因,在人口发展快和人口众多的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进化机会。
D.东亚人性格上的循规蹈矩影响了他们的发明创造,但这并不影响东亚人的智商高于欧洲人。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林恩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会受到环境的重 要影响,人类的进化也是如此。
B.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的更大的脑容量,使人类能够对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析。
C.欧亚人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的基因的比例高于爱斯基摩人,这也是今天
爱斯基摩人智商低的原因之一。
D.气候寒冷的地区,因为智商低而无法努力寻找食物从而生存的人,将会逐渐被大
自然淘汰。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气候越寒冷,相应地区人类的智商就越高。
B.动物们进化出的脑容量越大,就越有可能战胜恶劣的环境。
C.爱斯基摩人现在大力发展人口,就能提高人种的智商。
D.东亚人智商高于欧美人,会比欧美人更适应现代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中国许多古建筑,何以能千年不遭雷击?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当今的科学界。相反,将古建筑装上避雷针,反而更易招来雷击。其实古建筑避雷,是风水理论和阴阳学说的巧妙结合,即自然消雷与绝缘避雷的有机结合。
由建筑物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本身形成的自然消雷,使建筑物周围大地与云层间雷电大量消失,雷电被吸引到周围的凸尖物体上;而绝缘避雷,则使建筑物本身具有较高的耐雷水平。自然消雷与绝缘避雷,是通过雷击选择性,即将雷电吸引到建筑物周围的凸尖物体上来实现消雷的,因此可以说雷击选择性是自然消雷与绝缘避雷二者的一个推论。绝缘避雷的绝缘是相对的,如果没有自然消雷(雷击选择性),任何古建筑都可能被雷电击毁。自然消雷与雷击选择性,都是由于地面凸起物在雷电场中产生的电晕电流而存在。一般而言,自然消雷能力强,雷击选择也明显,但在保护古建筑不遭雷击上,都必须借助于古建筑良好的绝缘性。
基于雷电现象和摩擦起电的认识和探索,中国古代很早就能在一定范围内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也就是说,从对雷电现象的认识水平来看,中国古代实现绝缘避雷是可能的。
五台山古建筑,从使用材料看,主要有纯金属、木材和砖石三类。纯金属建筑,如铜殿、铜塔等,与自然融为一体,其防雷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至于木构和砖石建筑,从结构上讲,主要包括台基(地基部分)、墙体和顶三部分。台基是基础部分,所用材料有砖石、灰浆(成分为白灰、糯米、白矾等)、木材和小夯土灰等。从导电性能上说,这些材料都是绝缘和近似绝缘的。从构造上说,这种选料与制作十分讲究的基础工程都具有防潮、防腐、防震等功能,水更不易侵入。因此,整个地基部分就是一个良好的绝缘体。墙体的主要材料为木材、砖石、灰浆、油灰(成分为面粉、白灰、烟子、桐油等)、砖灰、麻、油漆等,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从工艺和构造上讲,做工极为讲究,比例适当,不易渗水,并能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顶部的材料为木材、瓦、油漆、金属等,除金属外都是绝缘性能较好的材料。另外,比较讲究的建筑物表面部分基本上都进行过绝缘处理,如木结构和金属部分都用油漆和桐油漆过,而砖石部分则用桐油和砖灰等混合物涂抹过。
从整体上看,五台山古建筑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若不遭破坏,是不易着雷的。同时,五台山古建筑群有着良好的通风透气环境,使得古建筑本身保持清洁干燥,绝缘性能不遭破坏。本身良好的绝缘性能,与所处环境较强的自然消雷能力的相辅相成,使得五台山古建筑群不仅处于弱电场中,而且本身电阻较高近似于绝缘体或相对于周围环境来说是绝缘体,使得雷击的主放电过程不会在建筑物上产生,从而保证了建筑物很高的避雷水平。
不过,绝缘避雷最典型的例证,当属太原双塔。太原双塔落成于万历四十年(1612),是明代砖构建筑的优秀之作。底平面八用形,内部空心式,各13层,高均在54.7米以上。塔身为全砖石结构,仅在各层角檐装有一根桃木。太原双塔地处太原高地,周围环境的自然消雷能力有限,本身也仅有高耸的尖顶及各层出檐具有一定的但又远不足以避雷的自然消雷能力,其之所以能自明代建成至今从未遭受雷击,主要是因为其本身良好的绝缘性能。双塔地处高地,地质干燥,塔身不着雨淋,又兼全砖石结构,与五台山类似建筑一样或更甚,在雷雨天近似于绝缘体,耐雷水平很高,实际上就像今天输电线路中的大悬垂串一样。
-----选自《中国科技十二讲》
5、对五台山古建筑群能绝缘避雷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五台山古建筑的通风透气环境良好,使古建筑群本身保持清洁干燥,绝缘性能没有遭破坏,保证了建筑物很高的避雷水平。
B.五台山古建筑群做工极为讲究,比例适当,不易渗水,经得起暴风雨的袭击;其顶部使用的材料都是绝缘性能较好的材料。
C.五台山古建筑使用的材料有纯金属、木构和砖石三类,这些材料都是绝缘或近似绝缘的,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
D.五台山古建筑群建筑物的表面部分都进行过绝缘处理,如木结构和金属部分都用油漆和桐油漆过,而砖石部分则用桐油或砖灰等混合物涂抹过。
6.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自然消雷,是由建筑物的周围环境和建筑物本身形成的,它是通过雷击选择性,即将雷电吸引到建筑物周围的凸尖物体上,从而来实现避雷的。
B.绝缘避雷,强调建筑物本身应具有较高的耐雷水平。不过绝缘避雷的绝缘是相对的,如果没有自然消雷(雷击选择性),任何古建筑都可能被雷击毁。
C.太原双塔之所以能自明代建成至今从未遭受雷击,主要是因为其本身良好的绝缘性能。D.自然消雷与绝缘避雷,是通过雷击选择性来实现避雷的,因此可以说雷击选择性是自然消雷与绝缘避雷二者的共同点。
7.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建筑避雷原理,暗合现代避雷原理,充分反映了我国先民伟大的创造才能。
B.由五台山古建筑群和太原双塔可看出,中国古代很早就对雷电现象和摩擦起电有着一定的认识和探索,并能在一定范围内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将其运用于建筑实践中。
C.太原双塔地势高,地质干燥,塔身不着雨淋,又兼全砖石结构,即使在雷雨天也近似于绝缘体,加上它有着与五台山建筑类似的自然环境,所以耐雷水平很高。
D.五台山古建筑群本身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而所处环境又有着较强的自然消雷能力,使得五台山古建筑群处于弱电场中,或者说相对于周围环境来说是绝缘体,没有了避雷击的可能性。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热浪一阵比一阵热,飓风一场比一场猛,海平面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地球暖化对人类发出的警告。但科学家指出,地震频发也与地球变暖有关。
据加拿大新闻社报道,加入全球暖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是地质学。一些地质学家解释说,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其中包括地震、海啸及火山喷发。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接近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种效果:他用拇指压着足球,当拇指抬起,对球的表面压力除去之后,足球会恢复原来的形状。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当地震发生在海洋下,就会形成海啸。当然,对地球来说,由于地壳非常坚硬,这个恢复原状的过程相当缓慢。比如,目前,加拿大东部偶然发生的地震,其实与一万多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的反弹有关。南极洲及格陵兰积雪的融化也会有相同的影响,但过程将因温室效应而加速。
帕特里克·吴还表示,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比如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火山专家阿兰·格拉比尼尔表示,当他发现加州海岸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之间有关时,一开始还有些怀疑。可是,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地中海地区,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这种联系尤其明显。他说:“冰层融化,地壳的负载减轻,在压力的作用下,地壳下面的岩浆就更容易喷出来,这就是火山。”
英国地质学家比尔·马奎尔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也指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这种现象已经在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而且证据显示,它正再度发生。”
5.下列各项中,对地震频发与地球变暖有关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气候暖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这将释放出在地壳中被抑制的压力,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地球两极这些厚冰层像拇指按压地球一样,给地球带来大量的压力,压制住地震的发生,但在它们融化之后,便会引发地震。
C.冰层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而这也可能对地层深处的板块造成影响。
D.修建大坝后,大坝拦截而成的水库水量增加,引发地震。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一立方米冰的重量有一吨,而一些冰层的厚度会超过1000米。当这些重量因融化而除去后,地壳就会弹回到原来的形状。
B.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地质学家帕特里克·吴用拇指按压足球的例子,生动解释了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引发地震的原理。
C.地壳可能比很多人想象得更敏感、更脆弱,之前已有很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
D.有地质学家证示,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着地震、火山喷发和灾难性海底滑坡发生的频率。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质学成为了加入全球变暖争论的最新科学学科,因为一些地质学家认为气候变暖直接导致冰帽融化,从而将引发极端的地质事故。
B.科学家通过资料研究,发现了地中海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火山活动的明显联系,这从一角度说明当前地震频发与全球变暖有关。
C.冰帽融化后,重新液化的水会引发海平面上升,增加海底所承受的重量,替代了冰帽压制地球的压力,因而兴支使地壳的负载减轻。
D.地球两极的冰层如果因地球暖而加剧融化,将引发空难性的后果,因此,当务之急是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城市文脉
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城市文脉就是他的基因。城市的文脉,指的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的,决定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城市形态的一切显性或隐性的东西。显性的东西包括人、建筑、景观以及环境中的各种要素;隐性的东西则是指那些对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潜在的深刻影响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以及社会习俗、心理行为等。作为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留存下来的历史印记,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魂,一个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
城市建筑是一个城市文脉的集中体现。早在20世纪60一7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就在重申“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关注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在城市中,建筑形式转化为一个地点的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了对事物的共同记忆,通过建筑语言的抽象化过程呈现出来,使记忆事件本身与都市建筑
一起构成了场所精神,并成为都市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积淀成为需要后人加以善待的
历史文脉。
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如果对于城市的文脉没有能够合理的继承与发展,就会出现
文脉的断层。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筑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失语”现象:忽略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不再寻求彼此间的统一,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反映;建筑设计缺乏创新精神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
城市历史文化和地方精神的阐释。
基于此,建筑设计应从诸如“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走出来,去关注建筑在城市中设计开始的本源,去关注城市文脉,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去寻找具有真正创意的、显现城市生命活力的建筑答案。有学者给出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好建筑”的六条标准: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这六条
标准实际上就是从对建筑本身的要求角度间接反映“文脉”。
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本身也具有文脉,而它本身也是更大范围内的文脉的体现。城市文脉的传承不仅仅是因为怀旧,更是要使城市充满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创造出高品位的、人性化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要。我们看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独有的中国传统特色正悄然逝去,越来越多的历史遗存,正在被同质化、工具化、平庸化,城市建设千篇一律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城市文脉的延续在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文章有删改)
5.下列关于“城市文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脉作为城市的一种生活方式及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留存的历史积淀,是
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并区别于其他城市。
B.城市文脉是建筑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建筑,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传承历史或
表现城市文化的角色。
C.城市的景观、建筑形式甚至市民生活都与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
是城市文脉的构成要素。
D.秩序和统一、表达、完整性、平面和剖面、细节、整合,“好建筑”的这六条
标准实际上就是城市文脉的内涵。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阿尔多罗西在提出“场所精神”概念的同时引入了“时间维度”,提醒人们对
城市建筑的历史延续和人文价值予以关注。
B.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缺乏对城市历史文化的阐释,使得
建筑失去了文脉,无法成为城市的灵魂。
C.城市文脉的延续是必需和重要的,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文脉
的延续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无法避免的。
D.城市的建筑设计应该站在更广泛的层面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设计开始
的本原,从“形式、风格、艺术”等传统解读中摆脱出来。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脉的传承并不只是为了怀旧,文脉不是僵死的标本,保护文脉更需要
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环境。
B.建筑成为一种创造孤独形象的游戏,是因为盲目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对城市
文化内涵的反映。
C.高品位的城市环境应当具备可以使人感受到历史延续和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
精神需要的人性化空间。
D.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传统文化底蕴,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却是当今
飞速发展的中国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5—7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查尔斯·古达特说, 人类是在地球的最后两次冰河期之间开始褪毛的。在地球气温全面上升之后, 人类祖先就向北迁徙, 同时为了两性喜好的选择, 开始失去了覆盖在身上的毛。而在冰河期再次到来之后, 人类只好再度南迁。然而借以阻挡太阳灼晒的毛的失去却使他们面临着新的生存难题。于是, 各地的人就逐渐演化出至少四种肤色的人种。因此, 查尔斯认为, 地球上所有人种的共同祖先, 必然是在可免受热带烈日灼晒之苦的高纬度地区进化而来的。在南迁之后, 因环境的不同, 才逐渐出现了不同的肤色。
然而另外两种较为普遍的起源说与他的理论却大相径庭。一种认为, 人类是分别在世界各地各自演化出来的; 另一种认为, 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然后迁徙到世界各地。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他们则认为无非是为了能在热带的烈日下凉快一些。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一种说法是, 人类生活在热带时, 毛皮不利流汗散热, 这就需要大面积光滑无毛的皮肤。因此人类的毛大约是200万年前, 由森林往平原移居时逐渐褪尽的。
5、关于人类褪毛的原因, 有以下三种观点, 对他们的相关关系解说正确的一项是(B)
①查尔斯·古达特的看法 ②“另外两种较普遍”的看法 ③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
A.①②③的说法相同
B.②③说法基本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不同
C.①②③的说法各不相同
D.②③的说法完全相同, ①与②③的说法基本相同
6、对第二自然段的“他的理论”中的“理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人类起源的理论
B.人类褪毛的理论
C.人类起源理论中的人类褪毛的理论
D.人类褪毛理论中的人类起源理论
7、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查尔斯·古达特认为, 人类出现不同肤色, 是在不同生活环境中阻挡太阳的灼晒而产生的结果。
B.另外两种较普遍的起源说与查尔斯·古达特的理论大相径庭的分歧点在于: 人类不同的人种是否起源于共同的祖先。
C.目前科学界公认的说法所认为的人类褪毛时所处的环境与查尔斯的看法相一致。
D.目前科学界所公认的说法与其他人类起源理论有所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曹世潮
世界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综观500年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他们走过的道路,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文化能力(这一民族或国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二是需求(一种普遍的需求)。
这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流国家的产生或消失。当一种文化能力最能满足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这种能力被荒废着。比如商业不发达时,犹太人的市场经营能力被荒废了;制造业没有产业化时,德国人、日本人的制造能力毫无用武之地;当软件不知为何物时,印度怎么想都不可能取得在国际软件行业的位置。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发达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一种人类的普遍需求。当这一需求出现,而一个民族、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文化能力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的发展和发达就指日可待了。从民族到个人的发达无非是人类需求、我最擅长、能者不多三条的结合。
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因为生存需要,几千年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物质需求,这种需求激发了他们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体现出了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精神。就像韦伯说的: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这一系列的理念是在它的需求与自然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当人们必须通过制造、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需要时,这种理念自然就出现了。当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文化,当这种精神和文化成为欧美普遍自觉的文化观念和方式以后,这种能力就养成了。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文化能力养成后,欧洲在公元1500年至公元1800年里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比如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而只有当现代化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普遍需求的时候,这种文化能力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出现。当众多民族、国家、个人的生活都要实现现代化时,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欧洲在千百年来为满足这种需求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能力,深刻地体悟到了这种需求,并用这一能力开始进行生产、营销、发展。100年来现代化成为全世界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普及过程、宣扬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一流国家形成的过程。把这些观念、方式和他们所走的道路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
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证明: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一流国家的产生或者说现代化的一个特点:那种深刻的、普遍的文化能力同某种社会普遍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后,由某种机制化、体制化的方式运作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变得十分容易和轻松。这样的国家既不必实行文化变革,也毋须强化管理,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普遍自觉于时间、节俭、规则、科学、严肃、精细、理性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并已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5.下列对“一流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
B.具有很强的个人文化能力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的国家。
C.具有适应时代的文化能力并可以满足世界范围普遍的需求的国家。
D.具有制造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和领先于世界的软件行业的国家。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需求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的体现。
B.在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的时代,是不会出现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的。
C.在发展和生活水平方面居于当代世界顶尖地位的国家,其制造业必然是最先进的。
D.当人们把科学、节俭、精细、时间、理性等落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并已形成自觉的文化理念时,所谓文化变革、强化管理等就没有必要了。
7.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一流国家产生的原因,对中国争取成为一流国家以及相关战略是非常有益的。
B.德国和日本在制造能力上是世界一流的,这种能力精准、清晰、系统地支持着两国制造业的发展。
C.美国在全球化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因此得以长足地发展。即使限制全球化,美国仍能成为世界一流国家。
D.在一个短时期里成为一流国家,它必须有文化能力与人类普遍需求相结合这样一种伟大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