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先后受到两次世界大战。阅读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观察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圆圈中。
A德国 B俄国 C英国
(2)珍珠港、华盛顿、斯大林格勒、诺曼底等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发生过重大事件。一个旅游团对以上所列的地方有选择地进行参观,请你根据掌握的历史知识,帮助旅游团推荐其中三处地点,并按下面示例的格式,简要写出荐该地点的理由。
示例:广岛: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3)统计图表能帮助我们分析历史。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哪些?
参战国(个) |
卷入人口(亿) |
参战人员(亿) |
伤亡人员(亿) |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30多 |
13 |
0.7 |
0.3 |
1805 |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60多 |
20 |
1.1 |
1.9 |
40000 |
|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表解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
起止时间 |
1914.7—1918.11 |
1939.9—1945.9 |
交战双方 |
①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同盟 |
转折性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② |
战争性质 |
③ |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
战后格局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④ |
(1) 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在上表表格中将内容补充完整。①②③④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法国作家巴比斯《战火》
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世界历史》九下
(2) 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第三组图说现实
图1北约空袭利比亚图2本·拉登被击毙后,基地组织仍然活动猖獗图3日本福岛核泄漏
(3) 第三组收集的图片中,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至少写两点)请(4) 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纷纷制定了争夺世界霸权的计划,在错综复杂的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逐渐形成。它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争危机日益严重,一场世界性战争如箭在弦。
材料二:据1938年欧洲某国报载:“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你们也将遭到同样的命运。”
材料三:中国古代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说法,在二战初期,西方某些“智者”正是验证了中国的这些古老的说法,他们做出了很多可笑的历史表演。请回答:
材料一中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指什么?导致这场世界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材料二中“慕尼黑做出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们”和“我们”分别指的是哪几个国家?
结合材料三,请用二战前后的史实说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教训。(各自至少选取两个史实进行说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1)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分析,1851年英国为何能首先举办世博会?
材料二: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1870-1913年)
(2)材料二中英、美、德、法工业生产情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13年英、美、德、法殖民地面积的比较
国家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2 |
3 |
4 |
(3)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变化尤其使英国与德国之间矛盾重重。这一矛盾的发展致使哪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导致了哪场战争的爆发?概括说明该战争的危害。
材料一: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工业产量)的重大变化
时间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9世纪70年代前 |
第一位 |
第二位 |
第三位 |
第四位 |
19世纪70年代后40年间 |
第三位 |
第四位 |
第二位 |
第一位 |
材料二:德国外长皮洛夫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三:萨拉热窝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德皇威廉二世叫嚷:“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不发动就永远没有发动的机会了。“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
(1)由上述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一战中的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家是谁?
(3)揭开一战序幕的是什么?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4)一战的三条战线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作战的主动权的战役是什么?
(5)一战的后果你认为有哪些?它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有哪些?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上召开了许多次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请回答:
(1)请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四次国际会议。
(2)任选一次与中国有关的会议,说明它涉及的中国问题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战争的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
B.战争的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 |
C.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压倒了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
D.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矛盾尖锐 |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
C.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D.萨拉热窝事件 |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回答如下问题
⑴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⑵两次世界大战都出现了对立的国际组织和联盟,请你分别列出
一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战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分别列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
一战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____________
二战中_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⑷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分别是一战二战
⑸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损失。结合当今国际形势,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1 分)
图一
材料二:“欧洲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于1916年2月发动的这场战役历时十个月,是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双方死伤近一百万。这场战役被称为“绞肉机”“屠宰场”和“地狱。”此役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华师版《世界历史(下)》
材料三: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列宁指出:“靠《凡尔赛和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图一标注的是一战中哪两大军事集团?(不需要写出具体国家)
(2)材料二中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这场战役名称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三反映的一战后的世界体系是什么?
(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这场战争的性质?
(5)通过学习,说说重温战争有何现实意义。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
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 |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
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
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深刻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百度百科
材料二:1946年欧洲国家工业产值比较表(指数:1936=100)
国家名称 |
意大利 |
法国 |
希腊 |
意大利 |
德国 |
比利时 |
欧洲 |
经济指数 |
47 |
85 |
57 |
54 |
28 |
89 |
92 |
材料一所说的“这场大战”指的是哪次战争?
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1965年4月8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百度百科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欧洲发展历程中的什么特点?综合三则材料,说说你从欧洲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怎样的历史认识?
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对的写A,错的写B,并在答题纸表格相应题号上填写清楚)对“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谚语含义的准确理解是四通八达。
为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历史上有很多的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符实,比如说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都扫除了本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萨拉热窝刺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