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
B.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C.豪放派是宋词两大流派之一。因其词作的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与婉约派多不相同,故被视婉约派为正统的词论家称为“异军”“别宗”“别派”。代表词人为苏轼、柳永等。
D.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适和岑参。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到盛唐时,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白居易曾经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诗史上的双子星并称“李杜”,世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而中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B.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重要特征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C.被称作“前四史”的史书是:《史记》《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
D.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这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祝福》《药》就选自他的小说集《彷徨》。
C.蒲松龄是我国清代文学家,他创作的《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聂小倩》即选自于这部短篇小说集。
D.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创作的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故事均出自于欧洲的历史传说。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 ,字逸少,西晋著名书法家,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因此他被后世誉为“书圣”。
B.“赋”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体,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富于文采,讲究韵律。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赋的流变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C.《巴黎圣母院》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书中的人物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D.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 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从1986年起,美国政府将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小说起源于神话传说,到唐代的传奇小说才出现了文学创作,此后,明清两代,小说创作进入高峰,出现了长篇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聊斋志异》等。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鲍照拟作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炼,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感情。
C.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尽管全书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但小说中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代表作;雨果和巴尔扎克都是法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圣人无常师”。
B.《琵琶行》中的“行”是古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内容上来说,白居易的《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
C.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颂扬了人类挑战困难、捍卫尊严的“硬汉精神”。
D.《高老头》的作者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他用这部作品揭开了他的《人间喜剧》的序幕。金钱与物欲膨胀带来的人性的异化和种种社会问题,是他作品的中心主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其作品《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章回体小说。
B.沈从文,现代小说家。其作品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人性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长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C.契诃夫是19世纪后期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短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与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巴尔扎克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D.契诃夫的代表作《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前者成为见风使舵、善于变相、投机钻营者的代名词;后者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符号象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晋武帝征召他出任太子洗马后,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B.“旦”、“末”都是元杂剧的角色。旦为女角色,分为正旦、副旦、小旦、老旦等。末为男角色,分为正末、副末、外末等。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分别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按内容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其中世家写的是列代王侯家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祭十二郎文》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被誉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B.《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巧妙地给郭橐驼立传,通过橐驼介绍养树的经验,再 “移之官理”,揭露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C.《后赤壁赋》中化鹤的描写是虚幻的构思,反映出作者欲超尘出世、摆脱尘世烦恼的幻想,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希望在儒家思想中寻求解脱。
D.《秋声赋》写秋以立意新颖著称,欧阳修选择了新的角度入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病中的高老太爷依旧记挂亲事,他变得亲切慈祥,他让觉慧叫回觉民,并且答应不再提及冯家的亲事。老太爷死后,克字辈弟兄们为家产分配发生纠纷。封建大家庭土崩瓦解。(《家》)
B.镇守海门的周琼来信,为其儿子向贾政求亲,贾政觉得其子和探春倒也相配,便有了答应的意思。得知此消息,赵姨娘反倒高兴起来。宝玉初闻探春要远嫁时,虽悲分离,但后来似有所悟,转悲为喜。(《红楼梦》)
C.发财后的查理搭船返回法国,在船上,他认识了贵族奥勃里翁侯爵,侯爵的女儿正嫁不出去,查理为了高攀贵族,和侯爵的女儿展开交往。然后写信告知欧也妮,使得欧也妮非常伤心。(《欧也妮葛朗台》)
D.孙坚得到传国玉玺,找个托辞就离开。有人密报袁绍,袁绍质问孙坚,孙坚矢口否认。并立下重誓,最后誓言应验,他金疮崩裂而死,临死前交代家人,内事不决问周瑜。

E.冯云卿拐弯抹角的劝自己的女儿眉卿接近吴荪甫,女儿出门后,他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难受。可惜最后冯云卿仍然是人财两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学常识填空。
《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         ,戏中的崔莺莺角色名为正旦,张珙脚色名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B.《陈情表》选自《文选》,这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
C.《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陶渊明,名潜,自称五柳先生,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世称“靖节先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品质》的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注重靴子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
B.“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刻画出了老王病入膏肓之态,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他命运的悲惨。
C.《指南录后序》以叙事为主,同时又包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寄寓了作者不堪回首往事的悲慨之情。
D.《五人墓碑记》将五人之死与慷慨得志之徒的死对比,将五人的从容就义与缙绅的失节附逆作对比,突出表现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歌颂了他们的高尚人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的《离骚》,后代用来泛指文学。
B.《师说》中的“说”是古代议论文的一种体裁,主要特点是阐述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义理。
C.词形成于宋朝,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
D.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水经》作注,写成了《水经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语文古代文学常识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