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
A.曾国藩 | B.李鸿章 | C.左宗棠 | D.张之洞 |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清朝统治 |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一角,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北伐战争 |
京师同文馆亦称同文馆。是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如图2所示,该馆创立是为了
A.“自强”的需要 | B.“求富”的需要 |
C.中外交涉的需要 | D.推崇儒学的需要 |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1861年 |
曾国藩 |
安庆内军械所 |
1898年 |
光绪帝 |
《定国是诏》 |
1915年 |
陈独秀 |
《青年杂志》 |
A.军事工业的兴起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指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扶清灭洋” |
C.“师夷长技以自强” | D.维新变法 |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何怀宏的《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一文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体现“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
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在系列救亡图存活动中,中国逐渐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这些活动( )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一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 |
B.辛亥革命一洋务运动一新文化运动 |
C.辛亥革命一新文化运动一洋务运动 |
D.新文化运动一辛亥革命一洋务运动 |
初三(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小刚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
B.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
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 | 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 |
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 | 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 |
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 ( )
A.政治制度 | B.经济制度 |
C.先进的军事技术 | D.思想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