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

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温度的差异 B.东西温度的差异
C.东西干湿的差异 D.南北干湿的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沪宁高铁沿线的农村生活、生产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

A.主食以面食为主
B.当地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到三次
C.苹果、梨是当地主要栽种的水果
D.当地有比较发达的淡水渔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今年暑假,宁宁乘火车到西藏旅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宁宁到西藏后,可以看到主要的优良牲畜品种有(      )

A.滩羊 B.三河马 C.细毛羊 D.牦牛

火车上了高原后,宁宁体会到了人们说的“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从地理角度分析,其中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      )

A.地势高 B.地势低 C.气温高 D.人烟稀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内蒙古高原利用平坦的地势,发展种植业
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河网密布,发展淡水养殖业
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土地发展林果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小明同学搜集到的家乡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下表,他的家乡可能位于

A.黑龙江省 B.山东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①地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B.②地沿海利用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
C.③地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D.④地开垦草原,发展种植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发展畜牧业 B.增加木材产量 C.开展生态旅游 D.改善生态环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地形条件差异 B.政策导向影响 C.水热条件差异 D.饮食习惯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莱播种面积统计图,回答小题。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省区是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下列经济作物中甲省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是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A.耕地    B.林业
C.草地 D.沙漠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④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种植业 B.林业
C.水产养殖业 D.畜牧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

A.大量进口农产品,以满足国内需求
B.努力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建设更多的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种植业
D.走高产、高效、低耗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通常,人们把社会生产的各部门划分成三类产业。       (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是第一产业;        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流通部门和       部门是第三产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最大的是(      )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适合于热带生长的果树是(    )

A.香蕉 B.柑橘 C.梨 D.苹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等条件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不同的农作物分布填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地理灌溉农业的条件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