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一半篇幅涉及农业
科技。文件明确指出,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
(1) 农业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灌溉工具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推广等方面。请列举中国古代、现代在农业科技上取得的成就各一例 。
材料二 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以适应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中外历史上与土地政策变化相关的具体内容。
俄国、1861年:
日本、1868年:
中国、1950年:
安徽、1978年:
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3)结合相关时事政治,请你谈谈我国政府为使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C.三大改造的完成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因为被评为美国《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邓小平的头像被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与该事件无关的历史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国家工作重心有了新改变 |
B.十一届但中全会上,形成邓小平为核心新一代领导集体 |
C.一国两制成功实现,是邓小平的伟大尝试 |
D.新时代下,中国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对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1)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世界上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迅速扩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2)请举出两例史实,说明上述历史观点。与此同时,中国进行了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这场运动是什么?
材料三 如图,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3)说明甲图、乙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分析丙图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结合上述史实,谈一谈改革给你留下哪些启示?
2008年12月14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做客央视二频道对话栏目,谈到建国后农民真心地喊过三次共产党万岁,第一次是建国初土地改革时农民分到了土地,第二次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三次是新世纪到来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其中,第二次感谢共产党的原因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
B.大跃进运动,农民热情高涨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农民有了土地使用权 |
D.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七大的召开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C.中共八大的召开 |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法制、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4)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创新,推行什么外交政策?列举新中国50年代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4分)
(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取得了三大理论成果、两条特色道路、三次历史性巨变为主要代表的三大历史功绩”。其中第二条特色道路指什么? (1分)
材料一: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7个关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1号文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国家农村改革发展政策体系。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特别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摘自《人民网》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历史上出现了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盛世局面,这主要得益于统治者对农民实行怎样的政策?
(2)建国初期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央政府颁布了什么文件?距今多少年了?
(3)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农村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之后,我们国家是怎样在农村进行改革的?
(5)今天我们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在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你能举两例说明吗?
改革(变法)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变法)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和内涵,对下列改革(变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戊戌变法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②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③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消除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④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民以食为天”出处于《汉书·郦食其传》。古人的“食”,多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之意,而世人更愿意诠释为“吃”。下列对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吃”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尚未彻底得到解决 |
B.吃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
C.绿色食品等营养科学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
D.野菜、粗粮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建国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手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自从盘古开天地,不收皇粮第一回。⑤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章号 |
历史时期 |
主要事件 |
春联编号 |
第一章 |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
|
② |
第二章 |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
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 |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
第三章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
全面免除农业税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春天的故事》
①这位老人是谁?他1979年制定了什么决策?
②在沿海地区出现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有哪些(每项至少列举一项)?最终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开放格局?
③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这一年这位老人作出了什么决策?
④从他说的话及其产生的影响等,你认为他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居于什么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 件 |
时 间 |
内 容 |
备 注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20世纪50年代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世纪80年代 |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
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 )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 )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 )
(4)到1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