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
A.吸收国外资金 | B.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
C.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 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
2006年,时任我们广西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了广西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M”型战略,即形成一个类似“M”型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轴两翼大格局。可你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
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赴广东考察,从深圳、珠海、到广州,轻车简从,探访民生,倡言改革。有人说这是踏着20年前邓小平的足迹,酝酿新一轮改革。20年前这一“足迹”给中国带来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A.经济特区开始建立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
D.我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灵活、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同年,上海电声总厂发起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
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一国两制”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时废除了科举制 | B.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第一位正式大总统 |
C.一五计划中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 | D.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 |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放整个海岸”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B.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C.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放的开端。该
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A.农村 | B.中小城市 | C.大城市 | D.国有企业 |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
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A.建立经济特区 | B.实行“一国两制” |
C.建立直辖市 | D.建立特别行政区 |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
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下列城市中,既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第一批开放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 B.珠海 |
C.广州 | D.厦门 |
“从1861年至今,34年的自强,16年的变法,67年的革命,21年的改革,中国走向近代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这句话中包含的重大历史事件有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
⑤改革开放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村的发展。 ( )
右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祖国的和平统一 |
C.政治体制改革 | D.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
为纪念改革开放37周年,某班学习小组为了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对“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进行探究学习。
请你针对这一探究回答:
(1)同学们认为:中华民族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史,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请你说出开启这两个阶段的历史事件。
(2)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请写出这期间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思想解放运动。
(3)20世纪的最后20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辟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4)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