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劲头,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 下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 1962年12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149个大队中,他跑遍了120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3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我国农民创造的责任制形式,使生产者在劳动和经营方面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2分)
(2)材料二中1952年到1957年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1分)
(4)材料四的“责任制形式”首先在哪个省开始实行?这一举措的推行有何积极意义?(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1952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材料三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1953年1月1日社论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表格,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是同一重大历史事件,请你写出这一事件的名称和意义。(2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试举一例说明为努力实现“最高利益”此时的新中国的重要改革措施是什么?(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我国1912-1921年民族企业名牌产品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地点
面粉
福新面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上海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勤(华侨)
山东烟台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江苏苏州

 
材料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虽然没有成功,但这一探索经过现代化这一中国近代社会最宏观、内在而深刻的历史运动整合,化为一股强大不可阻挡的物质力量,给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我国1957年钢、煤、电产量增长表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产量增长
比历史产量增长

535万吨
296%
580%

1.3亿吨
96%
580%

193.4亿千瓦时
166%
320%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格反映出推动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请至少从两个方面说明材料二中国现代化(近代化)探索是如何“给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的?
(3)出现材料三表格所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一所示民族企业后来大多都难逃破产的命运。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变化,你有何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材料一中我国工业呈现出怎样的状况?鉴于此状况,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重点是发展哪一行业?(3分)
材料二    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

(2) 材料二中出现的情况最早应出现于哪一年?(1分)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1979年1月1日社论
(3) 依据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是因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指出“战略
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1分)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1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规定“第一条: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材料三: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历史已经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法律文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贯穿着什么原则?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至少说出二项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汲取什么教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毛泽东对建国初期的国家情况进行的描述
材料二
 
(1)材料一体现了我们国家什么样的状况?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得到改变?你能用一些建设成就来说明吗?(至少举出3个)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讲述的什么运动时的中国?这一运动使得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最终党中央提出了什么方针,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八年级某班准备开展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会议篇】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哪次会议?
【人物篇】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人物
称号
 
“铁人”
邓稼先
 
 
党的好干部

 
(3)他们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写出两个)
【成就篇】
(4)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3~1957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采取的重大决策是什么?请你列举2项实施这一决策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感悟篇】
(5)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
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949

 
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我国从1953—1978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为变化的情况,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时段
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1953—1957年
14.6%
1958—1962年
0.6%
1963—1965年
15.7%
1966—1976年
7.1%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1)表格中的数字变化反映了这25年间国民经济发展经历了什么过程?
(2)1953—1957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导致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的共同因素是什么?
(4)这25年来经济建设有成果也有教训,请你谈谈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自2012年11月以来,多次在国内外不同场合阐述“中国梦”战略,被视为中共治国理政的新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独立自由梦】材料一: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步”和“第二步”各自胜利的标志。(2分)
【工业强国梦】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自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
(2)60多年前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工业化梦想,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举措? (2分)
【民生幸福梦】材料三: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正确路线。
(3)材料三中的这次会议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什么上来了?(2分)
【开放繁荣梦】材料四:“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4)请回答:20世纪最后20年,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对民族复兴进行过哪些探索?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作为新时期的中学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你将怎样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相结合?(2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步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时代号角。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年中国梦”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粱启超《少年中国说》
(1)材料一中提到的“老大帝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独立中国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独立中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强大中国梦”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较量”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请你列举出一些我国的民族精神(至少写到两个)。
材料四:“民富中国梦”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每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四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三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则材料均选自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 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
(2)材料二 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3)材料三 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原创】九年级2班同学在开展一场主题为“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比一比】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1)上述表现反映了什么事实?我国为改变这一状况,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想一想】
1952——1965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2)说说从B点到C点,我国的农业产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出现如此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说一说】
(3)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是以史为鉴,文化大革命十年通常我们称之为“十年内乱”,通过对这“十年内乱”的探究,你认为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议一议】
(4)通过对这个主题的探究,了解到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了一些弯路,出现过一些失误,请你说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苏联的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区别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