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材料问答题(本大题共18分)
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阅读下面四则材料:
材料一:这年8月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来说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
材料二:在时间意义上是一个新年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历史的见证(见图一)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见图二)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假如你要了解近代南京历史,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正确途径有哪些?(任举两例)
(2)有人指出: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起点,也是屈辱历史的终结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起点”和“终点”分别指什么事件?
(3)材料二中“民国取代了帝国”发生在哪一年(以公元纪年)?材料三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
(2)根据材料一,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材料一中“条约”指什么?它对中国有何影响?(5分)
材料二中“解放南京”与人民解放军的哪一战役有关?
有人说:“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请你写出一例中国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重要事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说史(共6分)
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六朝古都”之称,在近代发生过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在南京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
(2)图1是爱华同学去南京某纪念馆参观时拍下的一张照片,请根据这张照片看出该馆是为纪念什么事件而修建的?这个事件距今有多少年了?对此事件,你有什么感想?
(3)图2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时的欢庆场面。请回想,这一场面的出现与哪一次著名战役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错题(下列每题两处标有着重号的内容,其中一处是错误的,请指出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每题3分,共15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在1909年,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1918年,胡适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图塑像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他译述了《海国图志》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19世纪70年代,《民报》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错误:_________     订正: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严禁人民反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
读后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三个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条约分别是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3 分)
(2)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列强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侵略权益。(要求:进行概括,不能照抄原文)
(3)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鸦片未盛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棍打)徒(流放)已足蔽辜(抵罪);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粟(两腿发抖)?
——摘自《林则徐集》奏稿中
材料二 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三 《国家禁毒委员会2004-2008年禁毒工作规划》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从2004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在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的理由。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现实意义?
(3)为什么说“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禁毒宣传教育是重中之重”? 作为当代青少年,你对毒品应持什么态度?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3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以下问题:
  
A                           B                          C
请回答:
(1)写出上面照片中历史人物的姓名。
(2)请你给每位历史人物写一句话的解说词,概括每位人物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20世纪初《安徽俗语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
“一更里,坐阑房,前思后想,思想起,家国事,好不羞惭。我中国受洋人,许多欺辱,既割地,又赔款,凌辱难堪。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总说是国家强,与我何干。要晓得,国若危,家何能保……”
⑴列举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两次。
⑵从1840—1901年,中国失掉许多重要的领土,举两例加以说明。
⑶“可怜我,百姓们,不知爱国”中国人民在反抗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涌现出哪些民族英雄?(列举近代两位)这些人的斗争给后人什么精神?
⑷用一句比喻性的成语概括“国若危,家何能保”的意思。
⑸这段话反映了当时作者的什么心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开展“中国近代生活变迁”的历史探究学习,有位同学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认真阅读材料,回答有光问题:
材料一《咏火轮车》的竹枝词。 “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来去也从容。”(沪,指上海;宁,指南京一引者注)
请回答:
(1)这两首竹枝词记述的是中国近代哪一种交通工具运行时的情景?   
(2)该交通工具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结合第一首竹枝词,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什么?
(4)中国近代交通发展迅速,请你写出洋务运动期间为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名称。
材料二 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时间:1902年。
地点: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
一位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祖籍香港岛,1842年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他又被驱逐到郊区居住,在给儿孙讲述自60年来的经历时,不禁潸然泪下。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请你想一想: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各与什么战争有关?
(3)导致近代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凌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综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更是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它身边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它是中国历史风风雨雨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⑴请你写出近代发生在南京的历史大事。(写出4点即可)
⑵请你写出与上述历史大事有直接关系的2个著名历史人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品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①材料一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②材料二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③材料三是哪次侵华战争中签订的什么条约?
④从条约内容分别说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科索沃战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