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早能体现“均衡发展”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 B.提出“为政以德” |
C.创办私学 |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用这一谚语是在
A.商朝 | B.西周 |
C.春秋时期 | D.战国时期 |
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140所。当年传教士翻译的那本书是( )
A.《离骚》 | B.《论语》 | C.《道德经》 | D.《孙子兵法》 |
孔子曾说“中上之人,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下之人,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
A.启发诱导 | B.因材施教 | C.温故而知新 | D.有教无类 |
某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法制空间》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孟子 | B.墨子 | C.老子 | D.韩非子 |
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 B.法家 | C.道家 | D.墨家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坏公物”的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假如用法家思想去解决应该是
A.损坏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
B.损坏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
C.损坏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
D.损坏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
下列各项属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①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②秦国实力的加强 ③士人的解放 ④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中材料记载的内容反映了
A.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
B.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
C.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
D.《尚书》对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 |
文字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下列哪幅图片中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