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
“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早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国家早该这样了,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
然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爱国不分先后,入市不分早晚。只要是认识到了过失,随时想起来改正都是可喜的,及时的。
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啥叫“国学”?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于是乎,有经典说法:从“四书”“五经”开始。
然而,从“五四”以来,孔孟之道已经被批了几次,以“五四”和“文革”最为代表,以“文革”为甚。经书的权威性被动摇不说,让孩子们读四书五经,就算是白话文翻译版本也令人担忧,这种学法能否持久和见效?
换句话说,“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比如“出世”还是“入世”。
再换句话说,文化传统柳暗花明,轨迹迂回迥异,也让人无所适从。比如,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比如荆轲和田横五百士,还有高山流水之类的故事,恐怕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中国人已经变得唯唯诺诺。
话说起来太长,这里想说的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是一种学法,平民百姓和孩子又是一种学法。比如,最能反映中华民族智慧精华的东西,就是成语典故。一半以上的成语故事来自春秋时期,可见,那个时期的民族智慧是多么辉煌啊!
“成语”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就其故事的浅显性而言适合儿童,而其中的哲理却属于成人读物。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或者说,子孙后代的处世哲学在成语中早已高瞻远瞩了。比如“指鹿为马”,如今的下属在领导面前,几乎时刻都要指鹿为马,看领导脸色行事,唯领导马首是瞻。
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五十步笑百步”。其道理之浅显,可谓妇孺皆知,但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不断地重复这些浅显的错误。因此,就做人道理而言,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能成为人生大师。
所谓的国学,未必就是儒学,就中国成语的博大精深而言,诸子百家无所不包。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仲。管子的思想也并不能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身,倒是当孔孟之道的祖师爷还是绰绰有余的。
简而言之,国学典籍浩繁、博大精深,让孩子们记住“成语”两个字就可以了。
下列不属于“‘国学’教育不妨从成语开始”的一项论据

A.现在的孩子都数典忘祖了,而“国学教育”兴起,让国人颇有几分欣慰。
B.中国的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大海捞针肯定是不行的
C.“国学”精神太庞杂,几乎包罗万象,甚至可以相互矛盾,或者各取所需。
D.春秋时期的侠客精神,离时下的主流价值观渐行渐远。

下列解释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成语”富含哲理,但却往往被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它应该属于成人读物。
B.“井底之蛙”和“五十步笑百步”这两个成语道理浅显,可即便是社会阅历丰富,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常常使用错误。
C.即便是文盲,熟读成语故事也能成为文学大师。
D.诸子百家还有孙子兵法之类的都来源于春秋时代伟大的圣人管仲,管子的思想可以作为“国学”的一部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剑拔弩张、侠肝义胆那一套跑到日本变成武士道了,说明日本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方面远远胜过中国。
B.同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历史系的学生与平民百姓和孩子学法是不一样的。
C.成语确实是中华民族智慧的活化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预见了现在的很多事情,比如四川地震,三峡改造等。
D.最经典的两个中国成语如今却最容易被国人所忽略,极具渊博知识的人都不断地重复这些浅显的错误,这反映出国民学习成语知识态度极不认真。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球化与本土化是近年来人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由华琛主持的“麦当劳在东亚”的研究,就是这一热门话题的一例。根据上述研究.华琛编著了题为《金双拱门东进:麦当劳在东亚》一书。美国加州大学人类学系阁云翔的《麦当劳在北京:美国文化的地方化》的论文便是该书的第一章。论文讲述了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是如何在互动中将这一原本“地道”的美国饮食文化赋予了中国文化的意义。北京的麦当劳成为被地方化的、中国版的美国文化的一个代表。
作为美国便捷快餐店象征的麦当劳,在其北京的许多顾客眼里是悠闲消遣的好场所。被美国大众视为出售价廉餐食的麦当劳,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就餐的地方,而对收入不高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只是偶尔可以光顾。对中国老百姓来说,麦当劳作为美国文化的符号意义比它作为快餐符号意义更为重要。麦当劳也同时成为中国百姓心目中“现代化幸福生活”的象征之一。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的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参与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中国人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外国餐桌行为文化。
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加速适应中国文化环境。他们努力在中国百姓面前把北京麦当劳塑造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即地方企业的形象。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学校和地方建立特殊联系等等。
总之,在中国消费者、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和店员的互动中,北京麦当劳成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国文化。
其实,麦当劳地方化过程,何尝不是人类历史上和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是指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文化冲撞所引起的变动从来就不是单向的。文化冲撞中,并非有哪一个文化是完全被动的。由此可见,“全盘西化”之说,不论对反对者或者提倡者来说,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作为生物体的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可以被克隆,但作为人创造的文化则永远是不可能被克隆的。
对下列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土化”就是“地方化”。
B.“中国版”与“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相同。
C.“全球化”也就是“全盘西化”。
D.“美国式”即“美国文化”。

对划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老百姓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B.中国老百姓在接受麦当劳快餐的同时,也逐步接受伴随而来的美国文化。
C.中国老百姓把麦当劳看作快餐的标志,更看作美国文化的标志。
D.在麦当劳,中国老百姓认为美国文化比快餐更重要。

下列不属于“麦当劳地方化的过程”的内容一项是

A.北京的许多顾客把麦当劳当作悠闲消遣的好场所。
B.北京的麦当劳成为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出入的地方。
C.很多顾客把在麦当劳吃东西看成是很有意义的一种饮食和文化经验。
D.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保持美国文化特色。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全球化”是九十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也是一种新生事物。
B.为了扩大营销,麦当劳的经营管理者完全被动地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C.高收入的年轻的中国人通过麦当劳参与跨国文化体系。
D.“全盘西化”从来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事实,没有一个人可以找到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下列各题。
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如果说在世界多极文化中,西方欧美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那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便是主要的两极,亦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逞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曼儿式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文中说儒道两家“处处相反”,以下不属于其“处处相反”依据的一项是  ( )

A.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道家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B.儒家的人生观是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是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C.儒家崇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从容中道,主张凡事要合理、合时、合情;道家崇尚质朴无华、超然自得、少私寡欲,主张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
D.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下列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谓儒士、儒吏、儒将,都具有道德高尚、富于诗意、潇洒超脱、风度温文尔雅的特点。
B.所谓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皆寓不同凡俗、忠贞弘毅、从容中道、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
C.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和谐宁静的社会,这是道家的人生追求。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不与浊俗同流合污,这是儒家的人生追求。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先秦诸子百家中,唯儒、道两家能长期共存,形成纵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流派,主要是因为其在发展进程中,互相竞争,互相吸收,互相补充。
B.法、阴阳、名三家后来灭绝,是因其基本思想被儒、道吸收,而他们本身却不吸儒、道思想。
C.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具有历史使命感,所以它能够成就人们的道德人生。
D.道家思想的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这种对社会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态度,为历代统治者所鄙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溺 水
①溺水,又称淹溺,是我们身边常见的一种意外事故。它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简单地说,人们落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基本情况。
②一种是因为不熟悉水性意外落水。人落水后,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一般情况,落水被淹后4至6分钟即可致死。
③一种是虽然熟悉水性但遇到意外的情况。手足抽筋是最常见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水温偏冷或长时间游泳过于疲劳。小腿抽筋时会感到小腿肚子突然发生痉挛性疼痛。有时因潜水过程中碰撞上异物造成头部损伤而发生溺水。有时候(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会因为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引起意识丧失,而发生溺水。
④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吸入水量2ml/kg时出现轻度缺氧现象,因落水时间尚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肿,四肢发硬,呼吸浅表。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因落水时间较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
⑤当你发生溺水状况时,应该积极进行自救。首先应保持镇静,及时发出求救的讯号,千万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其次,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肺脏就象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再次,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将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将头伸出水面是不可能的,这种必然失败的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从而使整个自救功亏一篑。
⑥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根据文意,请选出下列表述中不会“使整个自救功亏一篑”的一项(  )

A.不会游泳的人如果发生了溺水事故,千万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
B.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发生溺水事故的时候,都应该奋力挣扎,拼命拍打水面。
C.落水后立即做深呼吸,踢掉双鞋,然后绷紧肢体集聚力量。
D.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前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

对溺水后所呈现的特征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发生溺水事故,当事人就会呈现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的症状。
B.当溺水者出现轻度缺氧现象时,其口唇四肢末端无变化,只是身体发硬,呼吸浅表。
C.溺水者出现四肢冰冷,昏睡不醒,瞳孔散大,呼吸停止的状况时,还处于轻度缺氧现象。
D.吸水量在10ml/kg以上者,1分钟内即出现低血氧症,因落水时间较长,面色呈现青紫色。

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你过去是否熟悉水性,只要你现在和将来加以注意,就完全可以避免溺水事故。
B.落水者听从救助者的指挥,保持镇静,对救助的双方都能带来好处。
C.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
D.无论落水被淹多长时间,都可以借助自救和他救实现平安靠岸。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卸下镣铐跳舞——中国哲学需要一场革命
许嘉璐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界——史学、哲学、社会学等等领域出现了巨大变革。美国学者安乐哲教授称之为“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的实质,是对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所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路径和结论的反思、质疑和补救。生活在自己文化传统语境中的学者们虽然向自己的文化传统发出了种种质疑,以至于“启蒙运动理想主义正在丧失它对大西洋文化的控制”,但是,即使“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在全面地抨击着事实——价值——理论——实践相互隔离的状况,但困难在于,他们的努力都受到了其企图克服的传统的影响”。这一“传统的影响”即其思维模式和方法就是起源于希伯来和希腊,经典古斯丁系统化和强化了的二元对立论及其派生物,也就是安乐哲教授引用杜威的话所说的“堵塞着我们思想通道的无用杂物”。
一方面,人类不可知的前途需要不同文化的对话,在对话中了解彼此的异点和同点,以期由对话而融洽,由融洽而和谐,由和谐而永久和平;另一方面,与之有所重合的西方思想界探讨“补救”路径的努力也需要在非西方的环境中找到自己所无而又能够抵消对立抗争的文化模式和基因。
葛瑞汉、史华兹、郝大维、安乐哲等学者,他们注意到中国哲学从追求的“本原”到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乃至社会实践都有西方所欠缺而应参照的特点。可以说,他们已经逐渐地寻找到并正在体系化且逐步深入的一条沟通中西文化和哲学之路。哲学的反思和变革是整个文化向着变革目标进军的主力军。在从葛瑞汉到安乐哲等人的努力下,中西哲学的比较,已经成为中西文化对话的开端和基础。这应该是西方哲学的这场“真正的革命”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中国的哲学家不应该置身于这场变革之外。这是因为,百年来,中国哲学逐渐成了西方哲学的奴仆和“名牌产品”并不高明的仿照者,至今还在受着西方传统的束缚之苦。即使致力于开拓中国传统哲学,也是“带着镣铐跳舞”,追求本来并不存在的“超越”“绝对”,事事处处二分,……其实际后果,就是西方观念深入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史学、文学、教育、艺术、医学等等,并且普及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生活的角角落落。其后果是严重的,为数不少的中国人逐渐迷失了本性;被世纪之交形成的经济全球化浪潮和被“文明冲突论”强化了的文化一体化趋势卷裹着“大西洋文化”的最新文化产品汹涌冲击着,甚至浸过了中国已经开始坍塌的文化堤坝。过往和当前中国所经历和面临的问题中,有些就是丢弃了自己的哲学传统,“食洋未化”的结果。
同时,这种参与是世界的需要,是和各国学者共创未来之举。人类正在自我毁灭。无论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还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必须让有别于大西洋文化的理念和思维参与进去,这样,或许能够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引导人类走向和谐、安宁与幸福。中国有着五千年未尝中断过的文明,积累了丰富的、适应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经验和理论,用汤因比的话说,既有着让中华民族几千年“超稳定”的经验,自然可以提供给世界参考。
(选自《文史哲》2009年第5期,有删改)
下列对“一场真正的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西方学界对西方自文艺复兴之后所形成的“传统”思维方式、路径和结论进行反思、质疑和补救。
B.这场“革命”企图克服起源于希伯来和希腊,经奥古斯丁系统化和强化了的二元对立论及其派生物。
C.中国哲学从追求的“本原”到思维方式、表达方法乃至社会实践都是西方抵消“传统的影响”的关键。
D.中西哲学比较,已经成为中西文化对话的开端和基础。这标志着西方哲学“真正的革命”进入新阶段。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受到传统的影响,生活在自己文化传统语境中的西方学者们要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就有困难。
B.人类不可知的前途需要不同文化间进行求同存异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促进民族融合,进而达到永久和平。
C.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文化一体化趋势所带来的“大西洋文化”文化产品的冲击,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崩溃。
D.人类正在自我毁灭。只有借鉴中华民族几千年“超稳定”的经验,才能创造一种让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新文化。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传统哲学已经受到很多西方学者的抨击,中国学者更应该打破西方传统的束缚,探寻新的哲学之路。
B.西方学者注意到中国哲学有很多西方欠缺而应参照的特点,中国学者也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C.中国所经历和面临的问题中,有些事“食洋未化”造成的。其出路就是要坚守自己的传统,复兴传统哲学。
D.中国哲学有着让中华民族稳定几千年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提供给世界参考,解决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植物染发剂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世纪,古罗马人就学会了用一些天然植物色素,如苏木、茜草、紫草茸等进行简单的染发。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们已开始使用天然染发剂,首开先河的是西汉末年的王莽,“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自我国唐代开始至清代漫长的历史中,相继出现了大量的天然中药染发剂,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中,明确记载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至少有20种以上,如覆盆子“榨汁涂发不白”、婆罗勒“可染髭发令黑”、郎耶草 “可染须发”等等,数不胜数。
在人类呼唤天然、崇尚自然的当代,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或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的植物染发剂颇受欢迎。针对天然植物在染发剂方面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深入,法国、印度等已相继研制成功了以苏木精为原料的植物染发剂。日本也竞相推出了以辣椒素、虫胶酸、胭脂红酸等为原料的植物染发剂。虽然这些天然植物染发产品价格昂贵,但在国际市场上十分耀眼。
植物类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从植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机物质。按照天然植物染色剂染发的原理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色素吸附型染发剂,它主要是通过提取的各种植物性染料,有效地沉积覆盖在头发表面,利用染料本身色泽达到染发效果。此类植物染料来源主要是一些色素含量较高的植物,典型的代表有桑葚、甘菊兰、红辣椒、红花、高粱等。另外一类是植物活性成分与金属盐结合型染发剂。它主要是提取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与金属盐类结合显色,渗透进入头发表皮或头发皮质。此类物质主要为富含多元酚和富含单宁酸的植物。洋苏木树作为多元酚类植物是目前所采用的最成功的植物染发剂原料。富含单宁酸类代表性的主要有石榴皮、何首乌、黑豆、柿子叶与甘草等。
源于植物的染发剂,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染发剂,对人体基本无害,并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能发挥抗菌消炎、养发护发、生发健发等作用,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然而植物染发剂的染发效果尤其是染黑着色效果不尽人意,又缺乏精确的色素提炼技术,天然染料色谱不全,耐光耐洗色牢度大多不够理想,因此现今大多天然纯植物的染发剂尚处于研发阶段,市场上基本上难以找到理想的植物染发剂,已零星开发的部分产品使用范围不广,少数产品鱼龙混杂,实施概念炒作植物染发剂在兴风作浪,也让一些消费者持观望态度。
不过,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难关逐一攻破,毒性小、无污染的天然植物性染发剂将以它无与伦比的优势,掀起染发化妆品市场新的革命。
(选自《科技日报》2009年9月1日)下列对“植物染发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染发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掌握了用一些天然植物色素进行简单染发的技术。
B.在我国,植物染发剂的应用与西方相比要晚一些;唐代以后我国对植物染发剂的研发曾与中药研究相结合。
C.可用于染发的植物在自然界数不胜数,在《本早纲目》中有明确记载的就有20多种,有的还有药用价值。
D.在当代,对植物染发剂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虽然它价格不菲,但各国的研究热情并未因其价格问题而降低。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能够成为植物染发剂制造原料的植物,并不一定都是本身色素含量高的植物,但都含有染发需要的有机物质。
B.制造天然植物性染发剂的原料,有的从古至今人们都在用,还有一些是我们常见的植物的叶、茎、花、果。
C.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天然植物性染发剂都是由纯天然的植物原料生产的,但都有毒性小、无污染的基本特点。
D.天然染料色谱不全,耐光耐洗色牢度大多不够理想,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掌握精确的色素提炼技术。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对植物染发剂的保健功能的认识,有一些可能来自《本草纲目》对可供染发的外用药物的明确记载。
B.价格昂贵,却又在国际市场上显得十分耀眼的植物染发剂要想拥有广泛的市场,还将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
C.从安全性和抗菌消炎、养发护发、生发健发等生理功能上看,色素吸附型染发剂更具有优势。
D.从目前看,天然植物性染发剂虽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制造技术上的难关,相信在将来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骨骸上的记录
        在一些古代墓葬的遗址,或者刑事案件的现场,常常会发现死人的骨骸。现代科学已具备让骨骸“张口说话”的技术。研究人员根据骨骸上的记录和相关历史文献,就可以揭示其中的秘密,让这些骨骸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人的身体内有206块骨骼。这些骨头和肌肉一起,为人体支撑起偌大身躯,并在大脑、脊髓和内脏等器官的协调配合下,使我们在这个大千世界中保持生命的活力。而在人死后,埋在地下的骨骸则像一本书,它记录着死者活着时的经历。正因如此,现在科学家对犯罪现场或古墓中骨骸的重视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有现代科学技术帮助,科学家能够根据骨骸的记录,破译有关死者身份、年龄、性别,以及生前是否曾受虐待等等信息,从而揭示那个时代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根据髋骨形状,人们可以确定死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根据牙齿的状况,就可以推断死者的年龄;而从骨骸上获得的DNA物质,能揭示人的进化历程、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等等。骨骸上的记录,还能揭示其生前的生活环境。因为人的社会活动,会造成牙齿、脊柱和骨关节的消耗磨损,这是他们活着时留下的印记和证据。
现在,研究者已能够把骨骸样品,切成纸一样的薄片,然后打磨光滑,放到偏振光显微镜下,以看清骨骼的结构。科学家用这种方法,成功揭示了已消失的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与现代人明显不同。尼安德特人的骨骼特别坚固,这是干体力活的标志。德国人类学家佩博只使用了10毫克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就证明了现代人的祖先和尼安德特人确实未出现遗传上的混合。骨骸还能透露其主人生前某些特殊经历。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尼安德特人骨头有受过重伤的痕迹。受伤后,这个人不能自理,就是说他无法养活自己,但他活了下来。这就只能解释为,有另外的人照料他,为他提供食物。只要从骨骸或古老骨骼化石中,取得几克保存完好的物质,我们就能根据遗传指纹,判断死者的血缘关系。
20世纪90年代初,一则有关被杀害的俄国沙皇及家人遗骸出土的新闻发表后,举世关注。为证明该发现的可靠性,科学家将骨骸中的遗传物质,与沙皇在世的近亲进行DNA对比,最终断定上述报道属实。
  西班牙城堡大学的科学家,对生活在40万年前的海德堡人的头颅中的耳骨进行了分析,以判明他们是否具备理解口语所必要的与听觉相关的骨骼结构。结果表明,他们具有这样的骨骼结构,而且,他们对声音振动最敏感的频段与现代人比较接近。这表明,语言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40万年前,而不是现在普遍认为的20万年前。
  在巴勒斯坦一座9000年前的古墓群中,法国考古学家挖掘到11颗被钻过的臼齿。当研究者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臼齿时发现,石器时代不仅有牙医,而且能用燧石钻头治疗牙痛。不仅如此,燧石钻在清除腐烂牙组织方面,疗效出奇的好。因为被治疗的人类祖先,在钻牙后继续用牙齿嚼咬食品,甚至还能啃骨头。
下列对“让骨骸‘张口说话’”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科学家根据骨骸的记录,能够揭示死者生活的时代的许多真实的故事。
B.科学家根据骨骸的记录,能够揭示死者生前的生活环境。
C.科学家根据骨骸的记录,能够揭示死者生前的所有经历
D.科学家根据骨骸的记录,能够判断死者的血缘关系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科学家用把骨骸样品切成纸一样的薄片,然后打磨光滑,放到偏振光显微镜下看清骨骼的结构的方法,成功揭示了尼安德特人的骨骼化石与现代人明显不同。
B.科学家将骨骸中的遗传物质,与沙皇在世的近亲进行DNA对比后断定,20世纪90年代初,举世关注的有关俄国沙皇及家人被杀害的新闻报道属实。
C.科学家对生活在40万年前的海德堡人的头颅中的耳骨进行的分析表明,语言的起源至少可追溯到40万年前。
D.研究者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在巴勒斯坦一座9000年前的古墓群中挖掘到的11颗臼齿时发现,石器时代不仅有牙医,而且能用燧石钻头治疗牙痛。

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破解骨骸信息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将来科学家对犯罪现场或古墓中骨骸进行研究,就能迅速地破案。
B.我们之所以能够根据死者的骨骸的记录推断他生前的种种情况,是因为人在世时的社会活动,会在骨骸上留下一些印记和证据。
C.不管是研究尼安德特人的生活、海德堡人的语言,还是研究石器时代先人的牙科学,都要根据他们的遗骨上的记录。
D.根据对巴勒斯坦古墓群中挖掘的臼齿的研究可以断定,在石器时代,人类祖先的有关牙齿的科学就非常完善和发达。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病毒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最简单的生命形态。由于它的结构简单和常常去踪迹难寻,所以是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得最少,也是人类最难驾驭的一类。同时,因为病毒的结构比其他类群的生物要简单,在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当代,它成为了解生命和改造生命的得力工具。当人类战胜了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病害之后,对人类、家畜和植物危害最严重,而且最难控制的就是各种病毒。
病毒侵入生物机体后是否引发疾病,取决于病毒的致病力和寄主的抵抗力。从整个机体或从群体水平看,病毒感染的流行病特征和致病机理与细菌感染和原生动物感染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从分子生物水平看,病毒的致病特征与它们差别很大。病毒对动物的致病机理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细胞损伤、持续性感染和细胞转化。
损伤细胞是病毒建立侵染的第一步,病毒通过它的特异性产物影响细胞或细
胞的调节,使细胞出现严重的生化变化,甚至导致细胞的死亡。在小RNA病毒、疱疹病毒和痘病毒感染中,它们转译所形成的早期蛋白质能抑制细胞RNA和蛋白质的合成,随后又抑制DNA的合成。腺病毒的衣壳蛋白对细胞有毒性作用,但不杀死细胞。此外,病毒感染细胞最显著的形态变化是内含体的形成。在某些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可以用光显微镜观察到的一种小型结构,叫做内含体。根据病毒的不同,细胞中内含体的数量、大小、形态、存在部位等均有所不同。
细胞损伤和死亡是动物机体出现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的重要原因。例如呼吸道病毒引起粘膜上皮的坏死脱落,导致炎症和咳嗽;口蹄疫病毒侵犯粘膜和皮肤上皮细胞,引起水泡和糜烂等。然而,细胞损伤并不都是由于病毒的直接作用,在某些病毒感染中,可能是机体免疫反应的结果。在许多慢性病毒血症中,病毒与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在抗原过剩的条件下积聚在肾小球和血管壁上,引起严重的肾小球炎和血管炎。病毒还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壁而导致循环系统紊乱,出现水肿、缺氧、出血或梗塞,甚至组织坏死,如猪瘟、新城疫、恶性卡他热等。
动物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产生免疫反应,借以消灭入侵的病毒,并保护寄主免受再次感染。然而有时病毒长期持续存在于感染动物体内几个月甚至几年而不显示临床症状。这种被感染的人、畜禽若被引入易感群,便会引起疫病的暴发,对病毒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反转录病毒和朊病毒所致疾病的潜伏期极长,疾病发展缓慢,但一般都会导致被感染人畜死亡。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艾滋病就是由反转录病毒感染所致。
下列对“病毒”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病毒是生命形态最简单,人类发现最少的重要微生物。
B.病毒是结构简单,踪迹难寻,迄今为止人类最难以控制的生物。
C.病毒是能帮助人类了解生命,改造生命结构的最简单的生物体。
D.病毒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家畜和植物危害最严重的生物体。

下列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内含体的形成,表明病毒已经感染细胞,而由于病毒的不同,细胞中内含体的数量、大小、形态以及存在的部位都不相同。
B.病毒感染中转译形成的早期蛋白质能抑制细胞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进而抑制DNA的合成,致使细胞出现严重的生化变化。
C.细胞损伤是由病毒直接作用产生的,呼吸道病毒引起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发生炎症、咳嗽,以及肾小球炎、血管炎的形成就是证明。
D.病毒与免疫球蛋白形成复合物,在抗原过剩条件下积聚在肾小球和血管壁上,是许多慢性病毒血症的共同特征。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目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病毒而不再是细菌和真菌病害,因此控制并消灭病毒也就成为人类战胜疾病的最关键任务和最终目标。
B.病毒侵入动物机体是否引发疾病,取决于病毒的致病力和寄主的抵抗力,所以提高我们自身机体抵抗力,减弱病毒致病力应该是抵抗疾病的关键。
C.动物被病毒感染后一般会产生免疫反应,消灭病毒,进而保护机体避免再受感染,因而能导致病毒长期存在于体内而不会发病。
D.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敌艾滋病是由反转录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对人类说,反转录病毒是目前具有最大危险的病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12分,每小题3分)
手机病毒
据美国《今日首席技术官》网站报道,近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一家手机店里发现了两部被“卡比尔”病毒感染的手机。经芬兰一家信息技术安全公司验证,这两部手机分别感染上了“卡比尔”H型和I型病毒。但专家们至今还不清楚它们是如何被感染的。“卡比尔”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向其他手机发送被感染的文件,形成扩散。病毒发作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Caribe-VZ/29a”字样。它最早于2004年6月在菲律宾被发现,迄今已演变出15个亚型,目前已蔓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2个国家。美国《连线》杂志援引信息安全专家的分析说,“卡比尔”病毒的早期亚型只能让手机快速耗尽电池,也只感染诺基亚60型系列手机的操作系统,但新出现的亚型已经能感染三种不同的手机操作系统,并能破坏手机存储的文件和操纵手机拨打常用电话号码。
手机病毒是一种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它以手机为感染对象,以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病毒短信等形式,对手机进行攻击,从而造成手机异常。世界首例手机病毒“VBS.Timofonica”,2000年6月发现于西班牙。该病毒会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系统内任意用户发送辱骂短信。总的来说,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造成危害。一是攻击手机本身,影响其正常服务。二是通过信息传播感染其他手机,对主机造成破坏。“卡比尔”病毒就属于这种类型。三是攻击和控制“网关”(网络与网络间的联系纽带),向手机发送垃圾信息,致使网络运行瘫痪。
由于缺乏系统的统计,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程度还难以被比较准确地量化,但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零星报道。金山反病毒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1年到2004年,国内针对手机的破坏程序和病毒增加了2.5倍。具备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增多,给黑客传播手机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美国加特纳公司分析家帕斯卡托里预测,到2006年,手机病毒问题的严重程度将与今天的传统电脑病毒问题相当。研究人员曾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模拟,以评估手机病毒可能造成的危害。实验显示,通过手机号码簿发信息,可以使病毒大批量复制。病毒有可能使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手机密码或访问存储在手机中的重要数据信息。黑客还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操纵,任意拨打电话或发送虚假及有害信息。此外,病毒还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全部内容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因此,专家认为,手机病毒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毒。
目前,还很少有手机具备防病毒功能。对于普通手机用户来说,只能防毒,还无法对手机杀毒。据报道,芬兰的诺基亚公司已经推出了更安全的新版操作系统。微软公司正在提高手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还有公司在加紧开发手机反病毒软件。应当看到,与传统的电脑病毒一样,手机病毒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特别是在过去十几年中,人类在与传统电脑病毒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有利于把手机病毒的危害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预见,手机病毒在客观上将促使业内相关技术更加完善,催生抗手机病毒的新产业,也将使得相关的管理手段和理念更加先进。
下列对“卡比尔”手机病毒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卡比尔”手机病毒的源头至今不明,不到一年已经衍生出了15个亚型。
B.“卡比尔”手机病毒能通过手机的蓝牙设备传播,使感染的蓝牙手机通过无线电方式搜索并传染其他蓝牙手机。
C.“卡比尔”手机病毒不仅能使中毒手机的电池快速耗尽,而且能破坏手机存储的文件和操纵手机拨打常用电话。
D.“卡比尔”手机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引起了手机生产商和软件公司的高度警惕,它的危害已经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了。

下列不能作为支持“手机病毒在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将超过传统电脑病毒”这一结论的证据的一项是(  )

A.手机病毒比传统电脑病毒传播速度更快、种类更多、波及面更广,人们一时无法控制。
B.手机病毒有可能使未授权的用户获得手机密码,损害手机用户的利益。
C.手机黑客可能利用病毒实现对手机的控制,以获得自由拨打电话的权利,节省费用。
D.手机病毒有可能删除手机中的个人全部信息或将每次通话都进行录音,暴露个人的隐私。

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病毒是一类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电脑病毒,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新公害。
B.随着计算机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高,针对手机的电脑病毒也在2000年被发现并危害手机用户。
C.世界首例手机病毒能通过运营商的移动系统向西班牙所有手机用户发送辱骂信息。
D.智能化手机的增多,给手机黑客传播病毒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渠道,他们进行经济犯罪会更简单和更隐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9分,每小题3分)
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最终演化成几乎全体网民因“窃”而喜的情绪。如今不仅有替人“偷菜”而收取佣金的“偷菜钟点工”,还上演了因为医务人员沉迷游戏导致患儿死在医院的“偷菜门”悲剧。“偷菜”不仅因窃喜成了放松身心的点心,更因为“娱乐过度”闹出人命而成为社会新闻的头条。在公布的“2009IT热词排行榜”中,计算机从业者将“偷菜”列为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偷菜”已不仅是一种游戏和娱乐,而且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现象。
“偷菜”源于开心网上的一款开心农场小游戏。在开心网上,用户可以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种种经营和投资成为现实生活的复制样本。“偷菜”是游戏中的一个环节,玩家可以利用农场游戏种植庄稼、饲养牲口,在播种者收获之前将成熟的“菜”占为已有。有意思的是,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但诸多手段里最终走红的偏偏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去做的“偷菜”。
“偷菜”让百万计的用户每天乐此不疲。“偷”和“被偷”,甚至“防火防盗防‘被偷’”,都让人欲罢不能。“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流行的见面问候语。心理学家分析说,“偷菜”用低成本满足了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社会学家则认为,“偷菜”行为成为朋友间的另类交往模式,简单而富有个性。闹钟一响,白领半夜起床“偷菜”和“防盗”;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偷”出了感情,成了朋友和恋人;还有人“偷”出了事,搞得夫妻不和情侣分手。尽管“偷菜”引发的大多是八卦论坛的笑料,但是与许多娱乐过度一样,“偷菜”也引发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11月惊动大江南北的南京“徐宝宝事件”,就因为医务人员上班玩游戏导致延误救治时机而致使5个月大的患儿死亡。
其实“偷菜”的乐趣就在于“偷”,“偷的就是一个开心,不是菜”。如果雇人“偷菜”,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如果因玩“偷菜”而误事伤人,更是走向了娱乐的背面。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会起到反作用,这是年轻玩家应该警惕的”。
有评论说“2009年也在我们‘偷菜’时,从指间悄悄溜走了”。无论社会学和心理学将来如何定义2009“偷菜元年”的疯狂,现代人用计算机回归土地依旧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
(选自《文汇报》2009年12月9日)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偷菜”现象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偷菜”被列为“2009IT热词排行榜”中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
B.“偷菜”是一款会让网民因“窃”而产生喜悦情绪的网络小游戏。
C.“偷菜”游戏成本低,满足了人们现实中无法获得的“违章窃喜”。
D.“偷菜”行为已成为朋友之间简单而富有个性的另类交往模式。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偷菜”作为一款用“窃喜”撬动情绪的休闲小游戏,并列为“20091T热词排行榜”热度最高的冠军词汇,它的“走热”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
B.在开心网上,网络用户注册了自己的用户名后,可以随意购房买车、种地开荒,与“大富翁”游戏类似,犹如网民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营和投资。
C.网民过度痴迷“偷菜”游戏也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人因为上班“偷菜”丢了工作,也有人因为“偷菜”,造成对生命的威胁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D.“偷菜”的“开心”是网络上的虚拟开心,承载了现代人借助计算机回归土地的梦想,但毕竟只是游戏一场,绿色田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一种奢望。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虚拟社区中实现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偷菜”这一实现目的的手段之所以走红,主要是因为这一手段在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去做的。
B.“你今天‘偷菜’了吗?”成了时下最流行的问候语。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偷菜”这一行为让百万计的网络用户每天乐此不疲。
C.其实“偷菜”的乐趣不在于“偷”,“而是一个开心”,如果雇人代替自己从事这一游戏,实在曲解了农场游戏的本意,走向了娱乐的背面。
D.过度痴迷于“偷菜”游戏的玩家应注意,游戏本身只是一种放松的工具,如果玩家过于关注虚拟的成就感和利益得失,游戏将会起到反作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题。
通感得“道”
“妙”,在中国古典哲学、文论、画论、书论中是一重要范畴,可以称之为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关键词。“妙”的涵义有一个渐变历程。先秦时期,它偏于哲学内涵,到了汉代,开始转向审美领域,成为美中见真、诗中观道、“妙语”开“天”、“笔补造化”的独特范畴。“妙”的本质是艺术通“道”之代言。它借助于美学的形式,最终走向“道”的哲学家园。所以,通感可以得“妙”其实也就是通感可以得“道”。“道”在我国古代一直是哲学的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享有万物本体的尊严,是哲学所欲洞穿的根本问题。所以,通“道”意味着通感深层的确存在有一种“哲性”品质。
通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现象。如果我们把“通感”放在中国诗学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其“通感可以得道”的哲性品格就会显得更为清晰。我们知道,艺术是“情”、“思”的表征。其中,个体的情与思直接受制于群体的情与思,受制于“集体无意识”、“民族精神气候”、“民族心理传统”。我国“民族心理传统”中有一种与自然万物和和相处的“和”的思想意识,它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之上。最高的“和”乃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潜在或显在的意识制约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艺术家和诗人也不例外。并且,诗人还是民族精神气质的最高代言者。当其身处艺术状态,往往会超越小我感受的一己性而以“集体人”身份传达民族心理深层的无意识积淀,于是他就成了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与傀儡。因而,他的职责和任务就在于“倾听”。就中国来说,“天人合一”这一民族深层心理意识自然根深蒂固于每一位真正诗人心中,以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方式积淀下来,不断与诗人对话,并借诗人之口抛头露面。然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表演并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和”上,而是要通向无限之“道”境。通感最集中的特点就是由有限之“感”升腾到无限之“道”,从而完成自己“哲学品格”的中国式建构。
“通感可以得道”还可以用佛道两家的有关原理来验证。首先,对两家而言,通感是“参禅”、“观道”的一种方式与途径。为了达到“涅槃”、“悟道”的境界,必须对人的自然感官进行功能上的改造,打通五感,诸根互用。如此才能越过有限之域而到达“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无限之境;才能够“六根归心,九识无碍”,进入“天人合一”、“梵我一体”的生命体悟境界。其次,通感本身常被视为体道悟佛的高妙境界和一种直透本心的全息化整体经验。通感不仅是佛道两家修道悟佛的途径,它本身就是一种境界。这样,通感就不仅仅是方法论的概念,还是一种可以体验高妙圆通境界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概念。
“道”是中国哲学独有的话语范畴,是中国式的“存在”。通感能够得“道”其实诉说了通感的形而上诉求,一种通过非逻辑性心理经验与非语法性话语秩序展开的对于宇宙和世界本体的观照方式。虽然它所操演的一套话语并非哲学的认知性叙事话语,但这套话语的最终指向却与认知话语殊途同归,即试图达到对本体和“真实”的穿透,从而实现对人生和宇宙深层内涵的思考和把握。
(节选自《论文学通感的“哲”性向度》)
下列对“通感得‘道’”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A.通感得道是有着哲性品格的,如果把通感放到中国诗学的背景下可以清晰地体会出来。
B.通感可以把人们有限的感悟上升到无限的“道”上,体现出人们对事物的高层次理解。
C.通感得道可用佛道原理验证,体现出人们对生命理解的境界,能够改造人的自然感官。
D.通感得道试图达到对宇宙万物和世界本体的认识,是一种非逻辑、非语法的表述方式。

下列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是比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更高级的包涵在民族心理中的复杂境界。
B.天人合一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上,是对人们的一种制约,包括艺术家。
C.天人合一集中体现在诗人身上,各国诗人都能在集体无意识中成为代言人的。
D.天人合一实际上不是体现在“和”上,而是体现在通往“道”的无限之境上。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是表现情思的,是人们情思的表现载体,是一种感受和心理现象。
B.诗人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他们会时时超越小我感受民族心理深层意识。
C.通感本身是一种高境界,是佛道修道悟佛的途径,是佛道的高妙境界。
D.通感可以实现人们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层内涵的思考和把握,是认识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亚洲人的智商全世界最高
最近,英国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理查德•林恩,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研究结论: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之后的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等。人种智商最低的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林恩教授对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生存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突变。
林恩教授首先注意到了加州大学研究脑量进化的专家杰里森的观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这也是物竞天择的一种体现。动物们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成为幸存者,就必须进化出足够大的脑容量,这样它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析。林恩教授认为,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进化。在对诸多的数据分析后,林恩教授指出,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非洲人的平均脑容量则为1282cc。寒冷的气候让早期的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御寒。在寸草不生,动物也很少出没的冬季,努力寻找食物从而生存下去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类获得了越来越高的智商,以求不被大自然淘汰。
当林恩教授提出他的研究后,很多人提出了质疑。既然东亚人拥有高于欧洲及美国人的智商,为什么欧洲人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明上要比东亚人更胜一筹。林恩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在性格上比欧洲人更循规蹈矩,所以在发明创造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证明东亚人的智商低于欧洲人。林恩教授还提出,聪明的东亚人现在遍布在了世界各地,而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参与和成绩也越来越突出。
其次,既然寒冷的气候让人类进化出最大的脑容量,并获得高智商,为什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斯基摩人却是个例外。林恩教授用基因突变解释这个问题。他认为,在早期非洲直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带着能够进化出高智商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人口发展快、英才人口众多的地区得到进化的机会就更多,而在寒冷的地区,低智商的人类逐渐被淘汰,高智商的人类成为幸存者。爱斯基摩人的总人口只有5.5万人,很明显,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基因的机会也就少于欧亚人。
从原文看,下列表述与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无关的一项是(   )

A.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物种的智力进化会受到其所处生存环境的重要影响。
B.在寒冷的气候中,那些为了不被大自然淘汰而努力生存下去的人类会获得越来越高的智商。
C.那些能够进化出高智商的基因,在人口发展快和人口众多的地区能够得到更多的进化机会。
D.东亚人性格上的循规蹈矩影响了他们的发明创造,但这并不影响东亚人的智商高于欧洲人。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林恩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会受到环境的重要影响,人类的进化也是如此。
B.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的更大的脑容量,使人类能够对从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析。
C.欧亚人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的基因的比例高于爱斯基摩人,这也是今天爱斯基摩人智商低的原因之一。
D.气候寒冷的地区,因为智商低而无法努力寻找食物从而生存的人,将会逐渐被大自然淘汰。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候越寒冷,相应地区人类的智商就越高。
B.动物们进化出的脑容量越大,就越有可能战胜恶劣的环境。
C.爱斯基摩人现在大力发展人口,就能提高人种的智商。
D.东亚人智商高于欧美人,会比欧美人更适应现代生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我们究竟从哪里来
在国际学术界,关于人类的起源地是哪里的问题,一直以来有着非常热烈的讨论。
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人科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观点,目前学术界除了在时间上有不同的看法之外,并没有大的争议。但是对于现代人的起源,存在两种假说,并且争议非常大。目前很多科学家支持“非洲起源说”,即非洲是现代人的故乡;少数科学家则支持“多地区进化说”,即认为现代人是各自在欧、亚、非起源。
美国的两位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较早提出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他们在1987年分别带领两个实验室通过检测细胞线粒体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发现,现代人的祖先可追溯到大约15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女人“夏娃”。后来“夏娃”的后裔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关于“夏娃”的后裔来到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5—6万年前,他们来到中国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并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人。
剑桥大学的三位研究人员对现代人类从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的地理位置和相应的人口基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基因变异性很小。现代人类开始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的路线上,基因多样性的特征表现不明显,没有出现大量的基因中断。这成为进一步证明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证据。
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在欧洲被普遍接受,但是仍然有不少科学家持不同的观点,尤其以东亚及中国学者的反驳声音最为响亮。他们提出“多地区进化说”,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100万至200万年前,直立人由非洲扩展到其他大陆后,分别独立演化为现代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人。也有观点认为,与非洲一样,亚洲、欧洲甚至大洋洲都是人类起源的中心,它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历史来演化的。
观点相持的局面在国际学术界不可能短时间内消除,谁能找到关键的证据谁将占据上风。在中国,很多专家都在寻找各种证据用以反驳“非洲起源说”。他们的观点是,中国现代人是由本地的直系祖先传下来的。
中国专家最主要的证据是,在中国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是200多万年前的巫山人、湖北建始人、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115万年前的蓝田人、50万年前的北京人、35万年前的南京人、30万年前的和县人、十几万年前的长阳智人、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等古人类遗迹。这一证据表明,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从而可以证明,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与“非洲人”无关。
不能成为证明“现代人非洲起源说”的证据的一项是(     )

A.美国科学家华莱士和威尔逊对细胞线粒体内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进行检测。
B.剑桥大学的科学家对现代人类从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的地理位置和相应的人口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C.“夏娃”的后裔大约在5—6万年前来到中国,取代了原来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原始人。
D.巫山人、建始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南京人、和县人、长阳智人、山顶洞人等古人类遗迹的发现。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于人类的共同祖先起源于非洲的观点,目前学术界除了在时间上有不同的看法之外,并没有大的争议。
B.“多地区进化说”的支持者主要是东亚及中国学者,他们认为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的,与“非洲人”无关。
C.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现代人的祖先是15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女人“夏娃”的结论,并认为中国现代人也是“夏娃”的后裔。
D.中国科学家用以证明中国人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进展是连续的,与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了证明现代人类开始由非洲大陆向世界其他各洲迁移获取证据的研究方式是一致的。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在欧洲被普遍接受的事实,证明了这个观点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B.现代人“非洲起源说”和“多地区进化说”都只是一种假说,到底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都还需要有更充足的证据。
C.“非洲起源说”被多数科学家支持,是因为通过基因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D.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人是自己演化而来,与“非洲人”无关,这一观点是对“非洲起源说”的全面否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电子设备、电力系统到通讯自动化控制,无处不用到磁效应和磁性材料。而随着磁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范围更扩展到生物科学、农林科学乃至新兴的环境科学等领域中。
众所周知,煤在工农业生产所用燃料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煤炭中大都含有大量的硫化物成份,在燃烧时将产生对生物有害、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气体,倘若有一种方法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份分离出来,就可免除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毒害。现在,利用磁分离技术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将磨碎的煤粉经过高梯度磁分离器,由于硫化物和煤(碳)的磁化率不同,在高梯度磁场中所受的磁力也就不相同,从而起到分离的效果。通过试验证明,一次处理可以去除煤中40%-60%的硫化物,则多次处理就可以达到去除的目的。
并且,这种磁分离脱硫方法在效率和经济成本上经过试验都证明是实际可用的,因此在未来可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环保方面的另外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如何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可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解决方法之一是寻找活性污泥中合适的微生物;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在污泥中加入一种酶,以加快反应速度,酶在生化反应中起到相当于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本身不会减少。但从生物制品、污泥中回收酶却是一个难题。磁分离技术在此又可派上用场;利用酶和污泥的磁化率的差异,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可将之分离。另外,一定强度的磁场可以对一些微生物起到促进生长和繁殖的作用,从而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另外还有一种磁分离方法,就是在水中加入强磁性磁粉(例如四氧化三铁细粉,称为磁性种子),利用磁粉吸附水中有的害物质,然后通过磁分离器将它们吸住后清除。为了提高吸附效率,还可以加入氢氧化铝絮凝剂。利用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分离出污水尤其是工业废水中的细菌、病毒、合成洗涤剂及重金属(如水银、铅、铬等)等有害物质。尤其是对生物危害最大又极难去除的重金属,用生物法无法处理,而且对微生物还有毒害作用;用化学法又极难去除干净(极微量的重金属对生物就具有较大的危害,如大家熟知的甲基汞、铅及砒霜等均是剧毒)。而磁分离方法却利用物理作用将之去除。倘若解决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这项技术日后可望发展成为非常简便易行的方法。
从原文看,以下对“磁分离技术”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磁分离技术就是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磁技术,都要用到梯度磁分离器。
B.能把煤中的硫化物成分分离出来或能缩短污水处理时间的技术,叫做磁分离技术。
C.“磁分离技术”与“磁分离方法”是一样的,都能把有害物质分离出来。
D.磁分离技术是利用两种物质的磁化率的不同,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将其分离的技术。

从原文看,下列说明磁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一项是 (   )

A.缩短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反应池中的停留曝气时间,以提高污水处理速度。
B.促进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微生物增大反应速度,加快污水的处理。
C.用高梯度磁分离器将磁化率不同的酶和污泥分开,从而回收污泥中的酶。
D.寻找活性污泥中更合适的微生物或在污泥中加一种酶,以加快污水反应速度。

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本文着重介绍磁技术在生物科学、农林科学乃至新兴的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B.用磁分离技术把煤中的硫化成分分离出来。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将煤块磨碎成煤粉。
C.强磁性磁粉可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加入氢氧化铝能提高吸附率。
D.用生物法无法处理工业废水中对生物危害最大的重金属。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当今的高科技时代,升级换代的诱惑无处不在:这些诱惑来自于更薄的手机、更时尚的笔记本电脑、速度更快的掌上电脑等。但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电子产品所造成的后果正在显现。每当我们丢弃旧的显示器时,它就成了潜在的危险垃圾。
业内人士探讨如何处理“电子垃圾”的问题已3年之久,情况却还在不断恶化。国际电子回收企业协会说,现在美国人每年要丢弃200万吨电子产品(包括5000万台计算机和1.3亿部手机),到2010年,每年丢弃将近4亿件电子设备。
环保人士说,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在美国以及国外的垃圾场和河流中缓慢地降解,对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威胁。计算机、电视机和其他先进设备中都含有神经毒素和致癌物质,如金属铅和铍,它们会通过燃烧或是以灰尘形式渗入水路和空气中。目前电子垃圾已成为美国数量增长最快的一种固体垃圾,据美国环保局的数据显示,技术产品中的铅占美国垃圾含铅量的40%。
多年来,美国把旧电脑和电视机海运到中国,人们拆卸这些垃圾以获得废料。但随着不断升高的电子垃圾所造成的威胁超过了中国的容纳和处理能力,美国的决策者和制造商正努力制定一个普遍性的方案来解决该国最新的环境难题。
美国环保局固体垃圾和紧急情况处理办公室执行助理主任托马斯?邓恩等草拟了一份涉及范围更广的电子垃圾回收计划。他说:“现在我们将电子垃圾视为一个问题,许多国家同样如此,这是防止环境污染采取的行动。”
监控全球有毒垃圾贸易的巴塞尔行动网络协调人吉姆?帕克特说:“电子垃圾危机的确存在,当我们采用那些廉价且污染严重的填埋办法时,美国在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
欧盟已经下令,截止2006年夏,在电子产品中要分阶段停止使用几种有毒物质,而到今年夏天,电子产品制造商必须建立一套回收过时的危险产品的系统。
加州已经事先通过了全面的电子垃圾法规:比如1月1日起,该州的电脑和电视零售商必须支付6—10美元的回收费以回收那些废旧商品。其他州也有类似举措。
某些高科技厂商也自行采取了更为严格的处理措施:惠普公司保证不再将电子垃圾运往国外,而戴尔公司也同意不出口旧电脑,不拆解或填埋。惠普和IBM公司均以13—34美元不等的价格回收任何个人电脑,有的回收公司说,以有利于环境的方式拆解一台电脑需要花费4—20美元。
这些公司都求助于回收企业,例如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RetroBox公司。自7年前成立以来,该公司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其负责人斯坦普?科尔宾说;“除非我们想在世界上占领一个小国,然后把它变成一个垃圾填埋场,否则我们必须处理好电子垃圾问题。”
下列对“电子垃圾”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垃圾是指那些需要升级换代的手机、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等电子产品。
B.电子垃圾是指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电子产品而丢弃旧的显示器而造成的具有潜在危险的
垃圾。
C.电子垃圾是指人们丢弃的手机、电脑等具有潜在危险的电子产品。
D.电子垃圾是指人们丢弃的那些具有毒害作用的旧电脑、旧电视等电子产品。

根据文意,不属于“我们必须处理好电子垃圾问题”理由的一项是 (  )

A.电子垃圾问题近年来情况不断恶化,而且未来还将产生大量的电子垃圾。
B.电子垃圾对水源、空气等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含有一定的神经毒素和致癌物。
C.大量的电子垃圾的输出,给别的国家造成威胁,会成为输入国的环境难题。
D.一些国家及地区正寻找积极的解决办法,将通过立法等程序来解决电子垃圾问题。

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美国是产生电子垃圾的大国,美国人现在每年要丢弃200万吨电子产品,到2010年,每年达到4亿件电子产品。
B.由于美国对中国的电子垃圾输入超过了中国的容纳和处理能力,美国制定了一个普遍性的方案来解决这一环境难题。
C.欧盟非常重视电子垃圾的污染问题,将在2006年夏天建立一套回收过时的危险产品的系统和停止在电子产品中使用有毒的物质。
D.虽然人们不断地讨论如何处理电子垃圾问题,但由于人们诱惑于升级换代,电子产品更新频繁,潜在的危险垃圾不断增加,所以电子垃圾问题日趋严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科普阅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