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创新篇:析特色之路】
【寻革命之路】
材料一: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材料二: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福建省古田镇,出席正在这里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同11位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共进午餐,品尝红米饭。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习近平主席为什么同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一起吃红米饭?
【建民主之基】
材料三: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简述1949~1956年,中国怎样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至少回答3点)
【扬改革之帆】
材料四: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上缴的公粮,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
(3)小岗村农民冒着风险创造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文学艺术和体育运动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快乐、文明和幸福。请回答:
(1)连线
老 舍                     《梁三伯与祝英台》
茅盾文学奖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郭沫若                   历史剧《武则天》
首部彩色戏剧片             《茶馆》 
阅读以下材料

(2)据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正走向世界体育强国的表现。  
(3)分析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张明在学习中国现代史的时候,发现我国划分的有一些特殊的区域,他总是弄不清楚。请你观察图片,帮助他辨析。

(1)图片①③与图片④有关的特殊区域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图片①和④有关的特殊区域反映了我国哪些政策?
(3)图片②③⑤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请按照开放的顺序将其排列起来。
(4)以上我国设立的特殊区域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6月看到中国神十与中国蛟龙同起航的壮举,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清楚的向世界宣示,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重返世界之巅,更要努力从科技上重返世界之巅。据此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两航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2)请概括材料二中 “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新中国发展海洋等高技术的计划是什么?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3)材料三中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其培育者是谁?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你认为中国要攀登世界之巅应在那些方面继续努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是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
几位同学以“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下列分析报告:
第一、政策变化:
(1)1950年,我国在农村开展____________运动
(2)1953年,国家决定对农业进行_____________改造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发动了_______和___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在农村逐步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分析比较:
(1)1958年,农村政策的变化给农业发展带来的后果: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政策的改革对农业生产影响:
第三、得出结论:
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的建议:(至少说出二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今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回答下列问题:
(1) 造成旧中国“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开拓新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基础是什么外交原则?
(3)请列举中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大事,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4)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新时期的中国应当怎样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如图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订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川教版)
材料二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摘自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 为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国家在西藏实行了怎样的民族管理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实行了怎样的一个重大国策?请举出这个重大国策成功实践的两个例子。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材料一反应的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的实践?构想成功实践有什么深远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材料二,可以发现大陆与台湾关系的现状如何?
材料三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摘自江泽民的讲话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目前影响台湾回归祖国的因素有那些?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972年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

材料二:……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
两国人民切望结束迄今存在于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材料三:………我们反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一是因为其中供奉着直接策划和指挥侵略战争的甲级战犯;二是因为靖国神社至今仍然坚持并公然宣扬“侵略无罪、战争有理”的错误史观。………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执意“购岛”实施“国有化”,迫使中方不得不采取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立场。
——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在中日关系研讨会上的发言(2014年6月5日,长崎)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毛泽东主席接见的日本首相是谁?他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中日两国有着悠久的友好历史”。请举一史实说明。
(3)中日双方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有哪些重要的承诺?
(4)在材料三中,唐家璇会长谴责日本当局做了哪些伤害中日关系的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计划以“风雨九十四年”为主题,开展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列是竞赛筹备小组为此编制的部分试题,请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准确答案。
(1)分别说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现在)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名称。
(2)邓小平等共产党人实行改革开放,从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和政府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推行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对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与此同时,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东方奇迹”。哪个经济特区被外国人誉为“一夜崛起之城”?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列举2001年反映我国外交成就的大事。(两例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历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
(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做出了怎样的重要决定?
(4)图4中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共十四大提出了什么重大理论?从我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及成就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艰难中进步】
材料一 革命之目的,非仅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循是以进,必通使半殖民地的中国,变而为独立的中国,以屹然于世界。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武昌起义后到1919年,资产阶级为改造中国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其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迈入新时代】
材料二 如图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指出时期Ⅱ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重大意义。
【国际新形象】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世界的十件大事

第一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二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三件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第四件
提出“三年世界”战略思想
第五件
打破西方封锁新中国的坚冰
第六件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第七件
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八件
倡导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第九件
全面阐述“和谐世界”理念
第十件
成功兴办北京奥运会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进行哪些变化和改革?
(4)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发展中的挑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请推荐两种途径。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片中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   间
外 交 成 就
1949年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相关链接:
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明确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七年级下册历史记述了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前)的中国历史,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从辉煌走向辉煌,但是最终脱离了世界发展的大潮。请你逐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掌握历史的时序性(朝代沿革等),以及历史年代计算方法。请完成下面两问:
第一问:请填写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按序号填写朝代或政权名称)
 
第二问:从隋朝建立(581年)至清前期(1840年)这总共是多少年的历史?
(2)从隋至清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示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两个示意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王朝的哪两项制度?请任选其中一项制度作一简评。
材料二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因为)内阁在紫禁城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第一问:材料二反映了明清两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你怎样认识清朝的这一措施?
第二问: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人们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宋代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提到宋代,人们想到的词总是蛮族入侵、积贫积弱等,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请你分别从宋代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四方面各任意列举一项史实来证明宋代高度的社会文明。
(答案示例:社会经济方面,宋代手工业取得巨大进步,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社会生活方面,宋代城市盛行蹴鞠之戏,类似于现代的足球运动……
科技、文化方面,略。)
(4)如图,隋唐至明清时期完成了许多举世闻名的宏大工程。

①隋               ②明清                      ③明              
第一问:请标出示意图或图片所代表的工程名称。
第二问:请你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三大工程在历史上的地位。
(5)学习了自隋至清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请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可自由发挥,但不要离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