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12分)主题: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是在20世纪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请回答:(1)三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指的什么?3分其出台的背景共同点是什么?1分
(2)俄国和美国的改革的突出的特点各是什么?2分
(3)你怎样评价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其历史发展中的作用?2分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他们所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的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4)结合上述材料,说出材料揭示了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一突出问题?2分
(5)综合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关注到哪些问题?2分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
(1)说一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是哪两个时间段?
(2)请分别概括出现上述两个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时间段的关键因素。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持GDP的平稳增长?
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实现的第二次历史的
巨大变化。
材料二: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
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领导人是谁?他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的贡献是什么?
(3)意大利文学家但丁曾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请写出材料一、二两位领导人分别开创的独具特色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列宁
材料二: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
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同。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三:大约150年前,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化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今天,这个岛国依然是世界上经济强国。
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着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
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一场……战争”中的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的领导人是谁?
哪次战役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争扫清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障碍?(4分
(2)材料二中“两种社会制度”指的是哪两种社会制度?林肯为了结束这两种社会制度
斗争的后果颁布了哪两个法律文献?
(3)材料三中的“岛国”在十九世纪60年代末,抓住机遇,弃旧图新,在经济方面采取
哪些措施从而改变了社会性质?
(4)材料四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为开端的?中国开始
“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总设计师是谁?
如图,下列年代尺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新中国的历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领导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2)在字母A、B所代表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和挫折?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和挫折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字母C代表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时期?为进入这一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4)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通过的党章对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做了怎样的规定?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如图
(1)凤阳县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如图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除深圳外,我国还设立了哪些经济特区?
(3)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如图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工业国有资产重组,分别组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图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挂牌的情景。
(4)1985年开始,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426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程走了整整28年。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题干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各用一句话简要叙述清楚。
(2)从上海到北京,中共走了28年,期间经过了广州、南昌、井冈山、瑞金、遵义、陕西吴起镇、甘肃会宁、延安等地。请任选其中一个地方作为你推荐的红色旅游基地,并写出推荐理由。(50字左右)
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同样光辉而艰辛,不朽的业绩定格在一个又一个历史关节点上。
(3)请用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说明中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开创了不朽的业绩。
我国自古以农立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复杂而坚信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请回答: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展土地改革,颁布了什么法令?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2)在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改造方式是什么?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什么发展阶段?
(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什么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逐步在农村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运动倡导者的梦想"带来的积极影响。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1分)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的国家。"……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2)据材料二,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3)材料三中的"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过:"我们原本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材料一中,列宁承认犯了错误,后来他是如何纠正"错误"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新"在哪里?
(3)材料三中,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这次讲话促使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4)综上所述,你有什么认识或感悟?
【革命创造辉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之后又经过近30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出了一条特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1)材料中所指的"28年",属于中国革命的哪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两次合作,其中第一次合作达到高潮的标志是什么?
(2)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共哪次会议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在农村改革和祖国统一方面出现了哪些制度创新?
(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20世纪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巨变?
历史告诉我们,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美国的探索:"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苏联(苏俄)的探索:列宁在十月革命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美国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社会主义。斯大林在1926年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统一最集中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按计划进行的"。
材料三:新中国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如图,改革开放前后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材料一中"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南京条约》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目的?罗斯福创新经济体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苏俄的哪一政策基本体现了列宁的主张?斯大林主张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从当前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角度分析这一体制有何弊端?
(3)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大国崛起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有何认识。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7世纪日本的“大化改新”吸收了哪个国家的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近代中国,日薄西山的大清王朝也曾西学自救,请举例说明
(3)1980年,中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其中, “近现代五口通商口岸、新时期首批特区窗口”指的是哪一个城市?这一措施和7世纪日本“大化改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在她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在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反思,在挑战中超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仍然是农民的个体经济,农村中的贫富分化也开始了。对此毛泽东的回答是“农村这个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要去占领”。而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就是大规模的合作社化,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为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共和国的记忆》
材料二:这十年中(1956~1966年),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三:“中国巨变的种子是在1978年种下的,那是30年中央计划经济与30年追赶西方之间的关键转折点。”美联社报道中的这颗“种子”,正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抉择。
——新华网《领航中国 扬帆奋进——献给中国共产党90华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占领农村阵地的办法”是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其结果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严重失误”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这些失误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3)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播下了材料三中“中国巨变的种子”?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重大“转折”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