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

材料三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524
20370
102308
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826
7073
28762

 
(1)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以上探索对我国工业发展有何意义?
(3)据材料三,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指标大幅提升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的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转变,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仅出现过急躁冒进的错误,甚至还出现了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化三改”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曾出现过哪两次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
(3)“全局性的、长时间的社会动乱”是指哪一事件?这一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你认为二十多年的艰辛探索为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哪些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写出两条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村的土地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1)1951年的土地改革中,我国颁布了什么法律文件?
(2)我国的三大改造完成于那一年?是对那三方面的改造? 有什么意义?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该政策有什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诊断(先指出正误,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所在,9分)
1.小历问:“小史,你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
小史答:“我知道,是从新中国的成立就开始的。”
诊断结果:
改正:
2.小历问:“小史,你知道我们党中央曾经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吗?” 
小史答:“知道啊。这使得‘右’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诊断结果:
改正: 
3.小历说:“小史,你知道‘文化大革命’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吗?” 
小史答:“是我们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才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
诊断结果:
改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步入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难的探索,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吹响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时代号角。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少年中国梦”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粱启超《少年中国说》
(1)材料一中提到的“老大帝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独立中国梦”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
——中国起死回生。
(2)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为实现“独立中国梦”探索出的“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是什么?该道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三:“强大中国梦”
1950年时美国的钢产量是8700万吨,中国只有61万吨,双方相差140多倍。在与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较量中,志愿军战士用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而国力之间的巨大差距,也让人们认识到一个刚刚获得独立的民族距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复兴之路解说词》
(3)材料三中的“较量”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中华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请你列举出一些我国的民族精神(至少写到两个)。
材料四:“民富中国梦”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每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4)材料四中“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指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泰安市某中学初三二班同学以"忆辉煌、析沉沦、探复兴"为主题对中心五千年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回顾式的探究学习。请你参与进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步骤一:忆辉煌--回顾中国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
(1)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
(2)旧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下面是一组同学梳理这块知识的表格,请你将空白处填写完整。

发明
出现发展
影响
造纸术
西汉早期发明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东汉时期,_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发明了蔡侯纸。
大人促进了类文化的传播
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制成--,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应用于航海。
为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开始传人阿拉伯和欧洲。
改变了战争的作战方式

步骤二:析沉沦--回顾近代中国遭受的屈辱
材料一

(3)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结合材料一图中A、C、D三次侵华战争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在这一过程中,B战争爆发前后,趁火打劫,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国家?
步骤三:探复兴--回顾中国人为走向复兴进行的探索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江泽民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引起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指导思想,它包括哪三项内容?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第二次变化的重要表现,请分别写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在十三大上,我国制定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请简要写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含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革命和改革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重要的革命或者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2)材料一中英国的“制度创新”指什么?根据所学试举一例英国科技创新的表现。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3)材料二中日本是如何“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举一例日本强大后单独发动的侵华战争。
材料四:美国是当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崛起与三位历史人物分不开。根据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4分)

(4)

材料五: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年代
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1952年
41.5
3.2
4
30.7
20.6
1956年
54.5
17.1
27.2
0.04
1.2

 
(5)导致表中数据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上述探究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4—2014年我国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说明上图所示历史事件的意义。
⑵1956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其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形式?
⑶1958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出现了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哪两场运动?
⑷出现上图所示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发展农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政策文件选编》(一)
材料二 (195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11月4日编印的《宣教动态》第134期上,刊登了山东范县(今属河南)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即县委第一书记)这年10月28日所作的关于范县三年过渡到共产主义规划报告的摘要。其中说:……到1960年基本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分配制度。到那时: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大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大锅饭》,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材料三 时任吉林省省长的韩长赋所作的《沁园春·农村改革》中写道:“小岗村头,土地承包,石破天惊。看天南地北,春风到处,人欢马跃,妇孺躬耕。黄土成金,温饱得酬,钟声不灵政策灵。……江淮再度先行,减负担、万众齐欢腾。……莫等闲,鉴古往今来,惟有成功。”  
——《人民日报》2005年4月10日第5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中国共产党从1953年起是如何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这一矛盾的?
(2)材料二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乐园”不能最终实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小岗村头,土地承包”指中共在农村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推行和中共的哪次会议有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分析与探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                》,大规模的____  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4分)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  ____。(2分)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___________运动。
(4)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_______。(2分)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1)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               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2分)
(2)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化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分)
(3)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了严重的失误,农业生产遭受到严重破坏。
(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
【历史认识】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启示?(4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回答:

(1)说一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是哪两个时间段?
(2)请分别概括出现上述两个GDP增长率升幅最大的时间段的关键因素。
(3)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请你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持GDP的平稳增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简答题
⑴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什么?
⑵ 三大改造指国家对哪三个部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⑶ 三大改造什么时间完成的?
⑷ 有哪些重大意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为我们展现了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苦的探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阅读下列解说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共和国仅用了半年时间就使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农村则继续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先后共使3亿多农民无偿获得了约7亿亩土地。
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材料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1)材料一中“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依据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哪一文件进行的?此次改革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个方面?为什么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中国农民是怎样“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见图2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   如图,图3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早稻、花生高产“卫星”反映了当时我农业生产出现哪一问题?
材料四

安徽省凤阳县
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4)1976年小岗村人均口粮仅230斤,这与当时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体制有关?
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比1976年大幅度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2年中国土地制度和1979年中国土地制度的相同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初中历史世界三大宗教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