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西方的路”具体指什么?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2)1953—1957期间,中国在“走俄国人的路”上,制定了什么经济措施?该措施与“俄国人的路”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影响?
(3)1978年以来,中国在“走自己的路”上,有哪些做法?
(4)对于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4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办法》,提出国企可以拥有生产经营计划权等10项自主权。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提出要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8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规定,从1985年开始,实行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的办法,(企业)一般上缴利税总额增长1%,职工工资总额增长0.3%~0.7%。
材料二 到1987年,建立了经营责任制的企业达到8843家,占国企总数的77.6%。1987年,实行承包的国企完成产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销售收入2797亿元,同比增长14.8%,上缴国家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7%。80年代后半期,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等家电进入民众的生活,都是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作用。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
主题一 红歌诠释征程
(1)与上边歌词相对应的史实有哪些?(写出两例即可)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③《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题二 红歌演绎史诗
(3)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血。
——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
主题三 红歌宣传感悟
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魂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地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与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哪些失误密切相关?(答二个要点,2分)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至今为止,这一决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分配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具体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请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 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1)观察上表,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分)
材料二 如图
(2)上述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2分)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此后,农村开始的“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什么?(4分)
材料四 澳门回归十多年来,GDP以年均近15%的增幅快速增长,人均GDP已达3.9万美元,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
(4)“事实胜于雄辩”。材料四证明了哪一伟大构想的正确性?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1981年粮食产量 |
1982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07亿千克 |
7.15亿千克 |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某学校准备举行“光辉的足迹”图片展。下列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开天辟地 ②当家做主 ③星星之火 ④伟大转折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1)将下列图片中的人物与其对应的国家和政策连线。(请考生在答题卡上将与图片对应的字母进行连线)
A-----;B------;C-------(2)历史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针对中美苏三国的经济改革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回答:
细心的同学们,甲乙丙三位同学都犯了一个错误,请将出错处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并将正确内容填在横线处。
甲();乙(); 丙()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请回答:
(1)洋务派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背景下开始近代工业建设。洋务派工业建设的成就有哪些?作用是什么?将答案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成就 |
|
作用 |
(2)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这段话反映了近代工业发展的什么问题?
(3)近代工业举步维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有资金、技术、市场、政治环境诸方面因素。将制约近代工业发展的具体表现分别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方 面 |
具 体 表 现 |
资 金 |
|
技 术 |
|
市 场 |
|
政治环境 |
(4)近代许多工业品都带有"洋"字,如洋车、洋枪、洋炮、洋油、洋布、洋灯、洋伞等,今天这些词语大都消失了。洋名消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后一个“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8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定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25页
材料三 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
1980年粮食产量 |
1981年粮食产量 |
1982年粮食产量 |
5.02亿千克 |
6.07亿千克 |
7.15亿千克 |
材料四 确实,“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多年关注的问题。我们说把“三农”问题要摆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是一般的表态,而是实际行动。这些年,我们为农民做了一些事情,比如……
——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项运动?该运动有什么重大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有过哪些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什么改革?
(4)材料四充分体现了政府意识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建议。
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正确的是( )
A.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上的自主权 |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C.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大锅饭” |
D.适应了目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①④③② | D.③①④② |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土地所有制的变革 | B.农业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 |
C.国家经济发展的停滞 | D.集体主义精神丧失 |
“三农”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观察以下图片回答问题。
(1)收集整理材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请仿照示例,根据提示再用另外一种方法,对以上图片进行分类:
【示例】按时间分类,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图一、图二、图三 改革开放后:图四
(1)【提示】按对农村生产力或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的影响分类,可分为:
促进农村生产力或农村经济发展: 阻碍农村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
(2)“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两次“分田”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史实?你认为这两次“分田”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第一次“分田”: 第二次“分田”:
两次“分田”最大的不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