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进化”不了的爱
孙君飞
进化论包含着残酷的丛林法则,也隐含着生命的自私自利性。一个生命个体要想很好地生存下去,必须要将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会“排他”,否则优胜劣汰的只能是自己。不过,人们在观察工蜂时,惊讶地发现,它们并未受到进化论的影响,它们混沌若当初,或者说它们完美地保持着一种纯粹而崇高的精神,这使它们成为生命进化中的另类。
工蜂属于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蜂,即便能够产卵,也只是没有受精的卵,因此它们自身没有繁殖能力。这种缺陷可怕而又不幸,然而工蜂对此无动于衷,甘愿终身携带着缺陷而生,从未奢望将自身进化得更完美更强悍。值得称道的是,工蜂的适应性反而很强大,它们拥有相当厉害的武器——毒刺,刺上长有倒钩,一旦“亮剑”就不能回收利用。工蜂的毒刺是不折不扣的双刃剑,在伤及侵害者的同时,自己的生命也面临着终结。
蜜蜂家族中令人难以置信的社会结构更加震惊着世人的心灵,在这里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合乎“法则”,一切又那么一往情深,合乎“生命之爱”。蜜蜂的利他主义行为也许会让达尔文难以理解,失去繁殖能力却能够将各种特征和习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工蜂可能更让达尔文目瞪口呆吧。答案其实很简单,一切都源于蜜蜂与众不同的遗传结构。换言之,存在于工蜂体内的遗传基因极其顽强,只有它们才会驱使工蜂去鞠躬尽瘁地照顾其它跟自己具有相同基因的生命,甚至为对方牺牲自己,却无怨无悔。
蜂后产下的受精卵天生高贵,常常会孵化出雌性幼蜂,而延续高贵的办法只有一个:它们只有食用了工蜂分泌的蜂王浆之后,才能发育成具有生殖能力的小蜂后,否则它们在长大后依然属于工蜂——从出生时开始,便将生命献给蜂群、终日辛劳的工蜂!
由于小蜂后的基因与工蜂的基因几乎相同,从身形外貌上看,彼此也几乎一模一样,这也许使工蜂顿感一阵甜蜜而幸福、神圣而自豪的恍然:站在我面前的,莫不是又一个“我”?我由此获得了新生,得到了永恒……工蜂在含辛茹苦喂养小蜂后的过程中,彼此的血缘关系升至最亲密最牢固。它们原本不是毫不相关的两个,而是见证生命延续、利他友爱的两个。因为相同的基因存活在它们的生命之中,工蜂在潜意识里将蜂后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为重要,为了对方、也为了另一个“我”和“我们”,它们可以在必要时完全放弃自己现实的生命及其未来。
(选自在《思维与智慧》有删节)
下列关于“工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生命个体,工蜂的生命隐含着自私自利性,要想不被淘汰,它必须将自己变得更优秀,学会“排他”。 |
B.工蜂之所以成为生命进化中的另类,是因为它们完美地保持着一种纯粹而崇高的精神,并未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
C.工蜂的适应性很强,尾部长有倒钩的毒刺是相当厉害的武器,在伤及侵害者的同时,工蜂的生命也意味着终结。 |
D.从出生开始,就为蜂群而终日辛劳的工蜂,能把各种特征和习性一代代传承下去,靠的是与众不同的遗传结构。 |
下列有关“蜜蜂繁殖"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蜂后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蜂,产下的受精卵天生高贵,孵化出雌性幼蜂,幼蜂长大以后就成为新一代蜂后。 |
B.工蜂自身没有繁殖能力,属于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的雌性蜂,即便能够产卵,也只是没有受精的卵,不能孵化幼蜂。 |
C.存在于工蜂体内的遗传基因极其顽强,它驱使工蜂分泌蜂王浆,鞠躬尽瘁地照顾和自己具有相同基因的“孩子”。 |
D.蜂后负责产卵,工蜂负责喂养幼蜂,因而小蜂后的基因与工蜂的基因几乎相同,身形外貌上也几乎一模一样。 |
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采粉、酿蜜、饲喂幼虫的工蜂是蜂群的主体,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指的就是工蜂。 |
B.蜜蜂家族一切都井然有序,合乎“法则”,合乎“生命之爱”,人类如果借鉴了这种社会结构.可能会更有利于社会和谐。 |
C.为了蜂后和后代,工蜂不惜牺牲自己,是因为它们有奉献精神,潜意识里将蜂后和后代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
D.工蜂一生从事的是利他的事业,而不是优化自己的结构来繁衍后代,从这一点来看,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不科学。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奥馆三个部分组成。地区馆和港奥馆将为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奥地区提供展览场所,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像,让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
中国国家馆是世博区内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之一,是本届世博会主办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国家馆将作为中国馆的一部分,位于世博区的核心地段,处于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世博会期间,中国国家馆的展示设计将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示核心内容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从中国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出发,展现出一幅伟大的城市文明图。
中国国家馆还以“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元素——斗拱。1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故宫红”。
中国馆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也考虑到环保的问题。作为上海世博会的“绿色地标”中国馆在古典大气的外部造型下,隐藏着许多环保新技术,而这些新技术都是以“节能”二字为核心要求的。
国家馆的造型层叠出挑,在夏季,上层形成对下层的自然遮阳,就可以减少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外廊为半室外玻璃廊,用被动式节能技术为地区馆提供冬季保温和夏季通风。地区馆屋顶“中国馆园”还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有效实现隔热。中国馆的制冰技术的运用将大地降低用电负荷,建筑的节能系统将使能耗比传统模式降低25%以上。
中国馆不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和外墙上会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实现中国馆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和道路冲洗。在地区馆南侧大台阶水景观和南面的园林设计中,引入小规模的人工湿地自洁能力,在不需要大量用地的前提下,为城市局部环境提供了生态化的景观。
世博会后,中国国家馆将作为中华历史文艺术展示基地。中国地区馆将,转型为标准展览场馆,与周边的主题馆、星级酒店、世博中心、世博轴和演艺中心共同打造以会议、活动和住宿为主题的现代化服务业聚集区。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馆是2010上海世博会最重要的场馆项目,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地段。
B 中国国家馆的构思主题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斗拱,主色调为“故宫红”
C 中国国家馆作为“绿色地标”不仅要体现世博会的主题,而且还要考虑到环保的问题。
D 中国国家馆世博会后将转型为标准展览馆,作为中华历史文化艺术的展示基地。
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或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国家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设计建造并永久保留的国家展馆,地区馆和港奥台馆世博会后将不再保留。
B 中国馆以“节能”为核心要求,制冰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用电负荷,节能系统将比传统节能模式降低能耗25%以上。
C 中国馆层叠出挑的造型能够减少夏季降温所需的能耗;地区馆屋顶将运用生态农业景观等技术实现完全隔热。
D 地区馆引入人工湿地技术,利用人工湿地的自洁能力,以不需要大量用地为前提,为城市环境提供生态文化景观。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中国国家馆被称为“东方之冠”,“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B 国家馆位于世博园核心地段,南北、东西线轴交汇处,体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特殊地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中为大的思想。
C 中国国家馆主要展示的是城市变迁,而地区馆则以展示各民族风采为主.
D 中国馆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世博的主题,也考虑到了环保,说明了中国作为东方大国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形势。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
B.“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
C.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做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 |
D.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
B.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 |
C.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
D.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 |
B.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 |
C.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 |
D.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
吟诵通过私塾和官学教育体系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的内容是经典和诗文,吟诵的形式则是依照了汉语的特点和诗词格律而进行,从内到外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的结晶,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以前有歌有诵,是否有吟尚不明。尽管有个别文献提到了吟,但是语焉不详。东汉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在不能歌之后,亦用吟诵之法传承。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多用吟诵。历史上有很多吟诵名家,如谢安、王阳明等。明清两朝,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传承。老师把对诗文的理解,灌注在吟诵之中,整个儿传给学生。所谓读书声,即吟诵声,诗词多吟而文赋多诵。在古代,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因此,几乎没有人专门研究吟诵,几乎没有关于吟诵的专门论述。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也有偏差。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一般为三年义务教育制,所以一些农民也会吟诵。乡镇以上的地方,妇女也多可读家馆。文盲率窜升,乃近代以后之事,实是新学堂勃兴之后,师资不继、私塾消亡所造成的恶果。吟诵是完全口传心授,纯粹的口头非物质文化。因此吟诵也无定调,也无曲谱。流派纷呈,其吟诵调也有雅俗乐之别。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不仅华人吟诵,在日本、韩国、越南等很多国家中,吟诵汉诗的传统也一直流传不衰。但是,作为吟诵之根,远为丰厚璀璨的中华吟诵却几乎没有了传承!
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随话剧进入中国,其后汉语朗诵遂定型,并取代吟诵。20年代赵元任先生首次研究吟诵,并录唱片。1934年、1948年唐文治先生两次录制唱片,发行海内外。1946年北大中文系应命召集几十位著名学者开会研讨,一致开出“吟诵”药方。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很多著名学者都曾撰文提倡吟诵,如朱自清、叶圣陶、俞平伯等等,80年代许多领导和学者都曾大声疾呼恢复吟诵,惜未有实效。1997年,陈少松先生著《古诗词史吟诵研究》,并附吟诵录音光盘。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2008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年以来,许多前辈学者都曾为光复这一中华优秀传统而身体力行。然逝者如斯,吟诵终于还是濒临失传的边缘。今世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年龄基本上都在80岁以上,由于社会环境的问题,最后一代学会了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他们的学生和儿女。能否在这段时间内把传统吟诵系统地保留下来,对今后吟诵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华读书报》2009年12月11日,有删改)
下列关于“吟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学习汉语诗文传统高效的方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B.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是汉语古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是汉语诗词文赋的活态。
吟诵的形式依据了汉语的特点和诗词的格律,吟诵的传承主要依靠私塾和官学中老师对学生的口传心授。
D.在古代,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历代的歌诗在不能歌之后,只有用吟诵之法传承。
下列不属于吟诵“濒临失传”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科举制的废除,新学堂的兴起,抗日战争的爆发,私塾由困境走向消亡。
B.20世纪初,西方的朗诵方式进入中国,汉语朗诵定型并取代吟诵。
近现代,虽有不少著名学者大力提倡、研究吟诵,但只有零星的论文和调研报告。
D.建国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最后一批会吟诵的先生,普遍没有把吟诵传给学生和儿女。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吟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B.古代没有专门研究吟诵的专家和论著,却有很多吟诵的名家。
吟诵在古代,是文人的基本技能,只要上过几年私塾,就会吟诵,而且一些农民和妇女也会吟诵。
D.我们对古代教育普及程度的认识有偏差,其实,在古代,农村多数有族馆村学,文盲率并不像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父亲的良知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婴儿以爱和关怀,父亲则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树立自己的权威并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的路。 |
B.母亲应在生活上处处给孩子以安全感,而父亲则应教育孩子自己面对生活并设法克服人生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
C.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常常惶恐不安,害怕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父亲则表现出对孩子成长的宽容和耐心。 |
D.好母亲期待孩子成长并鼓励孩子自立,好父亲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并最后使孩子脱离父亲的权威成为自己的主人。 |
下列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的良知的特点是对孩子一如既往的无条件的爱。父亲的良知的特点是对犯错的孩子有条件的予以谅解,二者是相互对立无法统一的。 |
B.成熟的人不再同自己的父母形影相随,而是在内心更加依恋父母。 |
C.成熟的人以自己的爱的能力为基础发展母亲的良知,同时又以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力为基础发展父亲的良知,最终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
D.一个人如果片面地发展父亲的良知,就会失去自我判断力,如果片面地发展母亲的良知,就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这两者都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基因决定你会胖?
尽管现在科学界已经普遍认可,肥胖基因是影响人体发胖的关键基因,但找到这个“凶手”作案的蛛丝马迹,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少吃多动”就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成年人体重指数(按公斤计算的体重除以按米计算的身高的平方)等于或大于30为“肥胖”,而等于或大于25的为“超重”。
直到2007年,英国和科研人员才有了不同的发现。他们运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将多名肥胖人士和身材标准者的全部基因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带有某种基因变形的人们更容易发胖。在此之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得到的统计数据也证实,对于不同种族、国家、年龄的人们,这种基因都与肥胖有着显著的联系。
这个被命名为“肥胖基因”的DNA片段,也成为“嫌疑犯”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甚至,在统计调查中科学们还发现,携带有肥胖基因的人们,胃口普遍比较好,也更不容易感到“饱”,这让科学家们忍不住猜测,这也许就是基因影响人们身材的原因。
不过,要给这个嫌疑犯定罪,还需要更多的证据。研究人员开始把目光转向小鼠。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对老鼠胚胎进行处理,将肥胖基因“敲”掉,结果没有这段基因的老鼠与它的同伴们相比,身材明显苗条了许多。同时科学家也发现,现有肥胖基因的老鼠所消耗的氧气和排放的二氧化碳都大量增加,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于是他们推断,在老鼠体内,肥胖基因可能是通过调节能量消耗来影响老鼠的身材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确信,这种基因的确是造成肥胖的凶手。不过,接下来的问题却更加棘手:对于那些已经携带有肥胖基因变形的人,怎样才能让他们免除发胖的困扰呢?
方法之一是像对待老鼠那样直接“敲”掉肥胖基因,但这种基因处理技术应用在人身上不太现实。因此,科学家们想到了另一个角度,如果能弄明白肥胖基因如何影响人的胖瘦,那也许就能找到一种办法,通过干预这种基因的作用机制来帮助那些天生的胖子。
基因要对复杂的人体产生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步骤。首先是通过“转录”,将自己所搭载的信息传递到核糖核酸(RNA)上,随后,这些RNA再通过“表达”的过程,合成蛋白质,实现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在此之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肥胖基因所表达出的“肥胖蛋白”在体外具有酶的特性。它可能作为一种催化剂实现其功能。科学家推测,这种酶的功能,也许就是肥胖基因“作案”的方式。
科学家开始将注意力投向肥胖基因,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它不仅在微观的层面上能够揭示肥胖基因的工作原理,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推动相关药物的研发,很有应用价值。
(选自《中国青年报》)
下列关于“肥胖基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肥胖基因使人普遍感到胃口比较好,也不容易感到“饱”,这也许就是肥胖基因容易致使携带者身材发胖的原因。 |
B.肥胖基因是人们发胖的关键基因这一说法得到普遍认可,而且经过实验研究,已经找到这个“凶手”的蛛丝马迹。 |
C.研究发现,肥胖基因影响老鼠对氧气的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没有肥胖基因的老鼠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身体相对苗条。 |
D.肥胖基因通过“转录”,将本身所搭载的信息传递到核糖核酸上,随后再通过“表达”的过程,合成具有酶的特性的“肥胖蛋白”。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英国科研人员运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将肥胖人士和身材标准者的全部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带有肥胖基因变形的人们更容易发胖。 |
B.科学家们弄明白了肥胖基因影响人胖瘦的机理,找到了一种干预肥胖基因作用的机制,就能让已经携带有肥胖基因变形的人免除发胖的困扰。 |
C.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进行了基因比对的研究,得到的统计数据证实:对于不同种族、国家、年龄的人们,某种基因变形都与肥胖有着显著的联系。 |
D.在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对老鼠胚胎进行了处理,将肥胖基因“敲”掉,结果发现,与它的同伴相比,没有这段基因的老鼠身材明显苗条的许多。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敲”掉肥胖基因的老鼠身体相对苗条,是因为术后老鼠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这与肥胖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能量消耗来老鼠的身材有关。 |
B.世界卫生组织的办公室,25、30是衡量成年人体重是否超重、身材是否肥胖的重要指数,体重指数等于或超过25的人,肥胖凶手很可能是肥胖基因。 |
C.肥胖者要想适当减少体重,一是改变“多吃少动”的生活习惯,二是通过手术“敲”掉肥胖基因,三是适量吃一些能够减肥的相关药物。 |
D.能在微观的层面上提示肥胖基因的工作原理,在现实生活中以对科研人员研发相关药物也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功劳在于肥胖基因的发现。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文明的共相
回溯我们历史演变的经验,有两条最重要:一是传统不能割断,二是世界不能脱离。清代的问题,就是它与世界相脱离,闭上了对外交往的大门。近30年以来作为基本国策的改革开放,目标之一就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不脱离开世界大势来孤立地考虑自己的问题。
历史的反思,传统的承继,归根结底是要整合自己的资源,为现代化建设所用。因此近年的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学的提倡,诚然是理所必至的好事情。可是随着大家为重建传统所做的努力,也有一些意外之见和意外之行,值得我们检讨和反思。比如小学生设立国学班倒也罢了,却要小孩子们穿上古代的袍服,念《论语》还要摇头晃脑,此理实不可解。又比如有人提出恢复黄帝纪历,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以公元来纪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一步,连纪历都要改变,近代以来未之闻也。虽然是个别的说法,也够让人感到意外的了。有人提出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入场服装要穿所谓“汉服”。什么是“汉服”?唐朝的,宋朝的,还是清朝的?还有的提出要改学位服,我的看法,这不一定是明智之举。
文明是有它的共相的。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求同”比“立异”重要得多。虽然我们做学术研究不能不区分出“异”,但是区分“异”的目标结果是为了求其“同”。
我历来认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的研究,是通过“异”来追求那个“同”。钱钟书的《管锥编》、《谈艺录》中谈到对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比较,而比较的结果和目的,是尚同,“心同理同”、“貌异心同”一类字眼,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出现。他还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钱钟书不刻意“立异”,而是追求“同”,这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大学者,都不以“立异”为尚,“立异”不是有学问的表现。
对现代化和现代性问题,现在很多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代化的模式不应该是一个。从历史上来看,以前的两个模式:一个是欧洲的模式,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模式;第二个就是北美的模式,也是对现代化影响最大的一个模式。但是,当东亚兴起之后,特别是中国兴盛之后,人们在探讨有没有第三种现代化的模式?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与欧洲、北美的模式一定是一样的吗?我看,不一定。
尽管如此,在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价值层面,比如生存的渴望、爱的追求、趋利避害的心理、对灾难的应对等等,这些人性的基本追求方面,人类的共同之处是非常之多的,而不是简单以国家、民族作为分界的。照说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是最能见出民族国家之间的差异的,但已故的美国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大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史华慈先生,曾亲口对我说过,连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重要。
我们在重建文化传统的过程当中,一些传统节日恢复了原来的位置,我对此是完全赞同的。像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非常富有文化意味的中国传统节日,历来为我国民众所喜爱,放假、休闲、游乐,不仅是连接传统、恢复记忆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的狂欢。
但我们亦不要忘记,我们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人类文明当中一些共性的东西、共相的东西,我们不会也不可能例外。
(摘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1日,作者刘梦溪)
本文论述的核心问题是( )
A.传统的继承 | B.现代化与现代性问题 |
C.文明的共相 | D.改革开放与历史问题 |
根据原文的叙述,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让我们进入世界的大家庭,这一基本国策已实行了近30年。 |
B.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国学受到提倡,人们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理所必至,令人欣喜。 |
C.真正的大学者,是不会“立异”的,“立异”不是有学问的表现。 |
D.史华慈先生认为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同样存在“共相”,它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差异明显。 |
依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要坚定不移地在各方面与世界接轨,进而进入世界的大家庭。 |
B.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学班大量出现在小学教育阶段。 |
C.将来,现代化的模式可能会超过两种,这些模式会具有明显的民族界限。 |
D.继承传统的终极目的便是通过整合先前的资源为新的进步所用。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汉语,我为你不平
卢新宁
一则关于汉语的消息让人百感交集。
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最好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这则消息让人隐约看到汉语的处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并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 |
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的后辈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那么,东方民族的含蓄之美就可能消失殆尽。 |
B.国人冷落汉语,高学历的青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使国人文化水平降低,国际竞争力减弱。 |
C.方块字横平竖直,独具韵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势必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无法感受到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
下列不属于作者为汉语忧心不平的原因的一项是( )
A.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的古老优雅的汉语,中国人使用起来却言不达意,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比比皆是”。 |
B.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
C.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感到国人脸上无光。 |
D.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忽视母语修养,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再谈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① 对刚在国内获得安全证书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常见的质疑是:“虫子都不吃,人能吃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抗虫害转基因水稻用的那种生物毒素(简称Bt蛋白)本身其实是没有毒的,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且毒素蛋白要和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相结合,才会让昆虫中毒。
②但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人身上,这有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在吃食物时一般是要加热、煮熟才吃的,Bt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加热后会变性,Bt蛋白在60摄氏度的水中煮一分钟就失去活性。即使是生吃也没有关系,Bt蛋白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才能加工成有毒的蛋白,而人的胃环境是酸性的,并且人的肠道细胞表面不含有毒素蛋白的受体,因此不会中毒。被人吃下去的Bt蛋白,会像其他蛋白质一样被消化、分解掉。
③美国使用Bt蛋白做生物农药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大面积种植含Bt基因的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迄今未发现一例人畜因吃这种作物中毒的。用老鼠和绵羊做的实验也表明吃Bt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的身体健康。此外,获批准的这种抗虫害转基因水稻,Bt蛋白主要出现在茎、叶中,胚乳(人食用的部分)中几乎没有。
④有人说,在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都是当饲料用的,这也是谣传。在美国获准上市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大部分是以可供人安全食用的标准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上市的,被大量地用来生产玉米粉、玉米片和上千种食品。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几十亿人食用了十几年,未发现因此过敏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案例。
⑤推广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量减少杀虫剂的使用,从而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主要好处倒不在于减少除草剂的使用量,而在于可因此使用低毒广谱除草剂草甘膦,该除草剂公认对人体健康无害。而“天然”作物则往往要用几种较有针对性、毒性较强的除草剂。如果不用除草剂,靠耕耘除草,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⑥有一种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意见是,用转基因技术抗虫害只能有暂时的效果,从长远看会适得其反,因为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害虫会逐渐产生对毒性蛋白的抵抗能力,出现所谓“超级害虫”。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围,必须保留一块土地专门种植普通作物,让害虫有个避难所。这样,超级害虫也就不会进化出来。大约有90%的抗虫害转基因玉米和棉花的种植者都遵守了这个规定。所以还没发现有超级害虫出现。
⑦总之,目前已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经过了理论论证和实验验证,都必须做相应的安全性检测(生化检测和动物实验评估)。没有经得起推敲的理由和证据可以怀疑它们的安全性。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恐惧,主要是由于不了解转基因技术。还有一个原因是不了解科学方法。例如,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就有人要求证明绝对没有隐患才能上市,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证明任何食品绝对没有隐患。
⑧在今天想要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内市场上绝大部分大豆油和调和油、几乎所有的木瓜以及相当一部分西红柿,都是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早已进入我们生活,无需为此恐慌,而应该学会接受它。
(节选自《经济观察报》2010.4.5,有删改)
下列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Bt蛋白只有在昆虫肠道碱性环境下产生有毒蛋白并与昆虫肠道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使昆虫中毒,而人不会。 |
B.转基因食品在全球范围内食用了十几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案例,动物实验表明吃Bt蛋白不会影响哺乳动物健康。 |
C.抗虫害转基因作物不需要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减少人体中毒机率。 |
D.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被要求做生化检测或人体实验,目的是对其安全性进行检测,所以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抗虫害转基因水稻用的生物毒素Bt蛋白,人类不论生吃还是熟吃都不会中毒。 |
B.转基因作物里因为含有抗除草剂,所以可减少抗除草剂的用量,成本下降。 |
C.美国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没有毒,因为Bt蛋白主要出现在玉米的茎、叶子中。 |
D.转基因技术研究和运用能够彻底地帮助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但不增收的问题。 |
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虫害转基因水稻无法做人体试验,因为不可能长期对试验者的进食做出严格的控制,也不可能有明确的判定指标。 |
B.通过科学分析,想要完全避开转基因食品几乎是不可能的。你避免在市场上购买转基因产品,但在餐馆用餐时就难以避免。 |
C.只要在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的田地周围保留一块土地专门种植普通作物,让害虫避难,超级害虫就永远不会进化出来。 |
D.抗虫和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不仅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成效显著,而且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也将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人体设计之高明,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文明已经达到的程度。在我们引以自豪的大脑皮质中,思维是通过神经网络来实现的。神经网络由大约六十亿个神经元组成,包含着数不清的连接。这些神经元排成6层,每层都有一百多万列;而每一列又有约一千个细胞。如此完美的设计,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其各部分之总和,以至产生了“自我意识”。单从性能上看,大脑能把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编码记忆存储在细胞构成的存储器中。任何时候只要需要,就会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检索出来!
然而人体里虽然有数千个令人感叹的精美之品,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中,有些甚至看起来是不可饶恕的!
近视,让至少有1/4的人饱受其苦,而摆脱不了眼镜这个累赘,除非大着胆子去动手术。像眼睛这样高档的摄像机造物主都设计出来了,却为何不能再配备一只小巧的生物眼镜以便我们需要时,在眼睛中自动地“架上”?庞大而复杂的血管网络系统能够将养分精确地输送到全身10万亿个细胞中的每一个细胞,却会忘记打扫沉积在动脉壁上的胆固醇,结果使缺陷的设计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
大自然这样的旷世大师不可能留下如此多的败笔。这些看似不合理的有缺陷的设计,一定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为什么断掉的手指不能再生,而只能愈合呢?有两个可能的原因:第一,自然选择无法精确地将极少数几个拥有断指再生能力的原始人选择出来。第二,如若具备这种断指再生能力,那可能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权衡利弊,自然选择淘汰了这种过度的尽管是有用的再生能力。为什么我们的骨骼是空心的,而空心的骨骼更易被折断?原因是实心的骨骼会更沉重,使行动更迟缓。这对以狩猎为生的原始人类来说是致命的。他将无法逃脱猛兽追逐,也无法追上自己要捕获的佳肴。且实心骨骼将使体重增加,进而需要消耗更多的食物。这对时刻处于食物短缺危机之中的原始人是不利的。
自然选择也绝不会对身体的某个部位设计超标,因为那样做是不值得的。把身体的某个部分设计得比其他部分更耐用并无意义。当整个生物个体死亡时,那些还完好无损的部分也将随之变得毫无价值。
回望已经流逝的数百万年的时间,自然选择不屈不挠地对人体不间断地小修小补。所有能够完美的地方都完美了,所有必须妥协的地方都做出了最小的让步。强大的免疫系统让我们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害,但也会带来患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为了保证必要的组织自我修复的能力,我们甚至付出了可能会启动癌症的代价,但所有这些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了。明白了这些,我们就可以从容地面对明天,期待下一个微小却立竿见影的进化!
下列对“自我意识”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指能够认识自身优缺点的意识。 |
B.是指人的大脑产生的能认识自身肢体缺陷的一种意识。 |
C.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
D.是指人体各部分的完美组合而产生的高级自我修补的能力。 |
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类似铁皮加铆钉的粗疏之作”的一项是( )
A.让至少1/4的人饱受痛苦的近视眼。 |
B.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等诸多疾病的动脉血管。 |
C.容易折断的空心的骨骼。 |
D.把生活中经历的点滴记忆都储存起来的大脑。 |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然选择还将不屈不挠地对人体进行不间断地小修小补,一直到最终十全十美为止。 |
B.随着自然进化,人体中那些“粗疏之作”的部分将可能得到改进。 |
C.当我们战胜旧的病症时,新的疾病有可能正潜滋暗长。 |
D.优化人体部件的最佳方案,也容忍某些遗憾,过去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超导磁浮列车是利用超导磁石使车体上浮,通过周期性地变换磁极方向而获取推进动力的列车。超导磁浮列车的运行除了高速之外,还具有无噪声、无振动、省能源的特点,可望成为21世纪交通工具的主力。届时从日本的东京到大阪只需运行一个小时。目前正研究开发的超导磁浮列车的时速以达到500公里为目标,更新颖的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将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列车的时速可望高达700公里。
如果把超导磁浮列车的实用化算作100的话,目前的开发研究已处于80的相对阶段,预计在未来几年可望实现实用化。而下一代的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则将在2030年左右投入运行。
为使超导磁浮列车早日实用化,需要开发高温超导材料;探究在列车高速通过隧道时的空气力学特性;开发磁性屏蔽技术和列车控制系统等技术。从技术观点来看,还必须认真研究磁性对生物界的影响。
随着超导磁浮列车的问世,将会诞生全新的超导磁浮列车制造业、轨道线材业,从而给传统的金属材料业、土木建筑业、电气和电子产业赋予新的活力,也将会对旅馆饭店业、航空业、普通的高速车辆制造业构成威胁。
对“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运行高速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具有无噪声无振动的特点。 |
B.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具有省能源费用低的特点。 |
C.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使用高温超导材料。 |
D.下一代超导磁浮列车使用变换磁极方向的方法而获取推动力。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温超导磁浮列车需要开发高速列车空气力学的技术。 |
B.高温超导磁浮列车运行时速以500公里为目标。 |
C.超导磁浮列车比高温超导磁浮列车建设费用高,安全性能更高。 |
D.超导磁浮列车一般用于远距离交通运输的原因,是其运行高速。 |
对文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列举了超导磁浮列车实用化所必需的关键技术 |
B.文章概述了超导磁浮列车的技术和特点。 |
C.文章指出了超导磁浮列车将对其他产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
D.文章使用了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用等说明方法。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对称性破缺”让我们存在
①10月7日,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三名科学家因为在“对称性破缺”研究中做出的贡献而获奖。他们是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科学家小林诚、益川敏英。在此之前。诺贝尔奖已经有四次都颁给了破缺领域。
②尽管“对称性破缺”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对称”却是人们所熟知的现象。一片雪花具有对称的结构,而且从镜子里看去和在镜子外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类似的现象在粒子物理学中叫做 “镜像对称”。此外还有两种对称,分别是“电荷对称”和“时间对称”,前者指的是粒子和反粒子虽然带电情况相反,性质却相同。如果有一个小球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弹来弹去,旁边有一个摄影师把它录下来,然后不管录像带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不告诉你的话你从画面上是区别不出来两种放法的,这就是“时间对称”。当然,这个概念针对的是微观世界中粒子的性质。
③当物理学家考察微观世界的时候,他们发现很多时候,这些对称性都是破缺的。最早在对称性破缺领域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是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发现镜像对称在四种基本力之一的弱相互作用中是破缺的,由此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克罗宁和菲奇发现有一种粒子不遵守电荷对称,他们于198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年前后,南部阳一郎开始研究对称性破缺,并提出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他提出的这一机制可能会解答一个令人迷惑的问题:物质的质量从何而来?
④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所有的基本粒子以及自然界中四种基本力中的三种都被纳入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但“标准模型”无法回答物质的质量是从哪里来的。而且,奇怪的是,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质量差别还非常巨大,有的粒子很重,而光子却没有质量。
⑤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在南部阳一郎之后提出了一种解释,现在被寄予厚望。我们先来打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一支铅笔笔尖朝下竖立在圆桌中心,那么,铅笔和圆桌沿铅笔的中轴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对称的。但这样状态的铅笔是不稳定的,它一旦倒下,这种对称性就丧失了。不过,这样一来,这支铅笔的状态就稳定了——它没有办法再向哪里倒了,它已经达到了能量最低的状态。
|
⑥在宇宙诞生的时刻,希格斯提出的理论中的“希格斯场”是完美对称的(就像那支竖立的铅笔),所有的粒子都没有质量。但希格斯场是不稳定的,它在宇宙早期的时候失去能量了,这些能量被粒子们接收,哪种粒子接受到的能量多,哪种粒子就重一些。“希格斯场”理论预言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也正是不久前启动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要寻找的目标之一。“标准模型”预言了62种基本粒子的存在,现在唯有希格斯玻色子尚未被发现,诺贝尔奖也许在不远的未来等待着希格斯。
⑦如果说南部阳一郎可能帮助解释了物质为何有质量的话,那么小林诚和益川敏英的工作则可能解释了我们为什么至今还存在。观测表明,我们这个宇宙是物质为主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宇宙中的反物质远少于物质?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答案,但对称性破缺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A.一片雪花具有对称的结构,从镜子里看和在镜子外看没有什么区别。 |
B.播放一个小球在密闭的容器里弹来弹去的录像,从画面上无从判别是正着放还是倒着放。 |
C.粒子和反粒子虽然带电情况相反,性质却相同。 |
D.一支铅笔笔尖朝下竖立在圆桌中心,则铅笔和圆桌沿铅笔的中轴在各个方向上都对称。 |
下面的说法,与原文文意不吻合的一项是( )
A.“小林一—益川理论”解释了宇宙中粒子多于反粒子的原因,他们二人预言的6种夸克,也陆续被物理实验证实其存在的真实性。 |
B.“铅笔实验”表明:对称状态往往是不稳定的状态;丧失对称性,同时降低能量,才能获得稳定。 |
C.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认为,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质量差异源于它们宇宙早期接受能量的多少。 |
D.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发现了镜像对称在弱相互作用中的破缺,而南部阳一郎据此提出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 |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理学家们多次因为在破缺领域的研究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这表明在粒子物理学的“三个对称”领域,极有可能都存在对称破缺现象。
B.“对称性破缺”是粒子物理学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旦解开了它的奥秘,我们就能完整地回答为什么宇宙中反物质远远少于物质的问题。
C.大型强子对撞机(IMC)如果能寻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就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表明物理学家们的预言非常需要获得物理实验的证明。
D.如果宇宙中产生的粒子具有严格对称的性质而不存在破缺,我们今天的世界就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这个宇宙的存在其实十分偶然和幸运。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
在语言文学中,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一个诗人造诣的高低,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我们不能认同关于新诗的“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就是因为它们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智性的验示,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一。
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大概是其主要原因。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创造的自由。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节选自《人民日报》1999年1月9日)
下列关于“新诗的形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就是因缺乏内形式而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
B.诗的“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而“外形式”,则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验示,因此诗的内形式要比外形式重要一些。 |
C.新诗的内形式包括体式、音节、韵律等;新诗的外形式则包括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 |
D.诗歌“外形式”形成了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新诗形式欲有生命力,则应顺应中国人的生命节奏,从口语及民歌中汲取活力,又从优秀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接通新、旧诗体之间的血脉联系。 |
B.诗人的本领在于:能够从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和心灵抒发的自由性中获取诗歌创作的自由。 |
C.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外形式”建构,而对“内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
D.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可能是因为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没有达到新诗的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融合。 |
B.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寄寓于诗歌的语言形式之中,只有能把握住诗的语言形式,你才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本质。 |
C.诗人的人格魅力,只要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就具有诗的价值。 |
D.我国的新诗要形成自己的特点,要得到长足发展,在改掉缺乏“内形式”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诗歌“外形式”,因为外形式是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于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这种美学新构的现实性要求还在于: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审美泛化的质变,这包涵着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艺术时,一定意义上就是面对生活美学的,而在我们审美化观照生活的时候,一定意义上也是依据于艺术的。这就是说,生活美学既认定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又认为美具有非日常生活的另一面,尽管它们在摒弃主客两分思维模式方面是如出一辙的。
追溯本源,在中国本土的丰富思想中,历来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都是内在融通的,从而构成了一种没有隔膜的亲密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家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他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似乎更能回到原初的语境来言说问题,儒家美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生活践履中的“礼”与生活常情中的“情”,以及二者的统一。从来源上说,这种基本规定一方面直接来自中国古人自身的本性的规定;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来说,情更是与“巫史传统”息息相关的,或者说情是间接来自于这种独特传统的。在原始儒家时代,礼乐相济无疑是儒家美学的主导理念,然而随着乐的衰微,这种统一便被转化为礼与情的合一,而乐对于人而言的内在规定就在于“性感于物而生情”之情。进而可以看到,对于作为感性学的儒家美学而言,情较之礼才是更为根本的,或者说,儒家美学最终就是以情为本的。所以,从生活美学与“情之本体”的角度来重新思考儒家美学的基本定位问题,无疑是一种新的美学思路。
在孔子本人那里,这种情的实现更多是在诗与乐当中完成的。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表明不仅诗之“兴”是达于礼的前导,而且礼与仁最高要在乐中得以完成和完善,诗与乐将礼前后合围在中心,孔子正是意识到了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由此可见,从孔子时代开始的以情为本的美学就已经走上了生活美学的道路。这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面对艺术时,一定意义上就是面对生活美学;我们审美化观照生活的时候,也是依据于艺术,生活与美学,虽主客两分思想模式不同,其实如出一辙。 |
B.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批评,关系密切,内在融通没有隔膜。 |
C.中国古典美学家能在适当地方将体悟到的生活本身的美感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使自己的人生成为一种“有情的人生”。 |
D.从儒家美学的发展来看,以情为本的美学从孔子时代开始就已经走上了生活美学的道路。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活美学”这一概念的范畴的一项是( )
A.生活艺术化 | B.艺术生活化 |
C.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 | D.人们的日常生活 |
根据文章第③段内容,不属于“儒家美学”的阶段性特点的一项是( )
A.在原始儒家时代,礼乐相济是其主导理念 |
B.随着乐的衰微,礼乐相济被转化为礼与情合一 |
C.“情”为根本 |
D.儒家美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生活践履中的“礼”与生活常情中的“情”,以及二者的统一。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次按贷款”带来的灾难是技术上的必然
陈彩虹
2007年夏季,美国爆发“次按贷款”危机,至今还在向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演进。经济学界大多用“还未见底”来描述这次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灾难,同时,其隐含的对全球经济走向大衰退的忧虑十分强烈,毕竟美国的危机牵涉上了太多的外部经济体。可以说“次按贷款”游戏带来的灾难是技术上的必然。
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是以借款人还本付息的能力为前提。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但“次按贷款”是违背这样常识的制度安排,即贷款给了实际上并没有还本付息能力的借款人。那些信用评分很低,低到本来不被金融机构注意的借款人,从金融机构借到了大量的货币资金去购买住房。在“次按贷款”设计者和操作者的眼中,借款人本身虽然没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但住房作为抵押品,有益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贷款连同高额利息的回收完全没有问题。在这里,重要的不是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而是住房价格的增长速度。例如,借款人从金融机构借到10万美元的住房贷款,若住房价格增长10%,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只要不高于10%,本息回归就全然无忧。
美国的住房价格持续不断地攀升,能确保美国的金融机构将贷款的本息收回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看,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从市场的角度讲,住房不过是众多商品中的一种。依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虽然商品的价格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起伏不定,但它终究会围绕商品价值而变化。这个曾经被称之为“价值规律”的经济学理论总结,将“价值”和“价格”进行了认真的区分,其通俗说法就是: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下降;商品求大于供时,价格就上升;但价格的变化只可能以商品的内在价值为中心出现上下变化,而不可能持续地上升或是下降。这个规律表明,商品的价格若是出现较长时间远离“价值”的上升或下降,它一定会有回归内在价值的力量,带来价格相反的变化。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商品价格的起伏变化的确是一种常态。这是我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的。尽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的供应是由一个称之为“中央银行”的机构人为决定,从表面上看,它使得某些商品的价格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有着上升的趋势,其实,这是货币供应量过多带来的单位货币降值造成的,也就是百姓日常认定的“钱毛了”。过去买一个茶杯只要l元钱,如今买一个同样的茶杯需要10元钱,这与其说是供求关系造成了价格变化,不如说是如今单位货币代表的内在价值(即学界称的购买力)降低了。如果我们舍弃现代货币供应量逐年大大增加的因素,商品价格时升时降的变化,就是一个平常得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和真实的事实。
(选自《读书》,2008年第12期,有改动)
根据文义,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在美国,信用评分很低的借款人也可以从金融机构那里借到大量的货币资金去进行投资。 |
B.住房作为抵押品,有益于美国经济的增长和住房价格的上涨,这和借款人本身是否能还本付息无关。 |
C.根据“价值规律”的经济学理论,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其内在价值相关,是不可能持续地上升或是下降的。 |
D.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量的供应是由称之为“中央银行”的机构人为决定的,它对商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
E.一个茶杯的价格由一元钱涨到十元钱,这就是“钱毛了”,茶杯的价格变化是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
对“次按贷款危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按贷款”危机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深,目前无法预料这一危机将何时结束。 |
B.经济学家大多认为,“次按贷款”危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灾难。 |
C.由于危机牵涉上了太多的外部经济体,经济学家忧虑全球经济会走向大衰退。 |
D.许多讨论分析“次按贷款”危机的文章表明,“次按贷款”危机的发生是必然的。 |
“次按贷款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次按贷款”设计者认为,住房贷款连同高额利息的回收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作者却说“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看,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