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有一位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他能够看到的情景是( )
A.各地农民分田到户经营 | B.各地在大炼钢铁 |
C.政府机关里面张贴着许多的大字报 | D.全国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 “他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十六年前(1978年)的春天,当时的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去北京向中央汇报:想利用临近港澳的优势在广东搞一个出口加工区。但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引起激烈的争论。当时中央一位副总理说,广东如果这样搞,就得在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将广东与周边的省隔离开。随后历史的发展是
A.习仲勋为此受到了很长时期的批判 |
B.出口加工区变成了后来的经济特区 |
C.广东省界拉起一条7000公里长的铁丝网 |
D.广东很快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政策”和“科技成果”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
B.一国两制、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开始了改革开放 | B.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
C.建立了经济特区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20世纪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三大改造的完成 |
C.一五计划的实施 | D.改革开放的进行 |
口号是浓缩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下列口号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 |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C.“发展才是硬道理” |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
30年前,国务院决定扩大开放,西方媒体曾为此评价“开放整个海岸”是新中国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最大胆行动”指的是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B.增设海南岛经济特区 |
C.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 | D.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
B.内地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
C.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D.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巩固人民公社 | B.大力减轻农民负担 |
C.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