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
A.手机 | B.有线电报 |
C.无线电报 | D.信件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戊戌变法 | B.洋务运动 |
C.辛亥革命 | D.五四运动 |
小明的理想是当导演。如果他要编排一个以20世纪20年代民国时期为背景的剧本,请你设计正确的剧中场景道具( )
A.(1)(2)(3)(4) | B.(1)(2) |
C.(3)(4) | D.(1)(2)(4) |
根据《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的特点,下列哪一事件不可能作为“时政要闻”的内容出现在《申报》上
A.林则徐虎门销烟 |
B.“定远”舰驶抵天津大沽口 |
C.“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 |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五四运动 |
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中国人:
①乘火车探亲访友
②坐轮船出国留学
③陪朋友看电影
④陪家人看电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在20世纪初的上海,人们可以做到的事是( )
①看《申报》 ②坐飞机 ③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④拍电报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是:
A.《申报》 | B.《沪报》 | C.《新青年》 | D.商务印书馆 |
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图中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
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 | B.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
C.大生纱厂的兴衰 | D.黄埔军校的创建 |
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人民日报》 | B.《申报》 | C.《齐鲁晚报》 | D.《牡丹晚报》 |
鲁迅先生有一篇文章《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这种称呼在中国普及是在( )
A.清朝前期 | B.清朝后期 |
C.新中国成立后 | D.中华民国建立后 |
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看世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指( )
A.听京剧 | B.看电影 | C.赏花灯 | D.看皮影戏 |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 B.通过科举考试晋升职务 |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